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中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
——以《流浪地球》和《战狼2》为例
2022-03-06李祥宇王月
□ 李祥宇 王月
中国叙事体系概述
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他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这也是他对于未来国际传播实践提出的要求。
法国文学批评家热奈特对故事和叙事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故事即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则是讲述这些事件的文本。[2]即使同一个故事事件,由于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的差异可能形成不同的叙事话语,受众接收后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这就是说,故事本身虽不具备支配性,但叙事却塑造着权力的秩序。[3]
经文献检索,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叙事体系的概念并没有太多论述,只在部分文章中略有提及。有学者认为中国叙事体系既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又要讲清楚中国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及形成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传统。[4]“话语体系”是一个同“叙事体系”紧密相关的概念,在国际传播语境中,他们二者都是以“他者”作为诉求对象的“外向型”概念,因此可以结合中国话语体系的相关论述厘清中国叙事体系的概念。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了提升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而形成的一系列能够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治国理念以及国家价值观的具有逻辑性的话语。[5]也就是说,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建设更多地停留在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方面的实践,中国叙事体系则意味着不仅要构建自身话语体系,还要提炼中国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梳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背后的逻辑,以融通中外的价值表述系统阐述当代中国的所有问题。[6]因此,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就是中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力图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制度特色来构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关于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认为应包括底层价值、中层逻辑以及表层话语三个层面,[7]也有学者认为建构中国叙事体系,一是要找好中国故事,二是以共通性话语讲好中国故事。[8]找好中国故事即意味着找到共通的文化价值观与适宜的真实事件,讲好中国故事则涉及叙事技巧。电影作为一种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艺产品,能够巧妙地将意识形态、价值观点融汇于故事呈现之中,这属于找好中国故事的范畴,而电影中的叙事视角、叙事符号、台词选择等叙事技巧属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范畴。因此,本文将以《流浪地球》和《战狼2》两部影片为例,从找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流浪地球》和《战狼2》中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
叙事文本比较分析。影片《流浪地球》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和当代中国的想象,是典型的“中国叙事”。影片中所传达的“带着地球流浪”的科幻概念十分新颖,展现了中国人对家园、对祖国的眷恋,体现出了带有东方特色的家园意识。家园情怀是中国人流淌在骨子里的基因,影片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心心念念着回家。影片中的姥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刘启、韩朵朵两兄妹一起回家;领航员空间站向全球做最后播报时,其播报内容也是让人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告别……对家的挂念贯穿影片始终,而地球也早已超脱了“物”的层面,成为了承载着人们成长记忆的精神家园。《流浪地球》展示的是中国式的为了家园自救的过程,是基于中国农耕文明影响下人们价值取向的体现,是站在中国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的精髓。
影片中呈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叙事的又一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论,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而《流浪地球》较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火种”计划中,空间站储备了一切地球文明记载和全球已知所有生物的DNA;木星点火任务是由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共同完成的。影片中的一系列细节描述都在宣介着一个主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共生共在的,应当同舟共济,竭尽全力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这一理念,凸显了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中国式解决方案的独特性。
影片中体现“中国叙事”的另外一点则是自我牺牲精神。从战国末期“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中国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影片中自我牺牲精神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CN171-11救援队即使一路上都有人牺牲,最后只剩下王磊一小队,但他们还是选择向目的地前进;刘培强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保证地球上全人类的安全。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式英雄”的真实写照。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的真实体现。
《战狼2》也体现了中国叙事与国际议题的结合。从主人公的形象来看,冷锋的形象有好莱坞式英雄与中国新时代英雄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虽不具备超能力也没有超科学的武器,但在战斗力方面有所神化,譬如凭借自制武器就能打败装备精良的雇佣军,仅凭一人之力制服雇佣兵和毒枭等,都带有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属性;另一方面,嫉恶如仇、粗犷的硬汉形象与中国古代侠客精神有一定的联系,而“一朝为军人,终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和影片中体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自豪与民族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给予他的底气,三者共同塑造出了一个中国新时代的豪情英雄。《战狼2》仍采用了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模式,但以中国人的立场作为出发点,中国人成了保护弱小、锄强扶弱的英雄,在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情节中融入了中国硬汉与侠客精神,带有一定的中国叙事色彩,但过于薄弱。
《战狼2》以冷锋带领中国同胞和非洲人民展开生死逃亡为故事主线,其“中国叙事”体现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刻画上。影片中出现了不少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叙写,如当遭遇反政府武装袭击时,主人公第一反应便是去中国大使馆,且大使馆工作人员立即与武装分子进行交涉,保护中国公民免受伤害;在各国军舰纷纷驶离危险地带时,只有中国军舰仍要去另一交战区接回千余人;影片结束后,对中国护照镜头的特写也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以及一个国家对人民的保护。可以说,《战狼2》的爱国主义叙事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但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其价值阐述方面过于着重传递中国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中西方价值融合中的平衡性。军事、政治题材作为敏感题材,《战狼2》以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宣扬爱国情怀,则更加容易引起误读,而作为最具普世价值的爱国主义思想也难以得到国外观众的接受与认可。
