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励学:大美儿童的身心在场实践
2022-03-08赵华
【关键词】身心在场;道德场景;善行寻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63-0030-03
【作者简介】赵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导中心主任。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句容实小”)秉承“向善”理念,实践“善行”德育,学校以“善”为核心,设计的“善行励学——向阳娃笃志敦品的体悟实践”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通过“善”文化道德场景的营建,让儿童浸润在“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的化育之境中,使“善行”理念入于心、隽于行,涵育良善的大美儿童。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明理路、讲设计、重实践、涵品格、凝范式,在跨越时空中寻找儿童美好品格的生长支点,在身心在场中激荡良善品格的先锋对话,在自我完善中升华责任担当的当代意义。
一、“善行励学”的循理
学校提出的“善行励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善行表达中的寻访励学,强调儿童主体的在场实践;二是寻访善行的人物、现场和历史,强调儿童身心的在场感悟。因此,善行寻访实际上是“善行中的寻访”“寻访现实和历史的善行”,其核心意义在于“带着温度脚踩大地”“怀揣良善触摸时代”“擦亮眼睛眺望未来”。
“在场”的概念属于“存在论”领域,所谓“在场”即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体现了存在的直接性。因此,哲学中“在场”一词与本源、存在密切相关。而本项目所实践的“在场”主要是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基础,强调“身体”“心灵”处于场境中央,以突显“身心”对于存在的重要意义。正如梅洛-庞蒂所说:身体本身在世界中,就像心脏在机体中,身体不断地使可见的景象保持活力,内在地赋予它生命和供给它养料,与之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因此,学校的善行寻访是让儿童的身心和谐同在,包括身体在场和思想精神在场,因而,“身心在场”是个体自觉参与生命活动,使意识和身体、语言和行动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在动态生成中自我体验、自我生成、自我完善、自我和谐,体验生命的独特性和自主创造性。
“身心在场”在善行寻访中有独特的意义。一是每一个在场的生命本身具有无可替代性,儿童参与寻访活动,用自己的经验、感悟、反思与寻访中的一切对话和碰撞,并深刻体认,形成自我认同或自我纠正。没有一个儿童可以体验另外一个儿童的心理活动,也没有一个儿童可以完全按照另外一个儿童那样行动。二是儿童自主参与生命活动,并不需要外人提醒或强加。在善行寻访中,儿童亲身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产生的震撼、惊讶、欣喜、憧憬等情感是独一无二的,所谓“有感而发”,这个“感”必然属于儿童自己。三是儿童主动调节身心,协调一致地参加全部活动。在善行寻访中,儿童会自发、自觉地认同美德,自主、自信地参加互动体验,他们的行动、情感、思考和表达如此协调一致,是不在场实践无法实现的。四是儿童的创造力獲得极大支持。儿童在善行寻访中常常涌动起对生命的思索、生活的善意和生长的幸福,因此这种在场体验是具有反思性的,儿童对于场景信息并不是全盘接收,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善行励学”的理论与目标建构。善行,即良善之行动。《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儒家文化中,“善”为明德,人人皆有,但常被蒙蔽,需要“明”。王阳明认为需要“除去遮蔽”“擦拭内心之镜”;“至善”是终极之善,这种“善”是合天理的,引申为“适切的”。新时代的“善”,就是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视角看个人所为,因此,儿童善行励学,就是为民族复兴奠基,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之善。
句容实小的“善行励学”围绕三大目标设计:一是提炼善行励学的文化内核,培养具有“爱国情、报国志、向党心”的新时代“向阳娃”,实现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和心灵的净化;二是构建善行励学体悟实践范式;三是建立家、校、社联合的德育融合场。
二、“善行励学”的内容建构
句容实小的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主要包含协同育人共同体建构行动、明品课程建构行动、实践体悟行动、扬品表达行动、场境建设行动。
一是构建“善行励学”育人团队,这是项目实施的引擎。文化是团队的灵魂,能凝聚人心,聚沙成塔,“善行励学”的团队文化突出了“聚智”“聚力”“聚心”三大核心。“善行励学”的体悟实践注重构建“寻访共同体、寻访组织机构、寻访物化环境”三方面内容,进而形成团队支持系统。善行励学协同育人共同体下设家长义工团队、教师服务团队、社会志愿团队。“家长义工团”负责开发“家长进课堂”课程,组织家长走进校园,着力打造家长参与的精品“多师课堂”;教师服务团队从志愿导学、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家庭帮扶等方面提供服务,把励学服务行动常态化。
