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情况探析
——基于河西木偶、皮影戏班的考察
2022-03-05石芳
石芳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是中国经济、文化、商贸交融地带,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唱响着《西凉乐》的遗音,流溢着敦煌乐舞的神韵,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早在明清时期木偶、皮影戏就在河西城乡盛行,上世纪50 至80 年代,在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永昌县朱王堡镇、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酒泉瓜州县双塔乡等地多有木偶、皮影戏的观演活动,木偶、皮影戏班也一度成为河西各地民俗民间活动的重要表演团体。至今,张掖邵家班与武威马家班是河西地区尚存的、为数不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木偶、皮影戏班。
一、戏班与声腔的溯源
(一)邵家班
植根于张掖市党寨镇上寨村的邵家木偶、皮影戏班,大约是在清代由陕西传入。邵学信①先生是邵家班第七任班主,到他父辈其家族传承已有“六代九辈人”。据邵学信口述,该班最早建班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十四年左右,当时曾有一个陕西户县的木偶、皮影戏班驻足张掖,后因经营不善,便出售道具换回乡盘缠,于是家底还算殷实的邵家将其购买,并拜师于留在张掖的该戏班艺人开始学习木偶、皮影戏表演,同时把家族第一代艺人称为“金柱子”,第二代称为“银柱子”,依次为“铜柱子”和“铁柱子”,号“四大柱子”,且早期还创建了“双盛班”。②邵家班自建班后,主要以张掖为中心,活动于河西各城乡,远至青海、兰州等地。据《张掖戏曲志》载,1952年由张掖县人民政府将邵家班合并改建为集体所有性质的“前进木偶剧团”,1957年5月该剧团主要演职人员赴兰州参加甘肃省文化局主办的“甘肃省木偶、皮影、曲艺会演”,并凭借《拿潘洪》等剧目斩获多个奖项,该剧团在河西名噪一时。据邵学信先生口述,邵家班平常演出中大多数情况下唱秦腔,也唱眉户、陇剧和影子腔,一般都是以秦腔折子戏为主,折子戏又是重头戏。眉户和陇剧只有逢年过节时作为加演节目表演。此外,影子腔几乎不怎么演。一般能耍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唱大戏③,大戏的人不够时就常常耍木偶,文武乐队是固定的。邵家班在成立之初曾吸收过当时张掖小满镇杨家皮影戏班,也唱过一段时间的影子腔,但后来随着观演需求也就不再唱,到他这一辈皮影戏几乎不再耍了。
(二)马家班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武威凉州区仅有的木偶、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马登岐④,从小就爱好木偶、皮影戏表演。据其口述,马家皮影戏技艺秉承于清末从陕西逃难至此的异姓爷爷白万福,后传艺于其父马学武和异姓叔父白生财。十三岁时,因对木偶表演产生浓厚兴趣,马登岐多方求教并自学而成。1957年该班主要人员赴兰州参加“甘肃省木偶、皮影、曲艺会演”,并参演皮影戏《盘肠战》等剧目。马登岐木偶、皮影戏表演技艺超群,并精通其道具的制作工艺,至今在舞台上已活跃近七十年。据马登岐先生口述,马家班木偶和皮影戏在唱腔上是一样的,以秦腔和眉户为主,眉户常常是用来调节气氛。就剧本而言,马家班晚上演的皮影戏都是大本戏,一本戏一般能唱五晚。白天演的木偶戏是小本戏,每天唱一本。
二、陕、甘秦腔争议与剧本、剧目考源
(一)陕、甘秦腔之争
秦腔又称“秦声”“乱弹”“梆子腔”,是流行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地方剧种。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在《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中,按照方言、语音不同,秦腔在陕西境内演变为四路,即: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地区,称“同州梆子”)、中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称“西安乱弹”)、西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称“西府秦腔”)、南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称“汉调桄桄”)。
关于“甘肃秦腔”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中国戏曲志·甘肃卷》[2]中,依据传播路径不同,甘肃秦腔可分为:中路秦腔(甘肃秦腔主流,以兰州市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北至白银、靖远,南至岷县、临夏等地)、东路秦腔(与陕西秦腔往来最为密集的一路,主要流播于甘肃东部庆阳、平凉地区)、南路秦腔(流行于甘肃南部天水、陇南、定西一带,声腔深受陕西西府秦腔和汉调桄桄影响)。
