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3-05刘涛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措施分析心理护理

刘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目前,心理护理对于儿童的治疗阶段与恢复期起到了关键意义。它不仅能够鼓励儿童和父母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增加护理效率和时间,还能够增加家庭的信心,形成融洽的医患关系。本文从儿童的内特点、心理护理应该坚持的准则以及心理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介绍,说明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护理;措施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医院儿科所接收就诊孩子的数量将急剧上升,因此儿科医务人员的职责将变得越来越重,同时也对儿科医护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儿科患者自身的特点,其医疗关系主要包括三者:儿童、父母和医务人员,而不仅仅是医患双方关系。现家属若觉得医护人员的管理不完善或做得不好,让子女受了委屈,将可能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恶劣场面。所以,怎样搞好对儿科病人的诊治与护理一直以来就变成医生们与儿科医护之间不断探讨与修改的重要课题。而身为一个现代儿科护士,不仅必须了解各种护理流程、掌握熟练高超的医护技能,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内心需求、以及照顾家长的情感需要,对儿童实施合理适宜的心理护理。

1患儿的内心特点

1.1心里焦虑、没有安全感儿科护理对象多数为十四周岁以内的孩子,其特征为年纪较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儿童在患病或住院之后,由温暖、熟识的家庭走向了看似冷清、陌生的院内病区,再加上逐渐与家人、玩伴们分离,在饮食方面的跟不上,以及各类疾病检查和护理问题等,难免会引起儿童心里的孤单、害怕与紧张。

1.2独立自主性差、依赖性增强目前大部分儿科患者为独生子女,自幼在父亲和祖辈的溺爱下长大,没有自主性,衣、住、行也强烈依靠家长的安排。儿童生病住院后,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生活自理能力会有所下降,依赖性增强。生病期间,情绪不稳定或稍有不适,就会哭闹,耍小脾气。

1.3心理变化快患儿可能一会哭闹,一会嬉笑,这就是其不同心理的表现。儿童纯真、诚实,不懂得也不会伪装自己,一切的心理变化都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

2心理护理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2.1沟通交流时要有耐心,由于儿童智力还不成熟,且理解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所以,在交流时一定要有耐心,并保持眼神交流,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尽力关心、呵护他们。沟通并不是简单的语言交流,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坦诚相见,赢得患儿的喜欢和信赖,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2抓住机会,及时鼓励对儿童的积极举动如在打针时,可以温柔的跟患儿说“阿姨打针不怎么疼的,不要怕”,尽量减少患儿疼痛,减轻其恐惧心理。当患儿勇敢不哭时,要及时表扬。表扬可以采取口头表扬,竖大拇指,也可以向父母汇报表扬,身体拥抱等。医护人员表扬患儿时应做到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不因患儿家庭背景、性格脾气、外貌、身体病情等而有所偏心。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应留心观察患儿,努力发现患儿身上的积极行为,通过表扬,让患儿内心觉得自己在医院如同在家一样被重视、被呵护,实现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3心理护理的措施

3.1在着装很关键,为了给儿童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医务工作人员的服饰必须保证清洁整齐,不能带有血迹,带鲜血的服饰会影响儿童,增强其恐惧感。此外,为了减少患者对白色服装的恐慌,可把医护人员服装颜色从白色换成暖粉红色,如此可使气氛显得比较宽松自由,以便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

3.2从病房环境方面考虑患儿住院后,面对陌生的医院,需要改变一些家庭中的生活习惯,再加之在院内亲眼看到他人患者打针、输液等医疗,原来简单快乐的心里更加焦虑恐惧。根据这些情况,医务人员可在儿童病区的走廊粘贴上那些当前流行的,或者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儿童卡通和动物图片,有条件的医生还可在走廊摆放上某些儿童玩具。这能够使儿童的心灵活动有所松弛,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家人中或幼儿园,从而减轻对儿童产生的陌生、孤独和恐惧感。

3.3保持微笑给人以温暖感,而笑容能够在一些程度上缓解病人的恐慌心态。微笑能够缩小病人、父母与医护三方的心理距離,为在病人后续护理过程中保持融洽医患关系提供了良好基础,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心灵护理。

3.4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医护人员与家长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家长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态度是否认可,将影响到后续治疗,对心理护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心理护理,   使儿童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对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和家属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从而增加了医护效率和时间,还能够增加了家庭的信心,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徐志萍.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286-287.

[2]王夕荣,孙学武,王夕英.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18,4(32):88-89.DOI: 10.19335/j.cnki.2096-1219.2018.32.040.

[3]何玉琼,骆媚芬,李爱文.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08):178-179.

[4]张怀美.心理护理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9):133-134+136.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措施分析心理护理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