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墓是中国最“野”的酒类展览馆

2022-03-09beebee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诗仙入园共情

【适用话题】诗词影响力 中国式浪漫 穿越时光的纪念 文化传承

如果你对国内酒类的品种数量存在好奇,我推荐你去安徽祭拜李白,而不是报名县城里的酒博会。

位于马鞍山市的李白墓,是4A级的景区,只要三十元的门票,你就可以在伟大诗人身旁一览全国的美酒,数量只多不少。

如果你去得勤,会发现每次墓前的酒都不一样。绝大多数牌子你听都没听过,它们来自四海旅人所携带的本地酒厂佳酿,一路随旅行团乘火车、大巴而来,这份诚意融汇了中国人独特的诗性质感,它们也许并不昂贵,但价格从来不是浪漫主义的评价标准。

景区的工作人员都门儿清,不会阻止任何手持高度酒精入园的游客。他们知道,这些人不是无家的醉鬼,只是些现世的浪子和长情的骚客,来拜祭他们最共情的先贤。清明节还要在鲜花和水果之间做出选择,但只要踏进诗仙圣地,就连平时滴酒不沾的伙计也知道入园时该带上什么。这是集体的共识,是国人对李白最李白式的悼念。

那什么是情怀呢?那些真正受李白感动的赤子,从小就熟读《静夜思》,背诵《蜀道难》,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抄底原油;也坚信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打新快手;每年都在公司年会上朗诵《将进酒》,是他的保留节目,他叹命运不公,在深夜独酌,邀明月共饮。只有枕边的《李白诗选集》才是他最后的港湾,他默写《望庐山瀑布》聊以慰藉,在《早发白帝城》中神游神州,一次次的失意后,他笃定只有青莲居士才是自己跨越时空的挚友与恩师,只怨生不逢时,所以每年去安徽时都带上一瓶泸州老窖。

李白存世的诗中有近四分之二与酒相关,叹服于“百年三万六千日,每日需倾三百杯的豪迈。“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中酒比老婆好的理念也让我动容。他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代表,盛唐年华中的别样清醒。

全世界可能只有这座坟前面会摆满烈酒,但李白的影响力远不止在中国。常出现在文青口中的美国著名诗人查尔斯·布考斯基,就曾公开说过莎士比亚就是一坨狗屎,而自己的偶像是同样好酒的李白,他笃定李白懂他,为自己取名Chinaski,并把李白写入自己的诗作之中,这是诗人的共怜。

给李白捎一瓶酒,是浪漫,还是那句话——当我们询问浪漫时,浪漫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旁;当我们尝试践行浪漫时,浪漫往往就蕴藏在我们心底。

(摘自微信公众号“beebee星球”)

【素材分析】给李白捎一瓶酒,是文化的情怀,也是浪漫的共情。李白是一位满腹才情的诗仙,也是一位酷爱饮酒的酒仙。诗酒趁年华,当李白遇上美酒,他的才华就迸发出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诗与酒在李白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浪漫曲中最为精彩的乐章,唱响了大唐盛世。酒是李白的精神寄托,也是李白的文字灵魂,是酒成就了李白的诗意人生。用酒缅怀李白,就是仰视李白的才情,追思其浪漫的情怀。

【速用名言】

1.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中国学者 林语堂

2.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瑞士艺术史家 雅各布·布克哈特

(特约教师 王文炎)

3381500559594

猜你喜欢

诗仙入园共情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和李杜合影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穿越去唐朝,挥毫做诗仙
诗仙李白的归宿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胡风黄沙话诗仙——李白诗歌中的西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