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7许丹张洪川

职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岗前培训新教师线上线下

许丹 张洪川

摘 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6月,上海市率先打破传统“线下”培训的单一模式,在“线上”开启市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探索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新模式,更新培训理念,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充分整合网络课程和师资库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确保新教师岗前培训的规模与质量,以期为更好地运用互联网线上学习平台提供借鉴,并作为示范性经验在全国推广。

关键词:新教师    岗前培训   “线上线下”   混合式培训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转变思维,积极探索高校教师培训新模式,将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搬至线上,有效克服了疫情带来的时空上的诸多困难,成功化解了危机,探索出“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的新模式。

一、上海市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概况

自2013年起,上海市属高校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项目,由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统筹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实施,截至2020年,已开办15期培训班,培养了3049名新教师。其中,2020年上半年培训272人,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新教师和辅导员的培训;下半年培训222人,主要是针对市属高校新教师的培训。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包括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个人研修三个环节,旨在通过三个月的培训,提升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师德师风素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顺利走向教书育人岗位,为其今后教师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岗前培训工作的长远目标是在制度层面确立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从源头抓起,改变以往由各高校自发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的短期性、分散性和不规范性的现状,将新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较为长期的系统性培训,努力探索高校教师培训特点与规律,不断尝试和开创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二、上海市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创新之处

(一)培训形式的革新

往年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多以面对面的线下集中授课和报告等方式进行,本次培训开启了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的混合模式,主要以钉钉视频会议和超星课程直播系统等网络媒体平台为主要载体,授课资源相对丰富,在线上开展网上课程点播、网络平台直播和录播授课,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传统培训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班级内部以及跨班级线上线下答疑与交流更加便捷和通畅,提高资源传输效率。

(二)培训内容的改进

1.大班授课

由资深教育专家团队开设专题讲座或做典型报告,内容涵盖国内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贴近教师师德师风素养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分享,以及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高校人事制度相关的政策解读等。讲座内容在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对教师关切问题的回应,并兼顾热点时事探讨,以此拉近与新教师的距离,增强培训黏合度。

2.小班专修

主要指采取小班学习的方式,将参训人员分为15个班级,由30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导师对班级的各项活动进行全程指导。由导师引领班级讨论,增加了交流环节,满足参训人员学科背景多样性及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参训人员参与度。

3.教学案例个别指导

通过模拟教学与微型教学,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促使青年教师在实际演练中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此种教学方法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训人员自身经验与模拟情景相融合等特点,避免出现因大而空的理论学习导致培训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4.丰富网络课程资源

为适应线上培训形式并满足参训人员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本次培训购买了25门国家精品课程、39门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在线课程、432门相关网络课程,并建立培训专家库,邀请50多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线上课程的直播和录制。

(三)全面发展的培训理念

本期培训倡导全面发展的培训理念,尊重受训人员的多学科背景和海外学习经历,融集中研修、校本研修和个人研修于一体,分为思政师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四大培训板块,围绕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微型教学实践三个核心课程,设计六大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以行动学习贯穿整个培训,以教学技能大赛展示最终成果,旨在帮助新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增强专业教学和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教师在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引导和激励新教师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进而获得全面发展。

(四)培训方案的高阶性和科学性

在設计培训方案时,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人格素养和专业素质并举的原则,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设计教学手段、课程体系、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以直播、录播相结合的形式为学员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通过线上授课、校本研修和个人研修等形式有序开展培训。在钉钉平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推送课程,开阔新教师的国际视野,增强新教师理论素养、学术品质、精神境界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性、系统性,从而不断扩大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三、岗前培训新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作为一种新模式,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进行回放等优点,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组织方和参训人员共同面对和解决。岗前培训新模式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上”授课的软硬件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学校上课和公司办公不得不转到线上进行,登录用户的增多导致出现了网络带宽不够、服务器超载、网络运行情况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培训中偶尔会出现直播过程中断、黑屏等情况。这就需要培训组织方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培训正常进行。此外,部分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设置了人数上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规模培训工作的开展。

线上培训不仅要求参训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而且对设备配置够不够高、所处环境是否安静、网速够不够快、摄像头是否清晰、耳麦是否清楚等有所要求。因此,组织方需要将培训须知、所需安装的软件以及软件的使用方法等情况提前告知授课教师和参训人员。

(二)“线上”授课教师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正不断赋予传统培训工作新的含义,授课教师的變化就是一个重要体现。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线上授课可以采用“音频+视频+文件+文档”的形式代替板书。因此,授课教师要符合线上授课的技术要求,熟练使用授课软件以及配备专业的授课硬件。同时,授课教师要遵从线上授课的性质特点,掌握“在线学、在线教”的基本规律,不能把课程机械地照搬到线上。例如,授课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太短,授课容易碎片化,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时间太长,则容易引起精神疲惫,参训人员很难坚持。有的课程是提前录制的,仅涉及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很难对关联的知识进行串讲和深度讲解,因此,授课教师要根据具体课程、具体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设计和创新。

(三)参训人员组织管理难度增大

相比线下培训,线上培训对参训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电子签到、线上问答和提交作业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参训人员掉线或无人应答的情况,这有可能是受网络信号差、软件卡顿等客观因素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参训人员开小差等主观原因导致的,此类问题难以区分,为培训管理人员监测参训人员学习情况带来难度。同时,线上培训忽视培训目标多样性及个性化需求等问题比较常见,有些课程时效性差,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无法吸引参训人员真正投入到培训中。因此,培训组织和管理者要从新教师的参训动机、兴趣和内容等需求出发,提前做好需求调研,再进行方案设计、内容安排、培训者选择、组织实施及后期跟踪,切实激发新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训效果评估难度增大

线上授课很难实时掌控参训人员的学习进度和状态,无法及时关注受众的接受能力,也更加考验参训人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参训人员学习态度不端正、互动不积极,培训效果就无法保证。因此,在严格考勤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评估的科学性,不能只看终结性评价,还需要增加对培训过程的效果评估,建立全程评估培训机制。培训理论部分的效果评估主要以论文方式进行,而实践部分的效果评估重点应放在校本研修上,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反映参训人员的实际教学能力,构建教学评比、学生评教、专家评价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合理地反映参训人员岗前培训效果。

四、小结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是专家学者、培训班导师、学员、教学管理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共同构建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软硬件设施的充分保障下,有序开展线上培训工作,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便捷性的资源共享团队文化,形成高黏合性、强共进性的集教学、社交、认知功能于一体的探究性学习社群,帮助高校新教师完成角色转变,成为优秀合格的青年教师。

新模式的尝试虽然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实践已初步形成,为新教师培训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推进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单位:许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张洪川,上海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岗前培训新教师线上线下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功”从“磨砺”出
在爱的阳光里,和孩子共成长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