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解读 培养人文精神

2022-03-10李志新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角度文本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重要的教學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多元解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少数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只注重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识字认词,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得阅读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弥补当前阅读教学的不足。

一、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价值

简单来说,这里的多元解读教学指的是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文本,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同学们面对文本材料时的反应也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一刀切”,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多元解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阅读积极性、主动性

有人曾经说:“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看到的哈姆雷特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阅读学习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也各不相同,获得的知识感悟也会不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阅读分析也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多元解读策略,使得同学们能够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文本,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同学们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多元解读 培养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一篇文本都有特定的讲解方式,同学们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很难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老师也很难调动同学们学习阅读知识的兴趣。而多元解读则要求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本,使得他们能够突破传统阅读学习模式的局限,这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小学生的人文修养,多元解读策略能够让学生突破固有的文本分析模式,不再专注于字词句的解读,还会关注文本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这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策略

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引入多元解读的教学策略,倡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文本,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1.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材料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本材料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针对他们的学习需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为了提升多元解读的有效性,老师应该引导同学们深入挖掘文本材料,组织同学们共同探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全班形成一定的思想碰撞,这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大约4-6人,老师按照小组成员的语文学习水平布置合理的阅读任务,然后由小组长组织其他成员讨论文本材料,最后派出一位小组成员来汇报自己组内的阅读结果,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交流思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老师应该总结归纳同学们的阅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的时候,有的小组从亲情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文章,从父亲与“我”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谆谆教导以及“我”对父亲的尊敬,还有的小组从大自然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文章,文章末尾“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表达出自己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同学们能够充分挖掘到阅读材料的各个角度,不断拓展其深度与广度,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2.多元角度解读塑造人文精神

对于阅读教学活动来说,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换句话来说,阅读教学过程也就是人文化教学过程,对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深入挖掘阅读材料,而且还要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

例如,同学们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的时候,在分析人物形象的环节中,许多同学都从正面来歌颂小英雄雨来,并没有什么新意,很难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引导同学们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小英雄雨来的人物形象。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一位同学说:“雨来虽然很勇敢,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呀,小孩子就应该受到保护,而不应去盲目地鼓励这种行为,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保护儿童。”提出这一观点的同学,对于小英雄雨来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把握好多元解读的方向

虽然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阅读材料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对作品的解读总是要有一定的方向,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方向,使同学们能够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去解读文本,避免出现重大的解读失误,离正确的思想内容越来越远。

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的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告诉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做出一些自己占便宜的事情,否则就会有不好的后果。但是有一些同学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虽然狐狸是假借了老虎的威风,但是它最终成功地逃脱,没有被老虎吃掉,这也说明狐狸非常聪明,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急中生智,很好地保护自己。虽然这样的解读并不是错误,但这不是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样的解读也太过于功利,不适合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多元化解读阅读材料,还要关注同学们解读文本材料的角度,对于那些消极、不健康的思想,老师应该及时纠正,使得同学们能够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去解读文本。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解读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文本材料,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多元化解读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去解读阅读材料来塑造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去解读阅读材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李志新 平凉市灵台县邵寨学区)

3655501908226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角度文本
神奇的角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角度不同
人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