关于甘肃秦腔溯源问题,一直以来学界多有争议,其中以王正强的《西秦腔再考》[3]《秦腔考源》[4],孟繁树的《西秦腔及甘肃调即秦腔辩》[5]等论著最具代表性。前者追根溯源,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多角度的寻求与论证甘肃秦腔的音乐身份,后者则从甘陕地域称谓的变迁,西秦腔与秦腔、甘肃调的唱腔特点出发,得出秦腔并非陇产,甘肃流行的是西府秦腔,所谓“甘肃调”(即“甘肃秦腔”)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结论。时至今日,相关争论刊文仍然不止。
(二)剧本、剧目的考源
传统秦腔剧本与剧目数量庞大,在焦文彬、阎敏学的《中国秦腔》中保守估计总数在万本,当时统计出陕西境内抄存的各路秦腔剧本就已有三千多本。而甘肃省抄存剧目有一千五百余本,属于甘肃秦腔独有剧目就达二百二十多本(折),这还不包括建国后新创作剧目。[6]目前,较为知名的甘肃秦腔剧目文物证据有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秦腔古本(主要指清代以及民国时期传统秦腔手抄本及刻印本),重要收录文献有《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清代戏曲手抄本》(2001年移交甘肃省图书馆编目收藏)、《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秦腔传统折子戏剧本》[7]。陕西秦腔剧目文物证据与重要收录文献有:秦腔古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戏曲手抄本》《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陕西卷·艺文志》(送审稿)[8]《秦腔剧目初考》[9]《秦腔传统折子戏》[10]等。
1.邵家班
邵家班传至邵学信这一辈,所掌握的戏曲剧目有两百多部。笔者调查时在他家发现一本家族传承剧目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剧目共计14部,表头标记为“张掖县联营前进木偶剧团报请批示审查剧目表”,表尾写“张掖县文化馆呈审阅”,落款时间1984年9月19日,并盖有“张掖县联营木偶剧团”的印章,该表分剧目、朝代、简单剧情三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为散落后重新装订的12张剧目统计表,共计剧目212部,其中第一页表头名称为“历史秦腔剧目表”,分剧目、类别、创作或改编、备注四栏,12 张剧目表均由复写纸拓印而成。通过整理发现,邵家班共搜集剧目226 部,其中无考剧目(如“卜望屯”“杜坃图”“木背婆”等)有11部、同名重复与异名重复剧目(即一剧多名)33部、其他剧种剧目10部(包括豫剧与评剧常见剧目“盗佛手橘”、“红书剑”等,晋剧与京剧常见剧目“葵花峪”,以及越剧、河北梆子、道情与眉户常见剧目),共计54部。邵家班剩余秦腔剧目,包括疑似笔误剧目(如第30“金灯山”误写为“金镫山”)、音误剧目(如第51“反苏州”,实为“访苏州”,在张掖方言中有“an”和“ang”发音不分的情况)共计172部。笔者将这172部剧目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甘肃秦腔古本等重要收录剧目文献进行统计与对比,对比结果见表一:
表一
序号2 3 4 5 6 7 8 9 1 0邵家班剧目二度梅十五贯十道本甘肃同名(B-清代梓行本)同名同名备注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序号8 8甘肃陕西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中、西路秦腔剧目)同名(中、西路秦腔传统本戏)同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保留剧目)同名(B1-清代抄存本;民国西安同兴书局刊行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中、西路秦腔剧目)同名(B1-口述抄录本;中、西路秦腔剧目)同名89 90邵家班剧目辕门射戟貂蝉芦花河陕西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传统剧目)同名七人贤同名(A;B-口述抄本)秦腔传统本戏91拆规斧折桂斧(B1-口述抄录本)连营寨秦腔传统本戏92取西川同名折桂斧(B-口述抄录本)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八义图秦腔传统剧目93取长沙同名(B1-口述抄录本)备注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疑为“折桂斧”之误;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八件衣同名(A;B-口述抄本)秦腔传统本戏94抱头柱(抱火柱又名“闯宫抱斗”)闯宫抱斗(中、西路秦腔剧目)疑为“抱火柱”之误;秦腔传统剧目九华山秦腔传统本戏95取洛阳闯宫抱斗(B-口述抄录本;中路秦腔剧目)同名(秦腔传统剧目)九江口同名(A;B-口述抄本)秦腔传统本戏96滚钉板同名(秦腔传统剧目)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11潞安州同名(B-口述抄本;甘肃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97柜中缘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12激友同名秦腔传统折戏98卧薪尝胆秦腔传统剧目13麒麟山同名同名秦腔剧目99卖华山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折戏14三打店三打洞(A;B-口述抄本)三打洞(中、西路秦腔剧目)疑为“三打洞”之误;秦腔传统本戏100卖庙郞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B-口述抄录本)同名(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5 