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隆平:巨星陨落,播撒一地星光

2022-03-09肖婷婷

华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袁隆平偶像院士

肖婷婷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那这个人一定是英雄,是这座城市的偶像。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因病逝世。消息傳出,全网一片悲恸,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悼念。在长沙,人们走上街头,前往殡仪馆,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袁隆平院士,长沙的鲜花甚至卖断了货。在送别的人群里,随处可见青年的身影甚至更小的少年。在他们眼中,袁隆平院士就是他们的偶像。一位“00后”的小伙子哽咽地说道:“我不追任何流量明星,我只追对国家有贡献的明星。”

有人说,这是一个网红的时代,年轻人追逐很多明星偶像。但当巨星陨落,我们得以看清什么才是年轻人真正、永远的偶像。

“时刻准备着破土而出”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与吴孟超院士先后辞世,无数国人在各种场合自发地表达悼念之情。而追悼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位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正在被新一代年轻人用心体会,并努力传承。

湖南长沙“00后”黄淑瑶5月22日早上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转发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感到不可置信。之后没多久看到辟谣消息,又和朋友一起吐槽散播假消息的媒体,还挺庆幸虚惊一场。然而到了下午,看到权威媒体发了袁老去世的消息,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也跟着转发了表达哀思的朋友圈。

“对于我们这些‘00后’而言,袁老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传奇人物,我们从小都是听着他的事迹长大的。上一次看到新闻报道,还是袁老带团队研究海水稻。”黄淑瑶说,后来又看到吴孟超院士去世的消息,一日双星陨落,真的让人心酸又不舍。“这几天我打开知乎、微信、微博等,都能看到怀念二位先生的文章。生前身后,能得到这么多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我觉得他们是非常了不起的”。

“80后”科研工作者孙兆林看到新闻时,也感到非常震惊,一个家喻户晓写在课本上的人物就这样离去了,一时间难以接受。“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对二位院士最好的祭奠”。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这句话让“90后”教师钟晴印象深刻,“年轻一代的国人还会延续着袁爷爷的梦想和精神,时刻准备着破土而出”。

“我想像袁隆平那样一批一批地救人”

2020年11月,杭州二中17岁的女生李依庭因《中华绒螯蟹精巢连接蛋白innexin的分子克隆与分析》的课题及出众的现场表现,荣获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

发现自己喜欢上生物,是在李依庭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外婆经常跟她说,袁隆平是个大科学家,他“救”了很多人。“后来我知道了,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了人类,从那之后,我就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偶像。”李依庭告诉记者,长大之后,她明白了,她之所以把袁隆平视为唯一的偶像,是“共情力”在起作用。

“我能够感受到袁隆平的情怀,也能够感受到那些人因饥饿所承受的痛苦。”李依庭说,袁隆平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有机结合,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出了真正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事。李依庭的妈妈曾对她说过,要不当医生吧,也不错。李依庭果断拒绝了,她说,“我不想一个一个地救人,我想一批一批地救人。”妈妈因此为女儿的想法,感动不已。

2019年,李依庭参加了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推出的一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跟着导师做了一个与“大闸蟹”相关的课题——《中华绒螯蟹精巢连接蛋白innexin的分子克隆与分析》,研究无脊椎动物精子发生的安全性,精子如何能正常成熟。这是生命科学史上对中华绒螯蟹innexin蛋白的首次研究,被认为有很高价值。

李依庭的这项研究,单就课题名称估计不少人根本看不懂,简单理解,这个课堂其实就是研究如何让公的大闸蟹产膏能力更强,让我们吃着更肥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项研究,已经接近了李依庭说的“造福人类”。

李依庭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以后就要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工作。“我的选考科目已经确定了,是物化生。未来,希望我的科研成果,也能够为人类造福。”

以袁隆平为偶像 古稀之年培育出“牟麦1号”

尽管已经84岁高龄,但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退休老干部范广运认为自己还有的是干劲。一个10平方米的杂物间,几十亩的试验田,就是老人奋斗的地方。从1993年退休后,老人便一头扎进育苗育种的研究中,至今已是20多年。

作为农民的儿子,1956年范广运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在牟平的乡镇基层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1987年冬,埠西头乡的科技助理员姜吉爽拿着一穗成熟的麦穗找到了时任牟平科委主任的范广运,说是刚在农场发现的。学过农业技术的范广运,一看便知道是小麦出现了变异,很有研究价值,当即立项拨款,支持科技助理员进行研究探索。这一发现点燃了范广运研究的热情。

至1991年,当年麦场发现的一株变异光麦已经正式化身“双季麦”并形成小规模产量。尽管成果喜人,但范广运发现“双季麦”的经济效益不高,而农民种地最讲求的就是经济效益,认为育种思路需改进。

调离科委后,范广运带着1斤“双季麦”麦种,到五里头科技队继续研究。勤于思考的他在先前发现“双季麦”的启示下,决定亲自研究育种。

在选育麦种的过程中,范广运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从60份种子中评选出了一份早熟的种子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并将其命名为“广适芒麦”。但因秋播产量低,致使其并未能达到预期。

范广运没有气馁,重新开始田间提纯复壮。2012年,范广运将当年收获的小麦优选出形状良好的大穗备作种用,一举消除了秋种产量低的弱点,并将其更名为“牟麦1号”。之后,他继续对“牟麦1号”进行对照实验。经检测考种,“牟麦1号”穗长者15.2厘米,穗粒数多者55.7个,湿面筋含量达40.8%,确属优质强筋的大穗型品种。

尽管已经84岁,可范广运没打算歇歇。 对于“牟麦1号”未来的发展,范广运表示:“我们国家的粮食种植,南有袁隆平,北有裘志新,他们都是我的榜样。我还要继续发光发热,针对提高产量进一步培育,培育出更加适合农民种植的小麦品种,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3日、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11月9日、大众网2020年9月17日

2315501186291

猜你喜欢

袁隆平偶像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偶像报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院士速递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