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可不一定是暴食症
2022-03-11何婷
何婷
随着《女心理师》的热播,人们接触并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其中李梦饰演的蒋静可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对蒋静高期待严要求,蒋静长期都生活在母亲的数落之中,内心十分压抑,只能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但为了保持身材,缓解暴食的内疚感,蒋静在每次暴食后会通过抠吐等方式来清除食物。有人说蒋静暴饮暴食,是暴食症;也有人认为蒋静的暴食伴有抠吐行为,其实是“神经性贪食症”,孰对孰错?
事实上,蒋静的行为属于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贪食症”,通常与“神经性厌食症”一同被大家提及,也常与“暴食障碍”相混淆。
神经性贪食症群体会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大量进食(比如在某一时段2小时内),进食量超过了大部分人的平均水平,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行为。但为了预防体重增加,他们会反复出现不恰当的代偿行为,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和利尿剂、禁食以及过度锻炼。这类群体的暴食和不恰当的代偿行为一般会同时出现,且出现频率维持在 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 1 次。
与贪食症不同,神经性厌食症群体会出现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显著的低体重。即使该类群体已经是显著的低体重,但仍非常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者仍然认为自己太胖了,可能会有持续的减重行为。他们会将体重或体型与自我评价相关联,认为是肥胖导致自己被人讨厌和拒绝,甚至自己也讨厌自己。
还有一类常见的进食障碍即为暴食障碍,俗称“暴食症”,暴食障碍群体虽然也会存在反复的暴食行为,且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但该类群体的暴食发作会表现出如下特点:①进食速度比正常情况快;②一直进食直到胃部不适才停止;③即使不感到饥饿,仍然大量进食;④躲避人群进食,因为进食过多感到羞愧;⑤进食之后感到愧疚和讨厌自己。暴食频率在3个月内至少每周1次。
大家可能觉得这些行为在蒋静身上都存在,为什么她不是“暴食症”而是“贪食症”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与神经性贪食症不同,暴食症不会出现持续的不恰当的代偿行为。蒋静在每次暴食后,会采取抠吐等方式清除食物,所以,蒋静实际上是“神经性贪食症”,而非所谓的“暴食症”。
但不论是哪一种进食障碍,都会给个体的身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会出现抑郁的症状,例如抑郁心境、社交退缩、易激惹、失眠等。
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进食障碍,剧中蒋静罹患贪食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母女关系紧张、沟通不顺畅,母亲对女儿的要求很高,以爱之名控制和安排孩子的生活,却忽视了女儿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其缺乏及时的回应、必要的温暖和接纳。此外,蒋静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十分缠结,母亲和女儿的角色混乱、界限不清,正如蒋静所说:我觉得自己不只是你女儿,我还像你的丈夫一样,跟着你一起困在这个家里面。在这样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无法养成有效的应对困难和危机的能力,最终病发。
事实上,除了家庭因素,进食障碍也受到我们家族内部遗传及生理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厌食症还是贪食症,低自尊和完美主义是两个最重要的个人特征。进食障碍群体往往自我价值感低,害怕胖,或是怕被別人说自己胖而开始异常进食。其中厌食症患者对瘦有着极致的追求,会通过严格控制进食、降低体重来获得满足感。而贪食症患者则通过暴饮暴食进行情绪宣泄,之后又因为体重焦虑和内疚感而抠吐、清除食物。但目前对于暴食症的了解较少,一般认为其与身体脂肪、体重和心理症状的增加有关,在青少年和大学生中都很常见。
此外,社会大环境也是引起当下进食障碍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下的社会环境推崇“瘦”文化,以瘦为美,先前的“锁骨养鱼放硬币”“A4腰”“反手摸肚脐”等秀身材的玩法更是流行一时。在此种文化氛围之下,年轻的群体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材状况,过分注重体型体重,盲目攀比身材,这些都可能会诱发进食障碍。一些特定的职业,如模特、精英运动员等,对身材要求严格,这类群体发生进食障碍的可能性会更大。
目前,进食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类,厌食症可能会辅以营养治疗,以恢复体重;而暴食障碍则会辅以运动治疗,引导体重过高的患者合理运动来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总体来说,对于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其中,家庭疗法主要通过减少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构建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达到治疗目标;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通过改变患者对食物、体形、体质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善异常进食行为;人际行为疗法则看重问题解决和社交技能训练,其基本假设是,进食障碍相关症状的发展和维持是在社交和人际关系情境中发生的,通过改变与人际问题相关的负面情绪体验就能够缓解进食症状。
进食障碍种类较多,成因复杂,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当我们无法改变外界环境时,可以先从自己开始改变,放下对体型的焦虑,提升对内心的修炼,保持合理的饮食,坚持恰当的锻炼,让自己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美”不应被界定,更不是标准式,“美”应当是每个人特有的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皆有可赞为“美”之处。
3578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