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悦读”乐趣

2022-03-10王闫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悦读绘本教学语文素养

王闫

[摘 要]绘本“悦读”是开展高质量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借助绘本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联想改编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悦读”为基础,结合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应用一些策略来提升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灵活运用阅读方式,开展朗读活动;其次,灵活设置阅读重点,开展趣味分析活动;第三,灵活引入课外绘本,开展延伸思考活动;第四,灵活运用绘本资源,开展改编表达活动。这些策略可以充分发挥绘本的价值,以“悦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悦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1-0069-03

绘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辅助学生阅读的实用载体。绘本主要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通常被称为“图画书”,其丰富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符合儿童的心智发展特点。出色的绘本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愉悦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绘本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善于利用绘本展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绘本阅读中,要让小学生充分享受到“悅读”的乐趣,需要教师抓住朗读、分析、思考、表达这几个方面,灵活调整阅读方式,设置阅读重点,引入课外绘本,应用绘本资源将教学理念融入情境创设、游戏竞赛等环节中。如此,便可以增强绘本教学的趣味性,将绘本阅读变成绘本“悦读”。

一、灵活运用阅读方式,开展朗读活动

低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听从教师的引导,进行长久、有效的阅读活动,即使是在绘本阅读中,一般的阅读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灵活运用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注重绘本教育意义的同时,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其阅读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或许会使他们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能将成人世界的观念强加到学生身上,而要以学生的心态去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辅助,将阅读活动设计成绘本“悦读”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独立阅读能力。

以《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的绘本阅读为例,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并不集中,有的一边看一边和同学说话,有的一边看一边学猪叫。对此,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好课堂纪律,再使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大家在阅读时有的会学小猪叫,有的会讨论故事内容,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老师也喜欢这个故事,所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有趣地读一读,怎么样?

生:好!

师:听老师的指挥,阅读需要慢慢地来,读的时候需要大家集中注意力,大家不要太大声读,默读即可,并且读完一页停一下,用心体会故事的内容。

教师播放PPT,展示绘本图画以及相应的配乐,如小猪们的呼噜声、教师录制的带有明显语气差别的旁白和灰狼独白的录音,将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PPT所呈现的画面中,让学生从绘本插图中寻找阅读线索。此时,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插图想象出不同的故事,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不仅使学生完全地融入了绘本阅读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模仿录音读句子,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左边大组读旁白,右边大组读灰狼的独白,不明白的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手势指挥。

生(左):有一天……(使用平白的语气)

生(右):哇……(使用夸张的语气)

在教师的手势指挥下,学生都能以不同的语气、语速进行朗读,而教师则播放单独设置的呼噜声等音效,以增强学生朗读的乐趣。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绘本阅读教学在小学课堂应中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更加的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音效、示范录音等方式,将散乱的阅读转变为趣味朗读形式的“悦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绘本中,从而进行深入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呼噜声、差异语音以及模仿朗读中收获乐趣,从而对绘本阅读产生好感。

二、灵活设置阅读重点,开展趣味分析活动

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进行有效阅读。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绘本有丰富的图画,这既是带给学生乐趣的源泉,也是分散学生阅读注意力的因素。因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能力,灵活设置阅读的重点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把握绘本所要表达的故事主题。这样的阅读方式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既直接又高效。

以《松树先生和第一场雪》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寻找细节的活动,并以描述细节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绘本好特别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比一比哪个同学能够说清楚图画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好!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图中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生1:是小松鼠。

师:你们可不可以告诉老师,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生2:它在等,在打瞌睡,在睡觉……

师:它是怎么打瞌睡的呢?有没有同学可以模仿一下小松鼠是怎么打瞌睡的呢?

生3:是这样(做点头状),还有这样(做托腮状)……

一开始,学生的分析并不深入,只停留在结合文字解释图片上,这就与教师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意愿相违背了。对此,教师可以先通过模仿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然后结合模仿点出问题,再给出示范,以启发学生思考。

师:你们说得太棒了,但是有的地方还是被忽略了,没有讲清楚。让老师来讲一讲图画中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看,小松鼠一开始可精神了,它坐得直直的。后来,(模仿由直着腰到弯腰)它的腰弯弯的,慢慢地将小爪子伸直……

