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2022-03-07刘倩
刘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策略
教学难点: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魅力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以语文的方式进入,看图说话,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下面记录的场景吗?(依次出示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图片)
指名学生回答对应图片上的成语。
师:在这三幅图中,乌鸦、曹冲、司马光都遇到了一个难题,也就是问题。面对具有挑战性问题,他们认真探索、积极思考,想出了一个办法,而且这个办法特别巧妙,在数学上可以称为策略,运用好方法、好策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需要策略,运用策略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索,研究“假设”的策略
(一)知识铺垫,复旧引新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题目,想一想,小杯容量是多少?你会列式解答吗?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大杯的容量又该怎样计算呢?
生独立思考。
师:观察一下,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未知量?(板书:一个未知量)
生:都是用果汁的总量÷杯子的数量=每杯的容量。
(二)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师:星期天,小明的妈妈过生日,小明打算把这瓶720毫升的果汁来招待客人,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生自由发言。
师: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这个条件,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个大杯的容量=三个小杯的容量。
生2: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三个小杯。
生3:三个小杯可以替换成一个大杯。
师:好的,题目中求什么?
生:求一个大杯和一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求几个未知量:
生:两个。(师板书:2个未知量)
(三)设疑比较,体验策略
师:想一想,倒入的是不同的杯子,还能直接用果汁的总量除以杯数吗?如果不是,那该怎么办,请同学们仔细听以下活动要求。
三、合作交流,展示假设策略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9是怎么来的?
生: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师:听明白了吗?有没有不同的思路?
生1: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倒入大杯。
生2:还可以用线段图表示。
师:解答这个问题还真不简单,到底做的对不对,还要怎样?
生:检验(齐声回答)
师:满足一个条件还不够,要满足所有条件,那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生1:6个小杯和一个大杯装的果汁总量是不是720毫升。
生2:小杯的容量是不是大杯的三分之一。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
检验:6×80+240=720(ml) 80÷240=1/3
总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用假设的方法解答了这道题,这两种方法都有共同之处,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同一种杯子,把两个未知量假设成一个已知量,也就便于计算了。
四、反思比较,内化策略
(一)选择合适策略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换一个条件,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那又该怎么解答呢?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完成下面填空题。
生1: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把1个大杯看作4个小杯,那么720毫升果汁相当于倒入10个小杯。
生2: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把6个小杯看作1.5个大杯,那么720毫升果汁相当于倒入2.5个大杯。
师:对比这两种假设,你认为哪种简便?根据数据特点,合理地选择假设,对于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二)回顾策略
师:回顾刚才例1和试一试的问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假设有什么用、怎样用假设策略、假设时要注意什么?)
(三)丰富体验
师:其实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运用过假设的策略,想一想,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出示1.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当作整十数,试商276÷43.2.估算大致的结果。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把大数假设成小数,利用和与差关系求两个数。
五、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师:学习了假设的策略,你对自己学习的策略知识满意吗?我们一起来应用一下把!
出示:3辆大货车和4輛小货车共运货30吨,大货车的载重量是小货车的2倍。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各是多少吨?(先完成下面填空,再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六、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就体现了我们数学的严谨性。学完这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
课后给大家留个作业,观看达能小广告视频。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说说你的发现。你会解答吗?同学们,只要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再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