看大桥
2022-03-11暴玉喜
暴玉喜
宝塔山巍峨气如虹,
延河水奔流映碧空。
延河桥落成要剪彩,
韩起祥家里一片吵闹声。
(白)话说1959年5月,革命圣地延安在宝塔山下新修起一座延河大桥,为庆祝大桥落成,曾经给毛主席说过书的民间盲艺人韩起祥决定编一段新书段作为献礼节目。他能摸到桥面,却看不到桥底。于是他让儿子给他腰间绑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吊在桥下,他要亲自摸桥,引来了全家人的竭力劝阻。
“老汉你不要太逞能,
老天爷只给你一条命。
桥面上摸摸足可以,
吊下去摸桥绝对不行。”
“爸,弟弟年轻气又盛,
可替你桥下走一程,
他看得比你更仔细,
他摸得比你还要清。”
“爸,你就相信我哥的话,
交给的任务能完成。
我一定会让你满意,
咱父子配合绝对行。”
任凭家人怎么劝,
韩起祥就是不听从。
“我说唱新书多少部,
笨方法牢牢记心中。
靠听靠问靠手摸,
靠亲自体验记心中。
咱村刚修梯田42层,
从沟底,我一层一层摸到顶,
从山顶,我一层一层摸下行。
写出的梯田才动听。
你来听:层层梯田上高云,
苗子长得绿莹莹。
站在山头往下看,
真是社会主义的莲花蓬。
延河桥是革命圣地一处风景,
我颂扬大桥的故事让人听。
摸到桥面摸不到底,
心里没谱我空洞洞。
把圆的唱成方登登。
把方的唱成扁拧拧,
还拿上毛主席送给我的三弦来弹唱,
你说我脸红不脸红。”
没办法,儿子只好带他去,
卸下了辘轳上的井绳绳。
韩起祥急切看大桥,
走起路来腿生风。
他摸到雕花栏杆刻得精,
摸到延河飞架卧彩虹。
摸完了桥面摸桥底,
儿子倒吸凉气生。
“爸,你听那延河水哗哗激流涌,
水流湍急扑腾腾。
吊下你摸桥太危险,
不妨打住快收工。”
“儿子呀,你爹把三弦当武器,
也算是文艺战线一个兵。
刚来就打起退堂鼓,
对不起‘三弦战士’这个名。
你把井绳将我绑定,
挽几个疙瘩绑我一个死蹦蹦。
把爸吊在桥下面,
爸才能把桥底来摸清。”
就这样,儿子把老爸绑好往下吊,
一寸一寸下井绳。
韩起祥把大洞洞一个一个摸个遍,
又挨个把小洞洞一个一个都摸清。
他摸着大桥心激动,
胸中一轮红日升。
一阵阵仰头看天上,
一阵阵侧耳认真听。
眼泪扑哒哒掉下来,
脸贴着石拱放歌声:
“宝塔山红旗舞东风,
延河水滚滚流向东。
我听到延河水伴我把歌唱,
我看见宝塔山招手将我迎。
我摸出了几个石柱几个孔,
摸出了几架石梁几道缝,
摸出了汗水流了多少桶,
摸出了老茧磨掉多少层。”
爸在桥下心激动,
儿在桥上心扑通。
爸在桥下认真摸,
儿在桥上汗水淋。
爸全然忘记勒出的痛,
儿浑身上下湿井绳。
就这样,韩起祥在桥下足足摸了两小时,
延河桥深深刻在他心中。
上了桥,更激动,
他兴奋得像个小学生。
刷板板打得呱呱响,
噗楞楞的三弦一哇声。
面对着宝塔山高声唱,
唱出了三弦战士一片情:
“那一呀哈——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弯弯桥洞三张弓,
桥面好像箭雕翎,
大洞子赛过龙张口,
九连环小洞洗耳听。
左看清凉山,
右看宝塔峰,
东边连着飞机场,
凤凰山麓西边迎。
山连山,水连水,
水石相绕延安城,
平溜溜的大桥好像凤尾巴,
凌空展翅卧长虹。”
你听这字字句句多灵动,
直唱得心尖尖醉呀心口口红。
到如今,《看大桥》仍然在传颂,
那是韩起祥用手一闸一闸,一闸一闸,
摸出来的生命结晶。
这就是韩起祥看大桥书一段,
带给咱多少感动在心中。
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
好作品哪个不是土里生?
深接地气有生命,
涓涓细流水长清。
不负祖国和人民,
创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时代精品,
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点评:
该作《看大桥》与陕西盲艺人韩起祥老前辈所做《看大桥》同名。1959年,延河大桥落成剪彩时,积极创新编新的韩起祥要写一部关于大桥的作品作为献礼节目,向革命圣地延安表达自己的敬仰。但他只能摸到桥面而看不到桥下,于是就让儿子用绳子把他绑紧,吊在桥下,大小桥洞摸了个遍,最后编出了脍炙人口的《看大桥》。该作讲述的即是此故事。
作品开头交代故事背景及缘由后,用父子的冲突抓住眼球,引人入胜,执意要亲自身绑绳索下大桥的父亲及担心父亲安危的儿子,一番较量后,最终父亲的执拗占据了上风。“我说唱新书多少部,笨方法牢牢记心中。靠听靠问靠手摸,靠亲自体验记心中……”韩起祥劝服儿子的这段话,揭示了一位从小失明的艺人最后是如何成为一名受人民尊重和喜爱的陕北说书艺术家的答案,眼虽盲,可还有耳可听,嘴可问,手可摸,用心去感受去体验,艺术家的精神令人心有触动。
摸桥,是本作品着墨最多的部分。摸桥的过程及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让观众仿佛在现场看到韩起祥摸桥的场面;父子的对话反映出摸桥行为的危险及韩起祥不惧危险的坚定决心;韩起祥摸桥时兴奋的心理活动以及摸桥后抑制不住的激动从而忍不住放声高唱等,在这个部分,可谓完成得很好。
作品最后,簡明扼要的几句话点明主题,“好作品哪个不是土里生?”“创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时代精品,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一则曲艺前辈摸桥的故事,告诉广大的曲艺后来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
(点评:本刊编辑部)(责任编辑/邓科)
362250033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