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面包与水仙花”导写

2022-03-06陆珺洁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仙花陶渊明面包

陆珺洁

文  题

朋友,如果你口袋里只剩下六分钱,就用三分钱给你自己买一块面包;用其余的钱买一把芬芳的会使你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的水仙花。(安东·布蒂吉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古今中外的贤哲对人生总是有着相近感悟。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导  写

材料一意象鲜明,喻指清晰,当生活陷入了贫困的危机或是某种绝境时,我们要有面包,更要有水仙花。“面包”比喻有限的物质生活,“水仙花”比喻丰盈的精神生活。材料告诉我们生活困顿的时候不要沉溺于现实世界的烦扰,要重视精神世界的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会让人达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富足的人很多,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世界的充实,陶渊明的南山是他的“水仙花”;苏轼,在不断贬谪的困境时,在自然界的山水之中获得了灵魂的洗涤,“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的山水是他的“水仙花”;李白,在人生不称意的时候,喝酒做梦潇洒快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酒是他的“水仙花”……

文章要写清楚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忘掉精神上的追求,甚至要把精神追求放在更高的位置,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而不是物质的奴隶。

材料二重在化虚为实,启发学生理解“面包”“水仙花”的内涵。“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暗示不应重视物质享受,在基本的温饱之外的物质享受都是生活的负累,“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是超脱物质享受之外,追求“道”的方法,对事情敏感,对于行动要谨慎,不断追求“道”,而这正是最终到达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

“古今中外的贤哲对人生总是有着相近感悟。”暗示两则材料的审题方向是一致的——分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精神高于物质。

猜你喜欢

水仙花陶渊明面包
你好,陶渊明
水仙花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养水仙花
《陶渊明 饮酒》
“好吃”的面包灯
不为五斗米折腰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