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键上的中国民族音乐
——浅论陈培勋《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五首》
2022-03-10薛思思高韵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薛思思 高韵弘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一、早期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
钢琴音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人视它为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的钢琴文化是在中西音乐交流中所产生的,是中西艺术文化融合的产物,但它却是适应中国音乐发展需要的,是在社会时代大背景下所产生的,与时代特征息息相关。中国的钢琴音乐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凭借着特有的民族民间风格和浓厚的文化传统,将西方的传统创作技法和钢琴演奏技法融入其中,经过了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这其中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迅速地,更是艰辛的:从“五四”时期赵元任、萧友梅等人开始创作的稚嫩的钢琴曲,如《和平进行曲》《哀悼引》,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贺绿汀创作的具有中国风味的《牧童短笛》,此后,中国的作曲家在探索中迅速掌握演奏钢琴的技巧,并开始创作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如丁善德的《快乐的节日》、孙以强的《谷粒飞舞》、储望华的《解放区的天》等。这一过程中受到了社会种种因素的干扰,但它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成熟。
那什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呢?它是相对于时代、地域、民族而言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背景、特色、人俗风情,当然就会孕育出不同的音乐风格与音乐作品。二十世纪初的早期中国钢琴曲就是在当时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发展的冲击下,在脱离人民和现实生活的雅乐衰亡的衬托下,孕育出了西方的文化同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的产物,体现民族风格、东方色彩,这为以后的钢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创作的基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齐尔品在中国举办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活动,无疑促进了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在这次比赛中获一等奖的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以优美、清脆的旋律有力地证明了西方的音乐理论是可以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西方的钢琴技巧是可以表现中国风味的;并提示了在钢琴上可以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声音效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的年代,全国呈现出了勃勃生气,这时期的钢琴音乐也在蓬勃地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不仅创作的钢琴曲目数量增多,而且钢琴曲的水平已趋于成熟,作曲家能很好地将西方的技法与民族民间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的气息。在这一时期,有一位祖籍为香港的作曲家——陈培勋,他采用广东音乐元素谱写了许多钢琴曲,如《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等,并将这四首作品收录成一册称《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四首》。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又写了《平湖秋月》,将这五首收集为《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五首》。
二、陈培勋与《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五首》
