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冬奥冠军

2022-03-08张馨予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杨扬冰刀滑冰

张馨予

(左起)范可新、王濛、杨扬、孙琳琳。本文图/IC视觉中国

1985年8月,杨扬刚进入七台河体校速滑教练董延海的速滑班时,和其他孩子有不小的差距。

当时杨扬的父亲刚因工作调动从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搬到七台河,带着有滑冰基础的杨扬走进了七台河体校。10岁的杨扬身高1.27米,体重24.5公斤,曾经因为瘦小被佳木斯市体校拒之门外,但董延海让她先来试试。董延海记得,第一堂训练课,尽管杨扬使尽全力,但在30米加速跑里还是被人甩在后面。进入冬季,第一次上冰,董延海原以为杨扬能滑得不错,可是杨扬腿蹲不下去,脚脖子也软,几乎只能站着滑。但杨扬比董延海想象中要强。一个多月后,原本踉踉跄跄的杨扬已经能够自如地在队伍中滑行。

董延海留存的杨扬在1987年写的作文,记录了杨扬最初对于拿到冠军的想象:“每当我看见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哭了的时候,我是多么地羡慕啊!我想如果我也站在领奖台上,胸前挂着用苦与累换来的闪着金光的金牌时,别人也会用羡慕的眼光来看着我的。那时我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杨扬的另一位伯乐很快也出現了。1988年2月,杨扬随七台河市速滑代表队到牡丹江市参加全省少年速滑比赛,杨扬是丙组的参赛者,与队友在最后一项比赛男女混合3000米集体滑中拿到冠军。那一场比赛之后,包括黑龙江省体校教练金美玉在内的几个教练都希望董延海把杨扬输送到自己的队伍,之后杨扬师从金美玉,改练刚刚兴起的短道速滑。

杨扬。

在董延海的记忆中,杨扬对于放弃是不接受的。1993年,杨扬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500米比赛中,一起跑就被绊倒,头部猛烈撞击到挡板上。已经受伤的杨扬爬了起来,朝起跑线滑去,滑出两步后又摔倒在冰场上,十几米的距离里摔倒爬起数次。杨扬后来回到了起跑线,但她很快又昏了过去,最终没有完成比赛。

对于杨扬来说,整个1993年都是灰暗的一年。在那年年末举行的奥运选拔赛中,杨扬未被选上,在国家集训队训练结束后回到了哈尔滨。那一年,董延海从杨扬的来信中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以及对于滑冰运动成功的渴望。

杨扬随后将状态调整了过来。1995年,杨扬从黑龙江省队进入国家队,并在1996年获得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并和王春露、杨阳、孙丹丹一起打破了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到了1997年,杨扬已经获得多个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

但杨扬的第一个冬奥冠军,比她想象中来得要晚。1998年长野冬奥会,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中,杨扬第一个冲刺终点,在场观赛的董延海原本以为中国队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但裁判很快打出了杨扬犯规的手势,称杨扬“横切犯规”,比赛成绩被取消。

杨扬把希望寄托在长野冬奥会短道比赛的最后一项,也就是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那场比赛中,杨扬和王春露、杨阳、孙丹丹原本始终滑在第一位,但在仅剩最后两圈时,王春露和杨扬交接失误,被韩国队赶超,杨扬几次超越都未能成功,最终韩国队获得金牌。

长野冬奥会惨败后,杨扬曾一度考虑过退役。1998年底,杨扬在寄给董延海的信中写道:“奥运会结束之后,我曾经彷徨了一阵,原计划打完冬奥会去上学的梦想,被现实中的种种原因以及我对滑冰的恋恋不舍给打破了(后者更为重要)。我决定继续练下去,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以44.187秒的成绩拿下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赛后,杨扬说,“四年前,我就期望得到这块金牌,但却没有成功。今天这块金牌我等了四年,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2019年2月16日,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开幕。开幕前夕,王濛坐上了回家乡的飞机,带上了她的所有金牌,在机场过安检时,被工作人员拦下。当安检人员打开王濛的行李看到100多块金牌时,“大家都被震住了。”开馆三年来,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的讲解员赵娜一直很喜欢向参观者讲述这个故事。

七台河一共出了四位短道速滑冬奥冠军,冠军馆是当地第一个详细介绍短道速滑发展史的展览馆。冠军馆的镇馆之宝,是张杰、杨扬、王濛等世界冠军和冬奥冠军的金牌,其中王濛的金牌全部都是真品。

北京冬奥会期间,王濛受关注的程度空前地高。人们刚开始是被她解说短道速滑赛时的金句所吸引,后来则是怀念她在十几年前开创的那个“濛时代”,并且用反复回顾王濛夺冠赛事集锦的方式,回味中国代表队在某项赛事上一骑绝尘的快感。

