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得了“社恐病”
2022-03-09彭叮咛
彭叮咛
在“社恐”标签下,真真假假的情绪被掩藏,有人说这是年轻人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也有人说这是一套可行的方法论。
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检索,相关话题有上百个,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参与话题讨论达数十万人。当下不少年轻人称自己为“社恐患者”,如果说“社恐”是弥漫在年轻人中的一种“流行病”,说法并不算夸张。
所谓“社恐”,是指“社交恐俱症”,是一种医学上有明确定义的疾病。当我们深入探讨不难发现,大家随口提及的“社恐”或许更像是:随着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年轻人在“社交降级”,试图通过虚拟社交来避开现实社交的尴尬和不适,他们把“社恐”的标签贴在身上,借此回避着老一套的社交规则,并希望依赖新的社交方法简化交往。
在“社恐”流行的当下,如何有效化解“社恐”焦虑?对年轻人而言,在“社恐”的标签下生活,或许能更舒适地自处。
真假“社恐”
在小组讨论时,不敢与不熟悉的同学交谈,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在当众演讲时,不管准备得多充分,上台后还是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路上遇到同事领导总想回避,不敢大方打招呼;听到手机铃响就恐惧,不敢接听……当“社恐”人把自己的日常分享到网络,能迅速找到一群“同病相怜”的网友。
“你有没有这样的表现:害怕逛街导购尬聊;害怕路上遇到熟人便假装低头玩手机;害怕接打电话手机就常年静音……这些都可能是社交焦虑的表现。”在抖音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彭祖贵的视频引起了数万网友的共鸣。
“说的就是我啊!”成了绝大多数留言网友的一致心声。
“社恐”群体到底有多大?在《光明日报》“青年说”发起的网上调查中,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给出一个惊人的结果——仅69人认为自已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同时,《中国青年报》也曾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2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12.2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
由此可见,“社恐”大有“群体化”的趋势。有专家表示,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达到一定的数量,能在群体性层面上导致隐患,进一步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所谓的“社恐”困局。
李语在济南的一家私企上班,工作已近6年,她至今仍对参加公司的团建和聚餐感到不自在和尴尬。同事眼中的放松时间,在李语看来却是挤压私人空间的“无效社交时间”。
“我并不想更多人了解自己工作之外的事,在那种故作热络和八卦的氛围中,为了显得积极,我还要强迫自己也兴奋起来。事实上,我并不知道怎么安放自己,只能在暗自的无聊和局促中熬过每次活动。”李语说。她也曾困惑自己的“不合群”,但当开始用“社恐”来定义这种情绪时,似乎一下子就释然了。
李语的经历是万千“社恐患者”的一个缩影,但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简佳看来,“这些都不算是疾病,面对和谐关系却出现不合理的恐惧才是‘病’。大多数在正常社交范围、对处理人际关系有畏难情绪、不知如何处置的,不能说是真‘社恐’”。
设计师张楚的一天,大部分都在与客户打交道,洽谈设计需求、展示设计理念、沟通施工落地……很难想象,如今健谈大方的张楚曾经也有过社交恐惧。张楚说,在第一次单独对接客户的时候,紧张到见面的前几天就开始焦虑,“后来锻炼了几次,慢慢能够与客户舒服地相处,没有了这种焦虑”。
在“社恐”标签下,真真假假的情绪被掩藏,有人说这是年轻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也有人说这是一套可行的方法论。
“脱敏”探索
年轻人为何得了“社恐病”?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博士这样分析:随着社交孤立和社会冷漠的频繁出现,虚拟网络世界不断挤压现实生活和现实交往的生存空间,以及地理空间上的迁移越来越频繁,“要像以前那样建立牢固的社会关系、编织自己的社交网络已变得十分困难”。
面对困难有人选择了“逃离”,却也充满了“不适应现状”的无奈与被动。“社恐”被泛化、标签化的背后,是年轻人对自己在某些社会交往技能上欠缺的遮蔽,也是对自我隐私领域的保护。
一向以“社恐”人设面对大众的脱口秀演员李雪琴,曾呼吁大众要对年轻人的社交现状有更多理解。李雪琴说,“很多人并没有社交恐惧症,而是社交懒惰症”。作为一名“95后”,李雪琴的朋友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自己的社交舒适圈”。
如今,也有一部分“社恐患者”试图改变现状,打破自己的社交舒适圈,进行“脱敏”探索——打破“社恐”的最佳方法,就是回归现实社交。
北京的“706青年空间”被许多年轻人视为“宇宙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在这里有丰富的沙龙、青年分享会、公开课、独立电影放映、民谣演奏……最红火时,“706青年空间”还曾开展“全国青年聚”活动,南昌、广州、厦门的同类场所都有所响应;发起“串门计划”,主张将散落的关注公共议题的年轻人联合起来,通过真诚的交往克服日常生活的异化状态……一时间,“706青年空间”被年轻人当成社交的“嘉年華”。
在济南兴起一个叫“盒子青年”的组织,他们的尝试则大大拓展了青年社交的范围——面向所有社区居民,开展邻里社交。社区里的年轻人创办了“Fan社群”,有瑜伽社、健身互勉社、足球社、吃货合作群等兴趣群,在一帮年轻人的系统运营下,平均每年举办上千场的社群活动,吸引了40多万人次参与。
“突出熟悉的‘磁场’的共享特性,再用创新的内容加以填充,这对年轻人能够‘走出来’,肯定自我、打开自我,特别重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红说道。
在这些“脱敏”探索中,“盔甲”之下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权,他们以兴趣爱好决定社交圈,在相同磁场中选择社交对象,在一场场活动中,“社恐”不知不觉自愈了。
摘编自《文史博览》2021年第12期
161150078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