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术运脾汤加减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的病案分析

2022-03-04翟兴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苍术白术气机

韩 斐 翟兴红 翟 翌

(1.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5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100010;3.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北京 100010)

功能性腹胀是指反复发作的腹部胀满感、压迫感或者气体堵胀感(功能性腹胀),和(或)可观测到(客观的)腹围增大(功能性腹部膨胀),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该症状产生的原因[1]。伴随症状常有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痛、肠鸣、排气多、大便性状改变等,与其它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有叠加出现的情况,但这些伴随症状在频率和程度上均较主要症状为轻,又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肠病的诊断标准。在诊断时应该注意功能性腹胀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的鉴别,最常见的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两者均可出现腹胀症状,但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餐后出现的上腹部饱胀不适,早饱,不伴中下腹胀满和腹部膨胀,而功能性腹胀与进餐无直接相关性,常出现全腹的胀满,甚至可见到腹部膨胀,腹围的增大。翟兴红教授认为功能性腹胀,病程超过3年,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为难治性功能性腹胀[2]。功能性腹胀患者,尤其是难治性功能性腹胀患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该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成为其他疾病的诱发因素,因而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重视。引起功能性腹胀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机制主要包括内脏高敏感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气体增加,如食物分解物在结肠内酵解、肠道微生态异常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胃肠道的运动异常,包括肠道对气体的传输异常、肛门排气减少等;还有腹部和膈肌的反射异常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作用有关[3]。目前西医的治疗一般都是在诊断功能性胃肠病的框架下,针对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主要采用调节胃肠动力、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抑酸、调节肠道菌群、纠正内脏感觉过敏、抗抑郁[4]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难治性功能性腹胀治疗效果有限,长期服药不良反应增加,复发率高。中医药在整体辨证论治观念的指导下,方证相合,又突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优势,方随证变,随证加减,在治疗功能性腹胀中彰显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翟兴红教授运用自拟方“苍术运脾汤”治疗功能性腹胀,尤其对于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病证合参、重视舌脉、谨守病机、宏观与微观结合,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远期疗效稳定,病症俱效。现总结如下,以资同道。

1 病案

患者高某,男,51岁,于2022年1月27日初诊。主诉:上腹胀数年,加重3个月,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近20年,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辗转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消化酶片、泌特肠溶片、雷贝拉唑、培菲康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上腹胀,胀甚时腹部膨隆伴有轻微腹痛连及两胁,反酸烧心,口干口苦,食欲欠佳,大便偏软1天2次,肠鸣,排气多,失眠多梦。完善辅助检查:2022.1.21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局灶肠化?)病理:胃窦中度萎缩肠化。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西医诊断:1、功能性腹胀。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腹胀(脾虚气滞证)。治宜理气畅中,运脾化湿。处方:苍术10g,生白术15g,木香10g,厚朴15g,乌药10g,云芝20g,枳壳12g,紫苏叶10g,大腹皮15g,莱菔子3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生麦芽30g,川楝子6g,百合10g,合欢皮15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2022年2月11日):药后诸证著减,腹胀明显减轻,反酸烧心稍减,余症大致同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去苍术,合欢皮,加茯苓30g,党参15g增强健脾渗湿之力。7剂,煎服法同前。三诊(2022年2月18日):患者腹胀反复,大便不成形1天2-3次,舌脉同前。上方去生白术,川楝子,百合,加炒白术15g,麸炒神曲 15g,紫苏梗 15g,姜炭6g增强健脾温中,理气消胀作用。7剂,煎服法同前。四诊(2022年02月25日):腹胀明显减轻,大便较前成形,反酸烧心、肠鸣时作,舌脉同前。上方加吴茱萸3g,黄连3g,煅赭石10g先煎增强抑酸和胃降逆的作用。7剂,煎服法同前。五诊(2022年03月04日):患者腹胀基本消失,偶有反酸,大便调,余症不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脉象提示脾胃之气渐增,上方去生麦芽,加桂枝10g温阳助运。14剂,煎服法同前。六诊(2022年3月25日):患者诉诸症消失,病情平稳。

