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分析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对称性及意义

2022-03-10征雪英贺阳王永胜

颈腰痛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侧差值椎间盘

征雪英,贺阳,王永胜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安徽宿州 23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改变或出现退变所导致的慢性疾病[1]。关节突关节是维持脊椎灵活运动及稳定性、分散压力的重要结构,其关节面覆盖有透明软骨,软骨游离缘附着关节囊,李子全等[2]指出,双侧关节突关节发生不对称性退变时,会引起脊柱节段性受力失衡,进而出现脊柱侧凸畸形。CT在椎体、关节软骨、关节腔等骨性相关病变的检查中,均有较高价值[3]。基于此,本研究采取CT对中青年LDH患者的关节突关节对称性进行分析,为提高LDH的临床疗效、防治脊柱侧凸明确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40例LDH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5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55岁,性别不限;②非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马尾综合征、腰部活动受限等;④经腰椎CT检查及手术证实为LDH。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脊柱感染;②存在脊柱手术史或因严重外伤导致的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破坏;③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精神疾病;④临床资料不全、生命体征不稳,近6个月内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另选择同期的40例非LDH患者设为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5岁。对照组患者为采取经腹部CT诊断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均无慢性腰痛病史、脊柱病史和手术史、外伤史或脊柱区域肤感染。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西门子64排CT及GE16排CT进行检查。研究组:检查时取头先入仰卧位,妥善固定肩膀与双足,常规检查L3~S1的椎间盘、椎间隙、椎管、髓核等结构形态。扫描参数:西门子64排CT管电压120 kV,自动毫安,椎间盘重建层厚2.5 mm;GE 16排CT管电压120 kV,自动毫安,椎间盘重建层厚2.5 mm。并测量L3~S1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即以椎间盘中点和棘突底部中点的连线作为腰椎中轴,再将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内外端点作一连线,此连线与腰椎中轴线相交的角即该侧关节突关节角度。若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值>10°,则表明存在关节突关节不对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L3~S1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平均值、差值,分析研究组出现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发生率、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分级。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分级:参考《骨关节炎诊疗指南》[4]及关节突关节Pathria CT分级,1级:关节正常;2级:小轻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3级:中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且合并硬化或增生;4级:严重退变、关节间隙变窄、硬化或形成骨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L3-4的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平均值及双侧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4-5、L5-S1的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平均值及其双侧差值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L3-4节段出现1列关节突关节不对称,L4-5节段出现17例,L5-S1节段出现8例,发生率为65.00%;研究组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1级16例,2级11例,3级8例,4级5例。

表1 两组L3~S1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平均值和双侧差值比较

3 讨论

中青年LDH患者多有长期弯腰劳动、坐位工作的经历,发病节段主要为L4-5和L5-S1[5],这与本文研究组数据一致。LDH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并出现腰椎活动能力下降,而关节突关节是承载脊柱负荷的关节结构[6]。本研究中,两组双侧L3-4的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相邻椎体的一对关节突位置相互对应,双侧关节突各自形成的角度差异并不会太大,而L1~L4受到的应力相对较小,不易发生腰椎及其相关结构的改变[7]。关节突对前方神经及附近血管有保护作用,其背侧血管分支在关节外形成的外血管网又可为腰椎各关节供血,但当关节突关节发生不对称性改变后,脊椎、关节突关节等功能均会随之改变,甚至因剧烈的腰部旋转、伸展运动出现肌肉疲劳、拉伤[8]。但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退变引起的症状与其他腰椎疾病相似,常规检查易误诊、漏诊。CT能多方位地准确显示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密度,为临床了解关节突是否有不对称或脱位,以及关节突增生、肥大及关节面改变等退变提供科学依据。通过CT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腰椎椎间孔内出口神经根与上关节突之间的距离,能为椎间孔扩大、椎间盘减压提供解剖方案,显著降低神经根损伤率[9]。

两组的L3-4的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值低于10°,除应力较小外,还因为L1~L4的后纵韧带较宽、较厚,活动度小,而L4~S1活动度大、易受劳损,从而易出现椎体上下关节突关节不对称[10]。相比X线片,CT对硬膜囊受压、滑膜囊肿、骨赘形成、关节软骨下骨破坏等的分析也有较高价值,吕喆等[11]利用CT对腰椎退行性侧凸进行观察,发现腰椎双侧神经根-硬膜囊夹角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为65.00%,说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是腰椎疾病常见并发症,既能促进LDH的发展,也能影响临床疗效[12]。同时,随着一侧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加重,对侧或邻近关节突关节也会出现退变,进而增加软骨基质的破坏,诱发骨关节炎症[13]。研究组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关节突关节退变,32.50%(2级和3级)的患者关节突退变较为严重,可见通过CT对LDH患者进行观察,能够及早防治关节突关节疾病,维持腰椎功能的长期健康或控制LDH进展。

综上所述,CT分析对中青年LDH患者关节突关节对称的变化有较高价值,能充分了解关节突关节退变情况,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优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双侧差值椎间盘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临床180例自然分娩的疗效作用
关注
半躺姿势最伤腰
清丰县新旧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对比分析
腰椎TLIF单边固定与双侧固定对比研究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
阳泉站站址迁移对观测资料的影响分析
“摸到腰椎间盘”是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