(1)陈培勋1921年1月15日出生于香港,家庭有宗教背景,因此从小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期在教会学校学习音乐,并随其叔父学习钢琴,1929—1936年在拔萃小学就读,1936年考入拔萃男书院,1938年中学毕业。这期间他一直都没有终止学习钢琴,这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939年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由此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他早期的作品有钢琴曲《前奏曲与赋格》两首、宗教合唱四首、抗战合唱曲五首。1941年赴香港参加爱国歌咏运动,1942年香港沦陷,他回到了祖国大陆从事音乐工作,从此在大陆生活了将近40年。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到上海随谭小麟学习兴德米特的作曲体系和欧美现代作曲技法。1948年参加由李凌领导的“新音乐社”的工作。1949—1981年间,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了三十多年,这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教学,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交响诗《心潮逐浪高》(1960年)、交响曲《我的祖国》(1963年)、音画《流水》《欢乐的春江花月夜》(1977年)、管弦乐幻想曲《王昭君》(1978年)。1981年他回到了香港,从此往返与北京与香港间。1982年加入了浸会书院音乐艺术系,担任理论作曲课程,至1986年退休。1982年完成了四个乐章的小交响曲《迎春》,1983年创作了高胡协奏曲《广东音乐主题》,1984年创作了乐队与合唱《儿童节序曲》,1986年完成了小交响曲《青年》。
由于陈培勋熟悉广东民间音乐内涵和风韵,因此在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将广东民间音乐的素材很好地与钢琴技法融合,推动了广东音乐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特色钢琴曲目。他的《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五首》就是很好的例子。
(2)“广东风格”钢琴曲的探求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有一位钢琴家夏里柯①在香港进行创作和教学活动,将学得的广东音乐移植到钢琴上,出版过《粤调》《两首中国南方曲调》等乐谱。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思聪和陈培勋在这方面继续探索,马思聪改编了《羽衣舞》《走马》《狮子滚绣球》(合称《粤曲三首》)。陈培勋的《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五首》则是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作品。
《卖杂货》创作改编于1952年,作品旋律明快、诙谐,生动地塑造了卖杂货者的形象和他叫卖做生意的情形。作品是复三部曲式,第一段(1~40)这一段主要采用的广东民间音乐“卖杂货”的素材,旋律以进为主,左手的伴奏音型却采用跳跃式的和弦,烘托轻快的气氛,一个幽默、充满生气的卖货郎的形象就跃然眼前了。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延续,让诙谐的形象更加充分,这一句加入了六度跳进,它的后半句是前半句移低八度的重复。
第三句则是第一句的重复,只是将主旋律转到了左手,右手的伴奏音型为休止头音符的十六分音符。让活泼的旋律在这里重复时流动起来,不呆板。第四句则运用了变奏的手法,让十六分音符来模糊主旋律,使情绪显得更加欢快连贯。
乐曲的第二段(41~84)则是运用了《梳妆台》的曲调,旋律变得抒情。这一段是二段体的形式,分为A、B两段。A段(41~63)由第一段的B羽转到了A宫。这里运用了复调中模仿对位的形式,形成一呼一应。B段(64~84)频率加密,速度加快,用十六分音型一气呵成,并且转回了B羽。这段具有歌唱性,无论是情绪上还是调性上都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如果第一段想要描述的是卖货郎热情地叫卖作生意的场景,那第二段则是抒发卖货郎内心情感的一段。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只在结尾处做了稍稍的改变。
全曲素材精简,尽管有重复和变奏的形式,但并不显得累赘,反而深化了主题旋律。广东小调卖杂货的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在经过陈培勋的改编与创作后,所谱出的钢琴曲民族风味十足,并且也体现出了专业创作的手法。他采用了民族和声,使音乐带有浓重的民间韵味使钢琴这个西洋乐器也可以奏出“丝竹乐”。
《思春》:作品是带引子的三部曲式。作品所采用的是“尼姑思春”的素材,但将原来悲凉、深沉、哀怨基调变成了明快、爽朗的基调。乐曲1~10小节是引子,可视为5+5的形式,其中运用两小节为一小单元重复。第一段(11~77)一开始就用了八度大跳,充满生气,这里还运用了小二度的进行,非常有广东民族的风味。第二段(78~110)是两段体结构。a段(78~92)旋律则变得抒情,调性的转换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使情绪马上安静下来。这里采用了三声部的对位,让和声的富于变化。b段则由十六分音符的变奏后让主旋律转到了左手。接着主旋律在左右手间自然的轮流。再用连续的十六分音型让情绪活跃起来,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第三段回到了第一段的旋律,98小节开始分解和弦的音在不同的八度上重复,并做了减弱的处理,仿佛有种消失的感觉,但乐曲并未在此结束。到了107小节,作者用了“ff”的表情记号,表达着情绪上的激动,全曲在激昂的情绪上结束。作者可谓是用“思春”在表达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并显示出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旱天雷》创作于1954年,是根据广东艺人严老烈同名扬琴曲所改编的。作者用严老烈“三宝拂”中“三级浪淘”改编而成。
作者在装饰音上做了变化,毕竟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是不同的。音乐一开始就模仿雷声,接着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式跳音,是希望用钢琴的音色模仿扬琴打击的效果,同时也是在表现雨点落下的音响。作品运用的是展衍式的形式来发展音乐,采用了变奏的手法,整首作品欢快明亮,传递着劳动人民在旱天里渴望雨水和听见雷声后的喜悦!