生:然后小松鼠就打瞌睡了,一开始还有点清醒,所以只有一点点弯腰和低头……

在教师的趣味示范下,学生意识到描述一个动物需要关注实施者的动作、外貌、行为等内容,学生就会仿照教师的示范,结合动作进行有趣味性的表达实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悟,最终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绘本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给其他人讲述绘本中的故事,从而克服表述时的紧张感,渐渐地形成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并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相关表述时,学生会出现不理解教师布置任务的含义的情况。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说演结合的方式指出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并活跃课堂气氛,将单纯的“阅读—分析—表达”转变成具有趣味性的“悦读—分析—表演—表达”,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灵活引入课外绘本,开展延伸思考活动

绘本是图文结合的一种阅读资源,从形式上看,中低年级的教材具有较强的绘本风格,但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内容依旧不够丰富,满足不了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将阅读引向“悦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基础,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引入课外绘本,开展群文“悦读”活动,在基于繪本内容的延伸思考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思考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蜘蛛的日记》为例,这一绘本与课文《蜘蛛开店》有着共同的主角。教师可以在教学该课文之后,引入课外绘本,开展延伸思考活动。

师:请大家根据《蜘蛛的日记》,结合我们自身的经历,联想一下蜘蛛当天遇到的事情,想象一下自己就是小蜘蛛或其他动物,代入角色中,进行叙述或者表演,我们就以7月2日的日记为例。

生1:我是小苍蝇,在被妈妈从蜘蛛网上救下来之后,妈妈非常伤心,我看到妈妈的眼泪不停地流,因为妈妈怕我被蜘蛛吃掉,以后再也见不到我了……

生2:我是小蜘蛛,在苍蝇走了以后,我感觉好难过,因为我今天又要饿肚子了……

在联想思考时,学生没有严密的逻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虽然在班级中营造了欢乐的氛围,但并没有实际教学价值。这时,教师需要从表达故事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注意时间、空间、背景、发展顺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想象。

师:大家联想到的内容虽然有道理,但是大家说得太乱了,没有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原因等内容。现在看黑板,老师画一个表格,表格中有时间、地点……请大家以填空的方式进行联想。

在以绘本为基础的联想、想象活动中,学生虽然能够在角色扮演中获得乐趣,但也表现出了思考较为浅显的问题。为体现活动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先点出逻辑性较低的问题,然后设置填充时间、地点等细节规则,如此便可以在角色扮演、想象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灵活运用绘本资源,开展改编表达活动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伴随着语言的调节,将人脑中的表象经过改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绘本是由图与文共同构成的教育资源,在进行绘本“悦读”的探索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绘本中的资源,开展具有趣味性以及有教学价值的活动。教师可以取用绘本中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再指导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进行故事改编。以这种方式运用绘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对学生进行故事改编能力的培养;在改编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开展朗读和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以《好饿的小蛇》为例,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绘本的本体故事也相对简单。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只取用绘本中的图片。

师:今天我们举办一个编故事大赛活动。请大家看一看图,我们现在以这个简单的绘本来训练一下。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编一个小故事,并扮成其中的小蛇表演出来。

生1:我来。我是一条可爱的小蛇,第一天,我……第二天,我……

学生对活动十分感兴趣,但是一开始便急着表现的学生,他们的改编以及表演的内容并不十分有趣,其他学生也并不喜欢。对此,教师需要以评价进行引导,活跃学生的思维。

师:你很勇敢,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接下来的故事更有趣,不要仅使用绘本内容,还可以说一说其他内容。比如,苹果是什么味道,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发挥想象力,注意说的语气和演的形式。

生2:我是一条小蛇,前几天吃了一个那么大的大西瓜,在家里睡了好多天。今天终于睡醒了(伸个懒腰),肚子好饿呀!我现在要去外面找点好吃的。我刚出门不久就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野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以绘本中的图画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设计剧情,进行了故事的改编和表演。

在故事改编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绘本本体故事的干扰,但是学生的思维依然容易被限制在课堂中,这就导致他们的改编在趣味性以及思维、表达的逻辑性等方面都较弱。对此,教师需要直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更多的事物添加到故事中,以增强说、演的趣味性,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

绘本大多是作者将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现象通过故事的方式向读者讲述出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其文字和图画不乏大胆的想象以及新奇的表达。这使得绘本对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儿童重新去建构故事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绘本内容引申出其内在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绘本阅读教学是符合中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通过绘本“悦读”,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以以语文学科的素养为教育目的,灵活使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等教育资源,开展能够专项培养学生朗读、分析等能力的阅读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收获阅读乐趣以及各项能力,还能获得个人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过金晓.让绘本丰富儿童情感世界:以《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0(05):49-50.

[2] 张园园.绘本引入小学低年段阅读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8(23):63-67.

(责编 刘宇帆)

3599500338267

猜你喜欢

悦读绘本教学语文素养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