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构建与设计
2022-03-07李守杰赤保民李勇
李守杰 赤保民 李勇
摘 要: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是开展教学评价的基础。本文从观测点体系设计的意义、原则、构建理念与基础出发,论述如何通过构建由4个维度、37个观测点组成的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为建立更为科学详尽的课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设计 观测点 体系构建
课 题:本文系2019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设计质量分析与优化研究”(编号19GY051)、2019年陕西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SZJYB19-293)、2019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編号20190005)的研究成果。
教学设计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诠释。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教学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的重组,从而围绕“为什么这样教”,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其中,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结果要符合认知科学和学科专业特点。当前,新的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等,与课程教学设计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美国,有专门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和教学技术方面咨询、培训的“教学设计师”,而中国则普遍缺少专业的教学设计人员,一线教师完全凭热情、通过不断学习教育信息技术和自我探索来积累教学设计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探索多维度视角下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构建与设计,对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十分重要。
一、构建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论是开展传统教学还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做好教学设计都是第一任务。
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教学设计”词条,检索到3万多篇文章,这其中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也有逆向的教学设计,视角广、维度多,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直接将做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运用于教学中,并通过不同班级的教学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正,这会导致第一个班级成为实验品,并且有失公允。
建立一套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在教学设计方案实施前,对照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弱化首个班级的“实验”性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构建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的理念与基础
(一)要遵循高职教学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是建立在企业调研、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分析的基础上的,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进行设置的。教学环境按照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营造,突出教学实践性。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进行设置,体现职业性。
(二)要体现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引,反映的是对教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以及对教育教学基本观念的把握,涵盖了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内容。教学理念关乎培养成效,尤其是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探索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好的课程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一定要有教学理念、学习理念以及语言学、系统论、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作为支撑。
课程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适应性,符合大学生发展特征,符合新时代专业和社会需求特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此外,课程教学设计还应考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要突出能力培养,设计真实或虚拟的工作场景,边讲边练,边干边学,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要注重小组合作实施和评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要求教师具有多种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创造性。做好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具有团队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团队中每一个参与者的任务分工、工作进度、工作质量都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次,要有敏捷的逻辑思维和一定的设计能力。好的课程设计是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的课程对象,围绕课程目标策划、设计教学项目,明确逻辑顺序,制定详细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任务,精选教学策略,随后再组织实施,其设计的逻辑性较为严密。最后,还要具有较强的捕捉信息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程设计过程中会涉及与教师、学科专家、学校管理者、IT专家、多媒体专家、教育技术提供商、学生、企业等诸多资源的组织与协调,组织者既要有捕捉收集学校外部信息的能力,也要有汇聚学校内部信息的能力 。
三、设置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的原则
设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时,应遵循构成合理、符合实际、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原则。
构成合理,即在设计观测点时,各点之间既要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又要代表同样的视角维度。符合实际,即各观测点应符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符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种类课程、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学习环境。与实践结合紧密,主要是指一套好的观测点体系,要能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应用上,通过应用获取有关教学设计具体操作的因素和有关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数据,并且能够归纳、分析、收集各种质性资料,为教学设计的修正和完善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设计观测点体系要从总体设计维度、组织实施维度、教学反思维度、特色创新维度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总体设计维度观测点
从总体设计维度建立观测点主要考查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包含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整个观测点体系包含教学设计总体结构、教学目标阐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重难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评价与反馈、帮助与总结10个观测点。
教学设计中缺少了某一项便不再是完整的构成。例如教学活动设计,既要包括学生活动目的、科学分组、学习任务目标、完成过程及注意事项等设计,也要涵盖完成效果预设、完成效果达成度预设、问题与点评等设计。再如教学资源设计,要将整个教学平台、慕课、微课、学生、教具、教学材料、教学设施设备、试题习题、视频、动画、网络资源等都归结为教学资源,缺少则不再完整。
(二)组织实施维度观测点
组织实施维度主要考查教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整个观测点体系包含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设计科学、课前有预习成绩、课中有问题回答考核、有完成项目任务情况考核、课后有作业完成情况考核、有能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任务的设计教学、对专业知识前沿性关注度高、知识技能情感价值目标设置科学、重难点突出、运用了在线测试、作业设置科学、评价标准明确、前端分析及学习资源设计到位、线上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科学、线下学习活动设计科学、小组分组合理、解决重难点手段丰富、课后反馈设置合理18个观测点。
(三)教学反思维度观测点
教学反思维度主要考查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认识、反思方式、实施细节、影响因素等。要突出教学设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尤其要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观测点体系包含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审视、教学设计理念和思想的落实、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达成度、再教设计反思4个观测点。
(四)特色创新维度观测点
特色创新維度考查的是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分析的理解和把握。本部分包含教学设计理念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创新、学习评价的创新5个观测点。
五、小结
课程教学设计是一门严谨的学问,涉及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重构、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流程设计、学习环境创建、教学资源开发,以及教与学的数据采集分析、教法学法改进等多方面的任务。掌握好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技巧需要教师在自身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沉淀,而这也是制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因素,因此,通过不断学习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设计观测点是开展教学设计评价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性的一步,可以为建立更为科学详尽的课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风明.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5).
[2]刘庆昌.论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21(1).
[3]赖绍聪.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6(3).
[4]刘志军.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李守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潍坊科技学院;
赤保民、李勇,渭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