王濛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独揽三金,共7次打破短道速滑女子500米世界纪录,运动生涯共获得104枚金牌,其中冬奥会4枚,世锦赛18枚,世界杯82枚。

在对滑冰技术、规则、器材的研究方面,王濛身上有七台河第一代短道速滑教练孟庆余的影子。

王濛在1995年开始学习速滑,启蒙教练是马庆忠,孟庆余也是她的老师。七台河的另一位短道速滑教练赵小兵曾短暂教过王濛,“小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很爱钻研的孩子。当时训练完,有时会带着王濛和其他孩子去看省队的运动员训练,王濛就问我:‘这些人里谁滑得最好?’然后就盯着这一个人。”

王濛

赵小兵说,那时十多岁的王濛和其他队员不太一样,她会认真琢磨优秀的运动员是怎么滑冰的,并且那时她几乎不看女生训练,只盯着男生怎么训练,然后模仿、学习。

即便是王濛不再滑冰的现在,她对于滑冰技术与规则的研究,仍能在她的解说工作中体现出来。在2022年2月11日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李文龙因与加拿大选手的冰刀发生触碰,重心不稳摔出了赛道。当时王濛在解说中,很肯定地说中国队会被判进决赛,表示这是“踢刀”了,并且补充说她在任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组长时,曾向国际滑联技术代表请教了两个小时这种情况下的规则。

教练对于规则的熟谙和理解至关重要。在1980年代初,国内滑冰通常都是滑大道,也就是“速度滑冰”,但孟庆余率先在七台河决定改练短道速滑。“那时候大家都在摸索,孟庆余在短道刚兴起的时候就果断选择转项,这个决策很关键。”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猛说。

在冰刀等器材方面,王濛也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王濛曾公开说,其他国家的器材教练,整理器材都没有她整理得好。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不仅负责打磨自己的冰刀,也负责打磨周洋的冰刀。到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王濛也负责打磨李坚柔的冰刀。

“冰刀非常重要。每一个运动员,对于冰刀的要求都不一样,冰刀的长度、冰刀的弧度、冰刀的位置都很有讲究,例如刀弧是要根据你的身高体重、滑行速度、滑行技术来调整的。”赵小兵说,孟慶余做教练时,每晚都会为队员磨冰刀,也一直在研究冰刀怎样磨会更好。

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转播商中国移动咪咕近日宣布,王濛将与黄健翔组建“濛翔组合”,进军解说界,未来王濛将不仅为冰上运动解说,还有可能解说其他体育赛事。作为一个习惯于研究体育运动技术与规则的运动员,王濛很可能不会重新回到冰场,体育评论员或许也会是适合她的新角色。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异常激烈。比赛中,中国队与统治该项目16年之久的韩国队交替领先,韩国队两次超越中国队,又被中国队反超。转折点出现在比赛的倒数第五圈,韩国队金玟廷交接后从内道超越,与孙琳琳发生碰撞,孙琳琳踩到了金玟廷的冰刀,险些摔倒,不得不减慢速度。中国队失去优势,令韩国队率先冲过终点线。

时任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的李琰随后提出申诉,裁判观看录像回放后,判定金玟廷技术犯规,韩国队被取消成绩,中国队则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冠军,拿到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枚团体金牌。

孙琳琳。

赛后,时任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的杨占武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队能够夺冠,孙琳琳功不可没。“赛前我们曾经提醒队员,在极端情况下不能丢速度,而孙琳琳自己滑得很干净,被挤出跑道和路线之后始终保持着身体平衡,然后又回来,很不容易。”因为这场比赛,王濛、周洋、孙琳琳和张会开始被冰迷称为“四朵金花”。

孙琳琳后来对自己的启蒙教练赵小兵回忆过那场比赛。“她和我说,当时就想着一定不能倒。如果摔倒了,前三名肯定没有希望了,但只要不倒,也许我们就能是冠军。”赵小兵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这样一场比赛上,可能很多运动员都会出现和孙琳琳一样的想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说到做到。

