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拐子湖高温气候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

2022-03-08吴海涛

中国科学探险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高温影响

吴海涛

摘要:高温是拐子湖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时常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采取200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拐子湖气象站的高温日数观测资料,通过采取气候变化倾向率、滑动平均法对拐子湖高温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结果表明:2001—2021年拐子湖高温日数总的来说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高温日数变化倾向率为-5.818 d/10 a;拐子湖21年累计出现高温日数795 d,年平均高温日数为38 d;从滑动平均曲线变化可知,2001—2007年拐子湖高温日数呈波动减少期,2008—2010年为平稳变化期,2011—2015年呈显著减少变化趋势,2016年之后高温日数又开始呈增加变化趋势。近21年拐子湖月高温日数主要出现于5—8月份,该时间段拐子湖累计高温日数为791d,占年累计高温日数(795 d)的99.50%;特别是拐子湖夏季(6—8月)高温十分频繁,占年总高温日数的95.72%。高温天气往往会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牧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针对高温天气,应加强高温天气监测研判以及预报预警,并且充分利用多渠道对高温预警信息以及高温防范建议进行发布,还要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结合拐子湖天气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缓解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高温;高温特征;影响;防灾减灾;拐子湖

高温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发生概率很高的一类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经常会影响到人类社会以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1]。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健康,使得农业干旱加剧,增加农业病虫害,影响粮食安全,还会引发森林火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3]。

长久以来,为了尽可能减轻高温造成的危害,气象工作人员均特别重视对高温天气特征的分析研究。杨阳等[4]通过探究1980—2018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变化情况指出中国近40年来夏天日数、暖昼日数、热夜日数以及暖夜日数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4个极端高温指数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偏少,21世纪以后逐渐增加。王华媛等[5]利用1971—2017年阿拉山口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观测值探究了该地区高温年际、年代际、月、日分布特征,基于MICAPS资料分析了高温天气发生过程欧亚范围的环流形势特征,通过分析得出:近47年阿拉山口年高温日数随时间变化呈略下降变化趋势,平均每十年出现两次持续时间长的极端高温,6—8月强高温日占总日数的96.9%;阿拉山口出现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的主要形势为500 hPa欧亚范围两脊三槽的环流形势。任青青等[6]通过对安康市高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38年安康市极端高温、高温日数以及持续高温次数年代际变化均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许婷婷等[7]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高温天气过程得出近40年当地高温天气发生次数总体呈弱增加趋势,而进入21世纪后,高温天气增加趋势比较显著。新疆区域高温天气产生的环流形势大部分为伊朗副高东伸型与叠加型,这两类型势占86%。刘诗梦等[8]通过分析1961—201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特征以及该类天气和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联系发现近5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呈增长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和内蒙古上空 200 hPa高度场具备正相关性。还有马双梅等[9]、邢佩等[10]、黄浩等[11]、郭玉婷等[12]、陈颖等[13]、王莹等[14]、梅一清等[15]学者们分别对云南、海南、新疆,以及安徽阜阳地区、甘肃河东地区、江苏南通地区、华北地区的高温天气特征展开了研究,获得很多成效。

拐子湖地处我国北方内陆,隶属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21′30",北纬41°22′36",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夏季高温天气较多。高温是拐子湖常见的一类气象灾害,高温天气会导致空气干燥,对当地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均會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加强对拐子湖高温气候特征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2001—2021年拐子湖高温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了高温天气对当地群众生活、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后给出几点防灾减灾对策,以减少高温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所引用的资料包括2001—2021年内蒙古拐子湖气象站观测到的高温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学上通常将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本文主要通过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拐子湖高温气候特征展开分析。

2    拐子湖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2.1 年高温日数特征分析

通过对2001—2021年拐子湖年高温日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图1),近21年来拐子湖高温日数总的来说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高温日数变化倾向率为-5.818 d/10 a,即平均每十年拐子湖高温日数增加大约6 d。2001—2021年,拐子湖累计出现高温日数795 d,年平均高温日数为38 d;拐子湖年高温日数最多达58 d,出现于2002年,年高温日数最小值为23 d,出现于2014年、2015年;近21年拐子湖年高温日数最多值比年高温日数最少值多25 d。结合拐子湖高温日数3年滑动平均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将2001—2021年拐子湖年高温日数划分为四个阶段:2001—2007年拐子湖高温日数呈波动减少趋势;2008—2010年为平稳变化趋势;2011—2015年呈显著减少变化趋势;2016年之后高温日数又开始呈增加变化趋势。