患者平某,女,29岁,2022年1月14日就诊。主诉:脘腹胀满3年,既往神经性皮炎,慢性胃炎病史,辗转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口服奥美拉唑、气滞胃痛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脘腹胀满,情志不畅时腹胀加重,嗳气,咽部不利异物感,少量痰,口臭。平时易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1次/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完善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腹胀(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证);西医诊断:1、功能性腹胀2、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健脾化湿,理气和中。处方:苍术10g,生白术15g,木香10g,厚朴15g,乌药10g,枳壳12g,紫苏叶10g,大腹皮15g,莱菔子30g,榼藤子10g,生麦芽30g,麸炒神曲20g,金钱草30g,生薏米30g,连翘1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2022年1月21日):药后诸证著减,腹胀明显减轻,大便调,情志时有不畅,偶两胁胀痛,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去金钱草、连翘、生麦芽、炒神曲,加柴胡10g、香附15g、川芎10g,川楝子6g,增强疏肝止痛之功。继服7剂,煎服法同前。三诊(2022年2月11日):患者腹胀嗳气消失,食欲渐增,咽部偶觉有痰不利,大便调,余无不适。舌脉同前。上方去柴胡、川芎、川楝子,加辛夷10g、枇杷叶15g,宣肺化痰继续治疗。14剂,煎服法同前。四诊(2022年2月25日)患者再次复诊时,诉诸证消失。

2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腹胀满病”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腹胀”,“腹满”的论述。《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脾虚则腹满”。《灵枢·海论》曰:“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5]。目前认为该病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损伤等因素相关,而其多为几种因素综合作用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受损。但究其根源尤其是对于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的患者,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常持续数年,脾胃素虚往往是其根本病机。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的协调统一在维持着人体气机调畅、津血充盈和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运转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水谷、水湿、气机随之而滞,出现虚实夹杂的各种病理表现。故翟兴红教授认为“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职,通降不利所致。临床以虚实夹杂的证候最为常见,或脾虚气滞、或气虚夹湿、或脾虚食积、或阴虚血瘀等等。故治疗上应谨守病机,辨证与辨病机相结合,依据兼证,从健脾入手,调畅三焦气机,兼顾脾胃与五脏,随证加减,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整体调理,标本兼治。

“苍术运脾汤”是老师治疗功能性腹胀的经验方,该方依据本病的病机特点,脾胃生理特性而定。尤其对于辨证为“脾虚气滞”型的难治性功能性腹胀患者加减应用效果显著。方药组成为:苍术15g,白术15g,木香10g,厚朴15g,乌药10g,枳壳12g,紫苏叶10g,大腹皮15g,莱菔子30g,白豆蔻6g,榼藤子5g。其中苍术为运脾燥湿要药,性味辛、苦、温而烈,升脾胃之阳,脾气得升,脾运复常;白术则健脾燥湿,长于健脾,脾虚不运者不可不用;《本草崇原》言:“凡欲补脾, 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木香辛温香窜,专行胃肠之气,通利三焦,为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的要药;厚朴、枳壳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乌药可治一切气,除一切冷,上达肺金,中入脾土,下温肾水,治霍乱反胃、吐食、泻痢,消腹胀甚佳;紫苏叶、大腹皮行气宽中和胃,其中大腹皮还有化湿利水的作用;莱菔子、白豆蔻、榼藤子均有消食除胀得作用,白豆蔻还有化湿行气,榼藤子具有健脾胃,补气补血的作用。诸药相合,共奏健脾运脾,辛开苦降,畅达上、中、下三焦气机,化湿、降逆、和中消胀的作用。

