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油田滚动开发动态储量评价新方法与实践

2022-03-06陈晓明

复杂油气藏 2022年4期
关键词:递减率图版砂体

陈晓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油气田动态储量评估是海上油田滚动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标区域的动态储量规模直接影响着油田开发策略的制定[1-2]。国内外学者对动态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体方法涉及物质平衡[3]、压降反演[4]和递减分析[5-9]等,应用范围涵盖常规油气田[10-13]、非常规油气田[14-20]、陆地油田和海上油田[21-23]。蔡振华等[24]针对致密砂岩气井缺乏合适的产能评价指标问题提出了IC 指数,并定性分析了影响IC 指数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但其在IC 指数定义过程中直接采用井底流压,并没有进行拟压力转换,这会导致拟稳定阶段的IC指数仍存在一定的波动;雷源等[25]从矿场角度提出了表征海上油田储层泄油能力的物理量Dr指数,并详细阐述了借助Dr指数反求动态储量的过程,但该方法求解精度受限于拟稳态数据的选取,在矿场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困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修正的IC指数和Dr指数统一定义为泄油指数,并对基于泄油指数评估油气藏生产能力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1 泄油指数

1.1 泄油指数定义

基于参考文献[24]、[25]研究成果,定义油气藏泄油指数为:油(气)井一定生产时间内的累积产油(气)量与井底流压(拟压力)下降量的比值。采油指数反映的是油气井的瞬时产油或产气能力,是一种瞬时指标,与采油指数不同,泄油指数是一种累积指标,反映的是单位能量波动下的储层泄油水平。为统一表达方式,泄油指数的符号表示仍沿用Dr,那么油藏泄油指数可表示为:

式中,Npo,ti、Npo,ti+n分别为ti和ti+n时刻的累积产油量,m3;pwf,ti、pwf,ti+n分别为ti和ti+n时刻的井底流压,MPa;t为时间,d。

为保证气藏IC指数的稳定性,对IC指数的定义稍作修正,用拟压力代替井底流压,因此气藏泄油指数可表示为:

式中,Npg,ti、Npg,ti+n分别为ti和ti+n时刻的累积产气量,m3;mwf,ti,mwf,ti+n分别为ti和ti+n时刻的井底拟压力,MPa/(mPa·s);t为时间,d。

1.2 无量纲泄油指数

文献[25]以单井数值模拟为研究基础,得出了影响泄油指数的关键因素为:储层产状、油井产量和数据噪音,并推导了任意形状封闭边界、任意产量递减形式拟稳态条件下的泄油指数解析式,将累积产油量换为积分形式,泄油指数表达式可简化如下:

式中,K为储层渗透率,10-3μm2;h为储层厚度,m;t为油井生产时间,d;q(t)为t时刻油井的日产油量,m3;μ为原油黏度,mPa·s;B为原油体积系数,无量纲;φ为孔隙度,无量纲;Ct为综合压缩系数,MPa-1;CA为形状因子,无量纲;A为泄油面积,m2;Rw为井筒半径,m;S为井筒表皮,无量纲;γ为欧拉常数,γ=1.781。

在不同时期开发技术政策的影响下,海上油田的采油速度常常会有所调整,自然递减率也会随之改变。参考文献[23]忽略了这种自然递减率随开发时间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生产阶段的动态储量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为保证泄油指数法求解动态储量结果的一致性,本文提出分阶段分析的思路,即假设某一特定生产时间段内递减率是恒定不变的,探索不同生产阶段递减率之间是否满足某种特定的内在联系,以此评判各阶段基于泄油指数评估得到的动态储量的可靠性。

为探索自然递减率的变化规律,对式(3)中的产量表达形式进行变换,根据Arps[5]的统计结果,假定进入拟稳态后油井产量满足指数递减形式,表达式为:

式中,qo为油井初始产量,m3/d;Dt为自然递减率,1/d。

联立式(3)、(4),并简化得

对上式右侧进行量纲分析,可对量纲泄油指数进行无量纲化:

