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学中视唱练耳比赛活动的调查研究
——以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

2022-03-06孙瑜桧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系昌吉声部

□孙瑜桧 陈 翔

本文以音乐教学实践为视角,以视唱练耳比赛为研究对象,对视唱练耳的相关概念、比赛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一、视唱练耳的概念

视唱练耳起源于欧洲,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是由法国音乐理论家圭多·阿雷迪诺斯提出,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在欧洲传统音乐的教学体系下形成的。这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是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学习者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从而使其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乐谱视唱能力。视唱练耳包括视唱和练耳两部分。练耳又包括听觉分析和听写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昌吉学院音乐系视唱练耳比赛发展情况

(一)昌吉学院音乐系介绍

昌吉学院坐落在中国西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美丽的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市34 公里,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昌吉学院音乐系始建于1972 年,音乐学专业专科阶段始于1991 年,2001 年通过教育部批准,于2002 年开始音乐学本科招生。

现代化教学设施主要有:钢琴、音乐制作工作室、数码音乐主控台、录音工作站、雅马哈合成器、摄影机、录像机、数码调音台、数码钢琴教室、电子琴教室、多媒体音乐教室、音乐教学主控系统、数码电子音乐示教板、彩色摄像机、录音合成器、数码电子钢琴摄影机、录像机等。

昌吉学院音乐系现有专任教师36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5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1.7%;本科7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9.4%;高级职称10 人,占教师总数的27.8%;中级职称8 人,占教师总数的22.2%;初级职称18 人,占教师总数的50%。音乐学专业教师队伍偏年轻化,专业结构科学,职称结构基本均衡,是一支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二)昌吉学院音乐系视唱练耳课程概况

该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熟练识读五线谱及简谱,同时能运用首调或固定唱名法看谱即唱,培养学生熟练的弹、唱、听、写能力与音乐感知、鉴赏、表现等综合能力。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实践、期末考试[笔试和面(口)试]四项成绩的总和。口试(视唱、练耳)部分采用随机抽谱。实践成绩以视唱练耳比赛最后的结果给予相应分值,总分占期末成绩的10%,其中一等奖10 分,二等奖8 分,三等奖6 分,参加者5 分,未参加实践0 分。

(三)昌吉学院音乐系视唱练耳比赛发展概况及比赛规则

2015 年,昌吉学院音乐系视唱与练耳比赛在艺术楼六楼举办了第一届,目前已经举办过12 届,每学年举办2 次,已经比较成熟。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对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重视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比赛组织机构是昌吉学院音乐系理论教研室。比赛内容是单声部视唱表演、多声部视唱表演和看谱即唱。比赛形式为单声部视唱表演自弹自唱,多声部视唱限12 人左右为一组,加上伴奏,人数不得超过16 人,表演后从本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看谱即唱表演。比赛规则是比赛前进行筛选,确定最后参赛人员,大一、大二学生的比赛成绩纳入期末实践成绩,不参加的学生期末实践成绩为零分。根据多声部视唱表演和看谱即唱成绩的排名情况,设奖如下:一年级设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三组;二年级设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三组(根据学生参与组数或做调整)。设优秀班级组织奖两个,颁发奖状。每组参赛后由现场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平均分为总分,由学生会学习部负责统计,满分10 分,占期末总成绩评定的10%。

(四)视唱练耳比赛活动典型实例

以下视唱练耳比赛数据由昌吉学院音乐系公众号提供。第八届至十二届的比赛曲目及相关情况如下:2017 年6 月13 日昌吉学院音乐系“音为梦响,律动青春”第八届视唱练耳表演与音乐知识比赛于艺术楼六楼举行(注:第八届视唱练耳比赛没有进行单声部视唱比赛)。15 级参赛曲目有《九儿》《山楂树》《浏阳河》《阿妈的盖碗茶》《送我一支玫瑰花》《时间都去哪了》等。16 级参赛曲目有《让世界充满爱》《致野玫瑰》《红豆词》《天空之城》《踏雪寻梅》《友谊地久天长》等。2017 年12 月10 日晚八时,昌吉学院音乐系第九届“不忘初心,唱响青春”视唱比赛举行。16 级曲目有《春节序曲》《卷珠帘》《贝加尔湖畔》《梅花三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17级曲目有《同桌的你》《天边》《女人花》《天空之城》《茉莉花》《美丽的梦》《当你老了》《映山红》。单声部作品有《精品视唱教程中级(D 调)》《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第32 条》《花非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视唱练耳教材西藏民歌》《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27 条》《精品视唱教材中级(E 调)》《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第64条》《五百年桑田沧海》《小情歌》。2018 年6 月14 日晚八时在艺术楼六楼音乐厅举办了“放飞梦想,唱响青春”音乐系第十届视唱比赛,参加此次比赛的是B16、B17 级的学生。16 级曲目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掀起你的盖头来》《从前慢》《流星雨》《跪羊图》《大鱼》。17 级曲目有《贝加尔湖畔》《梨花又开放》《友谊地久天长》《鸿雁》《亲爱的老师》《歌声与微笑》《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掀起你的盖头来》《从前慢》《流星雨》《跪羊图》《大鱼》,单声部视唱作品有《梦中的额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2019 年12 月10 日晚八时在艺术楼六楼音乐厅举办了“不忘初心,唱响青春”音乐系第十二届视唱比赛,18、19 级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18 级曲目有《我的全部》《外婆的澎湖湾》《夜来香》《稻香》等,19 级曲目有《映山红》《童年》《天边》《风吹麦浪》《花儿与少年》《九儿》《雪绒花》等。

