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上春树、蒋勋的精神支柱:当你意志消沉时一定要读黑塞

2022-03-09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米娜赫尔黑塞

作文君:夜深人静的时候,多数人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谁?追求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也曾深陷人生的困惑,我想向你推荐一位文学大师。他,就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他一直游弋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评价:“黑塞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心理学鼻祖荣格这样赞叹:“读黑塞的书,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的闪耀。”台湾作家蒋勋公开表示:“因为黑塞,我喜欢上了一种独白的文体,像日记,像书信,也像孤独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2022年是黑塞逝世60周年,让我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缅怀这位文学大师。本期要介绍的小说《荒原狼》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它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赞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卡夫卡說过:“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希望《荒原狼》就是能咬伤你、刺痛你的那本。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他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一生狂揽诺贝尔文学奖、冯泰纳奖、歌德奖等诸多重要文学奖项,作品迄今已被译成53种语言,风靡世界。他被文化学者公认为德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海涅,和托马斯·曼并列的文学大师。有人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黑塞。因为他的小说专注于个人的心灵痛苦并努力寻求通向自我的道路。他的“Do your own thing”(做你自己的事)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

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两级矛盾中挣扎。而这些,正是每个关注自我、追求自身命运的人必会遇到的课题。有读者这样评论:“我越是读它们(黑塞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黑塞也说:“我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都经历着心灵苦难、内在危机,他们在寻觅、追求和提问。”

《荒原狼》的主人公哈里·哈勒尔是位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叫作《荒原狼专著》的书,顿觉大梦初醒,发现自己就是一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他认为自己身上有一个“人”——充满思想、感情、文化、温顺而崇高性格的精神世界;与之并列的还有一只“狼”——充满欲望、粗野、残酷、低下的粗鄙性格的黑暗世界。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持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吧女郎赫尔米娜,纵情欢乐;经赫尔米娜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尔米娜杀死。

在1941年《荒原狼》瑞士版后记中黑塞写道:“荒原狼的故事写的虽然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这段独白已经十分浅显,黑塞要述说的是“人”的求索、解脱、自由的启发和自我救赎,即承认个体特立独行的生命价值。他希望人们多一点爱,多一点信仰,用爱代替恨,用和解代替复仇,用真正的文化代替肤浅、商品化的假文化。

01

尽管那天才是我第二次看见赫尔米娜,但她知道我的一切,我觉得在她面前隐瞒什么秘密都是不可能的。也许她不完全理解我的精神生活,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我跟音乐、歌德、诺瓦利斯或波德莱尔的关系——不过这一点也无法确定,也许她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理解这些,就跟她做别的事一样。即使她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精神生活”还留下了什么呢?这一切不是都已被打得粉碎,失去意义了吗?可是在其他方面,我个人特有的问题和愿望,她都会理解,这一点我丝毫不加以怀疑。过一会儿我就要和她谈我的一切,谈荒原狼,谈那篇关于荒原狼的文章。以前,这一切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我从未向别人说过一个字。我无法忍受那种驱使我的冲动,我现在就要告诉她。

“赫尔米娜,”我说,“最近我身上发生了一些超乎寻常的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给了我一本小书,像集市上卖不出去的那种小册子,我发现书里详细地写了我所有的故事,跟我有关的事情写得一点不差。太神奇了,不是吗?”

“这个小册子叫什么名字?”她顺口问道。

“书名叫《荒原狼专著》。”

“噢,荒原狼好呀!你是荒原狼吗?难道所说的荒原狼就是你?”

“是的,我是荒原狼。我就是这样一只荒原狼,一半是人,一半是狼,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

“当然,这只是你的幻想,”她又开始变得平和起来,“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说是诗意。但是其中自有深意。今天你不是狼,可是那天,你走进酒吧时,好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你身上还真有点兽性。正是这点兽性在那一刻紧紧抓住了我。”

她像是被某个突然冒出的念头吓了一跳,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这话真难听,什么‘野兽’、‘猛兽’啊这样的字眼儿!不应该这样谈论动物。动物常常很可怕,可是它们比人还真诚。”

“真诚是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什么?”

