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发展优先,在卷纸塑型中提升创造力
2022-03-07张婵
张婵
摘要:我园地处新农村边缘地区,纸质材料对幼儿的卷纸塑型活动而言具有普惠性。上海的“田子坊”、“K11美术馆”、“中国馆”、“大悦城”等海派文化场所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性。前期幼儿园的纸艺特色课程研究积累了经验与资料。我们了解幼儿发展现状、组织实施适合幼儿的纸艺特色课程活动。期间发现不同纸质材料及环境创设与幼儿创意纸艺塑型活动的自主建构和塑造行为密切相关,生活中不同纸质材料的巧妙运用和创意造型的探索能满足幼儿多种感官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表现。卷纸塑型活动有别于传统的剪纸、折纸活动,这种立体造型艺术更适合幼儿表达表现,幼儿在发现、创造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建构、主动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开展基于幼儿发展优先,在卷纸塑型中提升幼儿创造力的研究,着力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海派创意艺术有效融合创新,在发展幼儿个性的前提下,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基于幼儿发展优先 卷纸 塑型 创造力
基于幼儿发展:就是要实现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引导支持的统一。
基于幼儿发展优先:指掌握和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支持幼儿自主建构与主动发展,培养好奇好问、实践创新、乐于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卷紙:指运用卷的方式改变纸的原有形态。塑型:指纸质材料所受外力超过其弹性限度后具有能永久保留形变的性质,塑造成各种形象。幼儿园的卷纸塑型:指幼儿自主选择纸质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进行卷纸、塑型、组合等方式进行的一种造型艺术。
创造力:指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伦斯曾提出“为创造而教”的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学前教育纲要》中也提出“积极的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
我们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挖掘卷纸塑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创设适宜的环境、结合主题同课异构、利用节庆拓展活动内容、探索材料运用及有效实施的策略等开展研究。幼儿在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构建、实践创新、主动发展;教师通过观察、引导、支持等策略,引导幼儿采用自主选择、灵活运用、巧妙组合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促进表现创造、推动创造行为。
通过研究,赋予纸更多的玩法和表现形态,在丰富的艺术氛围中,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并逐渐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创造精神,养成幼儿善问、善学、善创新的习惯;教师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给予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支持,挖掘创新思维、推动创造行为,从中梳理出有效的经验方法,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表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汲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3~6岁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学习和探索发现。因此,我们尊重和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营造富有艺术气息的卷纸塑型环境,凸显环境的隐性和显性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如:我们的教室和美术活动室中均有归类的创意纸艺活动材料库,便于幼儿自主取用;走廊里挂满了各种教师自制的艺术纸球和孩子们制作的海底世界主题的海洋生物卷纸塑型作品;门厅摆放着亲子创作“奇幻王国——迪斯尼”;楼梯墙壁上尽是立体造型的纸质作品等。每当走过这些地方时,总有幼儿忍不住会说,“好美啊!”、“这个纸球我们可以做吗?”、“海底世界的龙虾是用集中一个角卷做出来的吗?”、“正方形的纸卷成三角形的纸筒折一下可以变成鱼。”、“墙上的纸袋动物是购物袋变的呀!”……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孩子的、亲子的、教师的卷纸塑型作品。
我们把卷纸塑型作品融入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在欣赏、交流中主动探索和发现。这样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幼儿,幼儿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唤起了幼儿想自己创作的情感,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表现
我们分析幼儿发展现状,发现不同的纸质材料及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创意纸艺塑型活动的自主建构和塑造行为密切相关。不同纸质材料的巧妙运用和创意造型的探索能满足幼儿多种感官体验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表现。我们充分挖掘、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吸收传统的幼儿剪纸、折纸等活动中的技能,尝试融合创新,通过承前启后把传统的民间文化和海派文化资源巧妙结合,选择具有创造性的卷纸塑型活动开展研究,以汲取适合的内容与经验加以推广研究,便于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建构、主动发展,积极推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一)结合主题同课异构,支持自主建构,激发创造思维
