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奉天的早期“经营”

2022-03-04

关键词:满铁奉天银元

曹 雯

前 言

奉天指今日的沈阳。在清代,奉天府衙署置于盛京城内,至晚清,在华的外国人习惯称盛京城为奉天。根据1860年签署的中英《北京条约》,位于山海关外之营口作为增设的口岸被开放,这是外国人以合法身份出入中国东北之肇端。最早在营口设置领事馆的是英国,在1861年4月,其后是美国、法国,从各国在营口建立领事馆的状况就可看出各国商人出入营口的频度。不过,受条约条款的限制,在东北,除营口以外的地区,并没有常住的外国人,但却有外国情报人员会不定期出没于东北各地做实地调查。

最早进入东北的日本人是日本军方情报收集人员曾根俊虎,他于1875年7月到达营口,并去了清朝两京之一的盛京城,这应该是晚清时期首位游历盛京城即奉天的日本人。①曹雯:《日本早期的对华策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调查状况》,《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作为东北地区的首府,奉天无疑既是东北政治中心,也是地区经济商业中心。甲午战争,尤其八国联军侵华后,东北成为日、俄欲在华拓展其殖民政策的首要目标,辽东半岛被割让而后被赎回事件、旅大被俄国强行租借、东清铁道的铺设以及相关权益的出让等等,均是日俄势力进入东北的显证。东清铁道的铺设极大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格局,即铁道所经过地区与远离铁道地区之间的差异日趋明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起自东清铁道的铺设,当然这样一条铁道的铺设以及使用从筹划起就充满着令中国人苦涩难耐的殖民色彩。日俄战争后,随着俄国将东清铁道长春以南段之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东清铁道以及沿线附属地之权益以长春为分界点,长春以北部分仍归属俄国,长春以及长春以南部分划给了日本。而长春以南段的东清铁道被日本人称作南满线,①1896年,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的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规定了有关东清铁路的建设事宜。东清铁路于1898年破土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营业。东清铁道是一条丁字线,丁字交点处是俄国人新建城市哈尔滨,由哈尔滨向西,可出国境,接俄国西伯利亚线;由哈尔滨向东,可到达出海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由哈尔滨向南,经长春、奉天、辽阳、海城,可到达大连及旅顺。日本人将哈尔滨至旅顺段称作旅顺线,日俄战争后又将归属日本的旅顺线中的长春至旅顺段称作南满线。在南满线所经过的重要城镇中就有奉天。

日本人是如何“经营”落入自己势力范围的奉天的呢?日俄战争后,在日本对东北所进行的殖民活动中,奉天发挥着怎样的功效呢?众所周知,具体从事殖民活动的满铁,将其大本营建在所谓“关东州”内的大连,②根据中俄于1899年8月16日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俄国租借旅大(包括旅顺口港和大连港)3 200平方公里为租借地,由于当时山海关以东的地区称作关东,因此将旅大租借地称为“关东州”。日俄战争后,“关东州”租借地被转让给日本,日本对这一租界地的霸占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大连是东清铁道建设的产物,1903年7月才全线开通的东清铁道,其旅顺线长春以南部分即后来的南满铁道仅仅在两年后就被日本人接管,就像俄国人热衷于打造新建城市哈尔滨一样,日本对已有现代城镇雏形的大连付诸了极大的再建设热情。就大连在日本殖民东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其研究成果颇丰,本文不再给予关注。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若要盘活整个殖民活动,日本只经营一个铁道出海口是不够的。试想俄国人在东北的殖民计划,它首先确立了一个中心枢纽——哈尔滨,由这个中心枢纽,向东可通向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南可通向另一个出海口大连,向西则与本国的铁道线相衔接,在这个构造里,哈尔滨起到盘活整个殖民计划的中枢作用。那么,日本在南满(即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尤其南满线的中心枢纽被确立在何处?南满线在日俄战争期间被日军修筑出一条支线,即以安东为起点、以奉天为终点的安奉线,安奉线的修筑将南满线扩张为一个丁字形铁道网络,而奉天恰恰处于该网络的中心枢纽位置。有鉴于此,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奉天采取了哪些行动,其早期的经营状况又是如何?就上述诸问题,目前学界给予的关注并不多,③关于日本在奉天的殖民统治方面的研究,其时间段多集中于民国以后时期,而清末,尤其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奉天的活动,因为受限于资料,研究成果不多,能列举者有李皓《日俄战争后的中日交涉——以盛京将军赵尔巽为中心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4期)、王香《清末民初日本在奉天省的警察设置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5年第7期)、权芳敏《日本殖民统治机构——满铁奉天公所》(《兰台世界》2016年第23期)、喻大华《日俄战争奉天善后论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等数篇论文。其中李皓文和喻大华文均是讨论日俄战争后奉天权益的归属问题;权芳敏文涉及了日本在奉天的殖民统治状况,但仅局限于满铁奉天附属地;王香文则以整个奉天省为观察对象,对日本在奉天省所设置的警察系统做了详细考察。以上论文均未能对日本在奉天的早期殖民统治状况做出全面考证,故本研究欲填补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以日文资料阐释上述议题的研究更少见,本文在解读相关日文资料以及中文资料之基础上,欲就上述问题试做解答。

