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作文《不只是个数字》导写及佳作评析

2022-03-09施燕

关键词:鸡蛋外婆奶奶

施燕

【作文题目】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字。试卷上的分数,日历上的日期,比赛时的名次……有些数字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有些数字却不只是个数字。面对这些数字,我们也许会遗憾,也许会欣喜,也许会感动……请以“不只是个数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记叙文。

【题目解析】

数字是用来表示数目的文字或符号。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关注数字,也是关注时代的发展。生活中的数字无处不在,对时间、年龄、分数等等数字的记忆和引发的人生感悟应是题中之意。

数字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单独的,题目为“不只是个数字”,那么文中就要体现与数字有关的含义、故事或场景。如“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新闻中的“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就是连续的一串数字。而比赛获得了第4名,考试得了100分,这些单独的数字,生活中与其有关的细节就应当是记叙的重点。如果缺乏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就不够饱满,显得空泛。

题目中的“不只是”为“不仅仅是”的意思。言外之意,是除了“数字或数字本身带来的直观感受”外,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的东西。如这次考试“我”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这不仅说明“我”这次成绩好,还让“我”明白了“只有自律才能自强”的道理。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便是文章的立意,通过“数字”将事件与主题紧密结合,才能使文章更加自然,不至于显得牵强附会。

若写记叙文,则聚焦一两个有关“数字”的故事、场景,揭示有关“不只是”背后的情理。文章的重点应呈现为什么“不只是个数字”的原因,切不可詳略不当,主题不清,否则就会失去重心,不知所云。

不 只 是 个 数 字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王  泷

外婆家的日历用完了,却没有换。(以生活中的一件琐事开头,暗示了物是人非的背景。)

或许是学业太忙,我很少能回到乡间的老屋。但只要寒暑假到来的日子,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奔向那片田野,那弥漫着亲情味的乡间。(用“迫不及待”凸显了亲情在小作者心里沉甸甸的分量。)

外婆总是热情地招待我。大家都说,外婆见了我,眼中仿佛有星辰。我并未在意,直到外婆用轻盈的笔触改变了日历。(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出老人满满的慈爱,而“我并未在意”的懵懂,与后来的理解形成对比,让读者更能产生共鸣。)

蓝色的墨迹在夜灯下闪着光,略显生涩的笔触满是温情。初看,那只是普通的日历;细看,每张日历纸下方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写得很小,似乎还散着墨香。我轻抚着这些数字,愈加好奇,赶忙向后翻去,数字在眼前跃动,如一去不返的光阴。这些倒序的数字,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而递减着。它们的尽头埋着怎样的宝藏呢?(此时对细节的描写暗示作者对外婆深怀挚爱,只是自己还没意识到,所以不由自主地被外婆写的数字深深吸引。)

从起初的一百有余,到99……89……这应该不只是数字吧!外婆在倒计时新年,或是其他重要的日子?(因为挚爱才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才会用心深究。)

数字所剩无几,外婆的笔画也愈发工整。但直到翻到那个数字“1”时,我却愣住了。那是春节前的几天,看似平平无奇,外婆却在上面打了个重重的五角星,数字“1”描了一遍又一遍。我依稀记得暑假里的一张日历上也有同样的五角星。(数字背后的真相已经初现轮廓,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那种震撼的感觉已经可以传递给读者。)

我赶忙计算起来:“2天,1天……”(“赶忙”,与读者感受到的震撼正好契合,这正是模糊认识到真相逐渐清晰之际的心理状态。)

那天正好是我回到久别的老屋,拥抱田野的日子。

真相渐渐明朗起来。恍惚间,老屋从儿时的住所,渐渐变为内心深埋的遥远记忆,刚好用来回想。我似乎可以看见曾经怀抱着我、满面春风的外婆,如今坐在椅子上,吃力地、一笔一画地写下那长串的数字,一如无尽的思念;依稀可以看见外婆细数着日子,写下一张张日历,一遍又一遍地描粗那个数字“1”,她一定也会如我现在这般,仔细端详着它吧!那个结霜的早晨,在门口等待我的她,一定洋溢着笑容吧!(在想象中重现了外婆的慈爱,描述了作者与外婆实现了心意相通之后,在想象中重聚,其乐融融。同时表达出在现实世界里,“我”与外婆已经天人两隔,美好和谐的画面反而更让人哀伤。)

昔日的老屋翻修成了新宅,曾经的青丝已尽成灰。外婆的岁月,似乎就在对一个个数字“1”的期待中悄然逝去,在一次次的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中绽出华彩——不是人生得意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一轮明月下的静思守候。(作者的思绪转回现实,认识到时光易逝、亲情弥足珍贵。)

不只是数字。数字中,蕴涵着人世间像外婆一样,耗尽自己所余不多的时日,默默期盼着的一颗心。(点题,用小小的数字为例,写出老人对孩子饱含的挚爱,而这份爱往往隐藏在难以注意到的细节里。)

总评 由日历上的数字,引出了作者对已逝外婆的怀念。“我”从茫然不知外婆的爱,到追溯日历上的数字,最后懂得了外婆的爱,表达了自己对外婆的强烈思念。情感在平淡的叙述中逐步推进,然后迸发,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结尾阐述了时光易逝、亲情永恒的感悟,提醒读者珍惜亲情、珍爱亲人。

不 只 是 个 数 字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蒋骐乐

鸡蛋壳上写着的8.7,不只是个数字。(开篇点题。)

