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衬托 凸显立意

2022-03-0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衬托手法观点

话题亮相

同学们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将材料中的两种或多种观点进行对比,衬托出作文的中心论点,或者是将两个或多个事例进行对比,衬托出作文的立意,都会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强化作文的说理力度,丰富作文的说理内容。如2021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写作时可以将材料中的三种观点对比呈现,从而突出“终点”“起点”或是“过程”的立意;也可以引用名人事例,对比呈现其结果,从而衬托出作文的立意。总的来说,对比衬托是写作时一种常见的且能凸显作文立意的手法,恰当地使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会让作文增色不少。

下面以这道作文题目及学生范文为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老子曰:“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前赴后继的斗志,在清王朝灰飞烟灭后,中华民国诞生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本呈现

“不敢”为顺自然,“敢”为勇创新

◎胡 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我们早已牢记在心,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同样传承至今。二者看似矛盾却又互相依存,“敢为”与“不敢为”须依情况而定。

“敢为”是指引我们向“有为”进发,去探索属于当今时代的内核。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的“敢为”打赢了兰考县的脱贫攻坚战,铁人王进喜的“敢为”找到了中国的第一口油井。疫情期间,中国人民的“敢为”控制住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果在关键时刻,没有众多“最美逆行者”的挺身向前,那么疫情肆虐,会让更多的人深受其害。可以说,“敢为”为我们创造了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敢为”,并有所作为。

“不敢为”则是在提醒我们“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事情在未生变时总是容易控制。近年来全球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明显的破坏,极端天气频发,传染病毒肆虐,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其亡羊补牢,不如在开始时就谨慎行事。

关注当下,放眼未来,我们更应将“敢为”与“不敢为”辩证地结合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敢为”不是一味地向前冲,不顾后果;“不敢为”也不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而作出理性的选择。“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道德经》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道理。无论我们选择了“敢为”还是“不敢为”,只要在一开始就谨慎地进行分析,就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作为祖国的青年一代,我们更应确立鸿鹄之志,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为民族大义而奋勇当先;在面对可能会造成损害的事情时选择“不敢为”,维护公共利益,保护自然环境。唯有理性地选择与判断“敢为”与“不敢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在时代与国家发展进程中承担起青年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才能在“敢为”与“不敢为”中做到“有为”。

敢与不敢,代表着大丈夫能屈能伸,象征着勇气和智慧。“敢”,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敢”,灵活应用,随机应变,但千万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不能把“敢”變成莽撞,不能把“不敢”变成软弱。

纵使世间万物肆意生长,我们也必须在实践的洪流中用“敢为”实现自我的价值,用“不敢为”保障社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

众说纷纭

老师:胡希同学的这篇作文中心观点明确,围绕材料中的“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展开论述,说理透彻,对比手法的合理运用,使《“不敢”为顺自然,“敢”为勇创新》这篇作文立意鲜明,抓人眼球。

卢宇磊:这道作文题有两个材料,关键词非常明确,是“不敢为”与“敢为”,虽然我们选择立意的范围有限,但是立意的角度多样化,可以只谈一个方面,也可以对两个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材料还点明了两个关键词的出处,有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材料,从而思考立意。

范芷晴:材料中的两个观点“不敢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看似是对立矛盾的关系,实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学会用思辨的眼光看待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在对比两种观点后,可以突出强调其中一个观点,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让作文在第一步就赢得先机。

向如意:《“不敢”为顺自然,“敢”为勇创新》这篇作文选择了两者兼得的立意,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选择”的角度阐释了“不敢为”与“敢为”的辩证性思考。在写作时,还可以加入对“先”字的理解,对“不敢为”和“敢为”的涵义挖掘得更加深刻,从而让作文的立意在思辨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陈佳:“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学会继承和发扬;“敢为天下先”就是要为人民开辟新的道路,为社会谋求新的发展。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中心论点的高度。《“不敢”为顺自然,“敢”为勇创新》这篇作文恰恰是因作者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才使得中心观点鲜明生动,论述过程详实透彻。

何兆瑞:胡希同学的这篇作文结构清晰,从第一段引入关键词摆明自己的观点,再到分别剖析“敢为”和“不敢为”,然后综合论述两者的关系,最后强调论点。内容也十分丰富,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展示论据,并进行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篇立意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优秀作文。

张宽:这篇作文在分别论述“不敢为”和“敢为”时,都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在分析“敢为”时,将疫情期间众多“最美逆行者”所作出的贡献与关键时刻若无人“敢为”的情况进行对比,衬托出“敢为天下先”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不敢为”时,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最初若谨慎对待的结果形成对比,衬托出“不敢为天下先”的重要意义。

周子兴:这篇作文的立意较为普通,体现了典型的思辨性思维,但是胡希同学在文中采用了对比衬托手法,让作文的论证更加有力,中心也更加明确。

老师:今天,我们主要通过赏析《“不敢”为顺自然,“敢”为勇创新》这篇范文,了解了作文中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或者是对两个事例进行对比,来更好地衬托出作文的中心观点。

技法点睛

说理透彻是使议论文获得高分的法宝。这篇作文能够在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语言通顺的基础之上,使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让作文在分别论述“敢为天下先”和“不敢为天下先”时能有力地突出分论点,加强说理的力度,扩大说理的广度,让说理变得清晰透彻。最后两段的升华和总结,更是为这篇作文锦上添花,通过思辨性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多元化的思考空间,把题干中的两则材料都融入了作文的说理当中,语言凝练,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猜你喜欢

衬托手法观点
早春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七步洗手法
学会衬托
场面描写“六衬托”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