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中的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研究

2022-03-07薛蕾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四川省城镇化

薛蕾

摘   要:以军事战备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不仅提高了四川省工业生产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其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包括促进中心城市快速发展、推动新生城市的产生、优化原有的城市体系、提高城镇人口数量、改善民生质量等,其负面影响包括城镇建设成本上升、城镇功能较为单一、城镇发展乏力等方面。

关键词:三线建设;四川省;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1.01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1-76-0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勢不断恶化。为了充分应对这一不利局势,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四川①在三线建设期间总投资规模高达393亿元[ 1]。 三线建设的推进,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工业过度布局于东部地区的状况,促进了沿海与内地工业均衡发展,迅速增强了四川省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国防军事实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城市体系、城市人口、民生状况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纵观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三线建设及其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线建设中的产业发展[2](王毅,2020)、产业布局[3-5](胡安俊,2020;王毅,2020;徐利权等,2020)、个别地区的作用[6-7](朱荫贵,2020;王智博和曲洪波,2020)、精神内涵[8](朱云生和何悦,2020)、医疗卫生[9](王佳翠等,2020)、遗产开发[10-12](王佳翠等,2019;吕浩铭等,2019;谭刚毅等,2019)等方面;此外,部分学者还研究了三线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为遵义[13](王佳翠和谯丽娟,2018)、宁夏[14]128-138(周明长,2018)、云南[15](涂枫卿和崔一楠,2019)、湘西[16]38(段锐,2020)、青海[17]115-126(崔一楠和喻双全,2020)等,但对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的研究极少,亟待我们去挖掘。

一、四川省三线建设的宏观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尚未完全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阴影,周边局势又激烈动荡起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战备实力,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目的是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构建全套完整、种类齐全、紧密联系、高效实用的国防工业体系、基础工业体系和交通能源体系。三线建设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建设重点从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1964—1980年期间,三线建设贯穿我国三个“五年计划”。我国对三线地区投入达2052.68亿元,占同期全国总投资的40%;动员了超过400万的干部、工人、解放军官兵、民工、知识分子到三线地区参与建设,共建立了超过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18]69。三线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防军事实力,而且有利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高度评价了三线建设的成效,指出“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的实施,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对于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

由于四川省在军事、政治上的巨大优势和战略地位,这里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国家对四川省的投资规模极大。据估计,仅在“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时期,国家对四川的投资总额超过了268.89亿元,约占同期国家对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9.8%[20]50。在四川省三线建设的企业中,以机械、兵器、冶金为主,还涵盖了化学、电子、能源、航空、航天、船舶及核工业等门类。在三线建设的推动下,四川省交通设施得到了快速完善和提升。1964年,四川省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分别为1501公里、28688公里;1980年,这两个指标分别增加到2886公里、79663公里,增长率分别为92.27%、177.69%[21]。伴随着大量工业企业的落地,四川省工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数量快速增加。1964年,四川省共有14292个工业企业,其中国有企业2728个、集体企业11564个;1980年,四川省拥有34047个工业企业,其中国有企业4887个、集体企业29129个,增长率分别为138.22%、79.14%、151.89%[21]。三线建设也促使四川省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提升[4]110(王毅,2020),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得以强化。1964年,原煤、发电量、钢、水泥、化学肥料的产量分别为580.92万吨、14.47亿千瓦时、3.39万吨、50.96万吨、11.84万吨;1980年,这些产品的产量分别增加到2873.00万吨、156.56亿千瓦时、240.41万吨、392.29万吨、115.60万吨,增长率分别为394.56%、981.96%、6991.74%、669.80%、876.35%[21]。与此同时,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四川省新生城市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二、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的正面影响

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三线建设的不断深入,四川省城镇数量逐渐增加、规模持续扩大。与之前相比,四川省的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迅猛,城镇体系日益成型,城镇空间分布逐渐发生变化,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民生质量日益改善,这些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城镇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

