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用通信存量地铁5G改造

2022-03-05舒伟

电脑与电信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电联漏缆室分

舒伟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增加,地铁公网5G信号覆盖需求日益剧增,存量地铁5G改造项目面临着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等挑战,如何快速地实现民用通信存量地铁5G改造,同时保障用户及业务体验,文章对此展开分析,介绍存量地铁场景的5G改造难点、解决方案、工程实施要点,针对不同场景的存量地铁改造部署最佳建设方式和最快速5G方案,为后续地铁场景低成本覆盖改造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2 存量地铁5G改造难点分析

2.1 存量地铁场景5G建设的问题

2.1.1 车站一般采用传统室分建设模式

存量室分器件不支持5G高频段:存量分布系统无源器件、天线等只支持0.7~2.7GHz频段,不支持电联3.5GHz频段。

存量POI不支持电联5G频段:存量POI只支持2.6GHz 60MHz,不支持移动2.6GHz 160MHz全频段,不支持电联3.5GHz[1]。

2.1.2 隧道一般采用1-5/8”泄漏电缆覆盖建设模式

存量1-5/8”漏缆不支持5G高频段:存量1-5/8”漏缆最大截止频率2.7~2.8GHz,无法支持电联3.5GHz频段。

2.2 存量地铁场景5G改造的难点

技术难:存量室分站点的资产归属、组网形态、天馈系统承载能力各异;传统室分不支持电联3.5GHz,而移动2.6GHz存在利旧可能,因而导致运营商需求难以达成一致。

协调难:市电容量、漏缆挂装位置、过轨预埋管等需重新提资;运营线经常进行线路检修,很难申请到连续的作业令;5G改造施工难免会破坏原有装修,需协商好赔补方案。

施工难:施工时间受限,运营线只能夜间施工,作业时间窗口不稳定;施工条件苛刻,运营线装修已完成,现有系统、管线和装修成品保护难度大,隧道设备安装空间紧张,新增设备必须确保不侵轨、不影响原有的系统;隧道施工需远离高压接触网、及时避让巡道车,施工环境恶劣,安全危险系数高,地铁处于运营期,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严格按照作业令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成本远高于新建项目,作业时间不稳定,较新建线路施工效率低,人力成本增加,加上施工可能会破坏装修,涉及一定的赔补费用[2]。

3 存量地铁5G改造解决方案

3.1 地铁5G改造原则

充分保证网络性能:新建5G网络满足运营商的性能指标要求,最大程度降低对存量2/3/4G系统的影响。

实现最大程度共享:协调三家运营商5G信源设备共点位设置,最大程度共享电源、传输等配套资源[3]。

合理利旧,节约成本:支持2.6GHz的存量天馈、漏缆可以利旧,尽量利旧轨行区存量断点位置[4]。

3.2 存量站点技术评估

3.2.1 技术方案评估

根据技术方案需求,针对传统室分或新型室分、无源器件频段和功率容量、电源、传输系统余量等,核对竣工图纸和现场情况是否一致。

3.2.2 网络性能预评估

通过现场路测和运营商后台MR指标判断原系统的覆盖效果,计算5G系统的理论链路损耗,分析5G引入对原系统的影响,评估理论覆盖效果。

结合后台指标、天馈系统互调指标判断原系统的干扰水平,理论分析引入5G系统后可能造成的干扰,通过合理的频率分配规避干扰。

3.3 车站室分改造方案

3.3.1 存量站点为传统室分系统

中心站、换乘站以及人流量较大的车站,建议叠加建设一套5G 4T4R分布式皮基站,满足高价值场景高容量、高业务性能的需求。若移动在2.6GHz已馈入存量DAS的情况下,在售票厅、站台等人流密集区域叠加建设5G分布式皮基站,需特别注意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应在叠加分布式皮基站区域断开传统DAS分布系统。

较为偏远的郊区站,人流量较小,业务需求较低。可以考虑新建一套0.7~3.7GHz频段的双路DAS,降低建设成本。若原天馈系统支持0.8~2.7GHz频段,移动2.6GHz可以同时馈入存量DAS和新建DAS,实现优于2T2R的业务性能。

3.3.2 存量站点为新型室分系统

根据5G传输带宽需求及pRRU拉远距离,配套线缆可选择CAT 6A网线或光电复合缆,针对传输带宽10Gbps以上、拉远距离大于100米的物业点应选择光电复合缆方式,同时根据线缆类型选择具备电口或光口的中继单元rHUB设备。

根据原室分系统的设备、配套线缆情况,合理选择5G改造方案:

软件升级方案:现网可以软件升级的分布式皮基站一般为2T2R设备,可实现2*2MIMO,业务容量低于4T4R方式,工程施工难度最低,仅需新增BBU,投资成本在分布式皮基站的各种改造方式中相对最低。

替换现场设备方案:对点位安装空间受限、rHUB至pRRU线缆可利旧场景,评估4G网络容量情况,选择替换已部署设备为5G双频或多频分布式皮基站,满足4G现网容量需求和5G业务发展,投资成本高。