16三进士三回头同名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折子戏;眉户101 102斩单通清风亭17三江口秦腔传统本戏103昊天塔18 19穆柯寨汴梁图同名同名同名(西府秦腔传统剧目;B1-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104 105对银杯贩马计20秦腔传统本戏106牧羊巷21同名同名(B-口述抄本)同名(A;B-口述抄本)沙陀国搬兵(B-清代刊行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07米粮川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B1-民国年间抄录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本戏疑为“牧羊圈”之误;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本戏22下南唐沙坨国(又名“沙陀国搬兵”)快活林常见剧目秦腔折戏108金沙滩同名同名(B-口述抄本)同名同名(A)同名(A;B-清代刻本)同名(B-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秦腔传统剧目
序号2 3序号24备注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109 110 25甘肃同名同名走雪山(A;B-口述抄本)陕西同名同名走雪山(民国梓行本;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11邵家班剧目金雁桥劈山救母鱼藏剑(又名“富贵图”)甘肃同名同名富贵图(B-口述抄录本)陕西同名同名富贵图(B1-口述抄录本)26邵家班剧目大名府大报仇大雪山(又名“走雪山”)上陈州112截江27 28 29小姑贤千里驹广台庄同名同名(B-抄本)同名同名(西路传统秦腔剧目)广泰庄(同州梆子剧目)113 114 115单刀会游龟山法门寺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30金镫山116泱羊峪31金灯山(B-清代戏曲手抄本)同名同名117定军山32 118审潘洪33 34女英烈飞云浦(源于“水浒”)春秋笔马超哭头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秦腔传统折子戏)119 120同名(A)同名同名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B-清代刻录本)同名同名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备注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截江救主(秦腔传统无本折戏)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疑为“洪羊峪”之误;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剧目35开宗图开国图开国图(有“下陈州”)秦腔无本折戏;眉户秦腔传统本戏疑为“广泰庄”之误疑“金灯山”之误新编历史剧秦腔有水浒传、武松大闹飞云浦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折子戏疑为“开国图”之误;秦腔传统本戏;清咸丰年间陕、甘秦腔班社常演121状元谱春秋配马武搬砖(源于“玉虎坠”)玉虎坠(A;B-口述)玉虎坠(民国西安书局刊行改良本)秦腔传统本戏36善土亭秦腔剧目122珍珠粉珍珠衫(B-口述抄录本)珍珠衫(B1-口述抄录本)37无影簪同名(西府秦腔传统剧目)123拷寇同名38同名(甘肃省戏曲秦腔剧油印本;常见剧目同名(中路秦腔剧目)木楠寺·坐窑(秦腔传统剧目)124草桥关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疑为“珍珠衫”之误;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折戏秦腔传统本戏39木南寺德胜图(得胜图又名“精忠报国”)精忠报国(B-清光绪年间抄存本)精忠报国(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疑为“木楠寺”之误;秦腔传统本戏疑为“得胜图”之误;秦腔传统本戏125南天门(又名“走雪山”)走雪山(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0五丈原同名(A;B-清代木刻本)同名(清光绪西安书局刊行本;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26南阳关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1五英坡五典坡127秦腔传统本戏42 43太湖城少逼宫五典坡同名(中路秦腔传统剧目)疑为“五典坡”之误;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失传剧目128 129血诏带(“血带诏”)界山口战马超走雪山(A;B-口述抄录本)同名(A;B-口述抄录本)血带诏(A)同名同名同名同名秦腔折戏秦腔无本戏