叙事技巧比较分析。对于中国国家角色的塑造方面,《流浪地球》和《战狼2》都希望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流浪地球》中主人公刘培强虽为中国人,但其定位的核心却是“地球人”,而且他最后的结局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牺牲自我去拯救全人类。如果他作为“中国人”牺牲,对于西方受众而言只能是表示同情,而当他的身份作为“人类代表”为拯救全人类而牺牲时,西方观众才能产生强烈的移情,在此过程中,也侧面呈现了中国积极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流浪地球》将所传递的国家形象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下,是中国叙事体系的温和构建。
《战狼2》除了所呈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影片中还存在一种更为深刻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在影片中,冷锋肩负着保护中国同胞和非洲兄弟的双重任务,但这一“全人类”视角被遮蔽在“正邪斗争”之下了。当反面角色代表老爹与冷锋搏斗并向其叫嚣“这个世界就是分弱者和强者,你们劣等民族就是弱者”,冷锋反扑发泄式地杀死了他并愤愤回击道“那他妈是以前”。这句看似令人热血沸腾的台词,实则却是在传达:我们要用武力回应武力。《战狼2》虽涉及了关乎“全人类”的议题,却仍旧囿于民族主义的悲情和怨怼。影片中所渲染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值得警惕,在这场民族主义的自我想象背后,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不应只是简单的宣介民族主义与国家力量,更应以自信与勇气构建中国视角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对于中国本土化符号的选择显得相对客观,甚至呈现出“去东方化”倾向。比如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流浪地球》中却设计了两座城市衰败的场景,甚至美国有线电视网(CNN)都表示“《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被允许呈现北京和上海的破败场景”。影片中其他中国文化元素的出现也并非简单罗列,而都成为叙事过程中的辅助符号。在影片开头,叙事时间正值春节,关于中国独有的节日文化便得以自然展现,虽然生活场景发生了改变,但过春节时的文化习俗没有改变;刘启运载车上弥勒佛像和片中播报的经典标语“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都是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幽默呈现。中国的文化标志和元素没有被强行兜售,而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下低调植入,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够有效认知中国的形象与文化。
与《流浪地球》不同,《战狼2》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呈现则带有明显的国家叙事特征。例如001型航母、052D型驱逐舰、071型船坞登陆舰、56式冲锋枪、远程发射导弹等视觉效果极为震撼的轻重型武器,都展现了中国军事力量的今昔骤变;还有带有强大政治象征的物化符号诸如五星红旗、中国护照等构建起了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这些硬核中国符号的呈现表达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但消解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强化了政治意味,国外观众很难达到审美享受与情感共鸣。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是自然且得体的,通过一个非洲女人的口述展现了中药的奇效。但总体而言,《战狼2》这部电影作为文化媒介载体,影片内容的意识形态色彩、政治意味大于中国文化的传递,稍显不足。
国产电影中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策略
叙事文本层面。一、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国际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国际传播过程中国电影要想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譬如影片《流浪地球》中的家园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我牺牲精神,以及《战狼2》中主人公冷锋的“侠义”精神,都承载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不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置于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下进行重新挖掘与开发,彰显中华文化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贡献。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与和平思想等,其理念内涵是倡导谋求本国发展并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解决的也是全人类亟待共同解决的大问题。
二、在国际语境中讲述现代中国故事。现代中国故事是从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的过程,既包括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抗争史,也包括走向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之路,其中有数不清的优秀故事文本。无论是革命时期追求独立解放的故事还是建设时期探索求发展的故事,都是国产电影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影片《战狼2》虽是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但其在国际传播中反响平平的传播效果启示中国影片在叙述本国故事时仅立足于本国语境是行不通的。中国叙事须从单一的本国语境中跳脱出来,在世界语境下进行内容架构,兼顾中国本土特色与全球共识性问题。例如通过呈现“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倡议,展现中国和平发展、有大国责任担当的故事;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呈现中国抗疫故事,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
叙事技巧层面。一、注重叙事表达。叙事并非一个单向过程,它需要叙事者和接受者配合完成,需要双方建构一个共通的意义情感空间,达成一定程度的互相理解。[9]因此,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过程中,中国作为叙事主体要以一种可以被观众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电影作为集艺术与意识形态属性为一体的文化产品,本就是一种专业化的叙事工具,但以影片《战狼2》和《流浪地球》等为代表聚焦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故事的主旋律影片,增强了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这类影片要注重国内外政治文化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弱化政治性,但弱化不等于不突显,而是要以一种柔性方式输出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以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述和传播,譬如影片《流浪地球》在叙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就是以各国人民通力合作、拯救地球为故事主线的。
二、巧用多种文化符号。不同符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文化和符号两者互为表里。[10]对于电影而言,文化符号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元素,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价值,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本土化符号元素的运用,要进行多元选择,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文明符号的双重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符号不仅具有直接表达作用,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语义的不对称性,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符号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所以应选择最直观、最表层、最基本的中国文化符号,譬如有视觉的冲击、听觉的震撼等各种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表象符号。基于此,在电影中文化符号对中国叙事体系的有效建构才有实际意义。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值此风云变幻之际,中国与世界已密不可分,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叙事体系已深深植入全球话语体系之中。因此,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当务之急就是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如乌尔里希·贝克所指出的“‘中国之于世界’在于发展出一种来自中国、但能够被世界普遍接受的‘中国世界主义’理论体系”,[11]即实现中国特殊性与全球社会普遍性的统一。电影承载了中国文化内容的表达,叙事文本聚焦于历史题材与当代中国的展现,是最直观的民族形象、国家形象的代言人,但正如上面所述,一个更加积极的中国叙事体系,还需将国家叙事嵌入到世界体系当中去,从中国看到世界,才能在世界看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