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甲基紫的吸附
2022-03-07刘小林陈擘威
刘小林,张 勇,王 艳,陈擘威
(1.绵阳师范学院 数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2.四川省新型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四川 绵阳 621010)
据统计,2020年我国染料生产量达76.9万 t,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纺织工业[1-3]。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含有染料的废水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大多数染料分子结构复杂、生物降解性低、结构稳定、毒性大,其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4]、膜分离法[5]、絮凝法[6]、光催化降解[7]和离子交换法[8]。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9]。常见的吸附剂,主要有金属氧化物[10]、天然高分子材料[11]、活性炭[12]、沸石[3]等。其中,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原料丰富、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成为废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热点[13]。
壳聚糖(CS)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资源,含有大量游离的羟基和氨基,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染料,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11]。为了防止CS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以及提高力学性能,通常采用化学法对CS进一步交联提高其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同时,在CS中引入硫醇基(—SH)、磺酸基(—SO3H)和羧基(—COOH)等官能团,能有效增强CS与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基于上述原因,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薛城等[14]利用聚丙烯酸接枝改性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物,用于去除亚甲基蓝,最大吸附量为152.00 mg/g。Mahdi等[15]以马来酸酐(MAH)为改性剂,将壳聚糖引入聚(丙烯酸-乙烯基膦酸)水凝胶,对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56、66.89 mg/g。然而通过刚性乙烯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进行化学交联的壳聚糖却鲜有报道。DVB作为一种芳香类乙烯基单体,可以有效提高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DVB的芳香环与染料之间存在π-π作用,可以作为吸附位点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16]。
本文研究采用CS接枝马来酸酐(MAH),形成接枝共聚物,再加入二乙烯苯(DVB),通过共聚反应,形成了三元体系的CS/MAH/DVB聚合物,以甲基紫(MV)作为染料模型污染物,系统研究了CS/MAH/DVB聚合物对MV的吸附性能,讨论了pH值、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壳聚糖(CS,75%脱乙酰)、2,2′—偶氮二异丁腈(AIBN)(AR,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二乙烯基苯(DVB,55%)(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PTSA)(AR,阿法埃莎(中国)化学有限公司);马来酸酐(MAH)、甲酰胺、二甲基亚砜(DMSO)、乙醇、盐酸(HCl)、氢氧化钾(NaOH)、甲基紫(MV)(AR,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Nicolet-570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Ultra 55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德国Zeiss公司);XSAM800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英国Kratos公司);pHs-3c型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UV-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1.2 CS/MAH/DVB聚合物的制备
在氩气保护下,向50 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壳聚糖(0.50 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55 g)和甲酰胺(50 mL),室温搅拌至反应物透明澄清,然后加入马来酸酐(1.27 g),333 K搅拌反应24 h。向二甲基亚砜(5 mL)依次加入二乙烯基苯(0.57 mL)、AIBN(0.1 g),溶解后,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343 K反应12 h,得到凝胶。将凝胶先后用乙醇、去离子水各交换3次,去除残留的原料和溶剂,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MAH/DVB复合材料。
1.3 吸附实验
在298 K下进行吸附实验,将一定量的CS/MAH/DVB浸泡在10 mL不同质量浓度的MV溶液中,搅拌2 h,然后使用0.45 μm聚丙烯注射过滤器过滤实现固液分离。随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584 nm处的吸光度,并根据MV的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剩余MV质量浓度。根据式(1)(2)分别计算样品对染料的去除率(R,%)和平衡吸附量(qe,mg/g)。
(1)
(2)
式中:Ci为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mg/L;Ce为吸附平衡时的染料质量浓度,mg/L;M吸附剂质量,g;V为染料体积,L。
1.4 再生实验
称取25 mg CS/MAH/DVB加入到100 mL 50 mg/L的MV溶液中,搅拌2 h,分离固液。将吸附后的吸附剂加入到酸性丙酮(pH值3)中脱附,再依次用NaOH(0.1 mol/L),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烘干。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再生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CS/MAH/DVB的表征分析
