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探索研究
2022-03-11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抓好经济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本课题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以下简称:渤海油田)为研究分析样本,探索党的领导向公司治理效能的“转化”问题,循着“为何转化-怎么转化-转化效果-转化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基本路径展开,着力探寻转化的机制、逻辑、着力点,努力探索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机理和规律,力求为更大范围内的“转化”实践提供镜鉴。
历史逻辑:国有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程,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史必然性。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历史充分证明,国有企业从诞生之初便承担着党的职能的实现,把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转化为治理效能,这是国有企业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
理论逻辑:国有企业属性的内在要求
从经济属性看,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治理的特殊领域,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从政治属性看,国有企业从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因此,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践逻辑: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客观需要
从实践出发,探索何种方式能有利于党的领导在企业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视角看,国企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企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企业制度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把党中央政策落地转化为企业战略。面对国家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油田党委号召带领广大员工为党和国家“加油争气”。将油田开发建设积极主动融入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攻坚战”等党和国家重大部署之中。二是改革配套不停步,把党的领导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党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监督体系全面融入企业治理,建立和完善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一系列决策、执行、监督制度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一是巩固优化“一肩挑”组织机制。公司及各所属单位已基本实现党委书记和业务负责人“一肩挑”;选优配全专职副书记,心无旁骛承担党建工作直接责任;行政班子成员中的党员担任党委委员,压紧压实“一岗双责”。二是积极建立“第一议题”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会议的“第一议题”,实现理论素养和实践工作的“双提升”。三是建立无缝衔接、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 “双融合”,积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形成无缝衔接、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牢牢把握住干部人才队伍,提升治理能力。一是紧扣“20字标准”,选拔、培养、管理干部。二是持续探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中最急最难最紧迫的问题。三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践中落地的长效机制,以扎实工作践行“两个维护”,保证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
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目标,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公司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让新发展理念在渤海油田落地生根,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渤海油田创新驱动的机制,走出了一条从依赖资源到依靠科技的健康发展之路。油田勘探开发尤其是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是一个需要高科技的工业领域,过去核心技术一直由国外垄断。今天的渤海油田,不遗余力地探索一系列创新机制,很多方面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海上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领跑者。
渤海油田协调发展的机制,找到了解决问题瓶颈的“制胜要诀”。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协调发展比作“制勝要诀”。在发展过程中,渤海油田注重同相关利益方、合作方的协同、协作,通过协调发展解决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探索建立了“中中合作模式”、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公司内部油公司、服务公司和专业公司共享共赢新机制。
渤海油田绿色发展的路径,以理念和行动共同绘就发展底色。渤海油田主动作为,实施“三个零”攻坚计划,投入数十亿元,已经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井喷失控“零记录”、溢油污染“零发生”。在生产中注重实施节能降耗的各种措施,加强对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践行绿色发展。今天的渤海油田,海鸥憩井船护航,海豚绕平台嬉戏,斑海豹在油区晒太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渤海油田坚持开放的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渤海油田是石油领域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自营与合作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下大踏步前进,步入了海洋石油工业的现代化轨道。今天的渤海油田,对外开放合作将走出新境界。
渤海油田坚持共享的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把企业做大的“蛋糕”分好,与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同时探索全民共享:提供清洁能源,缓解华北地区用气短缺问题,为京津冀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奋战在脱贫第一线,对口地区全部脱贫;发挥海上救援力量,年均海上救援数十次,营救各类遇险人员数百人次。
渤海油田探索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治理效能。突出表现在:打破了国际油价寒冬“上游亏损”的魔咒,实现了油气开发生产的高水平跨越,2020年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油田和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
以石油精神为支撑,把企业软实力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根本。将爱国主义作为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核心,将改革创新、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石油精神的精髓,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作为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本质,并将其融入企业发展、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工作之中。
大力弘扬“爱国、担当、奋斗、创新”的海油精神。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全面落实“严实快新”好作风,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已成為渤海油田开展新实践、作出新业绩、实现新作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把精神力量转化为企业效能。立足“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发展定位,不断践行、发展和拓展石油精神的内涵外延,引导广大职工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将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其转化为推动企业治理的软实力。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坚持探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扬精神动力,通过制度、机制、模式等方式方法的创新探索,有效提升了企业治理效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连续10年贡献3 000万吨级产量规模,与近十家国际石油公司对标,多项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水平。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立制-执制-督制-提升”四个环节构成的完整链条。课题组尝试搭建起一种基于渤海油田工作实践的转化机制模型(如图示1):
“立制”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基础
制度创设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基础性环节。一方面,立制必须进行系统的设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创设科学的企业制度,即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形成企业内部各方面各业务板块整体制度的联动和集成,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执制”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关键
有效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制度唯有靠人的有效执行,才能保证转化为高效的治理效能。一方面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另一方面,要在企业培养形成“遇事找法、遇事找规”的习惯和文化,培养企业成员解决问题靠法靠规的意识和能力。
“督制”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保障
监督反馈,实际上依然是在强化制度的有效执行。首先,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是制度执行的标配,保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刚性约束。其次,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问责。再次,对制度的监督反馈不仅限于负向的监督和问责,还应包括正向的引导手段。监督反馈是党领导经济工作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保障环节。
“提升”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动力
如果止步于前三个环节,企业可以维持现状不下滑;如果把立制、执制、督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训加以总结,探索改进,修正提高,则可以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改进提升环节是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动力环节,它推动企业进入下一个更高水平的循环。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经营管理水准,国有企业在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深入探索解决的问题。一是制度创设的慎重性有待加强;二是制度贯彻的执行力度有待提升;三是制度执行的公平监督环境尚需营造。
要进一步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还必须进一步突出制度建设,推动和保障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其主要解决策略为:
绷紧“能用管用”弦,用制度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基础
“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路径,是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长久之计。一是确保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有效性。二是确保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科学性。三是确保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可执行性。
抓住“关键少数”人,把制度执行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头雁”效应,有效带动企业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一是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不断改进执行方法。二是善于打造优秀高效执行团队。三是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打造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市场竞争力、具有理想信念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坚守“制度平等”红线,用刚性约束保障国有企业治理效能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例外”。一是要坚决杜绝“破窗效应”,营造制度执行没有例外的环境;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深化核心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三是要强化执行制度的流程化,创设有利于制度执行的流程或系统,减少“人治”干扰的空间;四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保障国有企业制度刚性运行的体系机制,实现制度的刚性运行,持续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
(本文系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2020年度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主要执笔人:侯红芳 李京华)
(责任编辑:王 超)
编者心语
本文以中国海油集团渤海油田为研究案例,深入探索了如何将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路径。循着“为何转化-怎么转化-转化效果-转化经验-转化规律-转化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基本路径展开,着力研究了转化的意义、机制、逻辑、着力点,尝试建立一种基于工作实践的转化机制模型——包括“制度创设、有效执行、监督反馈和改进提升”四要素的完整链条。本文积极探索破解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机理和规律,为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贡献了中国海油的智慧和力量,为国企更大范围内“转化”创新实践提供了典型范例。
324850033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