二是建设“善行励学”明品课程,突出国家课程的校本表达。句容实小立足国家课程,结合地域文化、校情和学情,系统规划善行励学体悟实践课程内容,分别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思政教育的“魂”,学校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善行,注重实践体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独立反思或小组合作思辨,在课堂实践中升华儿童品格。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中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育人资源,学校引领学生围绕学科课程设计寻访主题。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校本明品课程,突出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度挖掘人物事件背后的品行支撑。
三是“善行励学”实践体悟,实施“六寻”行动。句容实小的“六寻”行动包括寻先贤、寻英烈、寻好人、寻模范、寻先进和寻乡亲等。儿童寻中华民族的历代先贤,探访先贤为何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寻中华民族的无数英烈,探访英烈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寻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探访普通人也能成为“时代先锋”的秘密;寻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模范,探访“劳模”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寻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探访先进代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寻身边的乡里乡情,探访他们友睦乡邻、家和万事兴的良好家风。
四是扬品表达行动,在“六寻”中锤炼品格。通过寻访活动,儿童对“善行励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切的体悟,他们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以“六小”模式进行外显表达。“六小”是指“小小金话筒——讲”“神奇小笔头——写”“小小炫舞台——演”“快乐小脚丫——行”“小小展示窗——展”“智慧小脑瓜——创”。
五是建设“善行励学”的文化场境,实施身心在场的全息德育。首先,注重校内环境设计。句容实小开展“一班一品”建设,设置“善行寻访”微区域,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品格提升的空间,如班级的“善行墙”上张贴学生寻访实践的照片和心得体会;学校精心设计“善行长廊”,以历史为时间轴,展示“善行模范”“善行寻访小达人”;设立“善行读书吧”,设置“善行池”和“善行石”,时刻提醒学生追寻善行,形成美好品格;建成“善行大舞台”,集中展示学生的寻访收获。其次,倡导家庭环境浸润“善行”,鼓励儿童参与家庭“善行书架”“善行客厅”“善行厨房”的美化设计等。最后,主动对接社会实践环境,学校与茅山革命老区、新四军纪念馆、赵亚夫事迹馆、中国最美乡村——西冯村、东营房31619部队、葛村实践基地等共建“善行寻访校外学生实践基地”。
三、“寻访德育”的深度思考
按照现代传播学理论,身体和心灵在具体实践、抽象信念和高层逻辑的斡旋表明,传播载体本身有物质性,身体和心灵具有令人惊叹的可塑性。身体和心灵的在场形成了一种向心力,具身和在场的积极意蕴赋予了“面对面传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永久的魅力,寻访、体悟对儿童品格的涵育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因此,学校在寻访德育设计中要重点深思以下方面。
一是需要深刻反思“在场寻访”的主题设计。每次寻访既是对儿童的教育,也是对寻访设计者的考验,所以进行主题化设计就成为“在场寻访”设计的关键,这个主题必须与儿童本身的经验、兴趣点和内在需要深刻关联。
二是需要深刻反思“在场寻访”的对话设计。每次寻访既是“讲述”,更是“对话”,这场“对话”既有儿童内心的自我对话,更有“参与者”“故事拥有者”与儿童品格的对话。
三是需要深刻反思“在场寻访”的后续故事。每次寻访既是“倾听”,更是“灵魂拷问”“精神修补”“人格升華”,儿童寻访后的内省式实践将对“寻访”价值产生深度拷问,所以重视每个儿童“后续故事”的观察、整理和交流,价值巨大。
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许茨认为,面对面交往是相异个体的经验流同步、共振的过程,是彼此经验的相互映照,最终达成相互理解。
寻访德育,外显了碰撞,唤醒了良知,实践了智慧,完善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