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阅读圈的有效途径 赋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2-03-10邓勇
文 / 邓勇
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教育部,2020)
阅读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和最重要的文化技能之一。阅读是求知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追求。“阅读圈”教学模式为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革。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的活动,将听、说、读、写有效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提升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强调和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对一项总的学习任务负责,他自己学好之后,再帮助其他成员,使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朱智贤,1989)。“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团体纳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教学结构,通过小组活动完成任务,促进个体与团体的协调发展”(王鉴,200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第一,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地通过已有的认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建构,这种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主动性,更强调社会性和协作性;第二,教师是启发者、辅导者和激励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和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不是主导者,要放手让学生探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周军平,2006)是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阅读圈教学法刚好将这四大要素整合起来,前三者是阅读圈学习的条件和过程,而“意义建构”是阅读圈活动的最终目标。在阅读圈教学中,学生是主动意义的构建者,教师是组织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建构主义强调,每个学习者因为个体的差异性都带有不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当出现同一个问题时,个体会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因此,教学要尊重学生经验。“要把学习者原有经验作为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陈琦、张建伟,1998)。此外,由于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各异,在阅读圈教学中,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将会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概念界定
阅读圈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步骤是“阅读—思考—联系自身—提问分享”。活动中,学生按4—6 人一组分组,每个人都承担一个角色,负责一项任务,带着目的阅读,并和组内同学讨论与分享。阅读圈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Steineke &Harvey,200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要自主选择小组成员并组成合作小组。阅读圈不按学生的阅读能力编组,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选择和自己的评估设定小组。为了保证阅读圈内的所有成员能够充分地参与讨论,小组成员人数不宜太多,以4—6人为宜。
其次,学生自主选择展示角色并承担任务(罗延凤,2012)。在自读准备环节,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选定的材料,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希望担任的角色。这些角色包括:
1. 提问者(Questions Director):通过提问来分析文本,组员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提问者把它们搜集起来,大家一起讨论;
2. 总结者(Summarizer):简要概括故事,包括要点、关键内容和精华部分等;
3. 人物分析者(Character Analyzer):分析作品中 的人物,如各个人物的形象是如何发展的;
4. 连接者(Connector):将阅读材料和读者自身日常经验结合起来;
5. 调研者(Background Researcher):利用网络资源等搜寻作者信息、故事主题等背景资料;
6. 语言家(Language Master):找出文中的优美语句、关键句或长难句并分享。
最后,学生要按照自己在阅读圈中承担的角色任务进行充分的准备。
实施步骤
阅读圈模式能为阅读教学带来极大的变革(吕旭红,2012)。它的主要活动是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与班级分享。学生先进行个体阅读,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向全班分享讨论中的精华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自主阅读,深入研读
阅读圈的第一个步骤是自主阅读。学生要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广泛浏览相关资料,深入研读文本的关键环节,摘录精彩内容,归纳重要观点,探寻文本的内在意义。
2. 小组讨论,设置问题
小组讨论是阅读圈模式的核心环节。当小组内成员带着自己的角色任务完成阅读后,便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讨论活动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表达自己独立阅读的成果和见解。随后小组所有成员都可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批判的。讨论中没有统一的答案,任何新颖的观点、独到的看法都受到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观点也受到尊重。
设置问题是小组讨论的关键。教师要组织好讨论,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编写讨论问题。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设置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反复阅读,才能深刻了解文本;小组合作深入探讨,才能产出质量较高的问题。这种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 班级分享,成果展示
小组成员共同总结讨论的成果,在班级分享展示精华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展示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编演短剧、朗诵诗歌、演唱歌曲、设计海报等。采取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一方面能将静态的阅读过程以动态、立体化的活动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展示环节中,不同学生表达出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这也会加深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分享。
4. 自由发挥,书写落实
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后,可以自由发挥,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如:概括故事、评价人物、撰写故事人物访谈录、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结尾、改写原作、把作品改编成剧本、拍一段微电影、写书评等。其中,写书评的活动非常适合在阅读圈教学中运用,笔者在课堂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学生比较愿意以书评的方式将自己读过的好书介绍给别人。书评撰写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判断以及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积极阅读。
教学实践
阅读圈模式的主体是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在阅读圈的创建初期, 教师负责组织讨论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原文、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集体探讨问题,加深对文本的了解。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建构文中意涵;同时,学生质疑文本,自由提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批判性思维。
下面,笔者分享一个阅读圈活动案例。本案例的教学材料选自《常春藤英语(七级·一)》中的一篇小说,讲述了小狮子Elsa击杀大水牛的故事,本文篇幅在1000词左右。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tep 1 介绍背景,引出话题
调研者在网上查询文本作者的背景资料。上课伊始,调研者播放有关动物捕猎的视频,提出问题:“What is the video about?”视频中,动物为生存而搏杀,场面惊心动魄,学生受到很大震撼,很快回答出来。接着调研者追问:“Who shot the video? ”学生猜测Biologist or naturalist,引出小说作者。调研者用PPT介绍Joy Adamson并展示她的图片。
Joy Adamson, an Austrian naturalist and writer,traveled to Kenya (肯尼亚) in 1937 and then settled down. She worked in Kenya for 43 years. Once in a research, her husband was forced to kill a female lion to protect their safety. Elsa, the child of the female lion, was adopted by Adamson.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话题;了解作者背景,开阔学生们的视野。铺垫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小说的人物及主题。
Step 2 设置问题,熟悉文本脉络
小组讨论环节,成员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设问,提问者收集并呈现所有问题,其他成员共同在文中找寻答案。
Questions:
●Who was Elsa?
