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o:睡不着?不妨来大开脑洞
2022-03-07夏堇
本刊记者 钱梦佳 史 申
Tango
在画展中找到自我
好啊!(请打开抖音,扫描二维码,一起欣赏“有猫病”画展。)
我是做广告出身的,以前在广告创意部的时候,每天都要为客户想创意,然后每天又会被毙掉无数个创意,还得接着继续想。对我来说,像这种在别人看来比较奇怪的想法或者小小的图像梗,都是家常便饭般的创意。我在画漫画的时候,也用了这样的工作模式,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作。大家常常说“职业病”,也许我的职业病就是喜欢想东西,只不过这些内容是在生活中被很多人忽视的部分。
Tango 现场绘图
这只三花猫的脑袋和耳朵看起来就像一本书,旁边一个中学生正在看“猫书”。其实动物也可以是一本书,人类当然也可以像看书一样去阅读猫咪。
2019年,我在很多个城市举办了一个叫“任意门”的展览,希望能给在城市里感到孤独的人找寻一个去处。我用9 张巨型扑克牌做了9 扇“任意门”,每扇门后面都是一个独立主体,有着不同主题的空间——猫之屋、动物园、低头族、麻将屋、孤独之眼、独处时刻、一个人的洗手间、美食的悖论和启示之屋,这些主题空间里都是我之前画的一些作品。每个人都有所求,渴望拥有一扇任意门,比如我想打开的是一扇可以扩展创意的门。我希望通过“推开门”这个动作,让观众体验一种探索的感觉,并且希望在推门进去之后,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所有的画都在表达我的一些感受,我希望来看画展的观众能通过我的感受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当然并不局限于他们如何投射自己的心理。在我的画里,再厉害的人也可以调侃,再微不足道的东西也可以很有趣。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可以觉得生活里没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可以更开心一点。
兜兜转转的艺术之路
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上海的弄堂里有很多艺术家,谁想学就可以跑到他们家里去学。我正儿八经开始学画画是在小学时。当时去了少年宫,先学国画,然后学雕塑,之后学校里开始教授画西洋画的技巧。在我们考大学的时候,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父母要求我去学数学。那时我是准备考美院的,最终却去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数学系。大学毕业后,我还是对美术感兴趣,但因为不是专业出身没法考艺术类的研究生,所以最终我报考了能招收理科生的清华美院工艺美术专业,兜兜转转,终于回到了艺术这条路上。
我觉得数学特别有用啊!尤其是对艺术家来说,以后的艺术创作一定会用到很多有关科技美的事物,那么学好数学,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一定能给艺术创作带来很多帮助。另外艺术家也要会算账啊。我个人就特别想做一个和数学有关的展览,展示数学之美、数学之趣味。比如,可以做一个特别大的数字符号展板,当这个特别大的符号展现在你面前时,你就会觉得这个数字很亲近,不会感到畏惧。
大学英语老师让我们起英文名字,那时我的邻居老太太养了五六条狗,每次遛狗时她就Tony、Leo 地叫,如果我再取这些名字,都不知道她在叫谁了。记得我看过一个电影,里面用在报话机里的字母是这样的:A for Alpha, B for Bravo, ..., T for Tango。当时觉得Tango 这个单词很好听就用了,当然我并不会跳探戈。
2010年,微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家都在微博上记录生活,我的朋友也撺掇我去玩微博。我就说,我也不会写,只能画。我朋友说,那画可得天天更新,你看那些有文采的人每天都有所感慨,有内容发表。我当时也挺自信的,说天天画有什么难的!于是我朋友就和我打了个赌,他赌我肯定做不到一日一画。我的微博名字叫tango2010,就是打完赌之后注册的。我的“一日一画”坚持了大概四五年,后来就变成了间歇性的“一会儿一画”。这个赌也就赢了四五年。其实我一开始把微博当成了朋友圈,先把朋友们的人物像都画了个遍,没有人可以画了,才开始进行其他漫画创作。我记得画的第一幅漫画应该是“大象是如何挖鼻屎的”,我尝试把事物转换概念,找到一个有意思的视角去表达想法。
因为我白天要工作养家,只有睡觉前才有自己的时间。半夜也的确是灵感爆棚的时候,白天要面对客户,面对各种环境里不同的人,晚上才可以面对自己,琢磨自己的感受,这时候我常常会去想今天一天中最触动我的是什么。而且因为身上压着赌注,不完成这幅画也确实睡不着,所以我会逼自己把想了一半没想通的事情再想一遍,思考有没有其他更有趣的创意……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很好的作品的出现,都是因为我那天逼了自己一把。这个赌约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拖延症,虽然常常在最后一刻才交作业,但点击发送之后,这一晚就可以睡得特别香。
把自己当作第一次被扔起来的硬币
完全可以,只要你看足够多的有脑洞、有创意的内容,比如音乐、电影、小说、喜剧、魔术等任何让你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个要求也不难,如今到处是新鲜的视觉刺激,看多了就会养成创意上的审美。当你把这个门槛提高了,以后需要输出的时候,也会要求自己达到那样的门槛。如此不断地练习、积累,脑洞自然而然便培养出来了。
每个人都一定会遇到瓶颈,而且每当这时候总是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我大学是学数学的,数学里有个概念叫“独立事件”,意思是你扔一个硬币,出现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当你扔10 个硬币的时候,会出现不同正面朝上的概率,但你再单独看每个硬币时,它正面朝上的概率仍然是50%。所以不妨把自己当作第一次被扔起来的硬币,一直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发生变化。每一次都当自己是第一次画,这样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不用提醒自己曾经画得有多好,脑洞有多大,这样反而能画得更轻松,效果也更好。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广告人,不是艺术家。所以我会特别考虑消费者能不能看懂。能不能触动人心,是我创作时一个比较核心的要素。现代人总是很焦虑,往往容易站在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然后钻进去。其实换个角度,说不定一下子就从焦虑、悲伤的情绪里跳出来了。我的作品就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大家“跳出来”——突然提出一个你之前完全没想过的概念,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
能触动人心的事情往往都是小事,只是我们在生活中隐藏了许多对事物的情感。比如,我现在手里的咖啡杯,因为经常用,我对它可能已经产生了许多自己都不知道的感情,如果看到有一个人创作了一个小小咖啡杯的故事,我也许就会很触动。人就是活在概念里的,你的概念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但概念就是你活下来的影子、留下来的情感。我觉得这也是意义,我们对事物都可以有一个活下去的影子。
一定要先培养审美能力,再进行创作。建议大家在学生阶段多看、多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对你们未来的创作一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