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卫生统计学教学探索
—导图式教学

2022-03-07杨傲然

智库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导图卫生问卷

杨傲然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新的发展途径,2017年由教育部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是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距离提出“互联网+”模式已有4年。如今教育模式已有过去的“互联网+教育”转变为“互联网+专业”“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对教学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更能从互联网中了解更多思政内容,可融入相关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的迭代更新,资源信息的更新速度愈来愈快,在海量的数据下,学生如何能在网上学习,如何做好总结归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卫生统计学课程为例,探索性采用导图式教学进行教学效果的研究。

卫生统计学是培养公共卫生类人才的专业核心课,也是职业资格考试分值占比较高的一门课程,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对公共卫生类人才的需求加大,而基层公共卫生类人才无证现象较普遍[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能否通过与卫生统计学有一定关系,而且又因学科的特殊性,统计学难度较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较难[2,3],难以学懂也是卫生统计学无法学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卫生统计学更是如此,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专科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卫生统计学难度骤增,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按照课本进行讲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思维进行授课,将不同知识点采取点、线、面方式结合,组合成一个三维空间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理解。

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思维归纳、整理、总结的工具[4],在学习卫生统计学时具有优势,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以及课后总结,可以发现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也可提高使用者总结能力,也可获得增强发散思维的能力,本研究采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将主要统计方法以及应用条件以导图的形式展示,让学生补充,课后让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通过课上课下联合使用可将学生知识框架打牢,获得牢固的统计知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高校三年制专科预防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作研究对象:2020级预防医学1班97人为思维导图组,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教学,理清教学脉络,2020级预防医学2班93人为对照组,作为常规教学方式,两组学生教材均采用高等出版社出版,李晓松主编《医学统计学》第4版,授课教师为同一教师,授课学时均为56学时,最后进行统一课程考试(均为客观题)。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在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匿名线上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研问卷,包括对思维导图认知,卫生统计学知识难度以及掌握程度,影响学习效果等模块,第二分析学生笔试成绩。

(三)资料收集

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在教室让学生在线填写问卷并当场提交,考试结束后收集考试成绩并统计分析。

(四)统计软件与方法

将在线期末成绩导出,应用MS Excel 36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表示,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为统计基准。

二、结果

(一)问卷完成情况以及信效度分析

本学期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问卷97份,回收率100%,问卷信度分析结果克隆巴赫系数α=0.890,效度分析结果为 KMO=0.891,χ2=579.797,p<0.001,可认为该问卷可信度非常高。

(二)思维导图对学习卫生统计学影响

本次调查中,发现教学前接触过思维导图有52人(占53.6%),未接触过思维导图45人(占46.4%),经过思维导图教学后,认为卫生统计学学习内容很难共21人(占比21.6),认为一般及简单占比78.4%,认同思维导图可以有利于知识点理解共74人,占比76.3%,认为思维导图有利于重难点知识掌握共67人(占比69.1%),认为思维导图可以明确知识点联系和区别有80人(占82.5%),认同思维导图有利于课后复习效率提高有66人(占68%),可提高卫生统计学兴趣有51人(占比52.6%),认同可将思维导图推广其他学科共54人(占55.7%)。

(三)是否接触过思维导图对卫生统计学学习影响

根据学生反馈,发现早期接触过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学生相比未接触过思维导图学生更有利于各知识点的学习理解(z=-2.460,p=0.014<0.05),也更有利于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z=-2.350,p=0.019<0.05),也有利于明确各知识点联系与区别(z=-2.136,p=0.033<0.05), 在 课后复习中有利于提高效率(z=-2.001,p=0.045<0.05), 接 触过思维导图同学更加愿意将此教学模式推广至其他课程(z=-2.275,p=0.023<0.05), 详见表1和图1。

表1 是否接触过思维导图教学对学习影响分析表(例)

图1 是否接触过思维导图知识对学习认同度雷达图

(四)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对比

实验班平均成绩为75.92±12.32分 优 于 对 照 班59.60±21.82分(t=5.381,p<0.001),实验班及格率为88.66%,远高于对照班42.86%,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0.473,p<0.001),实验班最低分为32分,最高分为94分,对照班最低分26分,最高分98分(见表2)。

表2 两班成绩比较

三、讨论

本次教学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卫生统计学进行大胆探索,课程讲授共分4个阶段进行;第一,课前推送与卫生统计学具有关联的思政内容,让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基础上,更有爱国情怀;第二,课前导入阶段由学生(随机方式)展示已绘思维导图以及预习内容总结;第三,课堂过程中采取多方式(引导,微视频等方式)进行讲授课程内容;第四,课后为学生自行总结本节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并上传至超星平台(如图2)。

图2 课程教学流程图

卫生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学科,内容多、知识点易混淆为本门课程学习的难点及痛点,掌握卫生统计学知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5],由于专科层次学生的发散思维较强,归纳的能力较为薄弱,因而笔者通过思维导图式教学进行研究,通过此次探索性研究,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概括总结的学习工具[6-7],可将卫生统计学枯燥的知识以图形、线条形式贯穿,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可发散式地扩展学习,将碎片化课程知识转换为自我知识体系,伴随课程的延伸,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人类遗忘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8],初期学生知识遗忘率增加,不利于后期学习,将思维导图作为复习工具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点,且伴随时间的推移,学生进行不断自我总结,遗忘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可将卫生统计学知识永久储存于大脑中。

本次对实验班同学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接触过思维导图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更高、学习效率更高、更加有强烈意愿将思维导图纳入其他课程学习,这说明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专科层次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样可推动其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枯燥知识趣味化。逻辑总结能力是当今专科层次学生的弱点,也可能与本科层次的学生成绩差距具有一定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可从提升专科学生总结能力作为突破口,尝试减少专本学生差距,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优秀的思维工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掌握知识能力,还具有开阔思维能力,利于知识延伸,并较好完成自学内容,将学生由原先点思维串起来形成线性思维,最终转换为3D模型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达到更高境界。

对照组班级学生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9],学生反馈认为卫生统计学难学,知识点多,易混淆,从而打击学习兴趣,在期末成绩中可发现,实验班成绩远高于对照班且积极性高于对照班,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实验班教学相比对照班更加轻松容易,多数知识点实验班讲解一次即可,对照班学生需反复讲解且会遗忘前期内容,需重复复习,以上迹象表明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对于学生教学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在以往经验中,医学院校师生均认为卫生统计学枯燥[2]、乏味[3]、难学、难教,思维导图可以在课前通过填空形式复习,课上通过思维导图推进教学,课后学生可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可实现个性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伴随职业3.0时代来临,新型职业教育应当开拓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及发展方向,使其合乎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今后在理论课教学基础上将加入实践教学思维导图,并将大量思政类教学思维导图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思政与具体课程讲解内容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并具有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生。

四、结语

通过课程探索性研究,凸显出导图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体现出“互联网+导图+专业课”特色,之所以选择统计学课程,就在于其难懂,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作者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未来将继续探索完善导图式教学,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寻找资源并具备进行资源配置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共卫生人才[10],培养全面发展的公共卫生人才迫在眉睫,将思维导图进行多元化,融入更多课程是今后要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导图卫生问卷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保护环境卫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卫生歌
讲卫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