●What was she lik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at happened to her when her owners were looking for a place to have breakfast?
● What did she do then?
●What did Elsa do when her owner got to the river bank?
●What had happened before?
●What was the next problem?
●How did Elsa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How did Elsa treat her owner though she was exhausted? Why?
总结者用简图形式展示故事主要情节,请其他学生复述故事,检测小组成员对故事的理解(见图2)。
图2. 学生产出原图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训练学生连贯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Step 3 分析人物,推断后续
人物分析者组织小组成员分析、评价人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客观、全面地评价小说人物,并且在小说中找出事实依据。之后,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并推断故事的后续情节。以下为学生分析Elsa时总结的关键词:
●Elsa: agile, light-footed,courageous, impressive, naive
●To Joy: loyal, gentle, full of love, grateful
●To other animals: cruel, wild,fierce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需要根据小说中的事实依据,客观、全面地评价人物。本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Step 4 探究主题,联系实际
连接者引导小组成员探究小说主题,引发深层思考,并鼓励大家质疑故事,联系实际谈看法。学生讨论交流,生成对于小说的理解和看法。很多学生能够领悟到“适者生存”的主题,也能联想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积极向上的主题。在联系实际生活时,学生讨论“适者生存”如何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以及饲养小动物的感受等,还有学生质疑文本,思考有多少人能有Joy Adamson那样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以下是学生的问题:
About the story:
●If the buffalo hadn’t fallen,would Elsa have attacked him?
●Why did George kill the buffalo?
● Why did Elsa’s owner feel proud of her?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Which part do you like most?Why?
Beyond the story:
●If you were George,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Joy Adamson,what would you think of her future?
●If you had a chance, would you keep a pet like Elsa? Why?
●How do you make good use of your strength?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Step 5 欣赏佳句 积淀底蕴
语言家找出并分享文中优美的语句或关键句,示例如下:
Good sentences:
●My heart turned to lead.
●Elsa, intelligent as she was,saw our difficulty.
●She licked my arm, embraced me with her paw, and hugged me.
●I raced as fast as I could through the bush with terrible scene flashing through my mind.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学生欣赏原汁原味的语言,积淀文学底蕴。
应用价值
《课标》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育部,2020)。阅读圈模式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整合。阅读圈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理念。
首先,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这种由阅读能力不一、个性不尽相同的学生组成的阅读圈在讨论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这样的小组本身就蕴涵着潜在的学习资源,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每个人又会受到别人的启发。
第二,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自主选择角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并且赋予学生责任感和成就感。在自主选择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协调小组内的各种关系,在小组内合理分配不同角色,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第三,学生自主讨论。阅读圈由年龄相仿的学生组成,因而对一些问题很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个性的差异、个人经历的不同,又常常会引发争论。学生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表现自己与尊重他人,在争论与思想的碰撞中发展批判、质疑的精神,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中,学生探究文本主题意义,表达个人观点,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教学反思
1.设置问题,提高运用能力
教师要作好示范,指导学生观察所设置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基于文本,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间相互联接,有一定层次性,融合了文本内容的梳理和评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享观点、探究主题意义。学生体会、领悟教师设置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尝试、运用,逐步学会设置有效问题。
2.主体参与,培养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是阅读和思考的主体,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反思和评价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维有所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结语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阅读圈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见解独特;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阅读圈模式让学生愿意分享观点,渴望交流思想,这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