将式(6)代入式(5),无量纲泄油指数表达式为:

式中,η为地层导压系数,表达式为紧接着对式(7)取倒数变换,可得

从式(8)可以看出,1/DDr与1/Dt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其中角系数a与泄油面积(动态储量)成反比,截距b与泄油面积(动态储量)成反相关,因此截距b与角系数a成正相关。将不同储层条件下的1/DDr随1/Dt的变化关系绘制到坐标系中,会呈现互不相交的直线簇图版,图版中的每根直线都映射着相应大小的动态储量。

2 动态储量评估

2.1 理论图版法

根据式(6)可绘制不同储层条件下的无量纲泄油指数DDr随自然递减率Dt的理论变化图版,在此假设井筒半径Rw=0.1 m,表皮系数S=5,选取导压系数η分别为0.10,0.15,0.20,0.25 m2/s,选取泄油半径Re分别为250,350,450,550,750 m,绘制理论图版如图1和图2。当地层导压系数和泄油半径(动态储量)同时确定时,理论曲线为一条与横轴相交的直线;当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时,随着泄油半径(动态储量)的增加,理论曲线呈现顺时针偏转的趋势(如图1);当泄油半径(动态储量)确定时,随着地层导压系数的增加,理论曲线呈现逆时针偏转的趋势(如图2)。

图1 不同泄油半径条件下的DDr理论图版(η=0.15 m2/s)

图2 不同导压系数条件下的DDr理论图版(Re=550 m)

借助上述分析,可将油气井不同生产阶段的泄油指数和递减率投影至理论图版,根据投影点的趋势评估动态储量大小:油井投产初期,储层供给半径逐渐扩大,井底流压下降较快,这个阶段计算得到的泄油指数与理论值会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储层非均质的影响,油井产量递减情况也不能反映出整体地层导压能力,该阶段数据会处于离散状态;油井生产稳定后,压力波已到达泄油边界,储层压力变化进入拟稳定状态,油井响应能够反映储层整体情况,该阶段泄油指数与自然递减率会逐渐呈现理论图版中的线性关系,根据该线性关系即可确定动态储量值。

2.2 数值模拟验证

为验证评估方法是否准确,文章借助数值模拟手段进行检验。储层参数设定如下:渗透率100×10-3μm2,油层厚度13.3 m,孔隙度0.168,综合压缩系数1.4×10-3MPa-1,地层原油黏度1.57 mPa·s,原油体积系数1.1,束缚水饱和度0.32;储层泄油边界设置为圆形,半径为500 m;数值模型网格剖分采取PEBI 混合网格(见图3);油井S1 生产制度如下:初期产能200 m3/d,按照日递减率0.5%,0.4%,0.3%,0.2%分别设定4 个生产阶段(符合矿场生产过程中产量递减逐渐降低的趋势),引入数据噪声2%[25],每个阶段生产时间为30 d(见图4)。

图3 储层网格剖分模型

图4 S1井生产动态曲线

根据文献[25]提出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泄油指数求解步骤,对S1 井的4 个生产阶段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得出每个阶段对应的递减率和泄油指数值,各参数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各生产阶段参数计算结果

根据油藏参数可计算出储层导压系数为0.27 m2/s,在此选取泄油半径Re分别为350,400,450,500,550 m(对应储量No分别为(50,64,81,99,120)×104m3)制作理论图版如图5。根据表1,将动态分析结果投影到理论图版,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实际投影点在图版呈现由右上到左下的分布趋势,可以看出实际投影点与动态储量99×104m3的理论曲线基本重合,其对应的泄油半径为500 m,与数值模拟设定值完全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图5 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图版投影关系(η=0.27 m2/s)

3 矿场实例应用

渤海湾南部海域油田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断裂系统复杂,储层变化快,多采用滚动模式开发,优先开发优质砂体。采用本文方法分别对BZ 油田群和KL油田群滚动开发过程中的潜力砂体进行评估,取得较好效果。

