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互联网+执法”在工贸领域的探索

2022-03-07白燕峰

劳动保护 2022年2期
关键词:执法检查试点工作管理局

文/白燕峰

(本文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 包冬冬

根据应急管理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四川省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承担了“互联网+执法”系统试点城市任务。面对成都市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基数大、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成都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配合,克服诸多困难,奋力推进试点工作,结合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组织开展此次工贸领域专项执法试点应用工作,做到计划全覆盖,保质保量完成了试点任务。此次试点工作,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样板和标杆,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和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认同。本文结合成都市工贸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围绕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在所辖范围内如何展开落实“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模块试点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摸底工贸企业基本情况

成都全市下辖23个区(市)县,总面积14 3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093.78万人。成都市的工贸行业发达,仅粉尘涉爆类企业就达到约1 676家。因历史发展原因,该类企业大小规模差距不一,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不规则分布在23个区(市)县多处点位,其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粉尘涉爆类企业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点火源(明火或高温等),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在企业会议室进行专项执法工作启动会

成都市工贸行业企业中,存在较大生产安全风险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粉尘涉爆类企业,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粉尘涉爆类企业中存在于单班涉粉人数10人以上的467家重点企业。该部分企业一般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员工人数较多,受事故风险威胁人数基数更大。

对于上述情况,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结合此次“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模块试点工作,采取了“抓重点带一般”“以点带面”的有力举措,重点纳入单班涉粉人数10人以上的467家粉尘涉爆类生产企业。紧紧围绕《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针对企业主体是否存在粉尘涉爆工作不重视,对粉尘爆炸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粉尘涉爆安全整治工作不到位,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规章制度不完善,防爆设施不配套,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和粉尘清扫等制度不落实等重点问题进行100%全覆盖执法检查。实现了该部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清零,有效遏制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现场执法记录信息

统筹推进试点 规范实施执法

应急管理部统筹安排细致指导帮助

在此次“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试点工作中,应急管理部相关部门给予了成都市极大的鼓励与支持。2021年8月4日、8月18日先后两次召开“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成都市试点情况工作视频交流会,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针对前期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研究布置对策。根据工作进度,增配成都市驻点工作组的技术人员数量,及时对接信息,加大对成都市试点工作的技术支持。为成都市试点有效提高执法检查率,提高执法检查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精心组织广泛动员

为顺利完成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交办的试点工作任务,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了应急管理部“互联网+执法”系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应急系统“互联网+执法”动员大会,向全体执法人员阐释试点意义和要求,消除懈怠、畏难情绪。在工贸领域全面推行线上执法,力争实现了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基础信息录入率100%、执法人员信息录入率100%、专项执法覆盖率100%“三个百之分百”的工作目标,为全国“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执法模块的全面部署应用提供成都经验。

全员上线规范实施

为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成都市在工贸领域全面试用“互联网+执法”系统,要求市、区(市)县应急部门紧密结合“四川省创安2021”专项执法行动和工贸专项执法,推行全员线上执法。同时,为统一、规范使用系统,邀请应急管理部驻成都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现场培训,指导一线执法人员切实掌握“一单两库”(即“互联网+执法”系统中的检查事项清单以及企业基础信息库、执法人员名录库)的维护和现场检查方案、现场检查记录等执法文书的录入,为线上线下“双线”执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双向沟通持续改进

试点工作期间,成都市与部、省和各区(市)县保持了密切的工作沟通和交流,安排专人搜集系统使用问题,先后向应急管理部驻点工作组反馈各类意见、建议400余条,许多意见建议得到采纳。比如,成都市提出的在系统中增加“企业分类分级监管执法”模块的建议得到采纳。通过全面试用,多方面发现问题,上下协力,使“互联网+执法”系统更趋于完善。

挑战犹在 应对有方

当前,“互联网+执法”系统仍在成都辖区范围内推进,但还面临以下3个问题,鉴于此,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提出了应对举措。

第一个问题是,“互联网+执法”系统是一个新增工作平台,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易对系统应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理解不到位,有懈怠、畏难情绪,甚至存在敷衍塞责、交差应付现象。

在应对措施方面,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将加强宣传,提高所有执法人员对“互联网+执法”系统目标、任务的正确认识,增强责任心。特别要重点宣传“互联网+执法”系统对推进应急系统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对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系统里个别库内企业基础数据录入不完整,检查数据录入不规范,文书不合格,易形成无效数据,影响后续大数据的运用。例如,录入的检查发现问题项只填有问题,具体什么问题看不出来。或者单次检查发现的隐患录入不完整,造成后续录入不全不实。

由于基础数据填报的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有效性对整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至关重要,在应对措施上,一是为系统增加录入审核程序,对数据进行甄别,各项文书必须完整录入方可完成系统提交,确保系统内数据更加真实有效。二是制定相关制度,例如“互联网+执法”系统信息录入制度、工作考核机制等,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制度,严格要求各级部门严谨准确落实基础数据填报。

第三个问题是,对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还需要提升。“互联网+执法”系统并不只是简单地用于记录执法检查的相关过程,它对所有应急系统执法检查工作各项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互联网+执法”系统试用的不断深入,必将形成大量执法数据。如何利用好执法检查形成数据,是“互联网+执法”系统存在的一项重要意义。

在应对措施方面,分级建立相应分析研判机构,深挖执法数据,有效反映相关问题并反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例如,通过执法数据,可以对每一家企业进行“风险画像”,有针对性地实时向相关实施部门推送预警信息,进而为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和专项执法计划提供有力、有效的指导和数据支撑。避免对企业重复执法,推进重点执法、精准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再例如,通过比对具体行政区域执法人员配备数量、企业基础数量、执法检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和普遍性隐患内容等数据,可以辨识出该行政区域执法力量是否足够、执法人员履职是否严格、企业主要风险隐患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可有力协助相关部门及时做好事前风险防范,有效减少问题发生,进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总之,“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和数据处理的高标准要求给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各行业、各类企业基础数据建设、配套的执法硬件设施以及对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都要与时俱进。在信息数据时代,对综合执法流程、案件处理具体程序,执法平台的使用以及执法人员的用语规范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数字赋能,完善应用统一执法监管和处罚办案体系,加快实现数字化执法监督,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执法检查试点工作管理局
“六个精准” 扎实做好执法检查“前半篇文章”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简介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
甘肃天水开展元旦前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