序号4 4邵家班剧目陕西备注序号邵家班剧目陕西备注日月图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30临潼山甘肃同名(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5疑为“牛脾山”之误;秦腔传统本戏131汾河湾(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6牛皮山(牛脾山又名“伐子都”)牛郎织女秦腔传统剧目132柳家坡(又名“汾河湾”)滚鼓山47长坂坡甘肃同名(B-清道光刻录本;B-宣统年间抄存本)伐子都(A;B-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A;B-清嘉庆年间抄本)秦腔传统本戏133血手印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秦腔失传剧目秦腔传统本戏48仁义卷秦腔传统本戏134狮子楼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9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长安书店刊行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西、南路秦腔传统剧目)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35独木关同名(A)同名(B1-口述抄录本;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50反大同反五关(又名“反朝歌”)同名(B-清嘉庆年间抄本)同名(B1-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36将相和同名同名新编秦腔剧51反苏州访苏州(B1-保存本)疑为“访苏州”音误;秦腔传统本戏137回荆州(A;B-口述抄录本)回荆州(B1-清道光年间抄本)秦腔传统本戏45伐子都(A;B-口述抄录本)疑为“牛脾山”之误;秦腔传统本戏131汾河湾(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46牛皮山(牛脾山又名“伐子都”)牛郎织女秦腔传统剧目132美人计(又名“回荆州”)柳家坡(又名“汾河湾”)滚鼓山47长坂坡同名同名(A;B-清嘉庆年间抄本)秦腔传统本戏133血手印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秦腔失传剧目秦腔传统本戏48仁义卷秦腔传统本戏134狮子楼秦腔传统本戏49同名(A;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35独木关同名(A)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50反大同反五关(又名“反朝歌”)同名(B-清嘉庆年间抄本)同名同名(长安书店刊行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西、南路秦腔传统剧目)同名(B1-口述抄录本)同名(B1-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36将相和同名同名新编秦腔剧51反苏州访苏州(B1-保存本)疑为“访苏州”音误;秦腔传统本戏137回荆州(A;B-口述抄录本)回荆州(B1-清道光年间抄本)秦腔传统本戏52 53状元媒反徐州同名同名同名同名138 139美人计(又名“回荆州”)游西湖绝缨会同名54乌鸦渡140火焰驹同名同名55双凤旗同名双凤奇(秦腔清代抄本)同名双凤旗(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新编秦腔历史戏《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收录秦腔传统剧目141核桃园同名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剧目,冷门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