一、明治时期日本情报收集者眼中的奉天

自中日《修好条规》签订以来,日本以不同形式、不断派出各种人员前往中国调查,这样大量情报的收集为日本之后的对华政策制定提供了方向。在前述曾根俊虎提交的报告里,满洲即东北被分为三部分,即南部的辽东、中部的吉林和北部的齐齐哈尔,而南部辽东的平地称作辽河平原,奉天即位于辽河平原的北部。①曾根俊虎:《北中国纪行》,见氏著:《北中国纪行前编清国漫游志》,范建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1页。根据小越平陆的满洲纪行——《白山黑水录》,②小越平陆虽然以所谓探险家自居,没有日本军方背景,但他是黑龙会五大“调查员”之一,且《白山黑水录》确实是一部刺探中国东北状况的报告,这在该书的序言里有明确记录,即“俄国在满洲的经营不过才1年,但进步非常显著,为观察其实状,遂踏上巡游满洲之旅”。日本军部的情报来源非常广泛,很多在中国活动的日本浪人自发抑或不自发(受命)地向日本军方提供情报。辽河平原属于辽河流域,是东北三大平原中最小的一块,而与辽河平原相接、居东北三大平原面积之首的东辽河平原,旷野千里,土地肥沃,在移民的开拓下已形成了几个中心城镇,首举长春,次为昌图,又有奉化等等,位于平原最南部的通江子恰好是辽河水道最北端的沿河城镇,自然成为辽河贸易的最大吞吐口,东辽河平原的物产,比如各类谷物,几乎全部由此输出,即货物在通江子码头装载上船后,走辽河水道可直抵通商口岸——营口,而外来的货物,也是由通江子进入东辽河平原。③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善鄰書院、1901年、50頁。这是东清铁道未铺设前的状况。

为说明东清铁道铺设之意义,小越平陆在其纪行里详细描述了东北三大平原面积排行第二的松花江平原。该平原跨越吉林、黑龙江两省,物产除各类谷物外,还有鸦片种植,奉天以南至山海关附近中国人所需吸食的鸦片过半来自这一平原,因河系丰富,货物可由水道运往吉林或奉天。④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50-51頁。而将上述三大平原串联在一处的是被称作东北血管的松花江和辽河。松花江向北流,注入黑龙江,是一条可以通往俄国的血管;辽河向南流,至营口后注入辽东湾,是一条可以通往营口的血管。在1901年,松花江所流经区域尚处于未开垦状态,故江上往来船只有限。辽河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其出海口的营口港湾不仅停泊着为数众多的中国船只,还有来自各国的轮船,到了夏季,辽河河面上千帆林立,最多时可达万艘以上。如前所述,通江子乃辽河最北端之码头,与营口之间的距离为800余清里。而辽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一是可通往奉天的浑河,一是可通往辽阳的太子河。自营口开港以来,其贸易规模日见扩大,由营口至通江子,顺风只需七八日,但逆流而上可能耗费半月尚不能抵达。⑤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57-59頁。在铁道时代到来之前,东北运输,夏季主要依靠水运,冬季因河流冻结则依赖陆运。东辽河平原的物产多通过陆运先集结在长春、伯都讷等处,然后送至通江子,利用辽河送达营口。这是辽河平原与东辽河平原的一种互动结构。

