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

2022-03-06陶文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害兰考焦裕禄

陶文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完电影《焦裕禄》,心潮起伏,泪眼婆娑,感慨万千。

影片讲述的故事感人至深。焦书记来到兰考,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将自己的名字和生命刻在了兰考这片热土上。

战天斗地不怕难,敢叫黄沙换新天。在除“三害”的斗争中,焦书记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焦裕禄亲力亲为,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始终冲刺在除“三害”的第一线。

“鞠躬尽瘁领头人,沥胆披肝主义真。”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牢记初心,践行使命,在脱贫攻坚中砥砺奋斗,在疫情防控中身先士卒,在科技攻关中默默奉献。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迎难而上,艰苦奋斗。

俯首甘为孺子牛,群众利益大于天。焦裕禄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奉献。看到女儿衣服上大大小小的补丁,看到小儿子哭着扔掉窝窝头,焦裕禄的心在滴血;尽管如此,他还是将自家舍不得吃的大米送给了研究土壤的大学生。渔场的同志为了感谢焦书记,把鲜鱼送到他家;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等着吃鱼,焦裕禄却把鱼如数送回了渔场。直至逝世前一刻,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兰考的土地、兰考的群众。

“为民造福千家赞,英年早逝泪满襟。”影片中有兰考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为焦裕禄送行的动人场景。他活着,为兰考抹上了一片绿;他走时,兰考人为他覆上了一层白。人民永远拥戴心中的好干部!如今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把群众的利益当回事,甚至贪污腐败,令人唾弃。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对比鲜明的诗句,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孔繁森扎根新疆,兢兢业业;沈浩勤奋务实,勇于创新;黄大发开凿天渠,造福乡里。无数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可歌可泣。迈步新征程,进军新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焦裕禄精神永远激励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當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时刻准备着,迎难而上,奉献社会。

点  评

文章从电影《焦裕禄》的内容说起,聚焦焦裕禄的优秀品质——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然后从两方面展开,适当引用焦裕禄的事迹,赞扬焦裕禄精神,并联系现实生活,褒善贬恶;接着阐述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夹叙夹议,层次分明,结构井然。文章意蕴丰富,对比鲜明,启迪心灵,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三害兰考焦裕禄
《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周处除三害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兰考交卷
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四讲四有”党员
周处勇除“三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