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酒店行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2-03-10郭灿灿
郭灿灿
关键词:旅游酒店;行业需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60-03
1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及设计需求
当今旅游酒店行业发展迅猛,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也呈现出功能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使旅游酒店产生了新的环境设计需求。对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及设计新需求的了解有助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1.1多元化发展及设计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民众旅行出游次数逐年呈上升趋势,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甚至日常的休闲方式。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商务、度假旅游方向发展。国内旅游酒店行业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地旅游酒店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传统观光旅游酒店的环境设计日益由单一的设计方式向精细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旅游酒店不再单纯的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而是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商务会议、修养、娱乐活动、出行、生活体验等综合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酒店周边环境、功能设施、个性化服务、深度休闲体验等设计因素融入设计环节。
1.2地域文化性发展及设计需求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民俗人文条件的不同,地域文化性发展是不同区域旅游酒店环境设计的趋势之一。旅游酒店通常依托独一无二的特色景区而建,酒店的设计理当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呈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色多体现在酒店设计所采用的材料、色彩、装饰纹样等。地域文化设计语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源泉,因此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酒店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与分析,对旅游酒店当地文化进行深入有效的认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发掘地域文化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不断创新,才能够设计出既突出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又不失时代特色的旅游酒店。
1.3科技智能化发展及设计需求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消费者在旅游酒店的选择上越来越有鉴别能力,不断地寻求酒店独一无二的入住体验。这便需要酒店不斷了解客户最新的住宿需求,对酒店进行创新性设计。其中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推动酒店建筑空间、结构造型、设备设施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必然会对设计者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应使学生掌握现代结构类型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性能与特点、造型美的法则、科技智能的新技术等。然后,充分考虑旅游酒店科技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将现代内部空间设计置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中,将美学和科技因素结合起来,为客户带来全新深刻的智能化服务体验。
1.4环保生态化发展及设计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素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酒店环境设计面临新的挑战,旅游酒店设计不在局限于满足人们旅游休憩的生理功能需求,而是在精神感受上给消费者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目前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发展很多带有明显的环保生态化倾向。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酒店建筑内外环境的选址、材料的选择、功能的划分、采光照明形式、色彩的搭配、设施设备的投入等多方面引入环保生态化设计理念,力求满足节约型、合理化、保护性、持续性等设计需求。使顾客在入住酒店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返璞归真的自然气息,平衡稳定的发展理念,绿色环保的生态意识。
2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
深入了解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有助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而为旅游酒店行业输送更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主要为:综合设计操作能力、艺术感觉与创新能力、逻辑与计算分析能力、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统筹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如图1)。
2.1专业的综合设计操作能力
在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需要更为专业的酒店环境设计人才,为酒店环境设计提供深入的设计服务,同时企业可以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人力进行长期的内部培养,能够较为快速地进入工作角色,缩短入职磨合期。此外,具备专业的综合设计操作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酒店环境设计的工作,使设计团队默契合作。
2.2优秀的文化美学素养
当今旅游酒店的环境设计已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的百花齐放的态势,旅游酒店的环境设计已不是单靠简单的模仿就可以取胜,特色的旅游酒店环境应充分地展示当下的审美情趣、社会文化倾向、思想境界,以及时代风貌。这就要求酒店环境设计人员应具备优秀的文化美学素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增加人文和艺术修养、地方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选修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其美学素养、艺术感觉和创造力。
2.3逻辑与计算分析能力
在进行旅游酒店环境设计时,设计师需要不断进行缜密的逻辑思维分析,了解旅游酒店投资方的投资预算、设计意向。对酒店周边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进行考察分析,对酒店做出准确的分析定位,并对酒店的功能划分进行理性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确定需要满足顾客食、宿、娱、购、行的各种行为需求的空间在整个酒店中所占的具体位置、面积、比例等。明确和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内容相关的技术指标,如每平方米人数、容纳总人数,以及不同使用性质的面积分类、设计尺寸数据等。通过逻辑与计算分析,确定具体空间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并在设计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确保酒店各空间使用功能的顺利进行,且不互相干扰。
2.4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
多元化的酒店设计是旅游酒店发展的未来趋势,酒店环境设计不是单一的满足人们住宿、餐饮需求,而是将旅游、游憩、休闲、办公、购物、会议、健身等多种形式需求融为一体。酒店环境设计的思路、酒店长久发展的需求,如同企业的战略部署一般,每项设计任务的制定与执行都应做好周密的规划与策划,不做无用的设计,不做无意义的设计。这就要求酒店环境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在制定准确项目策略的前提下,为酒店做出合理的设计规划部署。
2.5统筹与协调能力
酒店环境设计需要承载整个酒店的空间形态、主题风格、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环境生态等众多要素。在设计过程中,统筹与协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对酒店的空间、造型、材质、色彩、灯光、家具、植物等方面进行提前的规划统筹,以及局部的细化调整,确保整个酒店环境各要素设计能够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遵循旅游地的固有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酒店环境,并尽可能的进行环保设计,协调每一处细节,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实用、精神愉悦的个性化居住空间。