2.1.1 化学结构表征
CS和CS/MAH/DVB的FTIR谱图见图1,CS曲线中,2 920和2 850 cm-1处的吸收峰是壳聚糖上亚甲基的对称、反对称伸缩振动;1 632、1 392 cm-1处的强吸收峰是壳聚糖上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的特征峰;1 090 cm-1处的吸收峰来源C—O的伸缩振动。由图1示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后的CS/MAH/DVB复合材料出现了2个新的吸收峰,分别位于1 401、1 384 cm-1处,属于—COO-的对称伸缩振动,以上分析说明成功在壳聚糖上接枝了马来酸酐。CS/MAH/DVB上的—COO-与阳离子染料分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有利于材料吸附阳离子染料分子。
图2 CS和CS/MAH/DVB的XPS谱图Fig.2 XPS spectra of CS and CS/MAH/DVB. (a) XPS survey scan of CS and CS/MAH/DVB; (b) High-resolution C1s spectra of CS/MAH/DVB
2.1.2 形貌分析
图3是CS/MAH/DVB的SEM照片。在低倍数SEM照片(图3(a))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CS/MAH/DVB具有典型的壳聚糖片层结构;在高倍数SEM图(图3(b))中,CS/MAH/DVB表面较为粗糙,可以为吸附染料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有利于材料吸附染料。
图3 CS/MAH/DVB的SEM照片Fig.3 SEM images of CS/MAH/DVB
2.2 CS/MAH/DVB吸附性能研究
2.2.1 吸附剂质量浓度的影响
在298 K,MV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2 h,pH值10的条件下,考察吸附剂CS/MAH/DVB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剂用量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吸附剂CS/MAH/DVB用量从0.1 g/L增加到1.0 g/L,去除率R从95%逐渐增加到100%,而吸附量从474.30 mg/g下降到49.90 mg/g。当CS/MAH/DVB用量为0.25 g/L时,对MV的去除率到达99%,吸附量为197.40 mg/g;当用量0.5 g/L时,去除率到达100%,吸附量为99.80 mg/g。这是因为随着吸附剂CS/MAH/DVB用量增加,有效的吸附位点增加,有利于吸附MV,去除率增加。考虑到CS/MAH/DVB用量对吸附MV的去除率和吸附量的影响,本文研究采用吸附剂质量浓度为0.25 g/L。
图4 吸附剂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dsorbent dosage of adsorption performance
2.2.2 溶液pH值的影响
在298 K,MV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2 h,CS/MAH/DVB质量浓度为0.25 g/L的条件下,考察溶液pH值对CS/MAH/DVB吸附性能的影响,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示出,在pH值小于6范围内,CS/MAH/DVB对MV的去除率随pH值增加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在pH值小于6时,溶液中的质子与MV存在竞争作用。另一方面,CS/MAH/DVB的零点电荷pH值为4.9,表明溶液pH值小于4.9时,CS/MAH/DVB表面带正电荷,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在壳聚糖中引入了羧基和酰胺键,这2种基团发生质子化,从而材料表面带正电荷;pH值大于4.9,材料表面带负电荷[18],这是由于羧基电离。因此,在溶液pH值小于5时,复合材料与MV存在静电排斥作用,去除率低;pH值大于6时,复合材料与MV之间存在强的静电作用,吸附性能增强,去除率达到100%。
图5 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Fig.5 Effect of pH value of solution of adsorption performance
2.2.3 接触时间的影响和动力学研究
在298 K,溶液pH值10,CS/MAH/DVB质量浓度为0.25 g/L的条件下,取样时间分别为5、10、20、30、40、50、60、100 min,考察接触时间对CS/MAH/DV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接触时间对CS/MAH/DVB吸附MV的影响Fig.6 Effect of contact time for adsorption of methyl violet on CS/MAH/DVB
从图6可以看出,在初始20 min内,CS/MAH/DVB对MV的吸附速率很快,随后速率减慢,最终在60 min达到吸附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在吸附过程的初始阶段,CS/MAH/DVB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的吸附位点;到后期,表面吸附位点逐渐饱和,因此吸附速率减慢。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吸附机制,采用准一阶动力学和准二阶动力模型研究了吸附过程,拟合结果和相关参数如图7和表1所示。
准一阶动力学模型:
ln(qe-qt)=lnqe-Klt
(3)
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4)
式中:K1为准一阶吸附速率常数,min-1;qt为t时刻吸附量,mg/g;qe为平衡吸附量,mg/g;K2为准二阶吸附速率常数,g/(g·min)。
图7 吸附动力学拟合曲线Fig.7 Kinetics fitting lines for adsorption. (a) Pseudo- first-order model; (b)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表1中,通过比较线性相关系数以及拟合吸附量和实际吸附量差距,发现CS/MAH/DVB对MV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这说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化学吸附,吸附驱动力是通过材料表面的官能团—酰胺键以及酸酐根与MV之间的静电作用。该结果与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一致。
表1 CS/MAH/DVB吸附MV的吸附动力学参数Tab.1 Kinetic parameters of adsorption of methyl violet on CS/MAH/DVB
2.2.4 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线