序号5 6甘肃陕西备注邵家班剧目秦香莲(又名“铡美案”)全家福双白壁(又名“三元征北”)破天门(大破天门阵又名“天门阵”)双罗衫双背鞭(出自“胭脂驹”)雁塔寺同名序号邵家班剧目甘肃双钉计双钉记142铡美案、秦香莲(秦腔传统剧)双钉记同名三元征北(B-抄存本;甘肃中、东路秦腔剧目)天门阵(B-口述抄录本)同名(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57同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58三元征北(秦腔传统本戏)破洪州破渑池(又名“五岳图”)五岳图(A)同名五岳图(B1-口述抄录本)备注疑为“双钉记”之误;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本戏144 59疑为“大破天门阵”;秦腔传统本戏145同名(A)同名(B1-口述抄录本)天门阵(B1-口述抄录本)秦腔无本戏同名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秦腔传统本戏哭秦廷147铁龙山同名(B1-口述抄录本)146秦腔传统折子戏60同名同名同名秦腔剧目哭祖庙同名同名(A;B-清光绪年间口述抄录本)62 61光武山秦腔传统剧目同名同名(民国西安书局刊行改良本)148秦腔传统本戏同名同名秦腔剧目;提线木偶剧常见63 149玉虎坠常见剧目同名(B-清光绪年间口述抄录本)同名秦腔传统本戏玉梅绦铁定床玉梅绦疑为“玉梅绦”笔误;秦腔传统剧目64 143 150江东桥同名秦腔传统剧目葫芦峪65铁冠图(B-口述录抄本)同名(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152玉梅套铁罐图(又名“铁冠图”)击鼓骂曹打虎计铁冠图(B1-口述抄录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151秦腔传统本戏常见剧目同名秦腔无本折戏;各路秦腔常演疑为“打虎记”之误;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折戏秦腔传统剧目高平关153同名同名(B-口述抄录本)同名同名154 155 68 69同名同名(B1-抄录本)同名同名66烙碗计家庭痛史李陵碑同名同名秦腔传统折戏教子三娘教子打金枝夜打登州打镇台佘唐关(又名“马踏五营”、“七星庙”)四进士四明山乾坤销(又名“铡丁勇”)156三娘教子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疑为“三娘教子”;秦腔剧目七星庙(秦腔传统本戏)马踏五营(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玉堂春同名(A)157同名(民国陕西书局梓行本;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72 73同名同名(秦腔清代抄本)158 159黄金台黄鹤楼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同名同名(A;B-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秦腔无本戏74 160铡丁勇(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同名(B1-口述抄录本)70 67乾坤带同名(B1-口述抄录本)陕西71同名(B1-抄录本)同名(A)铡丁勇(A)同名秦腔传统剧目
序号7 5邵家班剧目备注序号邵家班剧目甘肃陕西白蛇传秦腔传统本戏161白门楼同名同名76 77甘肃同名(A;B-清道光年间收存本)同名(A;B-口述抄录本)162 163同名同名78同名(A;甘肃中路秦腔传统本戏)陕西同名(B1-清代抄录本)同名(B1-清道光年间抄本)同名同名(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本戏新编小戏,陕西易俗社首演秦腔传统本戏164梅花阵翠娘盗令假金牌同名同名同名(同州梆子剧目)备注秦腔传统剧目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剧目(少见)79黄沙府(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65盘河战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80同名同名新编秦腔剧166翠屏山同名(同州梆子剧目)秦腔传统剧目81出棠邑B-口述抄录本《伍奢骂殿》)出棠邑(B1-口述抄录本《破樊城》)疑为“出棠邑”之误;秦腔传统本戏167鸿鸾禧同名同名秦腔传统本戏82同名(B-清光绪年间抄录本)同名(B1-民国年间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68鸿门宴同名(B-抄录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83 84 85讨荆州镇台念书出五关铜旗阵(又名“黄沙府”)牡丹亭出汤邑(又名《“伍员杀府、“破樊城”)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端午门回荆州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169 170 171对菱花花木兰落凤破同名同名落凤坡86蛟龙驹同名同名同名(A;B-口述抄录本)同名(A;B-清咸丰年间抄存、木刻本)同名同名同名(B1-清道光年间抄本)同名(B1-清道光年间木刻本;西府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连台本戏172紫霞宫同名(B-抄录本)同名同名落凤坡同名(清代西安德华书局梓行本;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秦腔剧目疑为“落凤坡”之误;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
