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王羲之《得示帖》看书法的节奏和韵律

2022-03-05□李

老年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章法韵律书法作品

□李 松

《得示帖》东晋·王羲之 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除了黑白字的平面构成外,还包含着章法的节奏和韵律。节奏和韵律是书法赏评中必然涉及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书法的技巧问题,也是艺术性问题。

书法作品给人的第一视觉往往就是章法。章法是书法作品具体的存在,节奏与韵律寓含在章法的构成中。人们是通过章法的构成来判断和感受笔墨节奏及韵律的。节奏与韵律本是音乐的专用术语,人们往往借以形容书法,是因为书法与音乐有着相似相通的东西。王羲之的《得示帖》与《平安帖》便是节奏韵律极强的法帖。本文以《得示帖》为例,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小

大小,是指一件作品中单个字体量的大小参差变化,好比音乐中音量的大小变化。在行草书中,这样的变化非常鲜明,甚至是突兀的。同时,在篆、隶、楷中,这种变化也同样存在,只是不像行草书那样有充分变化的余地。大与小的比例反差愈大,节奏就愈加鲜明。这与作品的风格气息有着直接的关系,风格越是奔放跳宕,大小的反差就越大。当表现文雅恬静的风格时,大小的反差相对就小。在这一点上,《得示帖》大与小的反差十分强烈。如“天”“下”二字与“雾”字的比例,后者是前者的十几倍。这样的大小之变,核心的技巧方法就是笔画越少的字,越是写得紧而缩,笔画越多的字,越是写得大而放。这样,可以造成强烈的大小对比。总之,字的外轮廓收缩,字的体量就小,外轮廓舒放,字的体量就大。

在创作中,如果意欲使节奏加强,就要充分运用外轮廓大小的变化技巧。无论是什么字体、什么风格,都需要有大小变化,只是体量变化的程度与幅度不同而已。如果一件书法作品(尤其是行草书),每个字的体量大小完全一律,那就是古人所讥讽的“状如算子”了。缺乏节奏韵律,必然是乏味的。

二、粗细

粗细,是指笔画宽与窄的对比。在古典书法作品中,除了“铁线篆”“玉箸篆”属等粗的线条外,几乎所有作品中都存在粗与细的笔画变化。风格不同,粗细对比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的风格对笔画粗细的要求不同、组合不同,其表现的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粗与细的把握,属创作的微观部分,必须细腻、准确、丰富。人们审视一件书法作品时,精察细辨的恰恰是这些部位。

粗细,是表现节奏非常重要的技巧。书法作品的创作,手之握笔,尤指之抚弦,挥运之际,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观之以悦目,品之而赏心。

三、长短

长短,指笔画的长线与短线。点,是最短的线。长线,包括直线和弧线,以及由直线和弧线多重组合的线。长线与短线类似音乐的短音和延长音。短音急促而铿锵,长音悠扬而绵延。长音与短音的组合变化,最能体现音乐的旋律;长线与短线的交替变化,最可表现书法的韵律。如《得示帖》中的“羲之顿首”。对于长、短线条的运用,我们在实践中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尽用短线,作品必散漫琐碎;皆用长线,作品则缠绕繁乱。所以,在运用长短线时,就需要组配得当、交互和谐,否则,节奏和韵律便会紊乱。从视觉感上分析,短线慢,长线快。短线具有跳跃性,长线体现延展性。由此可知,短线与长线的和谐搭配,易于表现书法的节奏和韵律。

《平安帖》东晋·王羲之 24.5cm×13.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正欹

正欹聚散,是指字的中轴线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中轴的移位和摆动,会形成正欹变化。内部小结构的改变,会形成聚散的变异。如“触”“散”的左聚右散,“犹”“耿”的右聚左散,自然而奇巧,生动而萧散。

中轴的摆动和交错,使节奏既跳动又通贯,既摇摆又流落。通过对《得示帖》的研究与分析,其之所以经典,除了本身高超的技巧和潇洒的风格外,短短四行字中,寓含着非常丰富的节奏韵律。我们临帖取法,不仅要获得具体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巧的表象,去窥视艺术更深层的内涵。

猜你喜欢

章法韵律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谷松章:章法的主线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