(一)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较长时间内,四川省重工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三线建设为了保证在已有城镇布局的项目尽快投产,对项目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城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建和扩建,直接推动了成都和重庆这两大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成都市工业基础较差,纺织厂、发电厂、汽车修配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砖瓦厂等机械化、半机械化工业企业极少。1956年,国务院将成都规划为以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为主的城市[22] 。 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 1964年8月,中央将成都列为电子、机械、冶金、航空航天、建材、化工等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并将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设在成都[23]。这些战略部署使成都市成为了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指挥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和后勤补给基地。在此背景下,成都市的铁路、公路、航空、航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随着大量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迁入成都,大量技术管理专家、先进科研设备、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也随之到来,这些为后来成都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中心奠定了基础。另外,随着电子、机械、冶金、煤炭、石油、电力、化工等大中型工厂的迁入,成都市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逐步建立起了比较系统而完善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和航空产业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949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9953亿元;1964年,达到了10.4283亿元;经过三线建设的推动,198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6.2957亿元,占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4%[21]。

与成都相比,重庆市原有工业基础较好。1964年制定的《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指出,要“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者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工业的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起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24]。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200多个项目,仅重庆地区的投资就达42亿元[ 24]。在三线建设期间,大量的企业和职工来到重庆。据统计,仅在1964—1966年期间就有43488名内迁企业的职工来到重庆,三线建设期间共超过16万人来到重庆参与建设[24]。 通过三线建设, 重庆的工业实力快速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科技研发能力迅速提高。这里形成了门类较为完整的以常规兵器制造为主,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相互支撑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体系的完善也推动了重庆经济的腾飞。1949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3.89亿元;196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58亿元;经过三线建设的推动,1980年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90.68亿元,占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2%[21]。

(二)新生城市开始涌现

在“大分散”布局的推动下,三线建设在促进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两大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并推动这些城镇的发展,于是新生的工业城市开始大量产生。

从工业布局方面来看,四川省的三线建设布局是:在以重庆为中心,将綦江到鄂西的长江上中游地区打造为常规武器工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在四川省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基地。四川省的三线建设企业严格按照中央“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方针,紧密结合四川特殊的地理、气候、交通、经济等因素,沿宝成、成昆、成渝、川黔及襄渝铁路线进行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一方面改变了原先四川省重工业主要依托成都、重庆两地的分布格局,达到了战略防御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些三线建设企业的分散分布带动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资阳、内江、隆昌、达县(现为达川区)、万源、綦江等工业城镇或城市开始产生并快速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新兴工业城市集群。在1964年底,四川省辖12个专区、3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83个县、5个县级市、3个自治县。在三线建设期间,四川省新设渡口(现为攀枝花市)、绵阳、乐山、西昌、达县5个建制市。到1980年底时,四川省辖11个地区、4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7个县、9个县级市、2个自治县。此外,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地区虽然早已达到或者初步达到了建市的要求,但在三线建设完成多年后才正式建市,如德阳、江油、广元、峨眉山、雅安、遂宁、华蓥、涪陵分别在1983年、1988年、1985年、1988年、1983年、1985年、1985年、1983年建市。总体而言,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城市体系逐步成型

三线建设不仅推动了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十几个新兴工业城市的产生,进而促进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的成型。在三线建设期间,四川省的城市主要呈现出集聚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中心,成都、德阳、绵阳、江油、广元沿宝成铁路分布;眉山、夹江、乐山、峨眉山、金口河、西昌、渡口沿成昆铁路分布;简阳、资阳、内江、隆昌、重庆沿成渝铁路分布;华蓥、达县、万源沿襄渝铁路分布;綦江沿川黔铁路分布,总体呈“H”形的城鎮带。该城镇带是我国大陆城市数量最多、城市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镇群,通过城市、城镇内部的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和协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工业城市群体。该城镇带为四川省培育了多个潜在的经济增长极。这些城镇功能各有特色、相差较大,很好地推动了四川省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城市体系的扩张、优化和完善。在该城镇带的影响下,1980年四川省城市体系逐步均衡化:川西地区有成都、绵阳、乐山①,川东地区有重庆、万县、达县,川南、川北地区原有的5个市不变,川西南地区新增渡口、西昌2市。这也与周明长[14]134(2018)、崔一楠和喻双全[17]121(2020)得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三线建设对区域城镇化体系产生了显著的重塑作用。

