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楼梦》里让人口水直流的茄鲞谈起

2022-03-09项伟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猥琐原味袁枚

项伟

【适用话题】童心 适度 思与行凡事不宜过

爱美食又读过《红楼梦》的朋友应该不会忘记这样一道菜,据说是《红楼梦》里写得最为翔实的菜肴,名曰“茄鲞”。红楼里的凤姐儿是这么介绍“茄鲞”的做法的:“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据说刘姥姥在贾府第一次吃这“茄鲞”,“细嚼了半日”,愣是没品出来茄子味,听闻“茄鲞”的做法后,惊得摇头吐舌:“我的个天!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也是,几个茄子竟要用十几种辅料(包括数只鸡熬的鸡油,还有鸡汤、鸡胸肉)来搭配,炸了又煨,炒了又拌,拌了又腌,做得全没了茄子原有的营养和口味,这不是“作”又是什么?除了工序多、用料贵,没看出来它比配粥的咸鸭蛋、咸菜好吃多少,怪不得有人说了,这道菜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震慑刘姥姥!

说到做菜、品菜,清代美食家、大“吃货”袁枚,那是心得满满(著有《随园食单》)。他主张做菜忌“穿凿”,意思就是不要过度加工——“燕窝佳矣,何必捶以为团?海参可矣,何必熬之为酱”,这些都是“矫揉造作,全失大方”。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譬如食蟹,袁枚也说了:“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吃过蟹的人都知道,这是再对没有的了,而有好事者,偏要将生蟹剁碎,用麻油炸熟,又加入配料十几味,拌匀而食,名曰“洗手蟹”,不知还能否吃出蟹的鲜味来?

食材固不宜过度加工,而人之思何尝非乎?今人多听过“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误以为是孔子说的,也是他所提倡的,其实正好相反。这里有个小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人称季文子,此人做事极为谨慎,常思虑再三,才做决定,大家都佩服他。孔子听闻后,却不认可,他说:“考虑个一两次,就可以了。”一个人要是祸福利害计较得太多、太深,便不能见义勇为,便容易退缩。长此以往,人便猥琐。人一猥琐,便显丑陋。

古代心学大师曾倡导“童心说”,意思是说,人只有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何为童心?较贴切的一种说法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何强调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基本是非,是善恶美丑判断。比如,看到有老人在大街上摔倒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念头)肯定是:去扶起来!但是,二思、三思之后呢?画风估计就变了:这不会是“碰瓷”或圈套吧?还是少管闲事吧!

可见,食有贵于原味,原味者鲜美;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者变味。思得多了,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心。

【素材分析】食有贵于原味,如果过度加工,则“全失大方”了;人有贵于童心,如果尽思得失,则私心为重了。可见,要做一个“真人”,须有一颗“童心”。童心之可贵,就在于它远离了麻木、世故、自私……保持一颗童心去生活,这个世界会充满快乐与美好。

【速用名言】

1.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苏联作家 高尔基

2.当人不再喜欢自己时,就没有天真了。——美国作家 琼·狄迪恩

(特约教师 严君)

3553500559542

猜你喜欢

猥琐原味袁枚
原味天下:筑梦电商 服务“三农”
初中原味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初中原味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对一个小土丘的痴望
情敌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原味·秭归端午
才子袁枚
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