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经济区生态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2022-03-08赵美超

环境保护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济区沈阳市沈阳

刘 博,赵美超,祝 雷,张 楠

(1.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167;2. 辽宁省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167)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预防和应对跨市域大气、流域、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突发环境事件,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亟需开展生态环境风险联防联控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跨省、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协作在探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建立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1],川陕两省也签署了环境风险联防联控的协议[2],京津冀[3]、成渝地区[4]、辽宁中部城市群[5]也针对重污染天气制定了联防联控机制,但总体上还普遍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相邻城市间责任不明确、基础建设、技术保障不到位等问题[6]。

沈阳经济区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经过长期发展,沈阳经济区打造了汽车制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多个关联互补性强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煤炭为主导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正因为此,沈阳经济区现有产业链为本区域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市政府共同签署《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共同行动计划(2018—2020年)》[7],明确提出:“沈阳经济区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城市间需要共同承担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的重要任务,各城市间深化区域协同,共享环境应急资源、专家团队以及装备,加快与周边地区实现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建立经济区应急联动保障机制,为沈为沈阳经济区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研究区概况

沈阳经济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既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通向东北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地带。沈阳经济区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体,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是深入推进我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和辽阳5个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3.8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1.4%。2020年,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 409.3亿元,常住人口1 718.6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2.9%和40.3%。

2 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性分析

通过调查,识别沈阳市与其他4个城市边界周边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近5年沈阳经济区未发生过跨市界的突发环境事件和纠纷,下面列举环境风险物质及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用于定性判断沈阳市与各相邻城市间的环境风险等级。

2.1 鞍山市边界环境风险分析

鞍山市与沈阳市交接处为鞍山市的台安县与沈阳市的辽中区,交界长度约62 km,经调查,台安县与辽中区两地区交界处两侧5 km范围基本为村镇及农田,未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未发现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因此判断沈阳市与鞍山市边界处可能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较低。

2.2 抚顺市边界环境风险分析

抚顺市的抚顺县和望花区与沈阳市交接区域为浑南区,交界长度约60 km,经查,两地交界处两侧5 km范围区域基本为村镇及农田,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抚顺市东洲区,东洲区与沈阳市不交界,但东洲区内有3家重大环境风险企业,分别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腈纶化工厂、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及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乙烯化工厂,位于东洲河(浑河支流)两岸,一旦发生原料或成品泄漏事故,尤其是水污染事故有较大概率进入浑河,引发跨界污染事故。经调查3个企业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单元情况,见表1。

表1 抚顺石化3个厂区企业情况

表1可见,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3个厂区环境风险物质存量巨大,通过对企业内环境风险物质的特征及储存情况的分析可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可能有罐区物料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故以及其他突发环境事件。因此判断抚顺市与沈阳市之间可能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较高。

续表 1

2.3 本溪市边界环境风险分析

本溪市与沈阳市的交界区为溪湖区和浑南新区,交界长度约17 km,经调查该区域无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很难造成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因此判断本溪市边界处可能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较低。

2.4 辽阳市边界环境风险分析

辽阳市的灯塔市与沈阳市交接区域为苏家屯区,交界长度约60 km,经调查交界两侧5 km范围内主要为村镇和农田,不涉及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按照现在两市边界情况,发生跨界污染事故可能性较低,因此判断辽阳市边界可能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较低。

3 环境应急资源情况

通过对沈阳经济区5个城市现有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发现各市环境应急资源(环境应急物资、人员、设备等方面)均有一定储备。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各市环境应急资源在数量、种类以及环境检测设备的时效性都存在一定欠缺或问题。目前除沈阳市外,其他城市环境应急物资主要通过与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实现,且各市均未建立实体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也无专门的环境应急物资运输车队,这就会造成真正发生事故时,都需要临时调度,会大大延长应对时间;除沈阳市外,其余4个城市均未建立环境应急专家库;各市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也同样依托大型企业,2021年沈阳市与沈阳中化化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该企业建立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作为沈阳市环境应急队,而其他四市主要是依靠大型化工企业的环境应急处置队伍;此外,各市环境应急监测主要依靠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各市设置的分中心,各市有临时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往往需要寻找社会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其可靠性难以保障;各市从事环境应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由1~2人负责,且多数处于兼职状态。因此,在沈阳经济区发生重特大环境事件时,各市要建立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4 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建立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沈阳经济区环境应急工作要求,依据《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共同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沈阳经济区(沈阳)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2018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和《2018年辽宁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2018年度,由沈阳市环境保护局牵头组织签订了《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并于2018年10月11日在沈阳市东四环桥西侧1.4 km处(浑河北岸)开展了跨市联合演练。2018年至今,五城市每年签订协议,并轮留组织联合演练,为沈阳经济区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联防联控机制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上,例如川陕、京津冀、成渝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1-4]都相应建立了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也对成熟,但其他领域鲜有文献描述。因此,沈阳经济区的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是借鉴区域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另一方面吸取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经验。基于此,沈阳经济区将从以下方面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见图1。

图1 沈阳经济区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

(1)以沈阳市作为突破口,建立市、区、园区三级(对应省、区域及市三级)联防联控机制,以此作为支撑拓展到沈阳经济区五城市。

(2)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协作制度,主动沟通,可去签订协议,定期(至少每季度)举行联席会议,各市生态环境局主管环境应急的领导人均需参加。

(3)加强研判预警,加强跨境水污染预测预警技术、大气污染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各市财部门、科技部门要列支相关费用和课题支持相关技术研究,从而为解决各市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建立会商机制,开展专项会商,提前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各市要组织对辖区工业企业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5)应急物资储备调查,可扩展到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应急管理能力范畴,各市要共享物资储备信息,方便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时同一协调调度。

(6)科学拦污控污。密切关注辽河、浑河等跨市河流,实施“一河一策一图”,掌握流域已有匝、坝等水利设施,按程序科学调度,协同做好拦污控污工作。

(7)强化信息通报。各市各区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规范的信息通报内容格式和汇报流程。

(8)实施联合监测。联合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明确采样点、时间、频次,统一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及共享数据信息。

(9)协同污染处置。按照梳理管理原则,各市对各自行政区域内污染处置负责,强化应急物资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协作。

(10)做好纠纷调处,跨界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损害的,污染责任人应对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11)落实保障基础。各市生态环境部门要建立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各市掌握本行政区可调配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鼓励编制联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建设。

5 结 论

通过对沈阳经济区城市间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梳理,掌握了沈阳经济区整体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情况,明确了辽河、浑河是沈阳经济区突发水环境事件重要载体,需要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间突发大气环境事件主要集中在各市交界处的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等级企业;沈阳经济区五城市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在“三队一库”(环境应急救援队、专家团队、监测团队和环境应急物资库)的建设运行和各城市间的协同处置上。基于此,建议沈阳经济区建立区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持续推进沈阳经济区五城市建立联合防控预警、联合应急应对、协同后期处置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有效保障沈阳经济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区沈阳市沈阳
最小和最大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获奖名单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