主题教育中的同课异构是当今幼儿园常用的课程实施模式,即以儿童生活中关注的某一兴趣知识点为线索扩展为一个主题而组织的一系列相关探究学习。我运用行动研究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挖掘主题中的素材进行整合创新,重视幼儿直接的、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设计并开展幼儿感兴趣且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内容,坚持以促进幼儿自主建构与主动发展为理念,边实践边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创造行为。
如:在动物主题中,我围绕核心经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发展水平开展主题同课异构的研究,小班提供纸杯和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表现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卷卷的尾巴、卷卷的毛等,积累幼儿关于动物基本特征的知识经验;中班提供软硬不同的纸,尝试卷出圆筒形或水滴形或面包形等立体造型进行组合塑型表现动物的独特特征,如长颈鹿的脖子、卷卷鼻子的大象等,通过平面纸材料的卷塑造型,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推动创造行为的形成,从而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创造、主动发展;大班搜集生活中的纸盒纸箱,以借形想像进行自由组合、建构塑型。如:动物大狂欢活动中,奶牛尾巴、天鹅翅膀、青蛙舌头等造型都是用卷塑的形式呈现的,动物的身体结构需建立纸箱纸盒与动物形象及卷纸塑型之间的关联,引发幼儿思考动物造型和创意技能之间的关系。
期间大班幼儿顾智翔在浦东新区创意比赛中创作的卷纸塑型作品“海洋里的朋友”荣获铜奖,他的创意和卷纸塑型能力获得了专家老师的认可。由此可见,我们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设计开展的卷纸塑型活动内容,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幼儿的核心经验和造型技能,能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使其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利用节庆拓展内容,支持实践创新,推动创造行为
节庆是历史长期积淀凝聚的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深邃丰厚的内涵。在开展节庆活动中,我们捕捉教育契机,设计相关的卷纸塑型活动内容,通过家园合作、亲子互助等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创新。
如:元旦我们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生活中的纸材料开展卷纸塑型迎新活动,小班制作新年挂饰和鞭炮、中班制作纸卷美食、大班制作新年彩灯等,通过剪塑、卷纸塑型、组合表现等方式创作出各种喜庆的新年作品。红火的迎新活动拉开了序幕,门上挂着一串串纸卷组合塑型的鞭炮;走廊里挂满了红包纸组合而成的各种红包灯、皱纹纸卷塑组合的荷花灯、各种筒形礼盒再创作的卡通造型灯笼……娃娃家桌上的火锅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品”,有不同纸做的牛肉卷、虾、螃蟹、大白菜……还有甜点纸卷蛋卷呢。耳边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的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海派创意艺术有效融合创新的卷纸塑型活动,吸引了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依托亲子互助的平台,自主选择以纸为主材料、结合其他辅助材料,通过卷纸、塑型、组合等形式进行节庆应景的创作活动,开拓了幼儿的创造思维、推动创造行为。随后的参观交流活动,促进了有效的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幼儿在实践创新中获得个性发展。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创意,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把节庆卷纸塑型活动中出现的热点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进行客观、细致地观察、记录活动过程、描述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研究,分析反思并采用跟进措施进行指导和支持,解决发现的问题获得相关的经验。从案例——分析——反思——经验归纳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生成及拓展卷纸塑型的内容,鼓励幼儿敢于并乐于大胆创造表现。
(三)关注幼儿发展优先,探索材料运用,支持创造表现
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材料作为卷纸塑型的媒介,能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行为。在研究过程中,我运用行动研究法,着力于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设计活动内容、选择材料,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幼儿的作品进行研究,在不断实践、发现、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中探索解决的方案,跟进实施策略,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宜幼儿创作的材料。
如:小班提供餐巾纸、手糅纸、皱纹纸、纸杯、纸盘等熟悉、常见、易操作的纸材料,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中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卷纸塑型经验,在材料提供方面增加各种厚薄的纸张、纸盒、纸袋和一些辅助材料等,促进幼儿发现各种纸材料的差异性,并有效组合塑型;大班幼儿想象空间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共同搜集需要的纸质材料和辅助材料,通过构思,灵活运用、实践创新。