“啊,打了一个臭鸡蛋!”记得那天,妈妈在厨房里喊着。8月,似火的骄阳,滚滚的热浪,让没放冰箱里面的鸡蛋迅速变质了。“我现在就和我妈说。”爸爸说着,打通了电话……(臭鸡蛋和“我”的奶奶有什么关系?设置悬念。)

这天,是8月6日。(8月6日,跟数字“8.7”有什么联系?再次设置悬念。)

奶奶住在乡下,为了让我们吃上纯正的“笨鸡蛋”,她专门养了十几只鸡。攒够一定数量的鸡蛋,爸爸便去奶奶家取。没过几天,爸爸又去取了鸡蛋,我本没有发现这次的鸡蛋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直到自己做饭的那一天。

那天,走进闷热的厨房,我顺手拿出一个袋子里的鸡蛋,正准备打开时,发现了不同——蛋壳上,用铅笔轻轻写着一个数字——8.7。

猛然想起,爸爸打电话的那天是8月6日,8月7日就是打电话的第二天啊!我似乎感受到,奶奶接到爸爸报告臭鸡蛋的电话时的惊讶;似乎感觉到她在责备自己,怎么忘了给鸡蛋标上日期;似乎看见了,第二天她去鸡窝里拿出鸡蛋,用铅笔写下这个充满爱与关心的数字——8.7。(仅仅相隔一天,奶奶就有了行动,可见她对儿孙的重视与疼爱。)

我用手轻轻抚摸着鸡蛋。蛋壳有些粗糙,又带着些许温度。8.7静静地待在蛋壳上面,笔画很细,写得很轻,仿佛怕弄坏了鸡蛋;但又似乎很重,那数字笔画深深地写在了我心里。

我看着这枚鸡蛋,想起奶奶的手,那双原本光滑、细腻的手,在一次次的耕种、除草中,在一次次的捡蛋、洗蛋中,磨得粗糙,变得黝黑。她将自己的爱融入一次次劳作之中,将爱融入一个个鸡蛋之中,将爱融入那个数字之中。

我似乎看见,奶奶在烈日下,戴着老花镜,努力控制住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写下“8.7”这个数字。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似乎正想着我吃鸡蛋的情景。

8.7,不只是个数字,不只是个日期,而是遠在乡下的奶奶对儿孙的爱。

总评 作者所写的“数字”是鸡蛋壳上的日期。奶奶为了“我们”一家吃上新鲜的鸡蛋,第一时间在蛋壳上记录日期,切入点很小,事例真实。作者充分运用想象,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那份血浓于水的爱。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很多看似随意的事情都包含着良苦的用心,就像这鸡蛋壳上小小的数字里,蕴含着奶奶深深的爱。对周围的事物多一点观察,你会发现许多的感动。

不只是个数字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戴菀桐

考场上,我信心满满。物理是我的强项——画图、分析、作答,大题接连被斩落马下。我无聊地转笔,草草检查几遍,交卷,却浑然不知,自己已一败涂地。(对于考试场面的描写,简短而有画面感,为下文的失败作铺垫。)

试卷发下来那刻,卷面上“得分:80分,等级:C2”的字样极其刺眼。标准答案上的“4/5”与我算出的“2/3”似在无情地嘲笑我。我没有哭,只是对着题目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计算。但所有证据都指向同一个失分原因,那个我最不愿面对,也最无可奈何的原因——计算失误。

凌乱的草稿纸最终证实了:这次物理考试,计算失误导致我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我不甘心。同样是错在最后一步,有的人只扣2分,偏偏我被扣了全部分数。为什么?老师平时强调过程,强调一题多解,到了考试却毫不留情地不给过程分?卷子的答案,难道只是个数字而已吗?新颖的解题思路难道不是更加重要吗? (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我”面对结果时内心的失落与不甘。段末以作者心中的疑惑点题。)

我想找物理老师理论一番,可匆忙间竟怎么也想不起老师办公室的门牌号,在偌大的办公楼里迷了路,悻悻而归。

回教室的路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卷子上的那个数字,竟意外地茅塞顿开:答案,其实远不只是个数字。就像门牌号能告诉我们某一房间的位置一样,答案的几个数字,可以反映出答题者的理解能力、答题态度,甚至思维方式。曾经有段时间,班里同学间对答案之风盛行。那时,老师就曾警告过我们:答案不只是个数字,不同的错误形式可以体现不同的思维误区。

意识到这一点,再看此题,我发现计算失误所得出的答案无疑是荒谬的,而大段模糊的文字分析与暴力求解恰恰体现了我解题思路的不清晰。阅卷老师的第一反应便是我根本不会,不给过程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反观那位只扣了2分的同学,解题思路清晰,与标准答案相差无几,错误也只是分子分母颠倒,自然拿到了过程分。(又是大段的心理描写,作者对答案的看法从一开始“只是个数字”,到后来“不只是个数字”的转变,是本文中心所在。)

我从办公楼出来,不再迷路,这是因为回教室的路我走过上百遍,早就轻车熟路了。也许这对于计算来说同样成立:错误,归根结底是不够熟练的结果。

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要做的是巩固已经理解的方法,以及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答案不只是个数字,它让我及时发现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处引用蒲松龄聊斋联,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

既然答案不只是个数字——那我终将拿下它。

总评 本文选取了作者一次考试失利后,对于“数字”内涵的深层思考:答案不只是个数字,更是解题思路与学科素养的体现。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是本文一大特点,也使文章内容丰满,转折之处更加合理。作者最终完成了对失败的反思,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期待小作者下一次考试成功!

3886500316587

猜你喜欢

鸡蛋外婆奶奶
破耳兔
给奶奶按摩
唠叨的外婆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外婆的钱
神奇的鸡蛋画
外婆回来了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