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书写中国故事的美国学者
2022-03-11贝小戎
贝小戎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英国广播公司邀请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担任瑞思讲座的主讲人。“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史景迁教授认为,为了理解中国现在的角色,需要理解其丰富的的历史。还有谁比他更适合来做这件事呢?他已经出版了十来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
史景迁在最后一讲提到,中国文献中很多地方提到跳水、潜水和游泳,身体不费力气地劈开水面,轻松前行,人可以跃入非常湍急的河流而不会打破水面,只要你仿佛与水及水的运动融为一体,顺从它们的本性。所有关于人体及其运动的文献都会指出,虽然这看上去很像比赛,但竞争不是关键,关键是运动时的礼节和韵律。
史景迁总是借助细节、借助故事或者小人物的命运来呈现一个时代,呈现政治的运作。比如《王氏之死》写的是一位与人偷情的寡妇的命运,要表现的是妇女的地位、法律中的相关条款。
汪荣祖先生说:“史景迁英文写得好,他以生花妙笔写中国故事,使人读来轻松愉悦,以致于心思隨其笔锋起伏,吸引了广大的西方读者。他写人物传记为多,能从大量的零星素材中,借助文字意蕴的追求,捕捉到传主的心声与情感。他喜欢追究人物的自身存在价值以及社会投射在个别生命中的痕迹。”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他父亲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曾任职于出版社,编过康拉德的作品。他的一个哥哥是古典学家,还有一个哥哥是化学工程师。他姐姐是制片人,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翻译。
史景迁就读于剑桥大学时,是文学杂志《格兰塔》的编辑,他很想成为小说家,在耶鲁留学时,因为遇到了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芮玛丽,他才决定以历史为自己的专业。导师安排他跟清史专家房兆楹学习,“史景迁”这个中文名字就是房兆楹给他取的,意思是学历史就要景仰司马迁,以司马迁为楷模。他的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在1965年获得了约翰·艾迪逊·波特奖,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列文森说:“自此清史研究就截然不同了。而且,他的文字像精灵一样。”
1966年史景迁就成为助理教授,1968年被任命为副教授,1971年,在出版第二本书《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后,他被提拔为教授。1974年,史景迁出版了《康熙自画像》,1978年出版了《王氏之死》。
他在《前朝梦忆》中想像张岱在南京欢乐的夜生活:“张岱饱览美景,纵情弦歌,画船往来如织,周折于南京城内,箫鼓之音悠扬远传。露台精雕细琢,浴罢坐于竹帘纱幔之后,身上散发茉莉香气,盈溢夏日风中。但见妩媚歌伎,执团扇、着轻纨,鬓髻缓倾。灯笼初燃,蜿蜒连蜷于河道之上,朦胧如联珠……”
他在《太平天国》的开头描写了广州的街头:“书贩肩挑两筐时兴小说,摇着拨浪鼓,挨家挨户向伙计工人卖书……广场上有几排货摊,卖的东西不同,叫卖声也互异——卖水果糕点、甜食羹汤、猫狗、各类家禽,还有连着蹄子的大块马肉、一串串风干的鸭舌头,那鸭舌形如锥,硬如石……郎中给人拔罐疗伤;修补匠坐在铺棚里修理挂锁、烟筒、玻璃陶瓷器皿和金属容器;玩鸟的人三五成群蹲坐在一起,爱鸟或在笼中,或栖歇在棍棒上,或是让人捧在手里抚弄。”
魏斐德说:“作为史景迁教授狂热的崇拜者,我嫉妒他作为作者的自律,所以他那么高产。他写完《太平天国》时,我在他家做客。祝贺了他的新书后,我问他接下来写什么。他一点也没有迟疑。他说:‘我想写写寒冷。我看到一位清朝的战士在冰冻的湖上溜冰。战马在北方干燥的寒冬中呼出热气。’这个画面如此生动,以至于我期望他离开餐桌,马上上楼去写。”
史景迁曾在人民大学说:“我为什么写历史?历史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探索过去,没有一个历史时期是不可以去探索的。也许我们会搜集很多资料,这些资料也可能让你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是,我们总是与过去相连,历史对我来说,让我有一种亲切感。”研究了五十多年中国历史后,他感觉“理解这一非凡的文明既困难,又值得”。
责编:马京京
309050033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