2.6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旅游酒店环境设计项目从项目接洽—设计方案—施工监理—项目交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各种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协商、合作。人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与专业能力同样重要,甚至在很多公司眼中更为重要,这是设计项目能否顺利承接、顺利开展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传统的技能课程中很难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可通过开设沟通技能与技巧、演讲与口才、心理健康、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中增加团队合作的环节,强化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同时,能够良好的与人们交流,快速地融入团队合作。
3基于旅游酒店行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当今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深入了解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及设计需求,充分考虑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策略,培养真正适合现代旅游酒店行业需要的设计人才。
3.1进行充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民众对旅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为旅游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旅游酒店环境设计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酒店行业对高端设计人才的需求。为了使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能够更加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深入缜密的人才需求调研活动。
具体的调研活动可分为五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进行设计公司调研,通过网络调研、电话采访及线下走访等形式了解设计公司的岗位定位、岗位职能、岗位任职要求、薪资薪酬等信息;第二部分,进行工程项目调研,通过真实项目跟踪,运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设计师、设计技术人员、施工总监、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监理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流程、岗位职业技术标准等;第三部分,进行院校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对专业特色优势明显的院校进行调研,通过经验交流与教学研讨,了解专业方向开设、特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成果等内容;第四部分,进行行业协会调研,通过交流座谈会,了解旅游酒店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信息统计数据等;第五部分进行旅游酒店线下实地调研,了解旅游酒店对室内、室外环境设计的最新要求,以及设计人才的需求等。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3.2制定适合行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结合设计公司对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人才招聘现状了解到,设计公司对优秀的酒店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很高,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去从事各种综合性的设计内容。目前行业对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满意度不高,这就需要基于旅游酒店行业需求对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面向旅游新业态,针对酒店新需求,审视设计的新趋势,结合院校的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更为专业、科学,更具有针对性与时代特色。
3.3接轨岗位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随着现代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酒店环境设计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归类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主要工作岗位群,并依据专家座谈会反馈的信息,确定旅游酒店环境设计的核心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岗位知识要求等,进行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根据具体岗位职业标准,增加任务驱动类型、项目开发类型、真实案例类型、趋势研究类型等课程数量,优化配置课程比例、开设顺序、组合方式等。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导向,培养适应旅游酒店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行优良的、具备较强审美、沟通、协作、实践、学习、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3.4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旅游酒店业面临发展新常态,旅游酒店环境设计朝着功能多元化、服务品质化、设计精品化方向发展,加之数字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旅游酒店行业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旅游酒店行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随之对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肩负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各艺术院校、职业院校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研究旅游酒店行业发展新的趋势,同时加大各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教学研讨,各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互联网+”“旅游+”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紧贴时代脉搏,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旅游酒店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
3.5紧跟时代风貌的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旅游意识的不斷增强,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时代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传统不变的固定内容,及时掌握旅游酒店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新的时代设计需求,将带有明显时代风貌的设计素材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互联网、科技智能、绿色生态、地域民族文化、主题元素、人性设计、体感体验等。只有如此,才能够设计出符合新时代顾客生理、心理、情感等全方位需求的旅游酒店环境。
3.6强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面对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较大的市场缺口,优秀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重视。但是目前高校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旅游酒店环境设计的客观需求标准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对实际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学生往往难以胜任企业的相关工作。通过深入旅游酒店行业,对酒店环境设计公司、旅游酒店进行调研,与行业专家座谈等方式,可以明确高校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成果是整个旅游酒店行业十分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各高校在培养旅游酒店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时,可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与酒店设计公司、旅游酒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实践、校外参观、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真正就业上岗前提前接受较为正规的、系统的专业训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旅游酒店行业在不断发展,旅游酒店行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实践技能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迎接全新挑战,分析旅游酒店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进而基于旅游酒店行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科学配置课程体系,培养真正适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这也是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334950033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