沉稳,是孙琳琳的启蒙教练赵小兵对孙琳琳滑冰风格的概括,也是孙琳琳成为那场比赛功臣的关键。

1995年4月,8岁的孙琳琳被七台河市少儿业余体校教练赵小兵选中,当时孙琳琳没有任何滑冰的基础。“当时选拔,有一项是让孩子们在200米跑道的操场跑一圈。刚出发的时候,孙琳琳跑倒数第二,但是跑着跑着,很多孩子都跑不动了,慢慢放慢或者放弃了。到了冲刺终点的时候,孙琳琳成了小组第一。”赵小兵说,滑冰选材时,要看孩子在陆地上跑跳的协调性、灵活性,意志力也非常重要。赵小兵对孙琳琳的努力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努力有时指的不是量大,而是认真。就像训练深蹲跳50次,做到第40次时,超过70%的孩子就会偷懒,跳不高蹲不下,但像孙琳琳这样的孩子,会把每个动作都做标准。”

在温哥华冬奥会后退役的孙琳琳曾想过不再滑冰。2010年下半年,孙琳琳与王濛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班学习,2011年转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进修语言。但之后,她又开始在空闲时间义务教当地孩子滑冰,重拾速滑。2018年,孙琳琳以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助理教练的身份参加了平昌冬奥会,并在2019年应昔日队友王濛邀请,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2020年,王濛和孙琳琳卸任。

2022年2月5日,29岁的范可新与队友以0.016秒的优势,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金牌。孟庆余的遗孀韩平云在电视前看了这场比赛的直播。“范可新真的如愿了。孟老师也如愿了。”韩平云说。

孟庆余是包括范可新在内的众多七台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教练,他在2006年8月2日因车祸意外去世。同一年,范可新由七台河市输送到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分校。

七台河市业余体校短道速滑教练赵小兵记得,孟庆余生前常对自己说“范可新以后肯定是世界冠军”,尽管那时范可新看起来比其他孩子都要瘦弱。类似的话,孟庆余不只对一个人说过。十几年前,作为七台河当地记者的韩冰曾到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采访孟庆余,“当时他就和我说,‘快给范可新多拍点照’,说她以后最有可能是冠军。”

范可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她17岁时就来了。2010年10月,蒙特利尔短道速滑世界杯,范可新和周洋、刘秋宏、张会一起夺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随后的几年里,范可新在2011年谢菲爾德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2012年上海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2013年上海短道速滑世界杯等多场赛事中得到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

只是在冬奥会赛场上,范可新的金牌运始终不够好。2014年索契冬奥会,范可新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决赛中意外摔倒,在女子1000米决赛中获得亚军。2018年平昌冬奥会,范可新在女子500米半决赛中被判犯规,尽管第三个撞线,但成绩无效,在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也因犯规被判成绩取消。

平昌奥运会犯规争议后,范可新罕见地发出言辞激烈的微博:“直到现在这个结果我们都没办法接受。我爱的短道,那个值得我坚持这么久的短道真的不是现在这样。”七台河市体育局原副局长、现任该局三级调研员的王宏斌回忆,平昌奥运会比赛期间,范可新的父母受不了压力,无论谁上门都不再接待。

即便是在北京冬奥会上终于拿到的这枚金牌,对于范可新和几位队友来说也颇为惊险。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半决赛中,中国队仅获得小组第三,是裁判通过回放判罚美国队和俄罗斯奥运队犯规,中国队才进入决赛。决赛后半程,中国队的优势一度被不断缩小,最后以微弱优势取胜。

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猛曾是杨扬在七台河短道速滑队时的队员,他说,短道速滑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实力与运气必不可少,“所以短道速滑的比赛才这么精彩。”运气在范可新第三次参加冬奥时才最终光临。

等待运气来临时,范可新几乎从没有放松过。范可新的哥哥范恩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范可新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年,“每年4月份放春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年就是那个时候能够看到她。”

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从小将熬成队内支柱,范可新的坚持其实夹杂着更复杂的情绪。七台河是东北煤城,不少短道速滑运动员是矿工子女,家庭条件不算差。父亲是煤矿工人的七台河市体校重点班主教练张利增回忆,2000年前后,煤矿工人的工资能达到2000元左右,远高于当地其他职业。而范可新的父母是在七台河开了一家修鞋铺,一家人的吃、住、生意集中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教练免去了范可新学滑冰的学费,是父母同意让她学滑冰的原因之一。

韩平云回忆,孟庆余过去很少对范可新说“你一定要拿奖牌”“你一定要得冠军”之类的话,但会对范可新说“你要好好训练,出了成绩以后,改善你的家庭状况,让父母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北京冬奥会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决赛后,范可新拿到了第一枚属于自己的冬奥金牌。“我觉得,我等这块金牌太久了。”范可新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猜你喜欢

杨扬冰刀滑冰
滑冰大比拼
滑冰
杨扬:中国冬奥夺金第一人
油画作品三幅《太》《放》《释》
小老鼠滑冰
“滑冰”
大杨扬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冬季奥运会第一金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3)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1)
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