三、比赛现状比较分析与归纳

问卷发放400 份,共收回352 份。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整理,其中部分数据作答与题目不相关的情况数据做无效问卷。本文对问卷调查问题进行了简述。问题一:您所在的团队对作品内容是否有创新内容?数据显示59.66%的学生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内容创新,40.34%的学生未对作品进行创新,使用谱例原始版本进行演唱。在59.66%有创新作品的学生中,原创作品的创新占比29%。本题有效问卷352 份,无效问卷40 份。问题二:如何创新(可以用文字简述)?从学生参赛作品的风格上来讲,76%学生选择优美抒情的风格作品进行演唱。问题三:您参赛的作品属于哪种风格?本题有效问卷346 份,无效问卷6 份。问题四:您对生谱的演唱情况如何?本题有效问卷348 份,无效问卷4 份,79.3%的学生都能将简单的视唱演奏准确,10.85%的学生表示不敢唱怕跑调。

四、视唱练耳比赛活动的意义

音乐作品能够展现出创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描绘了他音乐中的世界。比赛曲目的不限定给了学生极大的创作与发挥空间,每首作品都带着学生独有的创意。视唱练耳课程在音乐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训练学习,能够增强乐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时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也会有一定提升。日常学习中弹、唱、读、听、写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结合对基本概念、内容、类别、特性进行诠释和表达,能够为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声乐、器乐、指挥、作曲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视唱练耳比赛是视唱练耳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同时也能反映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每次排练过程中,也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舞台实践能力,以及编排节目的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展视唱练耳比赛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团结。

五、提高实践教学中视唱练耳比赛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和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及实践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游戏、创编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自身也要有所改变,对该课程有正确认知。视唱练耳课程既是一门技能课程也是一门理论课程,不论是舞台实践还是课堂理论学习,学生都应重视视唱练耳课程。

(二)教学内容调整更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可以考虑将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节奏的难度及调性感的把握来说,流行音乐节奏及调性感其实较复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挑战,更考验学生的个人视唱能力。其中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否考虑纳入课堂教学还是需要专家商讨后再定夺,这里只是个人的建议。

(三)视唱练耳比赛赛制更新

视唱练耳课程兼具技能与理论的双重功能,对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有一定的考查,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体现。赛制的更新设计是针对视唱练耳比赛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比赛举办了十二届,每一届学生的个人能力也都不相同。一个时代的学生也都各自有不同的能力基础。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陌生的谱面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学生既需要有足够强的心理素养,又要对音准、节奏、感情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比赛项目中插入测试题,能够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往届视唱练耳比赛中都有单声部视唱练耳、多声部视唱练耳、看谱即唱三个环节。看谱即唱环节中,视唱多数是课程中学习过的视唱,相对降低了比赛的难度,据此,可以考虑添加抢答环节,各班级可以选派代表参与视唱环节与听音环节。听音环节细分为单音、和弦、节奏等,学生共同答题提升了趣味性,调动了积极性。各评委老师可分别抽题,选手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弃权不加分,分数最高的3 名代表所在团队为获胜团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结合实践教学总结出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思路及方法。视唱练耳能够培养学生听、唱、辨等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视唱练耳也是一门技术性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及方法。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效果在比赛中进行了一次检验,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比赛过程还是有很多不足,如学生排练时间不固定及排练曲目难度不统一,比赛的评判缺少标准。同时,不同年级学习课程的时间也各有不同,不同年级分别进行比赛,但对进校前没有系统学习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生来说不是简单的事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比赛应继续开展,在比赛中摸索前进,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比赛中,学生学会的不只是书中的知识,还学会了共同协作,如何让声部声音统一等。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音乐系昌吉声部
图说建党百年·天山画卷 时代昌吉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音乐系教授怀特纳博士访谈录(下)
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音乐系教授怀特纳博士访谈录(上)
像当初一样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昌吉地区杂交杏李越冬保护地栽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