在298、308、318 K温度下,溶液pH值10,CS/MAH/DVB质量浓度为0.25 g/L条件下,不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CS/MAH/DV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随着MV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增大,CS/MAH/DVB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最终到达平衡;此外,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量随之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同一温度下,随着MV染料浓度增加,CS/MAH/DVB的吸附活性位点与溶液中MV分子的比例逐渐减小,吸附位点逐渐饱和;温度升高促进分子热运动,有利于染料分子接近复合材料CS/MAH/DVB的吸附位点,因此吸附量增加。
图8 MV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对CS/MAH/DVB 性能的影响Fig.8 Effect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同时,还采用线性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研究了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和相关参数如图9和表2所示。
图9 吸附等温拟合曲线Fig.9 Adsorption isotherms fitting lines. (a)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b)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表2 CS/MAH/DVB吸附MV的吸附等温线参数Tab.2 Isotherm parameters of adsorption of methyl violet on CS/MAH/DVB
Langmuir等温模型:
(5)
Freundlich等温模型:
(6)
式中:KL为Langmuir吸附常数,L/mg;Ce为平衡染料浓度,mg/g;qe为平衡吸附量,mg/g;qm为饱和吸附量,mg/g;KF为Freundich吸附常数,L/mg;nf为Freundich常数。
比较表2中2种等温模型的相关线性系数和饱和吸附量,复合材料CS/MAH/DVB对MV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这表明吸附过程是单层均匀的化学吸附。在289、308 和318 K条件下,根据Langmuir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分别是349.65、373.13、375.94 mg/g。相同的制备条件下合成了单改性的CS/MAH,同一条件下,测定了CS和CS/MAH对甲基紫的吸附量。不同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量比较如表3所示,CS/MAH/DVB的吸附量要大于CS和单改性的CS/MAH的吸附量,同时,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不同种类吸附剂相比,马来酸酐和二乙基苯改性的CS/MAH/DVB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作为一种有效去除MV的吸附剂。
表3 不同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量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yes on different adsorbents
2.2.5 热力学研究
根据3个主要的热力学参数,即吉布斯自由能(ΔG0)、焓变(ΔH0)和熵变(ΔS0),讨论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19]。计算公式如下:
ΔG0=-RTlnK0
(7)
ΔG0=ΔH0-TΔS0
(8)
(9)
K0=1 000·KL·M·C0
(10)
式中:K0为标准平衡常数;R为热力学常数,8.314 J/(mol·K);T为吸附时温度,K;M为MV的分子量,408.03 g/mol;C0为标准浓度单位,1 mol/L。
根据lnK与1/T的线性拟合,得到相关热力学参数如表4所示。3个温度下的ΔG0分别是-31.24、-32.50、-33.77 kJ/mol,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同时,ΔH0为6.52 kJ/mol,大于0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与升温吸附量增加相符。ΔS0大于0,说明吸附过程甲基紫体系混乱度增加,CS/MAH/DVB与甲基紫分子在固—液接触面的随机性增加[24]。
表4 CS/MAH/DVB吸附MV的热力学参数Tab.4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adsorption of methyl violet on CS/MAH/DVB
2.2.6 再生实验
吸附剂的再生循环性能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298 K,溶液pH值10,CS/MAH/DVB用量为0.25 g/L,MV初始质量浓度50 mg/L的条件下,对CS/MAH/DVB进行5次吸附-脱附再生实验,CS/MAH/DVB循环次数对吸附MV的影响结果如图10所示。
由图10可见,5次循环利用后,CS/MAH/DVB对MV的吸附量仍然可达176.41 mg/g,去除率仍然可达88.20%,对MV的去除效果较为稳定。因此,CS/MAH/DVB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是一具有应用潜力的吸附剂。
图10 CS/MAH/DVB循环次数对吸附MV的影响Fig.10 Effect of CS/MAH/DVB regeneration cycle times on adsorption of MV
3 结 论
本文以壳聚糖为基体,利用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通过化学改性制备了壳聚糖/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三元体系聚合物,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等不同条件对吸附甲基紫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①壳聚糖/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三元体系聚合物对甲基紫的吸附性能随用量增加、pH值增大以及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298 K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49.65 mg/g。根据热力学研究,壳聚糖/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三元体系聚合物对甲基紫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②壳聚糖/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三元体系聚合物可以高效地吸附废水的甲基紫,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