叠加新增5G分布式皮站:对现网设备施工改造困难且具备空余安装条件的物业点,可选择叠加新增一套5G分布式皮基站,工程量相当于纯新建一套分布式皮基站,不对现网4G部署造成影响,投资成本较高。

3.4 隧道室分改造方案

3.4.1 拆除1-5/8”漏缆,新建1-1/4”漏缆(存量漏缆不支持2.6GHz)

当隧道内满足4根漏缆安装空间时,新建4根1-1/4”全频漏缆[5](如图1,漏缆承载0.7~3.7GHz,移动、电联5G实现4T4R,更易控制干扰,但改造成本相对高)。

图1 新建4根1-1/4”全频漏缆

当隧道内不满足4根漏缆安装空间时,新建2根1-1/4”全频漏缆(如图2,漏缆承载0.7~3.7GHz,移动、电联5G实现2T2R,干扰不易控制,难以实现无缝割接,改造成本相对较低)。

图2 新建2根1-1/4”全频漏缆

3.4.2 利旧1-5/8”漏缆,新建2根1-1/4”漏缆(存量漏缆支持2.6GHz)

移动5G通过2.6GHz扩展POI馈入存量1-5/8”漏缆,新建1-1/4”漏缆仅承载电联5G(如图3)。

图3 新建2根1-1/4”3.5G漏缆

5G信源全部馈入新建1-1/4”漏缆,与原2/3/4G系统完全独立运行(如图4)。

图4 5G信源全部馈入新建1-1/4”3.5G漏缆

3.4.3 利旧1-5/8”漏缆,电联重耕2.1GHz作为5G频段(存量漏缆支持2.6GHz)

改造工程量小,只需更换POI,将移动2.6GHz和电联2.1GHz信源直接馈入原1-5/8”漏缆即可(如图5,重耕2.1GHz方案最大化利旧了存量室分系统,改造成本低。但由于2.1GHz只有50MHz带宽用于承载5G,且在存量DAS上只能实现2T2R,业务性能较其他改造方案偏弱,适用于改造难以实施的老线路,或者业务需求较低的郊区线路)。

图5 利旧1-5/8”漏缆

3.4.4 利旧1-5/8”漏缆,电联5G采用轨旁天馈高增益天线覆盖(存量漏缆支持2.6GHz)

在不改变现有1-5/8”漏缆的情况下,电联5G可以使用新增5G设备来对两副4T4R高增益定向天线进行部署。移动5G可以选择利旧原有1-5/8”漏缆,或者选择使用新增5G设备来对两副4T4R高增益定向天线进行部署(如图6,业务性能相对漏缆覆盖较弱,改造成本低,实施较简单)。

图6 电联5G高增益天线覆盖

4 存量地铁5G改造工程实施要点

4.1 施工现场详勘

核对设计方案和现场情况是否一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变更并调整提资计划(新增漏缆是否有挂装空间、开断点是否有新增设备的空间、侧式站过轨预埋管是否够用、区间人防门预留孔是否够用、轨行区站台段漏缆挂装条件)。

4.2 完善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人员:隧道是5G改造施工的重难点,宜抽调具有丰富地铁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重点攻关;车站区域施工难度较小,人员根据施工计划灵活进行调配;根据地铁公司批复的作业窗口时间,及时调整施工力量,确保工程顺利交付。

施工材料:根据各施工现场的具体材料需求,每个施工工地制定详细的材料需求表,并及时采购,缩短到货周期,确保工期按进度实施,仓库租赁采取就近原则,保证物料能够在短时间内配送至施工现场,减少转运成本。

机械仪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投入充足的工程车辆用于工程材料运输及工程人员载送,并后备工程车保障突发任务的紧急应对,准备数量充足的测试仪表,做到随工随测,保障施工质量,尽量避免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带来的整改工作量。施工用自制平板车,车轮必须满足地铁公司要求,避免破坏轨道上行车保护装置。

进场协调:与地铁公司签订施工协议并与各协办部门进行方案审核,参加相关部门的各项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核发施工负责人证,协调施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与运管部门,争取连续的作业天窗点,并保证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力成本。

4.3 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地铁改造项目施工窗口时间短、工期紧,因此需将每日施工计划细化到时段。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中的工期安排,提前向地铁公司上报施工月计划、周计划,特殊情况可申请日计划与临时补充计划,根据地铁公司批复的作业窗口,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力量,保证项目顺利完工。

5 结语

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呈现持续推进趋势,新建地铁线路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民用通信存量地铁5G改造被提上日程,如何快速地实现存量地铁5G覆盖,同时保障用户及业务体验,通过本文介绍的存量地铁场景的不同覆盖方案,分析对比并综合协调难度、建设成本、建设周期等因素,确定适合各场景下存量地铁5G覆盖方案和工程实施要点,为后续存量地铁场景5G覆盖提供必要的建设指导。

猜你喜欢

电联漏缆室分
热电联供系统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动态仿真
东方氢能首套商用氢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正式交付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制冷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提高地铁信号漏缆施工工艺及效率的研究
新型数字化室分的研究及应用
漏泄同轴电缆在敞开段CBTC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漏缆辅助杆与接触网杆的设置
LTE单、双通道室分系统应用分析
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实践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