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宝武开启“超亿吨”绿色发展新纪元

2022-03-07中国报道张文良

中国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宝武武钢钢铁厂

文︱《中国报道》特约撰稿人 张文良

2020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钢产量达到1.15亿吨,实现“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摘得全球钢企之冠;获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在央企中排第7位;被国务院国资委纳入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在2021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宝武首次跻身前100强,排名第72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

中国宝武于2016年12月由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重组后成立,2019年重组马钢集团;2020年重组太钢集团、重庆钢铁。中国宝武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端、发展、登上世界之巅的历史。

艰难起步

100多年前,旧中国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有识之士提出兴办“洋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此开启了“自强、求富”的工业化进程。1890年,清政府从英国购进平炉一座,在地处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建设炼钢厂(后更名为上海炼钢厂);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在武汉创办的汉阳铁厂奠基。它们的相继诞生,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肇始,也是百年宝武的源头。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旧中国的钢铁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各地陆续新建了一些钢铁厂。1913年,和兴化铁厂在上海浦东筹设。但这种“繁荣”转瞬即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仅有的钢铁企业,一部分沦入敌手,一部分西迁川渝。1938年,汉阳铁厂和上海炼钢厂内迁重庆,成为重庆钢铁的前身,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血脉得以保存。

抗战结束后,川渝等地在战时发展起来的钢铁厂,在国外剩余钢铁产能涌入的打击下陷入危机,各地民营钢铁厂也困难重重。整个钢铁工业趋于萎缩,几近崩溃。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仅15.8万吨,不及世界钢铁强国的零头。

初创崛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扬眉吐气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启了如火如荼的钢铁建设年代。

1956年,冶金部提出“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企业方案。“三大”,即建设鞍钢、武钢和包钢三大基地;“五中”指的是分别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安徽马鞍山等地建设5个年产钢30万至100万吨的中型钢厂;“十八小”包括在18个省、区新建、扩建的18个年产钢10万至30万吨的小型钢铁厂。

1966年,广东省将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建立的广州市夏茅钢铁厂拆迁到韶关,建设韶关钢铁厂。1969年,上海市为弥补上海钢铁企业生铁不足的短板,决定在江苏省南京市郊梅山铁矿附近建设一个年产100万吨生铁的炼铁基地。1971年,梅山一期主体工程全部建成投产。

1972年8月,国家决定从国外引进技术建设武钢一米七轧机,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等优点,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基本建成,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成为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转折。

辉煌腾飞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徐徐开启,中国钢铁向着世界一流奋力奔跑。

1978年12月,宝钢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宝山打下第一根桩。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中国工业史上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宝钢的建设,从装备、技术到管理,跨越式地缩短了中国钢铁工业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至2000年,宝钢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万吨级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中国宝武绿色城市钢厂。

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中国钢铁工业开启了新征程。宝钢、武钢、马钢、太钢、重钢等企业开启了联合重组的进程,迅速发展壮大:1998年,上海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成立宝钢集团;马钢重组安徽合肥钢铁集团公司,收购世界百年品牌——法国瓦顿公司;武钢兼并襄樊钢铁集团公司,重组鄂钢、昆钢;太钢对山西临汾钢铁有限公司实施整体兼并和资产重组;重钢兼并重庆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五大集团在实施战略重组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投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谋求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发生质的飞跃。例如宝钢集团在广东建设湛江钢铁基地;武钢集团在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年产钢规模达3000万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铁基地;马钢集团形成以冷热轧薄板、H型钢、高速线(棒)材、车轮轮毂为主导产品的新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具备年产2000万吨钢的配套生产能力。

从提高产能到进口替代,再到反向出口,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从引进到引领的精彩转身。

引领未来

2016年12月,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重组。中国宝武成立以来,致力于构建以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一基五元”格局。中国宝武坚持“低碳、智慧、精品”为导向的“三大创新引领”,以此驱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伟大进程。

中国宝武将绿色作为企业的战略基色,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钢铁精品制造,以智慧制造支撑绿色发展。2021年,中国宝武在业内率先发布碳减排目标:2023 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在智慧创新引领方面,中国宝武全面推进智慧制造“四个一律”(即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运维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推动跨产业、跨空间、跨界面的“三跨融合”。中国宝武旗下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成为国内唯一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钢铁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

在精品创新引领方面,中国宝武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国家重大工程等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有力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贡献着宝武力量。

立足新起点、展望新征程,中国宝武已经开启“超亿吨”绿色发展新纪元,正在以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为建成世界一流伟大企业阔步前进。

猜你喜欢

宝武武钢钢铁厂
浅谈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以宝武集团某项目为例
关于钢铁厂含锌尘泥综合利用的探讨
宝武50亿铝基新材料及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三门峡
钢铁厂除尘灰矿相组成及压球性能试验研究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在钢铁厂的应用
武钢今昔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武钢第六代桥梁钢板投入工程应用
百炼成钢之我见
武钢成钢开发高端汽车用弹簧W55Si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