为便于归类,在表一与表二中将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用字符A代替;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剧目用字符B代替(包括清代与民国时期抄本、口述抄录本、刻录本、收存本、梓行本等,并在其后标注时间与类别);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剧目用字符B1代替(包括清代与民国时期抄录本、口述抄录本、刻录本、收存本、梓行本等,并在其后标注时间与类别)。经过统计与对比发现:在邵家班172部秦腔剧目中,属于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剧目共计53部;属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有34部(其中与甘肃省图书馆藏重合剧目24部,非重合剧目10部);属于甘肃中路秦腔传统剧目与常见剧目5部(第36、38、42等,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甘肃省图书馆藏重合剧目均不计在内)。由此,邵家班172部剧目中,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甘肃秦腔古本等重要收录剧目文献同名剧目共计68部,占邵家班剧目总数的39.53%。
在邵家班172部剧目中,属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剧目共计56部;属于陕西中、西路传统秦腔剧目(与陕西艺术研究所藏重合剧目不计在内)共12部;属于陕西首演与常见剧目12部(第6、7、22等,均为无重合剧目)。由此,邵家班172部剧目中,与陕西秦腔古本等重要剧目收录文献同名剧目共计80部,占邵家班剧目总数的46.51%。
在这值得一提的是,在邵家班剧目中竟然还发现“少逼宫”“绝缨会”“假金牌”此类已经失传、少见或冷门秦腔剧目,以及越剧、评剧、豫剧等外来剧种与剧目,由此见其家族技艺传承历史的悠久。
2.马家班
笔者调研时在马登岐家中发现一本2007年9月10日由马登岐重新整理,支永禄用毛笔抄写的家族传承剧目表,剧目共87部,分为三类:第一类剧目是包括《反五关》《双凤镇》等皮影大本戏;第二类剧目是《财神图》《三搜索府》等木偶小本戏;第三类是木偶、皮影都能演的折子戏。通过整理发现,在马家班搜集的87部剧目中,无考剧目6部,同名重复与异名重复剧目8部,其他剧种剧目6部(包括豫剧常见剧目“狄青扫北”“樊梨花征西”,川剧、陕北道情、凉州贤孝等剧目)。马家班剩余秦腔剧目,包括疑似笔误、音误剧目,共计67部,笔者将这67部剧目与陕西秦腔古本等重要剧目收录文献进行统计与对比,对比结果见表二:
表二
序号1 4甘肃同名(A;B-清光绪年间抄录本)备注马家班剧目马家班剧目薛刚反唐洪月娥陕西同名(B1-口述抄录本;中、西路秦腔剧目)秦英征西(秦腔传统剧目)粉妆楼(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序号49双巧配15 50五子魁16凤状楼粉妆楼(B-清代抄本)51备注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17祭塔(传统折戏)52陕西双婚配(秦腔传统剧目)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精忠报国(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18祭塔(B-民国口述秦腔抄录本)同名(秦腔传统折子戏)53秦腔传统剧目19阴阳案(秦腔传统剧目)54碧游宫(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20 21 22同名同名同名(秦腔清代抄本)同名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疑为“粉妆楼”之误;秦腔传统本戏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剧目;凉州贤孝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55 56 57甘肃双桥配(清代戏曲手抄本)同名同名(B-口述抄录本)精忠报国(B-清光绪年间抄存本)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碧游宫(A;诛仙阵)(B-清代抄录本)同名状元祭塔(又名“祭塔”)武松打店三下阴曹(又名“阴阳案”)断桥洞庭湖杨满堂征西敬德访白袍清风亭大战牛头山(又名“精忠报国”)铡八王诛仙阵(又名“碧游宫”)陆文龙回国升官图下河东逍遥津(又名“白逼宫”)金沙滩同名同名同名(同州梆子传统剧目)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23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折子戏58白逼宫(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24双凤旗双凤奇(B-清代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59 