《“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创作于1954年,根据《双飞蝴蝶》《水仙花》和《柳亲娘》创作而成。主题的旋律只有五小节,作者将其扩展为六个变奏。
第一个变奏形象非常活泼,用八分休止符生动地表现蝴蝶灵巧的形象,并且用不同的八度来区别两只蝴蝶。
第二变奏则是第一变奏的加花形式。主要采用了复调的手法,两条旋律时而交错时而融合,表现着两只蝴蝶相互嬉戏的形态。模仿对位、对比对位这些复调手法在这一变奏中自如地运用,将形象表现得非常鲜活。
第三个变奏速度加快,运用的是“柳亲娘”的加花调。左手的伴奏变得相当平稳,用八分音符来烘托,而左手的旋律则是十六分音型来变奏。仿佛是一只蝴蝶在上,一只蝴蝶在下,一只顽皮,一只乖巧。到了快结束时,双手弹奏同样的旋律,似乎在表现两只蝴蝶平行飞行的样子。
第四变奏中最突出的是一个带休止三连音的节奏型,这个节奏型在后面还进行了变形,这个节奏型能很形象地表现出蝴蝶飞行的律动。这个变奏运用了“水仙花”的加花调:
第五变奏速度渐慢,运用的小调“水仙花”。仿佛两只蝴蝶嬉戏追逐得累了,开始悠闲地飞翔。主旋律先在右手,接着自然地转到了左手。
第六变奏则采用了三声部的对位。这里采用了“水仙花”和“双飞蝴蝶”两个音调,表现出蝴蝶的雀跃。中间的声部是固定音型,在发展中也做了变化,但这个带休止符的固定节奏型把旋律烘托得非常活泼的同时,还有一种规律感。音乐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六个变奏结束后加了个尾声。又回到了主题旋律,形成首尾呼应。并且给人归属感,让我们在听完多彩斑斓的六个变奏后,重新回顾一下原形。
以上的四首乐曲是陈培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在创作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运用变奏、复调的手法,采用对比的曲式安排。
七十年代,陈培勋又创作了《平湖秋月》。这首钢琴曲根据吕文成创作的同名古曲改编而成的。作者注重音乐的色彩效果,用半音阶式旋律来描绘湖水,将湖光山色、水中秋月,绘声绘色地展示出来,其中对水、光、影的刻画,运用了欧洲印象派的手法。此曲重在表达标题所表达的意境。用钢琴来模仿古琴的音色,表达水天一色的意韵,这也体现着中国钢琴曲具有标题性的特征。中国标题性钢琴曲不仅呈现画面,而且表现情感和意境、氛围等,富有抽象性和预示性。
三、中国钢琴艺术:中西融合,不失民族特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钢琴曲发展繁荣的时期,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水平由原来稚嫩发展到了当时可以熟练地运用复调和声等技法,将西方的作曲技术与民族的旋律很好地结合,尽管还不是很纯熟,还处于模仿西方创作的阶段,但比起二十世纪初的作品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在陈培勋的这五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他都是运用了广东民间小调的素材,但在创作的手法上,他结合了西方传统的创作手法,如对比的三段体形式,复调对位的运用,尽管和声上是采用民族和声,但也追寻传统和声中主属的关系,同时也意识到大小调对比的效果,有意识地转调。他的创作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作曲家在探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创作的技巧,而且他推进了广东音乐的发展。尽管许多创作方式可能在当时都是尝试性的,但却为以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七八十年代中国产生了更为成熟的民族特色的钢琴曲,如王建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绣金匾》《百年朝凤》等,他创作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不仅在音乐界、钢琴教育界,而且对很多音乐圈之外的爱好者甚至一些并不怎么爱好音乐的人来说都可谓耳熟能详,从而让中国钢琴艺术蓬勃向上。
钢琴艺术这个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土地已经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回顾它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感谢像陈培勋这样的作曲家,他们不仅熟谙钢琴这件乐器的演奏技巧,而且熟练掌握了钢琴曲的创作技法、织体层次的处理、曲式的发展等,是他们加快了钢琴曲的创作,推动了钢琴教育,使钢琴音乐在中国这个具有八千年音乐历史的辽阔土地上蓬勃地发展。是他们的努力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民族的文化很好地融合,并突显出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韵味。将民族韵味的旋律再一次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流传。
钢琴在世界上被称为是乐器之王,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在钢琴艺术上的发展,证明了自己是文化大国。正是中国有这么多的非常好的中国风味的作品,如丁善德的《快乐的节日》、瞿维的《花鼓》、刘庄的《变奏曲》、储望华的《解放区的天》、王建中的《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等,这些作品中都很好地将中国民族特色的经典旋律与西方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很多时候用变奏、转调的方式,让民族特色的旋律反复出现却不显得冗长拖沓,使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从而获得了独特的风格韵味。
也正是因为中国有陈培勋这样的优秀作曲家创作出了像《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这样的经典作品,不仅奠定了中国民族特色钢琴艺术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手法,更是中国钢琴艺术中的“中西融合,不失民族特色”的开河典范!让我们在黑白键上体会到了民族音乐的韵与美!
我们要以此为骄傲!好好聆听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
注释
① 夏里柯:(1885–1972),原名为“Harry Ore”。拉脱维亚人。二十年代初在香港、广州、澳门一带教授钢琴和作曲,并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