通过以上叙述可知位于辽河平原北部的奉天在东北经济地域里所处的地位。水运发达的辽河虽不流经奉天,但流经奉天的浑河却是辽河的支流,因此奉天拥有直通开放口岸营口的水路。更重要的是,作为两京之一的奉天,因其在东北的政治地位,不仅拥有直达北京的道路,还形成了以它为中心、通向东北各重要城镇、呈辐射状的道路网。具体而言,奉天经锦州至山海关途中,由新民厅分出一条道路可至金家屯。奉天至营口有水路和陆路,陆路又有两条,一是经辽阳、海城后至营口,一是由辽阳南砂河镇至牛庄城后抵营口;水路则是利用经过奉天城南的浑河以及辽河通往营口,中国开始出现蒸汽船后,以往9天的路程可缩短至1天,这极大方便了货物进出地——营口与东北最大消费城市——奉天间的往来,两者之间的商业联系越发紧密。奉天有通往法库门的道路,法库门是蒙古平原进入辽河平原的大门。奉天北上可至铁岭或通江子,经金家屯、八面城、奉化后可到达东辽东平原最重要的城镇长春。奉天经由铁岭、开原、伊通州可至吉林,由吉林经伯都讷可至齐齐哈尔,或由吉林经拉林、阿勒楚喀、白杨木可至三姓,由吉林还可通往宁古塔,再由宁古塔至珲春。⑥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62頁。正如日本参谋本部于1894年编写的《满洲地志》所载,满洲内地的贸易中心其实在奉天,即以奉天为中心,向其他城镇做辐射状。⑦日本參謀本部編纂課編『満州地誌』、博聞社出版、1894年、205頁。又根据日本大藏省鉴定官上冈次郎编著并出版于1904年的《满洲事情》,可知日本官方对奉天的认知:奉天市的人口约在20万,其市民俭朴勤奋,知礼让,风俗极美;其街市道宽路洁,大小商铺栉比鳞次,商业繁荣。尤其近来已开通之东清铁道经由此地,故向北可通哈尔滨,向南可至旅顺口、大连以及营口,即随着东清铁道的全线贯通,借满洲运输变得大为便捷之契机,奉天市的商业将越加发达,其作为地区间货物集散地之功能亦将越发增强。且根据明治37年(1904)1月签署的《中日通商航海条约》,该市已成为新的开放口岸,其发展前景可观,将迅速成长为满洲枢要之贸易市场的预测应毋庸置疑。①日本大藏省鑒定官上岡次郎編『滿洲事情』、商況社、1904年、6-7頁。不过在小越平陆的报告里,奉天人口是30万。②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122頁。

同样在1904年出版的《富的满洲》一书里,作者如是描述着奉天:从营口输入的货物,基本经由奉天商人之手销往吉林、长春等满洲腹地城镇,满洲腹地的物产又会汇集于奉天,再由奉天运往营口,故奉天可说是满洲的货物集散地。而主要输入品有棉布、棉丝、石油、铁器、粗制陶瓷器、海产品、纸卷烟草、洋伞、洋灯、玻璃制品、火柴及其他杂货;主要输出品有大豆、豆饼、杂谷、皮毛、猪鬃、马鬃等等。虽然此时东清铁道已经全线开通,但由于俄国人有自己的打算,在经过奉天时,将奉天站设置在远离奉天城45清里的地方,这给奉天的货运带来不便,因此在非冻结期,奉天的货运仍主要依赖辽河水运,不过在冬季的冻结期,东清铁道的货运量明显高于非冻结期。③松本敬之『富の満州』、言文社出版、1904年、53-54頁。小越平陆给出的另一信息是距离奉天不远处似有藏量不低的煤炭。④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123頁。随着蒸汽机时代的来临,煤炭的使用将越发广泛,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资。透过上述日本人的记述可知,日俄战争之前的日本人已充分认识到奉天在东北尤其辽东即“南满”的重要性,若要在东北推进其殖民政策,控制住奉天亦是关键之一。