案例1:该患者萎缩性胃炎病史20余年,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年,故脾胃素虚,正气不足为本。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气机阻滞不畅,出现腹部胀痛,呃逆嗳气;患者又兼有情志不畅、急躁易怒,肝郁火旺的表现,可导致肝胃郁热,出现反酸烧心、口干口苦,胀甚则连及两胁肋疼痛。舌淡苔白,脉细滑,食纳欠佳,大便不成形也均提示脾虚胃弱,中阳虚寒。治疗在“苍术运脾汤”的基础上加云芝扶正健脾;生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百合、合欢皮疏肝解郁,安神除烦;川楝子疏肝泻热、行气止痛;瓦楞子、海螵蛸抑酸降逆和胃。辨证精准,用药得当,一诊患者腹胀已除大半。二诊、三诊、四诊时增强健脾化湿、温中散寒的功效,党参、茯苓、姜炭治本为主。但患者病程日久,顽疾难消,腹胀时有反复,翟教授酌情增加紫苏梗、炒神曲行气消胀、健脾消食;反酸嗳气明显时合左金丸泻火疏肝、和胃抑酸止呃。五诊时患者腹胀已基本消失,偶有反酸,肠鸣时作,加桂枝温阳助运,合白术、茯苓又有“苓桂术甘汤”之意,达到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六诊患者已基本痊愈,效如桴鼓。

案例2:该患者慢性胃炎病史多年,平素疲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成形,结合舌脉,考虑以本虚为主。同时患者症状加重与情志有关,且存在嗳气口臭,咽堵不利,痰多的症状,提示有气滞、食积、痰阻邪实的存在,病机为肝胃郁热、肺失宣降与脾胃虚弱共同致病,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一诊治疗在“苍术运脾汤”的基础上联合保和丸加减治疗,方中苍术、白术、生薏米健脾燥湿;其中苍术可开湿郁,开脾胃之气已升之,现代药理学研究苍术能兴奋肠管,促进胃肠蠕动,故有健胃作用[6],当湿郁中焦脾运失司时,用之最为相宜。木香、厚朴、乌药、枳壳、紫苏叶行气宽中,除胀;大腹皮、莱菔子行气导滞,化湿利水;榼藤子、生麦芽、麸炒神曲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金钱草、连翘清热散郁,配伍在辛温行气药中,亦取辛开苦降之意。方中木香、生麦芽、金钱草、连翘均入肝经,有疏肝清肝,开郁散结的作用,起到肝胃同治的效果,增加疗效;二诊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大便调,食欲著增,但是情绪不畅明显,偶两胁胀痛。提示肝郁气滞的病机特点仍比较突出,故上方去生麦芽、金钱草、连翘、炒神曲加柴胡、香附、川芎、川楝子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止痛;三诊时患者已基本向愈,腹胀嗳气、胁痛已无,咽部仍不利有痰,去柴胡、川芎、川楝子加辛夷、枇杷叶宣肺肃肺,肺脾同治,既治生痰之源,又清贮痰之器,使气机更加调畅;四诊时患者诸证消失,病情稳定,治疗效果显著。

3 结论

功能性腹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同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范畴,两者症状有重叠之处但亦有差别。功能性腹胀症状重、反复发作、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往往治疗难以奏效。治疗难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难治性功能性腹胀尤为如此。中医药治疗多从整体辨证论治,可扶正、可祛邪,亦能两法并用,促使邪去正安,标本兼治[1]。在临床上“脾虚气滞”是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的基本病机,翟教授自拟“苍术运脾汤”其组方皆在针对病机,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调畅气机、辛开苦降,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升脾、降胃、通利气机,畅达三焦,恢复脾胃受纳腐熟运化的正常功能[7]。对于难治性功能性腹胀的患者病程较长,在脾胃素虚的基础上常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其中。故治疗时根据寒、热、虚、实的偏重,常用辛热升散温补与苦寒通降泻热的药物配伍使用,二者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平衡阴阳,斡旋气机,升降得调从而达到开结消胀的目的[7]。②助运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邪、食积等病理产物容易内生,故忌用厚重滋腻之品补之,使用苍术、白术、榼藤子等健脾运脾之品,使补运相合,补而不滞,正复邪祛,标本兼顾。③随证加减灵活使用,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都息息相关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功能性腹胀的病理基础虽在脾胃,但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可见到肝、肺、肾等其他脏腑的功能变化对该疾病的影响。“苍术运脾汤”组方精简,是治疗腹胀的基础验方,该方在紧扣脾胃的病理生理特点的同时,可以根据兼症,随证灵活加减,辨证论治与辨病机相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猜你喜欢

苍术白术气机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田横祭海节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