25财神图同名秦腔传统剧目60同名(B-清光绪年间抄录本)金沙滩(秦腔传统剧目)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26黄河阵同名(B1-民国刊行本;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本戏61天仙配斩秦英(又名“乾坤带”)乾坤带(A)乾坤带(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27同名同名(B-清光绪年间刊行本;中路秦腔剧目)过玄关(B-清代抄录本)过玄关(传统剧目)过玄关(秦腔传统剧目)62拿潘洪同名(B-清代刻录本)同名(B1-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28阴魂阵(B-口述抄录本)秦腔传统本戏63大闹天宫同名同名秦腔传统本戏29 30 31天台山(又名“过玄关”)五雷阵(又名“阴魂阵”)香山还愿放饭走雪同名同名(B1-口述抄录本;西路秦腔剧目)同名(西府秦腔传统剧目)同名(秦腔传统折子戏)走雪山(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剧目64 65 66同名同名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穆柯寨(秦腔传统剧目)32马王成神马王卷(B-清代抄录本)秦腔传统剧目67天官赐福火焰驹火化穆柯寨花亭会(又名“花亭相会”)同名同名穆柯寨(秦腔传统剧目)花亭相会(秦腔传统剧目)秦腔传统剧目
通过统计与对比发现:在马家班67部秦腔剧目中,属于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剧目(包括清代与民国时期抄本、口述抄录本、刻录本、收存本、梓行本等)共计11部;属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有6部(其中与省图馆藏重合剧目3部,非重合剧目3部);属于甘肃中路秦腔传统剧目与常见剧目7部(第18、19等剧目,与古钟铸目、省图馆藏重合剧目均不计在内)。由此,马家班67部剧目中,与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铸目、甘肃秦腔古本等重要收录剧目文献同名剧目共计24部,占马家班剧目总数的35.82%。在马家班67部剧目中,属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剧目(包括清代与民国时期抄录本、口述抄录本、刻录本、收存本、梓行本等)共计15部;属于陕西中、西路传统秦腔剧目(与陕西艺术研究所藏重合剧目不计在内)共4 部;属于陕西首演与常见剧目16部。由此,在马家班67部剧目中,与陕西秦腔古本等重要秦腔剧目收录文献同名剧目共计35部,占马家班剧目总数的52.23%。
三、结语
秦腔的渊源与具体形成时间本身难以确考,形成于明末清初也只是依据古文献的大致推算,而我国木偶、皮影戏早期就是一种近似杂耍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声腔系统,直到梆子、高腔、南北路诸腔兴起。[11]河西地处丝路中段,特殊的地域条件促使其音乐形态的多元化,且有杂糅之势。不难看出:其一,从时间与地缘上来讲,邵、马两家木偶、皮影戏班技艺传承地最早都是源自清代的陕西,其中邵家班于清道光年间就已建立班社,只比秦腔发展进入盛期的清乾、嘉庆时期稍晚一些。其二,从剧种、剧目上来讲,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两家家族传承剧目中所谓“陕西秦腔”剧目比例均大于“甘肃秦腔”。同时也发现,同一秦腔剧目在凉州贤孝、河西地方小戏中也较为常见。此外,在班社剧目中还掺杂了越剧、评剧、豫剧、道情等其他剧种剧目。由此可以说明,清后期陕西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且音乐交融中声腔杂糅现象也较为常见。而就陕甘秦腔之争,笔者想引用卢哲在其博士论文《清代秦腔传播研究》[12]中的一句话:“不取狭义的‘秦腔’剧种概念,而将其视作覆盖陕、甘、晋地区的,在艺术形式上均可归入梆子腔的声腔。”
张掖邵家与武威马家木偶、皮影戏班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其家族传承谱系完整明了,戏班表演技艺精湛,演出剧目丰富,且在河西各地颇具影响。笔者深感这些饱经风霜的民间音乐老艺人所拥有的宝贵经验和人生经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抢救性的挖掘这些“活史料”,搜集其口述凭证,不但能够为社会记忆提供丰富证词,弥补文史资料不足,而且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维度。
注释:
①生于1934年,卒于2018年,张掖市甘州区党寨乡上寨村三社人。
②《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载:“咸丰十年(1860),张掖县有个双盛班建立,演出秦腔……。”1995版,第41页。
③即秦腔,甘肃许多地区把与本地小戏相对的秦腔称为“大戏”。
④生于1933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中沙村二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