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皆可元宇宙的时代来了?

2022-03-11刘煜

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宇宙现实

刘煜

刚刚过去的2021年可谓是元宇宙元年,以互联网巨头Facebook改名为Meta为开端,元宇宙这一概念开始大熱,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开始规划元宇宙赛道。包括Facebook、微软、索尼、三星、腾讯等大厂,在更多的硬件软件、内容载体、使用场景等方面上开始布局。2019年起,5G技术与VR/AR技术快速发展,Facebook推出的Oculus Quest(虚拟现实头显产品)让消费者有了第一方沉浸式的社交体验。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真实世界将与元宇宙共存,也将有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掌握元宇宙领域相关知识的高端人才,共同助力实现关于元宇宙的人类美好设想。

元宇宙一词并非2021年新词,这一概念早在1992年就已在美国作家尼尔 斯蒂芬森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出现。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世界,一个与现实互联网不同的虚拟实境(Metaverse)世界,它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这个虚构的空间被称为元宇宙。

在《雪崩》奠基“元宇宙”概念之前,“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概念就早已存在,多个游戏已打造出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场景。事实上,网络游戏也正是尼尔 斯蒂芬森创造元宇宙概念的源头。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这样定义元宇宙:“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

类似虚拟世界的情景在日本动画《刀剑神域》,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阿凡达》《头号玩家》等作品中均有体现。对于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生活”以及“身体在现实世界,感知进入虚拟世界”等一系列曾经只在小说和游戏中的场景,目前通过各类增强现实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实现。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VR终端全球出货量已超过1000万台,用户的不断增长为这一行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球VR/ AR市场规模已近千亿元,其中VR市场规模620亿元,AR市场规模280亿元。中国信通院预测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2020—2024年五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到2024年两者的市场规模接近,均达到2400亿元。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相关产品将进一步向消费者渗透,同时势必会出现爆款内容,更加轻便的便携式设备也会是发展的趋势。

元宇宙的突然爆火并非只因Facebook这一契机,也并非偶然,而是早已深埋在人们心中多年。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元宇宙的概念复苏。

虚拟世界元宇宙是一个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空间、时间、文化背景、人物类别与社会体系。英伟达模拟技术和Omniverse工程副总裁瑞夫 勒布雷迪安(Rev Lebaredian)曾这样说:“在虚拟世界中,你可以跳到那个世界的任何一点,你可以感觉到它,并感知到它,就像你在那里使用正在开发的新技术,使我们更沉浸在这些虚拟世界中,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或者通过我们的屏幕观看它的更传统的方式。通过模拟,我们也有可能在这些世界中进行时间旅行。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

由于过去两年间疫情的持续,人们在物理空间上行动受限,进而与互联网的关系不断深入,在虚拟世界中的探索更进一步。曾经的面对面会议转为线上视频会议,授课也转为线上形式,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正在悄然发展,硬件技术的突破以及基础设施的铺垫,让PC端和手机端的设备性能愈发成熟,在这段时间成长起来的科技巨头公司将元宇宙这一新型产业纳入自己的发展范围,资本方也瞄准元宇宙这片热土,在两方共同的助力下新技术日新月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生活中民众可以接触到的是《动物森友会》《我的世界》这类虚拟世界游戏产品,英伟达也推出Omniverse虚拟元宇宙平台,不少互联网公司也有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以及虚拟偶像,周杰伦在元宇宙平台沙盒(Sandbox)开演唱会,林俊杰花12万美元在以太坊第一虚拟世界“Decentraland”(分布式大陆)中,购买了3块虚拟土地。而韩国的一家娱乐公司Com2uS则在2022年将公司的2500名员工全部入驻元宇宙,在虚拟世界里上班工作,构建属于自己的虚拟生态圈,属实超前了许多。

这些仅仅是元宇宙世界的一部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虚拟产品,能够真正实现眼、耳、鼻、舌、身体、大脑六类需求,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不断培养大众关于虚拟以及元宇宙的概念认知。

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具有影响产业秩序和规则的能力,科技发展越快,产业变革和演化的节奏也会越快。元宇宙在有了科技的加持和资本的注入后,正在迅速发展。未来的某一天在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像《头号玩家》的主角一样,进入“绿洲”,在其中冒险、探索、交易,变换各种新奇的造型,完成关卡获得经验值。上学出行甚至办公都可以实现在元宇宙中同步。

元宇宙概念再次被世人熟知之后,催生了一批新职业,虚拟场景建造师、AI图像算法工程师、云计算人才等。Facebook前不久表示,将在五年内于欧盟境内增加1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从而帮助构建自己的元宇宙愿景。另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年已有超1.2万个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相关商标申请人包括腾讯、网易、百度等大厂以及上汽集团、海信、富士康等实体企业。未来元宇宙有望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风口,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目前并没有一门学科叫作“元宇宙专业”,想完成这样巨大的概念的落地,并非单一学科就能满足,需要学生具备多种复合型知识,以及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来为其加持。目前正值大热时期,赴海外的留学生不妨考虑一下与其相关的新兴专业,成为首批“元宇宙”专业型人才。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的重要支撑技术,其中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视觉:是将现实世界图像化的关键技术,为元宇宙提供虚实结合的观感;

机器学习:使得元宇宙中的系统和角色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进行更新迭代,加强智能化程度、提升运行效率;

自然语音处理:在元宇宙中,不同系统角色之间的交互势必存在着语言的障碍,需要进行语音交流的处理,促成准确的沟通和理解;

智能语音:对于元宇宙不同用户之间的语言识别提供技术保障。

相关院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工智能、曼彻斯特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网络及运算技术相关专业

元宇宙交互世界中需要强大的网络运算能力与稳定的网速做奠基。

5G/6G网络:更快的传输方式,为元宇宙提供低延时的流畅体验;

云计算:将数据计算模块置于云端,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更为轻便的终端设备,功能更加强大;

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补充手段,解决成本和网络拥堵问题,优化使用体验。

相关院校: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香港大学——电子商务与网络计算

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

万物互联是物联网技术的终极目标,在元宇宙中物联网技术是将现实与虚拟并存实现的技术保障。

物联网技术应用:将虚实结合并有序管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构造方案;

物联网技术网络:对元宇宙物理实体的感知提供信号传输手段;

物联网技术感知:通过各类传感器硬件设备对元宇宙物理实体的感知提供信息采集、反馈等功能。

相关院校:伦敦大学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

3050500338216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宇宙现实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宇宙第一群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学会止步,亦是一种智慧
这宇宙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