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谨防“腿梗”
2022-03-11
一、“腿梗”的概念
人们常说的“腿梗”是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心梗、脑梗的发病原理相似。“腿梗”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下肢皮肤温度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腿梗”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血管外科疾病,其发病率占血管外科病例的30%以上。临床资料表明,“腿梗”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5%,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二、“腿梗”的原因
“腿梗”主要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硬化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目前,60岁以上人群动脉硬化发生率已高达79.9%,且动脉硬化有年轻化的趋势。人们在 30 岁左右,脂质斑块便开始在动脉内壁上沉积,长年累月,脂质斑块中心组织发生变性或钙化,一旦破裂,局部胶原暴露在外,便会激活血小板与凝血过程,最终形成血栓。动脉管腔中出现血栓后,会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如果发生在下肢,“腿梗”便发生了。
此外,据统计,“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不仅危及心脏和腦部的动脉血管,腿部动脉也会深受其害,容易导致“腿梗”的发生。
三、“腿梗”的症状
“腿梗”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患者偶尔感觉腿部发麻、发凉、酸胀或微痛。随后,“腿梗”会出现典型症状——间歇性跛行,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无其他原因的小腿无力、麻木、酸胀甚至疼痛,不得不被迫停止走路;站定休息几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又能继续行走一段距离,然后症状再次出现。刚开始可能走300~500 米,随着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加重,跛行距离也会缩短,最后可发展到只能走10余米。
如果“腿梗”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腿梗”会逐渐严重,出现腿部皮肤苍白,腿毛变少或消失,腿脚冰凉或两腿温度不一致,下肢活动无力,肌肉萎缩,足趾发黑、坏死,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夜不能眠,下肢不动也痛。最后下肢会出现严重缺血、缺氧,导致下肢坏死以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老年人如有下肢发凉、麻木、疼痛、行走受限等症状时,切不可粗心大意。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是“关节炎”“老寒腿”,或是年老体衰的正常现象。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血管科门诊进行检查诊断,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四、预防“腿梗”的建议
1.消除危险因素。必须戒烟、限酒。吸烟是破坏血管的“全能王”,长期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壁损伤、变厚,促进血管收缩,导致血管腔狭窄,增加血流阻力,让血流速度减慢,长时间如此便会导致血管硬化、狭窄。长期饮酒过量,可加重血管病变。
2.预防和控制“三高”。平时要注重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罹患“三高”。一旦患上“三高”,要积极治疗,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以减少“腿梗”的诱因。
3.保持正常体重。饮食要清淡,应选择食用脂肪、胆固醇、热量含量较低的食物,严禁暴饮暴食,预防体重超标。
4.坚持运动。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下肢动脉硬化。如果运动量过少,身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血管会变得狭窄以至完全堵塞。
5.生活要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如含钾量高的蘑菇、黄豆、绿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含碘量高的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含铬量高的鸡肉、牛肉、贝类等。
6.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尤其是要防止情绪激动和压力过大,因为当情绪激动或压力增大时,肾上腺素分泌量会随之增加,从而伤害到动脉血管内壁。
此外,注意腿部保暖,避免着凉,不要久站或久坐,经常活动下肢或将腿抬高,以及定期体检。
(广西 张宝华)
39285003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