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探究
2022-03-11杨敏
杨敏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作为其中的根基,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务。在传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驱动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但是对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来说,其存在着复杂的内部规律,必须要在两者合理运行的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进行调动与整合,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进行探究,明确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出科技创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中国经济在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整体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同样面临着未富先老、低端产业产能过剩以及资源与环境危机等问题,如果依旧采用廉价资源驱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这就需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借助原创性技术带来的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为企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力。特别是在目前复杂的发展局面下,实体经济想要获得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积极推动政策创新、金融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政策,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发展,能够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实现实体经济发展韧性的增加,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一、科技创新含义与挑战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
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说,必须要以转型升级作为根本发展路径,而转型升级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要对科技创新的含义形成正确的认知[2]。创新指的是所有可以满足潜在需求,以及更高要求的新方法、新设备、新思想,具体表现为新工艺、新产品以及新技术,同时也体现在管理方式与生产组织方面中。科技创新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手段。其中技术创新体现在生产技术层面,通过推动新技术的研发或者现有技术的应用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知识创新则是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科研活动当中提出新观点,例如新思想、新概念以及新理论等;管理创新是在组织形式当中借助创新性思维,将其转换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产品、服务等,主要是在企业管理系统当中引入各种管理要素等,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部分创新活动并不会与实体经济之间产生直接的接触,对于经济运行中的产品与服务供应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对于房产与金融行业的发展来说,各种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无法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而是从虚拟经济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应的创新活动[3]。而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并不包括虚拟经济所对应的创新活动。尽管金融创新能够从宏观管理层面出发,例如借助制度创新等手段,对创新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实现科技创新水平与质量的提升。而从本质上来看,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在于科技创新,只有实现科技创新,才能为经济活动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科技创新中面临的挑战
相较于投资活动而言,创新活动对于资金的投入要求更高,发展周期也更长,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科技创新来说,要求更为严格。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实体经济在创造新财富与新价值时,所耗费的时间更长[4]。在对科技创新进行衡量中,需要以社会新财富的创造作为标准,但是对于许多创新行为来说,并不能直接的对生产率与社会价值产生影响,这些失败的创新行为,往往会增加自身的成本,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相较而言,在开展虚拟经济活动时,金融创新工作的开展,主要建立在財富转移的目标之上,尽管不会产生新的财富,但是依旧会有参与者从中获得收益,进而投身到金融创新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于营商环境的要求与金融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较于金融创新所需要的资产在短期内快速升值的目的来说,科技创新对于营商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公平、透明、稳定等方面,为参与者提供长期的投资回报。而科技创新所依赖的营商环境,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一致性,但是与虚拟经济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造成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5]。然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大量外部资金投入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金融体系的支持尤为重要。但是在金融市场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同时在创新投资特殊性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使得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三)科技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党和国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制定了诸多政策,通过实现经济结构平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必须要将科技创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国家鼓励与企业主导的双重作用下,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打造坚实的根基。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创新方向与目标。尽管在创新活动中,需要将外部的资金、政策以及人才、技术等资源融入进来,实现创新效率与效果的改善,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依旧属于内部创新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6]。在这一发展需求的引导下,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形势下的挑战,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其次,为实体经济注入持续发展动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满足又好又快的需求,这就需要在打造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动力。从现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动力来源为内部科技创新与外部的政策性红利。尽管在政策性红利的支持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优势,但是其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短暂,如果过度依赖政策性因素,则会造成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减弱,如果出现政策变化,则会丧失经济发展动力。相较于外部政策性红利所提供的动力支撑来看,通过发挥出内部主体的自主创新,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调整能力,创造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政策缺位
从当前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来看,政策缺位主要体现在内容与执行两方面。首先,在科技创新政策内容方面存在缺位问题。现阶段在实体经济领域中,指导与规范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政策更多建立在宏观性内容方面,尽管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但是从细节性内容方面,缺乏对创新活动的系统与全面说明,这就造成创新活动缺乏明确的导向性。此外,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之上,这就造成政策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政策的规范力。其次,科技创新政策执行缺位。从现阶段科技创新政策执行情况来看,主体责任并不明确,造成政策落地受到了严重影响。政府作为政策的实施者以及制定者,需要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满足其需求,开展相应的审批工作,这就造成其自身的主动性不足。在政府政策执行缺位的情况下,使得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受到了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科技创新持续性不足
