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失而复得的著作

2022-03-10侯爱萍何惠芳

党建 2022年3期
关键词:寻乌木盒小册子

侯爱萍 何惠芳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耳熟能详的马克思主义名言就像鲜红的血液深深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这句话出自于毛泽东早期的一篇著作《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达寻乌县城,在这里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除写下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还写下了3000余字的《调查工作》,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等,作了既生动具体又有高度思想性的系统阐述。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把这篇文章翻印成小册子。

一贯注重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十分珍视自己的这些调查研究成果,尽管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苏区连续发动了几次大规模“围剿”,在资料难以保存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把《寻乌调查》《调查工作》等材料捆好,带在身边。遗憾的是,《调查工作》在转战中不幸遗失。为此,毛泽东非常惋惜,多次与人谈起它,说想念这篇文章就像想念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一遗失就是整整30年。

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冒死藏下这本小册子并使它重现于世的是福建省上杭县的一位老党员赖茂基。

赖茂基是上杭县茶地官山村人。20世纪30年代,赖茂基以在代英县苏区做贩牛生意为掩护,为红军送信送物。他家是红军地下兵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红军长征后,赖茂基偶然在家中发现了中共闽西特委翻印的《调查工作》石印本及当时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发的一些文件。凭借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他觉得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当时,茶地已沦为国民党统治区,家里私藏毛泽东的书如果被敌人发现,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赖茂基把《调查工作》用油纸包好,装在一个小木盒子里,在家里墙壁上凿开一个洞,把小木盒子藏匿在洞里,然后把洞封好,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相信,总有一天革命会胜利,这些东西会重见天日。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革命历史资料的通知。1957年2月,賴茂基老人毅然把小木盒子及藏在里面的《调查工作》作为重要革命文物捐献出来。1961年1月,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从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人员那里发现了《调查工作》,立即送交给毛泽东。

当这本纸张已发黄的小册子送到毛泽东面前时,他高兴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1961年3月,毛泽东将《调查工作》的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并加了按语。1964年,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文稿审定时,毛泽东把它的名字改成了《反对本本主义》,还亲自作了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

现在,注重调查研究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继续指导全党同志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责任编辑:陈蓉)

3616500338297

猜你喜欢

寻乌木盒小册子
魔法棒
口令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神奇的木盒子
留白
留 白
木盒子里的水果
江西省寻乌蜜橘荣膺“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寻乌画卷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