“你仔细看一只动物,一只狼、一只狗或者一只鸟,或者动物园里哪个庞然大物,如美洲狮或长颈鹿都行。你一定会看到,它们一个个都那样自然,没有一个动物会感到尴尬,它们总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它们不想对你阿谀谄媚,它们也不想强行打扰你。它们不假装,不逢场作戏。它们就是本来的面目,就像草木山石、日月星辰。你同意我的说法吗?”

“我同意。”

“通常来说,动物都很悲伤,”她继续说道,“当一个人感到难过时——我并不是说出于牙痛或丢了钱而难过的时候,而是因为他某一次通过某种方式看到了生活和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真诚地感到悲伤——那么他看起来就有点像动物。似乎他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比平时更真诚、更美好。就是这样,你看起来就是如此,荒原狼,当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就是这样。”

【小编感悟】动物不假装,不逢场作戏,也许有时候动物比人类更真诚。黑塞似乎在用生命的全部,极力地向你我展示:一个人即便处在外在的各种搅扰、折磨之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在时刻呼唤他坚定地寻求一种对永恒或者对真理的超越。

02

赫尔米娜温柔地看着我的眼睛,而她眼神中的忧郁似乎可以在一瞬间隐没进她的脸庞。她说:

“今天我要对你说点事情,这些事我很早就知道,你也知道;但是,或许你从来没有对自己说过。现在,我要告诉你关于我、关于你、关于我们的命运我所知道的一切。哈里,你过去是位艺术家、思想家,一个充满欢乐和信仰的人,始终在追踪伟大永恒的事物,从来不满足于美丽的、细小的事物。但是,生活越是把你唤醒,越是使你恢复本性,你的困苦就越大,你就越来越深地陷入痛苦、不安和绝望之中,这些东西将你淹没至你的脖子。而你一度认识、热爱和崇敬的一切美好而神圣的東西,以及你原本对人类、对我们的命运的信仰对你来说都无济于事,这一切都将变得毫无价值,成为一堆碎片。你的信仰已经找不到任何可以呼吸的空气。窒息而死是一种艰难的死亡方式。是不是这样,哈里?这就是你的命运吧?”

我再三点头,表示同意。

“你心目中本来有一幅生活的画面,那是一种信仰,一种要求,你原本已经做好准备去做一番事,准备去受苦牺牲,但是你逐渐看出,世界根本不要求你有所作为,根本不稀罕你的牺牲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生活并不是去扮演英雄的角色或充满丰功伟绩的英雄史诗,生活只是一个舒适的房间,人们在这个房间里满足于吃吃喝喝,满足于一杯咖啡、一件针织品、一副纸牌、一台收音机等。谁要是要求更多的东西或者谁的身上获得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英雄气概、美好的东西、对伟大诗篇或圣人的崇敬之情——这个人就是个傻瓜或者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了。很好。我的情况也是这样,我的朋友!我是个极具天赋的姑娘。我生来就是要过上那种高水准的生活,我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只做伟大的事。我能扮演一个很棒的角色。我可以当一个国王的妻子、可以做个革命党人的情人、可以当某个天才的知己或做某个殉道者的母亲。可是,实际生活只允许我变成现在这副样子,当一个有着卓越品位的交际花,即便是做成这样都已经够难的了。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我一度很绝望,很长时间我都在埋怨自己。尽管我相信生活肯定最终会走上正轨,但是如果生活嘲弄了我那美好的梦想,我想,大概是我的梦想太过愚蠢而且误入了歧途。……或许我的麻烦是出自物质和道德方面的,而你的则更多的是在精神方面,但是我们走的路是一样的。你害怕跳狐步舞,厌恶酒吧和舞厅,嫌弃爵士音乐,反对一切鄙陋俗气的东西,你以为我不能理解?这一切我都非常理解;同样,我明白你不喜欢政治,各种政党和新闻媒体的各种空谈以及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让你沮丧失落,你对战争丧失信心——无论已经发生的战争还是即将发生的——也对现如今人们的思想、读物、建筑、他们演奏的音乐、他们的庆祝方式、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感到深深的绝望!你是对的,荒原狼,你一千个对,一万个对,可是你还是会失败碰壁。面对当前这个简单、悠闲自足、容易满足的世界,你太兴奋也太饥渴了。你有太多个不同的维度。任何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并自得其乐的人一定不像你我这样。如果这个人不要胡乱演奏而要听真正的音乐,不要低级娱乐而要真正的欢乐,不要钱而要灵魂,不要碌碌无为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场作戏而要真正的激情,那么,这个庸碌琐碎的世界就不会有这样的人的栖身之地……”