3.1 BZ油田群

BZ34 油田1657 砂体发育于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高孔、中高渗储层,流体黏度较低。受地震资料品质限制,砂描边界较为保守,开发方案仅设计一口C6井滚动开发(见图6a)。对C6井进行动态分析,储层参数及各生产阶段评估结果见表2 和表3。从理论图版投影结果(见图7、图8)可以看出:选取的6 个生产阶段,其中有4 个阶段趋于收敛,且与动态储量300×104m3的理论直线重合程度较高;整体来看,实际投影点由离散趋于集中,证实了生产趋于稳定,因此评估该区域动态储量为300×104m3。

图6 1657砂体含油面积示意

图7 BZ油田群C06井生产动态曲线

图8 C6井动态储量阶段评估理论图版投影图(η=0.41 m2/s)

表2 C6井静态参数数据

表3 C6井动态参数评估结果

根据投产后的动态储量认识,在1657砂体西侧部署了1 口开发评价井,评价井实施后钻遇油层8.0 m,证明储量落实,随后又在该砂体增加2 口调整井以完善注采井网(见图6b)。截至目前,该砂体共部署开发井4 口(2 注2 采),新增探明原油地质储量230×104m3,累计增油59×104m3。

3.2 KL油田群

1483 砂体为KL-3 油田的主力砂体,开发方案早期通过储层构型研究将该砂体一分为二,其中西侧砂体储层存在变薄风险。开发方案仅在东侧砂体设计开发井5 口,平均井距300 m 左右(见图9a),其中A18 井投产后生产形势良好,鉴于该井位置靠西,可通过其动态响应评估西侧砂体的储量落实程度,选取了投产初期4个生产阶段进行评估,日产油递减率分别为0.16%,0.30%,0.12%,0.23%,动态储量评估结果见图10、图11。

图9 1483砂体含油面积示意

图11 A18井动态储量阶段评估理论图版投影图(η=0.74 m2/s)

由于A18 井东侧存在水平井A13,存在一定的井间干扰,本次评估结果可作为定性参考。根据理论图版投影结果,投影点与动态储量61×104m3的理论直线重合程度较高,考虑A18 井东侧井控储量有限,因此认为西侧2 号砂体和东侧1 号砂体连通的可能性较大,且储层落实程度较高。

结合动静态资料,在西侧砂体部署了两口调整井,两口井钻后平均油层厚度5.5 m,且随钻测压资料显示该区域平均压降为0.8 MPa,验证了1483 砂体是整体连通的(见图9b)。该砂体的滚动开发实践表明,在存在一定井间干扰的情况下,本文方法所评估出来的动态储量依然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该方法适用于衰竭开发、未见水生产阶段评估单井动用地质储量,这也是它的局限性,其优势在于采用常规的静态和动态资料估算相对独立井区或者断块单井动用地质储量,为储量计算提供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1)在IC指数和Dr指数研究、修正的基础上,规范了泄油指数的定义,并与采油指数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

(2)基于量纲分析,对泄油指数进行无量纲化,并得到无量纲泄油指数倒数与自然递减率倒数的线性关系,根据该线性关系可制作动态储量评估图版;动态储量评估图版能够综合油气井各生产阶段的动态信息,将不同阶段泄油指数和自然递减率的变化规律考虑在内,有效规避了因生产不稳定或数据选取不准确带来的误差。

(3)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论证了泄油指数法的准确性,泄油指数法的基本思想是压力瞬态分析,因此适用于衰竭开发或未见水阶段动态储量评估,其优势在于将传统的曲线图版拟合过程简化为直线图版拟合,大幅提高了评估效率,是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4)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动态分析手段运用于渤海南部海域油田,已指导了多个潜力砂体的滚动开发,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递减率图版砂体
A New Record of Eritrichium (Boraginaceae) in China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比较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谓词逻辑的飞机线束工装图版设计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水驱油藏产油量递减率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以锦州9–3油田和渤海油田的应用为例
一种水驱油藏产油量递减率评价新方法
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与含气评价技术在致密气井挖潜中的应用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