在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科技创新的持续性,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持续性问题同样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科技创新缺乏明确的方向。在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方向,尽管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机遇,但是也会造成其发展方向频繁变化。在实体经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活动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科技创新缺乏耐力。对于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来说,都需要建立在长期发展当中,资源投入相对较大,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主体,容易受到投机心理的影响,不愿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缺乏深耕细作的精神,造成创新活动无法持续开展。
(三)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从目前科技创新的开展来说,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首先,在科技人才与经济发展脱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其所构建的人才队伍,并不符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造成其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造成创新活动低效,很难将科技创新主体有效融入实体经济发展当中,缺乏对经济发展科技需求的准确掌握。此外,这种低效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也会误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其次,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与产业发展不符。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中,其所获得的实体经济发展生产力,或者创新成果,并没有真正的转化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计划开展,或者在产业发展出现变化的情况下,没有调整自身的方向,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无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在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脱节的情况下,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冲击更为明显。
三、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措施
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科技创新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保证在相同生产资料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产出量,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营造透明公平营商环境
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来说,从其自身高风险与长周期的特性出发,必须要营造透明、公平以及稳定的营商环境,这就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产权与合同等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简政放权,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政府职能则集中在产权与合同保护制度建设方面,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更好的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借助降低创新市场中介组织的准入门槛等手段,实现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度的提升,进而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各省科技厅应该逐步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比例,刺激企业积极的申请专利,从而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此外,通过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可以实现专利代理人准入门槛的降低,同时控制专利申请成本,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在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为创新者提供一定时期内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垄断权,保障其可以实现创新费用的回收,进而激发其创新热情,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需要采用专利、商标以及版权等手段,针对技术发明、产品商誉以及艺术创作等角度出发,提供相应的产权保护工作。对于知识产品来说,其作为知识与信息的内容,可以为众多用户提供保障,体现出公用性的特点,同时在知识产品在市场发布以后,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不具排他性特点,也无法阻止其他人的使用。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制度建设,为企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产权保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方面来看,在科技成果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从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来看,还存在明显不足,使得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强化产学研的合作,从知识产权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长期利益共同体,弥补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足。在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资本的优势发挥出来,高校科研人员在开展科技创新中,应该借助资本力量,开展鉴别与选择,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在资本进入以后,可以对研究成果进行筛选,保证其可以快速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同时需要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不再局限于專利数量与论文数量,而是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因素融入其中,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符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也需要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保障,通过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与考核机制,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四)推动金融创新
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下,融资难度较大,这就造成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加快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资产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其对于投资品的要求越来越大,在供求均衡要求下,造成投资品的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情况,尽管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工作,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出发,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在金融创新的支持下,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优质资产,同时也为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提供保障,真正發挥出自身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实现资产价格的降低,同时也能够减少金融资源的浪费,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四、结束语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作为其中的根基,需要借助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的优势。但是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受到自身长周期、高风险等特征的影响,使得其自身的发展受到诸多挑战,进而影响了营商环境的构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营造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军,林荣盛,刘泽辉.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 (05): 4.
[2]邵汉华,刘克冲.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的时空差异及效应研究——高质量发展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 (12): 10.
[3]罗丹程,杨烁,秦浩.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13 (01): 5.
[4]陈秀英.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视域下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东经济,2020 (02): 5.
[5]刘兴华,易扬.金融科技发展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省级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北金融,2021 (04): 12.
[6]张云峰.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J].清华金融评论,2021 (10): 3.
300550033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