二、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奉天的“经营”

日俄战争前,日本人对于俄国人在东北的殖民行为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尤其体现在有日本人居住的地区。东清铁道的铺设,直接导致日俄在东北地区的相互对抗呈加剧状态。小越平陆所提交的观察报告——《白山黑水录》就是日本浪人为了解俄国铺设东清铁路的状况而主动前往东北进行实地调查后的产物。日本之所以对东清铁路抱着如此巨大的关注,是因为他们认为俄国筹划东清铁道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将满洲之物产以铁路运输的方式一并送回自家的仓库里去。东清铁道主线是一条横断东北中部的线路。这条线路的西端在中俄边境上可衔接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道,而这条线路的东端则是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其中心枢纽最后被确定在一个位于松花江边的小村落——“新房烧锅”或“转地烧锅”,后被命名为哈尔滨,故哈尔滨是俄国人创造的一个新殖民都会。这条横断铁路线将尚未开发的松花江平原以及开发度有限的东辽河平原连接在了一起,对俄国在中国东北中部以及北部的殖民活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过俄国也绝不会放弃开发最成熟的辽河平原以及辽东半岛,所以这条线还分出一条以中央枢纽站哈尔滨为起点的旅顺支线,该支线在经过长春、开原、铁岭、奉天、辽阳、海城等城镇后,可到达俄国在大连湾兴建的另一座城镇大连以及终点站旅顺。这条支线与主干线构成一个“丁”字,有机地将辽河平原、东辽河平原、松花江平原串联成一个整体。另外,在奉天与辽阳间又分出一条支线通往营口,而营口线的开通将给辽河贸易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最令日本人倍感焦虑的是俄国在中国东北各处的驻兵,根据小越的刺探,俄国在东清铁道沿线以及线路附近地方驻扎了人数不等的军队,总计3万人有余,其中哈尔滨驻兵13 000人,而这只是俄国在辽东占领区以外所驻扎军队的数量。⑤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6-8、10、35頁。因此,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国东北实际已被俄国人控制,这对自甲午战争以来把东北视作自己殖民目标的日本来说,无疑是沮丧的。

根据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俄国对和东清铁道有关联的地区拥有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铁道附属地其实变成租界一样的存在,而随着这条铁道的延伸,俄国将他在中国东北的“租界”伸展到东北所有重要的城镇。一如后来的日本满铁公司,东清铁道公司是一个地地道道贯彻执行俄国殖民政策的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公司的所有股东必须是俄国人;为公司服务的所有在职人员也必须是俄国人,且必须是经由俄国政府选拔出的人员;公司财务必须由露清银行打理;沿线所有车站,从站长至局长,一律以俄国人充当,车站工作人员则由士兵充当等等。小越感叹道:“凡公司皆以营利为目标,像俄国这样完全由军人来操作公司的做法大大有损于公司的利益,天下若要论有哪家公司在不计成本地经营,非东清铁道公司莫属。”①小越平陸『白山黑水録』、44頁。随着1903年哈尔滨至旅大的南满线开通,俄国在东北的毫不遮掩的殖民行为刺激着日本要采取果断措施,日俄之战遂不可避免。

