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2022-03-07田小秋
徐 瑛 田小秋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其主要意义即“德育”。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行为规范原本混在一起,皆融于习俗之中,把教育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是近代的事。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不局限于“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诉诸“间接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学校集体生活和发掘课程中潜在的社会成分,进行道德训练。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诸多教育专家结合中国当下的德育现状,深入研究,提出了“情感德育”“希望德育”“生命德育”等众多有影响的德育学说。虽然切口不同,但其遵循的德育理路十分一致,都希望在学校内部“重复社会生活的典型环境”,让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参与校内社会生活,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对社会生活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从中获得道德经验。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科小”)结合校情,全面贯彻“生活中育人”的思想,进行了多年实践,提出了“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生活德育主张。
一、好好生活:源于对当下德育的现实追问
(一)德行何以割裂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会去攀爬树木,不会去随意摘取盛开的花朵,但旅游度假中的不文明现象却常见报端;学生日记中常见在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事件,生活中却又十分鲜见……类似于这样的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在教育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什么学生会说一套、做一套呢?杜威说:“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学生课堂中明白的“关于道德的观念”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是一种特定生活情境中的选择,而没有成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学生处于一种纯粹的道德生活的状态中的,但实际上离开真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是苍白而无力的。
(二)德育的目的是什么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人,还是培养“德育学者”?答案自然是前者。但不妨看看这样一节以“放飞理想”为主题的班会:从什么是理想谈到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从伟大人物的从小立志谈到立长志、常立志,再到为实现理想该如何做……这样的德育流程在学校生活中不断上演。但事实是经历了这样学习过程的学生,关于“理想”可能会是一位头头是道的“德育学者”,却依然无法真正树立理想。
二、好好生活:生活与道德一体性的应然追求
(一)美德该怎么教
美德可教吗?这是一个古今中外哲学家、教育家议论不绝的话题。将生活中的道德集中起来,并按一定知识体系编排,逐步教给学生,是许多学校崇尚的做法。这样的“德目主义”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任何人的生活都没有专门的道德时间。生活具有整体性,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道德与生活不可分割。强行分割只能导致生活与道德的双重死亡。
美德可教,但不可像一般学科知识那般教。德育必须与儿童生活联系,给儿童整理、反思自己生活的机会。所以,道德就在生活之中,我们在过好生活的同时也就学习了道德,成就了德性。
(二)何谓“好好生活”
1.好的生活。
生活的主体是人,当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有意义,而不是“被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儿童能全身心投入地生活,那么这种生活对儿童而言就是“好的生活”。如果学校生活忽略了儿童当下的需要,儿童成了学校的工具、社会的工具、自己未来的预备,这时儿童就会自觉从这样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这样的生活就不是“好的生活”。
2.好好生活。
尊重儿童生活的主体性、整体性,让儿童在“好的生活”中找到“生活感觉”,自主进行生活意义的建构,逐步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好好生活”。
三、好好生活:在“好的生活”中生长
生活需要“过”,需要儿童自己去“过”,让儿童在连续不断的生活实践中自主反思、整理,这是生活德育落地的根本原则。学校需构造令儿童感觉舒适的物理空间,需营造令儿童感觉安全的心理空间,让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地生活,在其自身生活中成就自己。
(一)万物化人:展现校园空间的友好
1.以儿童为中心的建筑空间。
万物皆承载文化,万物皆可入心。传统校园布局讲求效率、管控、安全,这样的标准空间易忽视学生成长中的社会性、创造性与自主性。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引下,科小校园建造设计时,基于对儿童生活的尊重,打破建筑界面的完整性,让校园建筑整体流露出向自然延展的热情。校园中拥有大量的社会交往空间,各种功能单元激发了校园空间的多义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多种活动中,学生在此漫步、相遇、玩耍。校园“告诉”学生,他们不仅是校园的使用者,更是校园中的一员,他们的活动是校园里最动人的景观。
2.以生活为中心的交往空间。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财”。科小校园里建有千余平方米的以“衣食住行财”为主题的生活馆,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缝纫、烹调,交流如何出行……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交往、涵养品性。学校还建有艺术空间,那里定期展示学生作品,举办学生个人或联合画展;学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建设了民间艺术博物馆,学生们在这里欣赏非遗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学校还建有体育俱乐部,桌面足球、投篮机等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超市、银行、邮局、农场等特色少先队阵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生活,积极实现自我价值。校园每一个场所都是诗意的天地、个性的世界、心性的感应所。
(二)关系育人:营造互相悦纳的关系
交往与互动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被别人接受,说明自己是被生活所赞许的人;不被人接受,说明自己是被生活所排斥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育互相悦纳的人际关系。
1.师生关系,由育人向育己的转向。
有一段时间,校园内的学生不够“文明有礼”,见到老师、客人主动打招呼的很少。学校利用晨会、班会、广播台等进行了多轮文明礼仪教育,成效依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生活“告诉”儿童什么,是不以成年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有些课堂上,学生不是在思考正确的答案而是在琢磨老师心中认为正确的答案;有些班主任不苟言笑,时间久了,班级学生也严肃有余……儿童处于“被生活”的状态,这种关系就是一种“道德教育”,它在“告诉”儿童某种待人接物的方式。