【小编感悟】主人公哈里的反战情结与作者黑塞如出一辙。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狂热了。黑塞发表评论《朋友啊,放弃那种笔调!》,批评弥漫欧洲的好战心态。他的反战态度触怒了德国当局,成了“卖国贼”,亲友远离他,只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支持他。哈里的绝望是一种时代病,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

生命是个需要用全身心去体验的过程

□鲁西西

对我这个活得认真的人来说,追究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个两难问题。只是活着不去过问意义,生活不免流于表面和空虚;而纠结于意义又陷于痛苦,而且似乎是徒然浪费精力而无解,生命的意义是个不能深究的命题。

《荒原狼》就是一本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之书。

在前半段,我似乎被哈里催眠了,极度的孤独和虚无感,和世界完全疏离,典型的精神分裂状态,无力到连死的勇气都没有。我读到的不是痛苦,更多的是麻木和无力感。

峰回路转,哈里遇到了生命中的救赎者,赫尔米娜——化身为酒吧女郎的哲人。与其说赫尔米娜是哈里爱上的人,倒不如说是哈里的另一重人格。纵情享受着世俗的欢乐、看上去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的赫尔米娜和哈里一样感受着生命的虚无和幻灭,和哈里需要她一样需要哈里,需要和哈里的关系来证明存在的意义。

赫尔米娜给哈里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哈里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之间厚厚的墙渐渐地坍塌了。一点一点地,哈里愉快地,却又疑虑重重地,体验着世俗的乐趣,体验着和他人的联结。这种体验在化装舞会上达到了高潮,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和舞会现场以及所有在场的人之间的融合,自我溶解了。

有了这种体验以后,帕布洛将他带到了魔剧院,哈里对自身的探索从外部世界进入了内心世界。哈里看到了自己人格的丰富性远不止狼和人这么简单。这些子人格有时冲突斗争(比如狼和人互训),有时合作演出(子人格的棋局),还能成长发展和互相转化(追求异性的经历),在一切人类的善行与丑恶之中都包含了哈里自己。魔剧院的精彩演出以哈里人格中的本我战胜超我,出于嫉妒而杀死赫尔米娜告终。

黑塞称这本书是自己最喜欢的著作,而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作黑塞的自我疗愈之作。能够将精神分裂状态和遇见赫尔米娜以后这两种反差巨大的经验和感受写得如此细致入微令人感同身受,没有一定程度的切身经验恐怕是写不出来的。生命是一个需要用全身心去体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理解的客体,或者需要被解决、被征服的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一切经验和一切对象都有了主观的意义,不管快乐还是痛苦,甚至荒谬。当人能够真正地去体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经验、记忆、虚构的现实或者他人的期望之中,意义就被创造出来,这就是每个生命独特的价值和美丽之所在。

(摘自豆瓣网)

3215500559542

猜你喜欢

米娜赫尔黑塞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车夫总在刹车
我讨厌书
夜间
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柯西问题的截断赫尔米特展开方法
米娜式的爱情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关于赫尔维茨ζ函数导数的积分渐近展开式
巨胸救命
原始森林逼陷“艳照门”女硕士隐私曝光魂飘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