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更好发挥军贸反哺作用的研究

2022-03-08/文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我军军工

黄 悦 /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贸事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工具,在促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及国防科技工业力量“走出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军贸既脱胎于军工,又反哺于军工。本文梳理了我国军品出口反哺国内装备建设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军贸反哺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军贸反哺军工,促进军贸事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强军工。作为定国安邦、强军兴业之基,人民军工创立九十年来,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环境、彰显我大国国威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共振,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持续加大对我战略围堵和制裁打压,中美大国博弈愈加尖锐复杂,东海、南海、台海问题及中印边界问题全面凸显,我周边国土安全面临系统性挑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我们必须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军贸是军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军贸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工具,促进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力量“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军贸既脱胎于军工,又反哺于军工。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军贸反哺国内装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军贸反哺作用的主要体现

通过海外竞争,推动国内武器装备国际竞争力提升

近年来,随着大力推动先进武器装备的出口,我国军贸与西方军贸强国在国际市场同台竞技的机会日渐增多。通过参与海外竞标、实弹演示、测试比拼,可使我科研生产单位清楚认识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从而借鉴和吸取国外装备发展经验,掌握全球武器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形成国内国外装备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

通过参与海外实战,检验验证装备技术水平和性能

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自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对外再未介入大规模军事冲突。虽军事演习不断,但难以体现战争的真实性,我国武器装备缺乏实战检验的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军贸出口,我武器装备广泛参与海外实战,充分验证了我军工产品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以及在严酷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性能。在海外战场取得的实战经验,也为我军装备在需求牵引、作战训练、综合保障、装备研发和升级等领域提供了有益借鉴。

可填补国内装备序列空白、推动体系化发展

在国际军贸市场需求明确而国内尚未提出同类装备需求的情况下,我科研生产单位先行开展军贸型号研制并交付外军使用,经过市场和实战磨练后的成熟产品再列装我军,从而有效填补了国内装备序列空白。

可促进我军库存及二手装备消耗,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升级

近年来,一些国家采购了我海军退役舰艇及陆军库存装备,我军将库存及二手装备销往国际市场,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我军老旧装备更新换代,为提升我军战斗力做出一定贡献。

目前军贸反哺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品出口相关部门对军贸战略地位作用的认识不统一,且协调联动不足

一方面,出于安全及保密考虑,军贸宣传工作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这导致一些部门对军贸战略地位作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各领导层级对军贸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国内装备建设、国家重大专项等其他重点工作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军品出口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协调不足,国内装备主管部门和军品出口主管部门之间对国内装备和出口产品缺乏统筹规划,装备研制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生产、条件建设等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军贸反哺军工生产建设作用的发挥。

先进武器装备出口受限,难以形成反哺效应

近年来,美西方国家加快修订军贸管理流程和管控清单,切实放宽了尖端技术装备的出口限制,为先进武器出口创造有力条件。相比而言,我国军贸出口立项政策有严格限制。同时,国内列装的新型装备转军贸出口立项审批速度较慢,不能及时考验其在国外极端环境以及人机工程等方面的适应性,无法有效利用军贸出口检验装备实战性能,反哺效果有限。

尚未形成先进武器出口的利益补偿机制。已实现外贸出口的高新技术装备在经过国外市场检验验证后又实现国内列装,走出了一条先国外后国内的新路子,形成了国内国外装备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既节省科研经费,又降低了科研风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国内军方在采购已实现外贸出口的高新技术装备时并未获得价格优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对推动装备体制内先进产品出口的积极性。

我军贸产品在外使用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不足

出口装备参与海外测试、实战的表现和信息收集比较零散和随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提前谋划的信息收集机制。国内装备主管部门和军贸主管部门对军贸产品在外使用关注程度不高,尚未全面、真实地掌握出口装备的用户体验、实战数据、维修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对已获取信息的分析研判也存在不足,从而给军贸反哺国内装备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推动军贸反哺作用更好发挥的具体建议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去”,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应对中美战略博弈尖锐化、复杂化、长期化对我军贸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更好发挥我军贸反哺军工作用,以“实现最大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效益”。

建议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联动,提高对军贸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军贸工作为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在促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去”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以推动军品出口相关部门对军贸战略地位作用的认识相统一,提高各领导层级对军贸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军方对高新技术装备出口立项、装备规划内外统筹等工作的支持。其次,应着力加强军品出口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协调,重视军贸与经贸、经援、军援、军事外交的互动配合,促进科研生产单位与军贸企业、军贸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统一各部门、各领导层级对军贸发挥夯实战略支点、经略周边、运筹大国关系重要作用的认识,适度提高军贸可能涉及的有关领域,诸如司法、财税金融、仓储物流、新闻宣传等相关行业对军贸的认知度,加大各专业领域对军贸行业顶层设计的参与度。

建议适当放宽先进军工产品出口限制,提高军贸国际竞争力

多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使各国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装备的战略价值,“高端产品”已逐渐成为军贸主流。建议在确保我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技术秘密安全和国内装备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高新技术装备的出口限制,探索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提升出口审查效率,从出口中低端产品、单项产品向出口中高端产品、体系化成建制产品转变,为提高我军贸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军装备实战化检验助力。

建议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军队推动先进武器装备出口积极性

军贸产品出口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分摊了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研制成本。建议在国内军方采购实现军贸出口的先进武器装备时,相关生产研制单位统筹考虑批产数量并给予军方适当价格优惠,这样可以在国内竞标时增强自身竞争力,从而产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效应;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对承接军贸试验的军管靶场、执行军贸订单生产的军管工厂提供资金支持,以提高军队出口体制内高新技术装备的积极性,推动我尖端武器装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建议搭建军贸信息报送平台,加强我军贸产品在外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对我军贸产品在外使用的用户体验、实战数据、装备维修使用情况、故障及问题解决情况等信息应开展系统性收集及有效分析利用,为国内装备主管部门和军贸主管部门全面、真实地掌握我装备在外使用情况、分析研判数据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推动军贸反哺国内装备综合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军工创建90 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秉承老一辈军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努力奋斗,为推动军贸服务国内武器装备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力量“走出去”奋楫扬帆、踏浪前行。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我军军工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