(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由于四川省三线城市工业建设的首要目的是“面向打仗、面向全国、面向基本建设”,所以四川省内各个城市的功能具有十分明显的外向性和服务性特点;此外,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制度、设备、技术随着国内先进的工业企业的迁入而分布在四川各个城市,推动着四川城镇现代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新功能开始生成,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规模尤其是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规模快速扩大。

从四川省整体来看,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1964年四川省总人口②为4980.9万人;1980年时总人口达到了7154.8万人,增加了2173.9万人[ 21]。从中心城市来看, 1964年成都市总人口为588.1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54.50万人;1980年,总人口达到了822.5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增长到了192.04万人[21]。 从中小城市来看,三线建设期间中小城市尤其是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规模快速扩张,如乐山市从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城镇新增人口达21万;渡口在1964年时规模较小,而在1978年时已经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城市人口达到33.4万人[21]。

(五)民生质量有效改善

三线建设项目的大量布局和快速投产,一方面通过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职工工资等渠道解决了四川省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消费市场,增强教育医疗供给,促进信息畅通。

三线建设中大量工业企业项目的开工建设、生产运营解决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64年,四川省职工人数仅有239.3万人,其中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分别为162.4万人和76.9万人;1980年,四川省职工人数已经达到了498.3万人,其中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分别为388.6万人和109.7万人,增长率分别为108.23%、139.29%、42.65%[21]。随着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职工工资也相应提高。1964年,四川省职工平均工资为525元,其中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为546元和388元;1980年,四川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到743元,其中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增长到789元和590元,增长率分别为41.52%、44.51%、52.06%[21]。结合当时我国通货膨胀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产品价格持续稳定等因素,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是较为可观的。

随着工业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和职工收入的增加,四川省消费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四川省的总体和市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1964年分别为28.3亿元、7.1亿元,在1980年则迅速增长到87.9亿元、2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0.60%、207.04%[21]。由于城市人口和随迁企业职工的增加、科技实力的增强,四川省教育、医疗、通信等条件大为改善。在教育方面,四川省的高中、初中专任教师人数在1964年时分别为6170人、24331人,在1980年则增长到10562人、152660人,增长率分别为71.18%、527.43%;在校学生数也相应地增加,四川省高中和初中的在校学生数在1964年分别为2.99万人、51.68万人,在1980年则分别为4.85万人、297.44万人,增长率分别达到62.21%、475.54%[21]。在医疗卫生方面,四川省卫生机构数量、床位数量、技术人员数量在1964年时分别为17576个、6.59万张、11.74万人,在1980年则分别为18217个、19.59万张、24.48万人,增长率分别为3.65%、197.27%、108.52%[21]。在通信方面,四川省的邮电业务总量、函件、本地电话用户数量在1964年分别为3810万元、12990万件、6.8万户,在1980年则分别增加到8074万元、22414万件、11.0万户,增长率分别为111.92%、72.55%、61.76%[21]。此外,三线建设加强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对接与交流,对扭转保守落后的思想具有积极作用。

三、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的负面影响

在三线建设中,由于企业布局、产业结构、建设重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这制约着城镇化的高度和广度[16]38(段锐,2020)。

(一)城镇建设成本较高

为了满足军事备战的需要,工业企业严格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进行布局,大多数布局点均离现有的城镇较远,且由于时间不足,部分三线建设企业在没有科学评估工程地质、地理水文、自然地质等因素的前提下匆忙选址建设,这增加了四川省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成本和风险。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零散分布,无法产生各类产业在空间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17]127(涂枫卿和崔一楠,2019)。改革开放后,三线建设结束,很多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二)城镇功能较为单一