根据幼儿发展规律递进性地使用材料,满足幼儿多种感官的体验、促进大胆表达表现、拓展创造思维、推动创造行为,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小班“爆米花”活动中第一次投放常用的手工纸,结果是卷搓成团的“爆米花”,且完成后幼儿没有喜悦;第二次活动对材料进行调整,增加餐巾纸、手揉纸、卡纸、炫彩棒,供幼儿自主选择。经过对活动内容、幼儿行为表现、作品情况的分析,我发现单一的手工纸限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第二次的材料满足了幼儿个性创作的需要、推动想象思维的发展,餐巾纸和手糅纸卷搓出蓬松柔软感、手工纸卷出爆裂感、卡纸卷出螺旋圈圈感……炫彩棒点缀的爆米花是水果味的,幼儿表现出了积极快乐的情绪。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活动内容和适宜的材料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创作需求,使幼儿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
综上所述,掌握和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挖掘、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吸收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化资源,探索开展主题和节庆背景下的卷纸塑型,拓展材料的维度和深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推动幼儿的创造行为,进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合理的实施策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我发现卷纸塑型是提升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平台,既能满足幼儿的共性发展又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互助式研究策略,强调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开放的、多元的交流分享,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助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得益,提升了综合素质,从而养成了善问、善学、善创新的良好个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在中班卷纸塑型“纸筒变动物”活动中,重点探索平面纸变成立体纸筒动物,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例。
例1:潼潼想把纸沿着一个方向卷起来粘成纸筒,可是刚黏上就散开了。天天在纸的一边贴上双面胶,然后两边一合就粘好了。潼潼向老师求助,师没有介入。她看了看天天也改用双面胶,纸筒粘牢了。过了一会,天天看了看自己卷好的纸筒,“咦,我的纸筒怎么不圆?”“你的边粘错方向了,要前后粘。”“原来这样做啊,我知道了。”例2:萱萱用卡纸卷了一只小猫头,她想用不同大小的圆纸组合做眼睛,可是做了几次都不满意。“你试试能不能借用瓶盖得到你想要的眼睛?”她试着将瓶盖组合成了眼睛,欣喜万分。例3:“我做的是小兔子。”“我也是,但我是用两个纸筒做的,和你的不一样。”“你的兔子耳朵是不是太重了,怎么头都垂下来了?”“你让我摸摸。哦,原来你用的是硬硬的纸。”例4:分享过程中,晨晨和乐乐拿着纸筒走到老师面前炫耀。晨晨:“我的纸筒是纸条往一个方向卷,黏住一条边就做好了。”老师进行了肯定和表扬。师:“为什么一样的纸,做出来的纸筒不一样?”乐乐:“我卷的紧,所以纸筒就小。”师:“原来纸条往一个方向卷,黏住一条边就可以变出一个大纸筒。纸卷的越紧纸筒就越小,不同大小的纸筒有不同的用处。”
案例1、3中我运用了互助共享、优势互补的策略,老师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不随意介入,给予足够的空间,对幼儿在纸筒的粘贴方法和兔子耳朵的材质运用方面,鼓励幼儿从同伴身上获得信息进行思考、研究,灵活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2、4中我运用了支持性助推策略,瓶盖的提供、不同大小纸筒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引导、推进的作用,有效拓展了幼儿的创造思维,丰富了幼儿的卷塑经验,推动了幼儿的创造行为。幼儿学会了自己分析判断、灵活运用材料,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些策略的应用促進了幼儿善问、善学、善创新,有效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秉着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支持幼儿创造表现,结合传统艺术文化融合现代艺术文化创造性地开展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卷纸塑型活动、探索材料的储备支持,及时互动跟进完善,积累有效的经验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在实践创造中养成善问、善学、善创新的良好个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提高了教师解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验归纳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可见,卷纸塑型活动在创造力的提升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胡文芳.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D].武昌:华中师范大学.2005
[3]李忠忱.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J].教育艺术,1999(3)
[4]张越.利用综合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杨适.《哲学的童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