2.2 高温的月变化特征分析

统计分析2001—2021年拐子湖逐月累计高温日数可知(图2),近21年拐子湖月高温日数主要出现于5—8月份,该时间段拐子湖累计高温日数为791 d,占年累计高温日数(795 d)的99.50%;9月有时候也会出现高温日数,该月高温日数占年累计高温日数的0.51%,其他月份(10—12月以及1—4月)拐子湖均无高温天气出现;月高温日数累计最多值出现在7月,达368 d,占年总日数的46.29%,8月次之,月累计高温日数为200 d,占年总日数的25.16%,仅7—8月两个月高温日数就占年累计日数的71.45%;由季节上来看,2001—2021年拐子湖春季(3—5月)累计高温日数为30 d,占年总高温日数的3.77%;拐子湖夏季(6—8月)累计高温日数为761 d, 占年总高温日数的95.72%;拐子湖秋季(9—11月)累计高温日数只有4 d,占年总高温日数的0.51%;由此分析发现,拐子湖高温日数绝大多数集中在夏季,春季略多于秋季,冬季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3    拐子湖高温天气造成的影响

高温天气是拐子湖夏季出现概率的一类气象灾害,高温天气往往会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牧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1)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们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严重时出现热射病,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致使人体死亡。(2)高温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拐子湖夏季高温天气经常伴随着干旱灾害,会导致水源减少,影响当地水循环,并且还会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以及栖息环境构成威胁,最终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3)高温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高温天气会导致地面水分蒸发,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大幅降低,致使农作物、牧草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农牧业的安全生产。

4    防灾减灾措施

4.1 加强高温天气监测研判以及预报预警

夏季是拐子湖高温高发时节,要在高温多发时节加强对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的监测工作,要强化极端高温天气的研判以及发展趋势的预报,要强化岗位职责,并且积极与上级、邻近气象站之间进行密切天气会商,认真剖析气象观测资料,及时发布高温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号,制作高温天气防范专题材料,切实做好面向地方政府以及广大群众提供高温天气预报预警服务。

4.2 多渠道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和高温防范建议

当地气象部门要不断建立健全极端灾害性天气信息传播体系,充分依托各类社会资源,将国土预警发布系统建设以及运行机制持续向各个地区深入,一旦发生高温天气,要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气象预警平台发布高温灾害预警信息以及防范建议,使群众可以及时防范高温天气,避免高温天气造成的损失。

4.3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现阶段,人工增雨作业是对高温干旱进行有效防御的最有效的手段。应在拐子湖构建标准的规范的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立人工防灾减灾作业体系,并且对高温干旱区域积雨云的发生规律进行认真剖析和识别。结合拐子湖天气实际情况,抓住适宜的作业时机,积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高温干旱天气带来危害。

5    结论

(1)2001—2021年拐子湖高温日数总的来说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高温日数变化倾向率为-5.818 d/10 a;拐子湖21年累计出现高温日数795 d,年平均高温日数为38 d;从滑动平均曲线变化可知,2001—2007年拐子湖高温日数呈波动减少期,2008—2010年为平稳变化期,2011—2015年呈显著减少变化趋势,2016年之后高温日数又开始呈增加变化趋势。近21年拐子湖月高温日数主要出现于5—8月份,该时间段拐子湖累计高温日数为791 d,占年累计高温日数(795 d)的99.50%;特别是拐子湖夏季(6—8月)高温十分频繁,占年总高温日数的95.72%。

(2)高温天气往往会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牧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针对高温天气,应加强高温天气监测研判以及预报预警,并且充分利用多渠道对高温预警信息以及高温防范建议进行发布,还要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结合拐子湖天气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最大程度地缓解高温干旱天气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张晓华,高云,祁悦,等.IPP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结论对《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影响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14-19.

[2] 尹红,孙颖.基于ETCCDI指数2017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15(4):363-373.

[3] 黄晓军,王博,刘萌萌,等.中国城市高温特征及社会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20,39(7):1534-1547.

[4] 杨阳,赵娜,岳天祥.1980—2018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22,42(3):536-547.

[5] 王华媛,亨巴提,柴美琪.新疆阿拉山口1971—2017年高温天气特征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20,9(6):667-672.

[6] 任青青,张淑兰,张海军,等.1953—2020年安康市高温特征指数的变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33-38.

[7] 许婷婷,杨霞,周鸿奎.1981—2019年新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时空特征及其环流分型[J].干旱气象,2022,40(2):212-221.

[8] 刘诗梦,吴和俐.1961-201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J].内蒙古气象,2021(1):10-12.

[9] 马双梅,祝从文,刘伯奇.2019年4-6月云南持续性高温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成因[J].大气科学,2021,45(1):165-180.

[10] 邢佩,杨若子,杜吴鹏,等.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20,40(8):1365-1376.

[11] 黄浩,张勃,黄涛,等.近30a甘肃省河东地区极端高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J].干旱区地理,2020,43(2):319-328.

[12] 郭玉婷,李文韬,吴名杰,等.海南岛高温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双季稻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0):308-312,332.

[13] 陈颖,邵伟玲,曹萌,等.新疆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干旱区研究,2020,37(1):58-66.

[14] 王瑩,王璐,李紫玉.阜阳地区高温特征[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4):113-115.

[15] 梅一清,彭小燕,张树民,等.南通地区夏季高温特征和极端高温事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4):151-153.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高温影响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高温来袭,警惕寒湿作祟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