在城镇建设尤其是民房建设过程中,基于缺乏资金、缩小差距、节约人力、追求速度等因素的考虑,四川省很多城市采用就地取材、花费较少的“干打垒”建筑方式来修建平房和楼房[25]。这种建筑功能极为单一,且性能不佳、容易受损。“城镇为生产服务”思想的长期存在使四川省城镇的综合性服务功能被单纯的生产性功能替代,这导致金融、体育、生态、商业、娱乐等城镇功能缺失,在改革开放后不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撑力量。三线建设的工业企业通常设立了独立、自成体系的服务结构,并不对外开放,这导致对城镇服务业发展的辐射作用极为有限,溢出效应未显现。

(三)城镇发展缺乏动力

在三线建设中,四川省工业企业以机械制造、化工、军工等重工业为主,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面临着投入不足、成本上升等问题。农业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增长速度,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也持续扩大,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农村无法成为工业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这些因素均成为了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潜在的阻碍因素。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重工业为主要产业、以军事战备为主要目的的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与工业实力迅速扩大,促进了渡口、绵阳、乐山、西昌、达县等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四川省的城市沿五条铁路重点分布的格局与城市体系逐步成型。这不仅有助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而且有助于在城镇化中逐步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受制于时代背景与主客观因素,三线建设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现在,四川省在三线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经验与不足依然值得我們加以关注和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城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历史机遇、新的任务要求和新的风险隐患,我们应在城镇化建设中继续认真研究、总结教训、掌握规律,不断推动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四川三线建设概况及研究综述[EB/OL].(2018-01-24)[2021-12-06].http://www.scds.org.cn/2018-1/24/656-6003-243.htm.

[2]王毅.三线建设中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71-75.

[3]胡安俊.中国的产业布局:演变逻辑、成就经验与未来方向[J].中国软科学,2020(12):45-55.

[4]王毅.四川三线建设企业布局与工业发展刍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27(03).

[5]徐利权,谭刚毅,高亦卓.三线建设的规划布局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02):151-158.

[6]朱荫贵.上海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皖南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20(09):97-99.

[7]王智博,曲洪波.东北支援三线建设的贡献与意义[J].济宁学院学报,2020,41(01):66-70.

[8]朱云生,何悦.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与精神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12-14.

[9]王佳翠,谯丽娟,湛正坤.三线建设与遵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4):23-25.

[10]王佳翠,谯丽娟.遵义三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4):40-42.

[11]吕浩铭,文卫,谭燕.价值视域下华蓥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研究[J].营销界,2019(25):95-96.

[12]谭刚毅,高亦卓,徐利权.基于工业考古学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J].时代建筑,2019(06):44-51.

[13]王佳翠,谯丽娟.三线建设与遵义现代城镇发展[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4):37-40.

[14]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宁夏城市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8(03).

[15]涂枫卿,崔一楠.三线建设与云南城镇发展[J].学术探索,2019(12):120-128.

[16]段锐.三线建设与湘西城市化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

[17]崔一楠,喻雙全.三线建设与青海城镇发展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27(03).

[18]曹艳.弘扬并创新三线地区的精神传统[J].国防科技工业,2011(12):69-71.

[1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史读物出版社,2016:597.

[20]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2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2]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EB/OL].(2019-5-8)[2021-12-06].http://scdfz.sc.gov.cn/ztzl/scsxjs/rhfz/content_16984.

[23]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史研究室[EB/OL].(2020-02-23)[2021-12-06].http://scdfz.sc.gov.cn/ztzl/scsxjs/zjyt/content_32035.

[24]田姝.“三线建设”在重庆[EB/OL].(2007-06-18)[2021-12-06].http://www.gov.cn/ztzl/cqzx/content_651876.htm.

[25]四川省建筑勘测设计院.民用建筑实行“干打垒”是设计工作中的一场革命[J].建筑学报,1966(02):20-22.

猜你喜欢

四川省城镇化
城镇化是所有人的张灯结彩——《电影小镇》创作谈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四)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