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实干担当求突破 砥砺奋进开新局
2022-03-07霍登财
文/霍登财
突出特点 创新工作出成效
政企同行 本质安全有提升
(本文作者单位系陕西省铜川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 朱丽晶
铜川市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面积3882平方千米,现辖三区一县、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口70万。
铜川因煤而生、因矿设市,是陕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一五”时期,国家布局的王石凹煤矿和耀县水泥厂两个重点项目,奠定了铜川工矿城市格局。
铜川辖区矿产资源丰富,工贸企业门类较多,共计163家,涵盖除冶金以外的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多个行业领域,其中,粉尘涉爆13家、铝加工(深井铸造)4家(占全省的80%)。这些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安全生产条件参差不齐,老旧企业与新兴企业并存,安全监管难度较大,加之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期间,监管执法人员数量有限、专业知识与监管行业不相一致等问题普遍存在,工贸企业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不会执法、不敢执法和执法不专等问题。
铜川市执法人员利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对工贸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明确目标 多措并举搞试点
2021年5月,铜川市继2020年度全国“互联网+执法”系统试点应用以来,再次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互联网+执法”工贸专项试点应用城市。
铜川市应急管理系统提高站位、抢抓机遇,按照部、省部署要求,在巩固上年度试点应用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工贸执法专项重点,系统谋划、快速推进,实现了在精准执法上有突破、科技信息化手段运用上有创新,为系统的优化完善和使用管理提供了“铜川方案”,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提高站位 凝聚共识抓思想
铜川市、区县两级应急干部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采取动员会、培训会、部署会、推进会等形式,学习会议上领导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是国家顶层政策文件设计的要求,是应急管理部、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试点示范的要求,是基层执法信息化的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基础。
理清思路 定向目标抓运用
从“互联网+执法”系统是什么、用什么和要达到什么目标3个方面入手,铜川市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了“技术为业务服务、系统为人服务”的理念,为系统的试点应用点亮了“灯塔”。同时,明确了“三个五”的工作目标:一是系统应用“五个100%”,即执法人员培训率100%、执法装备配备率100%、执法全程使用率100%,执法任务完成率100%,执法任务归档率100%。
二是完善提高“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包容安全生产执法数据信息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运用一套安全生产业务工作的软件,配备一套执法装备,形成一套执法标准,打造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
三是确保实现“五化”目标,即全市工贸领域移动执法便捷化、执法任务清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处罚流程化、执法管理可视化。
明白路径 扭住关键抓推进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确定了“逐企逐厂录信息、分门别类建台账、严查快办速反馈、相互交流寻经验”的实施路径;实施了“执法系统全员参与、监管领域全面推开、执法活动全程应用”的“三全”推进措施;形成了“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监督、卷宗网上生成、质量网上考核、档案网上形成”的工作机制。
持续用力 综合施策抓落实
经过全市上下的持续努力,铜川市“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取得了智能模块深度应用、制度建设示范先行、执法质量大幅提升的良好工作成效,全市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领域执法人员运用“智能模块”精准执法的同时,给企业员工免费安装“智能辅助”App,助力隐患自查整改;铜川市“互联网+执法”系统《“全面应用年”工作方案》《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为规范系统应用提供了“铜川样板”;2021年,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立案起数、罚款金额大幅提升,市、区县两级100%完成典型案例报送,典型案例合格率超过50%,典型案例报送工作位居陕西省首位。
经过近2年的试用和使用,铜川市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对系统应用,由最初“学会用”,到过程中的“必须用”,最终形成了“喜欢用”的良好局面,特别是系统内置的钢铁8项、铝加工7项、粉尘涉爆6项、有限空间4项共计25项工贸行业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直指“命脉”,使执法检查更快、查的问题更准、下达的文书更加规范,有效解决了基层执法人员不敢执法、不会执法和人情执法等问题,执法“宽松软”问题得到初步扭转。
突出特点 创新工作出成效
系统试点应用中,铜川市结合本地地域面积小、企业总量少的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打造特色亮点。
一是在全面应用上走在前。铜川市积极把握地域较小、企业总体数量较少的特点,2021年年初,制定了《铜川市“互联网+执法”系统“全面应用年”工作方案》,在全市市、区县两级应急管理系统中全员、全行业、全流程使用系统执法办案,并且出台了《铜川市“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了系统的日常使用、数据录入、维护管理、绩效考核。
二是在装备配备上走在前。铜川市应急管理局通过专项经费、以奖代补等方式,及时为执法人员配置了平板电脑、便携式打印机、防爆相机等执法装备,执法人员能够在执法检查时,现场录入执法信息、现场打印执法文书。