自从学校号召老师们主动对学生微笑、问好后,学生也逐步开始了主动微笑、问好,现在校园内的每一个学生见到任何一个人都能微笑、问好。这源自校园中的每个成年人对儿童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发现,源自对“育己”的高度认同。互相悦纳的世界由师生营造,也反哺每一位师生。
2.同伴关系,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向。
儿童和儿童之间在权力和状态等方面比较平等,双方的关系涉及对等基础上的合作、分享和互惠。这种关系,影响着儿童对同伴的利他行为的概念。皮亚杰认为:积极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学校应尽可能把校园打开,给学生创设校园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学生在无遮蔽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这样的生活才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校长小助理、少先队干部会对校园生活提出自己的建议,每一个学生也均可表达他们对校园的关心……学生在主动生活中,完成对生活意义的自主建构。
学生甚至会把对校园生活的“关心”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一位学生在校外图书馆看到另一位身着本校校服的学生大声喧哗,行为失范,她作为“校友”十分愤慨,特意给校长写了一封信,表示她因有这样一位“校友”而感到难堪,希望学校能批评教育这位“校友”。
(三)课程立人:建设开放的儿童社区
1.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
科小坚持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人,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始终把课程生活放在儿童的整体生活中去看待,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融通儿童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图1 “好好生活”德育课程体系
其中学校特色德育课程包括如下几类:
一是礼仪绘本课程:以“衣”“食”“住”“行”“财”五大主题为经,编写了一套儿童生活绘本,绘本以可爱的插图配上简洁的文字,再现各种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校园、家庭、社会生活礼仪与规范。
二是财商课程:该课程是学校与上海某教育机构共同开发的德育课程,倡导经济公民教育,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和财经素养。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主参与集体管理,积极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二十四节气课程:该课程打通了学科壁垒,从儿童的需求开展节气探索,整合多种资源,引导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感知周边世界,把自然学习融入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建构具有自然生命活力的特色资源体系,现代呼应传统,实现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的活态传承。
四是民间艺术课程:挖掘地方资源,建成了民间艺术博物馆。馆内陈列了缂丝、核雕、玉雕等独具苏州艺术特色的作品,开设了国绣、扎染、编织等艺术选修课程,让学生与艺术生活零距离,提升他们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是研学课程:以“走读苏州”“身边的非遗”“红色之旅”等为主题,系统设置了6年12个学期的研学课程。充分用好学生走出校园的时间,将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融合,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让儿童构建生活意义。
学生的课程学习不应仅仅在课堂,还应在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在生活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将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本领与真实生活对接。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了一个范例,但这不妨碍通过德育课程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再整理与反思,由此获得德行的成长。例如:在财商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研学课程组织学生“组团逛超市”,以小组为单位置办食品,将财商课搬进超市,课程与生活无缝对接,使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
2.儿童C位的校园生活。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儿童是校园的主人,校园应向儿童充分打开,以社区生活的方式围绕儿童、帮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
一是多样的自组织。科小校园内有多样的学生自组织。除了少先队组织及班干组织以外,各班级有餐厅管理员、校花管理员等,学校有超市、银行、邮乐场工作团队,有常规评比志愿者及校长小助理团队。这些自组织向每一位学生敞开,吸纳尽可能多的学生走到校园生活中央。生活需要学生自己去“过”,所以实践性是第一位的,在“过”的过程中,他们收获德性成长。
二是闲适的校园时光。每天中午,学生有40分钟的闲适时光。他们可以选择去看个画展,可以选择去看部短片,可以选择去超市购物,还可以选择去体育俱乐部竞技……这些活动的运营、组织全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活动的动力支持来源于科小行为银行评价体系:以良好的行为挣得虚拟货币,以货币在“社区”内自主生活。儿童在自主支配的时间中,在日常性的交往中,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学校了解儿童的最好机会,更是儿童道德成长的最好机会。因为道德不是谈资,道德的学习不在讨论,没有疏离感的生活是道德学习的最好课堂。
三是生活的嘉年华。在生活教育的理念背景下,科小依托行为银行评价体系,每学期设置了一次独特的“课程日”——校园“生活日”。科小校园“生活日”以校园创业、劳动体验、慧谷讲坛、美丽100秒等为主题,为学生搭建生活实践平台,把校园打造成开放的儿童社区。
“生活日”不是一个模拟生活场景,而是真实的生活现场。以“生活”培养儿童独立生存的技能,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智以及创新探索、团队协作的精神。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一日活动,融通儿童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是把道德教育融合进整个校园生活的一个嘉年华。
“人的生活即是一个总体,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的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无法脱开其他形式、环节或方面而独自发展。”生活具有整体性,学校生活不能涵盖儿童的整体生活,但我们力求贯通儿童与校园生活的关系,将视界扩大,贯通儿童与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儿童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和引导。学校大力支持并指导节假日的班级亲子活动,形成了“公益志愿服务”“劳动实践锻炼”“同伴快乐成长”等系列亲子活动品牌。同时,学校深耕家庭教育,把二十四节气课程引入儿童家庭生活,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成长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孩子的成长就在“好好生活”中。学校不断将“好的生活”进行延展,因为“好的生活”外延越广泛,能“告诉”儿童的就越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