三是在“一单两库”(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立上走在前。系统应用前期,监管部门和企业“双线”作战、合力攻坚,在2020年7月上旬,市、区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完成了全体执法人员和直接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企业信息录入;2021年,在完善主系统“一单两库”的基础上,在工贸专项模块,更新完善了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17家企业的干式除尘、喷砂、抛光、固定式熔炼炉、倾动式熔炼炉、提升装置、深井浇铸等9类76套设备的基础信息,信息录入达100%。
政企同行 本质安全有提升
两年的试点中,智能辅助模块建设中,研发团队在铜川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采集照片5 000余张、视频100余部,工贸行业企业采集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设备76台套,智能辅助模块内注入大量“铜川元素”。
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将智能辅助工具当作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宝典”,随时浏览查阅;执法中当作身边的“安全专家”,查阅法规、比对技术参数,辅助执法办案,以系统应用提升监管执法信息化、规范化、智能化。同时,给乡镇安监站的工作人员安装了系统智能辅助模块App,将智能化监管手段延伸到安全监管末梢。
执法人员利用“互联网+执法”系统至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在市、区县、乡镇三级执法人员使用的同时,铜川市将系统试点应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与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打通班组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厘米”,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执法人员带领系统研发人员深入企业现场指导、监管工作微信群分享二维码等方式,主动给全市危险化学品和工贸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员工安装智能辅助工具App,让企业员工在安全管理、隐患自查自改中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1年9月中旬,笔者作为执法人员,与同事张瑞带领“互联网+执法”系统研发团队的4名技术人员,到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等工贸企业,在全面讲述系统“智能辅助”工具企业端的功能作用基础上,给企业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人员安装“智能辅助”App,并现场指导隐患排查。
“系统能够智能识别重点设备、安全附件和具有明显外观特征的问题隐患,为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查什么’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些重点检查内容,与应急管理部发布的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相对应,对遏制事故意义重大”,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韩鹏如是说。“系统智能问答功能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能构建生产经营现场重点工艺、设备问题隐患检查方针模型,提供沉浸式可视化问题隐患检查引导判定辅助,可变大小、可动态,帮助管理人员轻松判定复杂问题隐患,‘怎么查’的问题迎刃而解”,铭帝铝业安全管理人员李福林满心欢喜道。“系统智能安标30万条海量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一键可查,真可谓‘一库抵万书’,管理人员查出问题后的整改措施有的放矢,有系统的‘凤凰经验’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凤凰建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张帅信心满满道。
2021年12月下旬,面对陕西西安疫情反弹给安全生产监管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铜川市应急管理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把安全生产当作第一任务,果断采取非常规措施,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企业线上指导的同时,再次联系“互联网+执法”智能辅助模块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获取最新版本企业端App,通过微信平台,一对一远程指导辖区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更新安装“智能模块”企业端App,指导企业深度应用系统排查风险隐患,最大限度解决安全管理中“想不到、看不到”和“不会检查、查不出问题、查出问题不会整改”的难题,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守住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盘、基本面,2021年,铜川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首次控制在个位数,实现大幅度“双下降”。
正视不足 持续用力抓提升
通过系统的试点应用,铜川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能力明显提升,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互联网+执法”系统功能、性能逐步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当前正值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关键时期,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二是当前执法装备虽然基本满足执法检查工作需要,但手持终端的配备相关文件政策不够明确,相关设备使用的数据流量费用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三是系统使用过程中信息安全、数据共享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下一步,铜川市将紧抓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重大机遇,努力在执法力量配置、装备配备等方面明显提升。持续巩固系统试点应用工作成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行业应用系统执法办案,在系统的使用中持续发挥“领头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