在日俄战争爆发前,日本人在奉天的发展非常有限。根据“奉天居留民会”的记录,1901年3月,日本熊本县无草郡桥本伊曾次的洗衣店开业;同年5月,山川诚一的日式房间租赁店开张;同年7月,由尾繁太郎经营的又一家日式房间租赁店开业;同年10月,前田鹤之助的照相馆开业;同年11月,由古贺野岩次、桥本伊曾次合资兴办的理发店开业等等。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推测,在奉天生活着一批日本人,这些店铺正是为这些日本人提供服务的,随着在奉天日本人的增多,日本牛庄领事在巡视奉天期间,建议在奉日本人成立一个公共团体组织,遂有1902年3月30日“奉天日本人会”的成立,经营照相馆的前田鹤之助被选为总办,这是日本“奉天居留民会”之滥觞。②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非賣品、奉天居留民會、1936年、4頁。

该会显然受到日本牛庄领事的领导,并成为日本人在奉天的一个接待站。比如,1902年8月10日,该会接到牛庄领事的消息:小松宫殿下将从俄国经哈尔滨前往旅顺,途中会在奉天停留。同月20日,小松宫殿下抵达奉天,受到奉天将军的接待,期间接见了总办前田鹤之助,就奉天在留日本人状况做出询问,并鼓励他们齐心合力,共谋发展。1903年5月25日,东京时事新闻报社及东京日日新闻特派员龟进陆良、松岛宗卫、山根卓等三人来奉,并向该会捐赠6银元。5月31日,北京公使馆武官陆军炮兵大尉坂西利八郎来奉。7月6日,上海同文沪报馆井手三郎由辽阳来奉。7月9日,参谋本部陆军步兵大尉滨面又助来事务所休息。7月10日,前海军大尉伊集院君和东亚同文会评议员宗方小太郎及阿部野三人来所休息。8月14日,大津吉之助由北京来奉后投宿在事务所。9月28日,北京公使馆武官陆军少将山根武亮及翻译秋元义亲由哈尔滨来奉。10月5日,北清新报通信员平手半次郎、山根厨石来奉,第二日,山根厨石向该会捐赠金二根。11月16日,北海道第七师团陆军步兵少佐米津逸三由哈尔滨来奉。③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5-6頁。由以上记录,我们不难看出,该会不时接待着因各种目的来到奉天的日本人,而从这些人的身份来看,他们多为出没于东北的情报收集人员。

因奉天在“南满”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日俄战争期间,奉天亦成为重要战场,并最后被日本占领。奉天的重要性从日俄战争爆发约半年后日本即开始修筑一条由安东通往奉天的轻便运输铁道这一行为中就可得知,那时奉天还掌握在俄国人手中,日本人已在计划战后要把奉天改造成一个具有政经枢纽功能的半殖民化城市。实际上,通过这条在日俄战争期间修筑的铁道,“约送迎战士270余万人,载运军需品267万余吨,使我满洲军行动迅速”。④俞彤:《日本强筑安奉铁路始末》,《丹东师专学报》第24卷第1期,2002年3月,第26页。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61页。安东现为丹东,位于鸭绿江下游,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顺江而下通黄海,在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被俄国侵吞后成为中国海岸线最北的一个出海口。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占领了安东,且施行军政。战后,日本在安东设领事馆,积极招募日本人前往安东从事商业活动,而它潜在的商业利益不言而喻,跨过鸭绿江可抵达朝鲜,乘船顺江而下通黄海可前往日本,尤其通过轻便铁道,可直达奉天。安奉线的开通对奉天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让我们想起东清铁道线上哈尔滨的中枢作用,如果东清铁道的南满线使用权归属日本,那么这部分铁道的中枢应该设置在哪里?日本根据自己的调查情报,在战前以及战争期间,及时作出各种预案,当由安东为起点的铁道在奉天与南满线交汇时,奉天作为将来日属铁道中央枢纽的地位遂昭然若揭。战后,根据日俄关于东清铁道的分割案,①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9月5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一场旨在争夺中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战争正式结束。在上述条约的第五条里如是规定:俄国政府以中国政府之允许,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部分之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俄国政府又将该租界疆域内所造有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转移让于日本政府。其第六条规定:俄国政府允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路,并在该地方铁道内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以及在该处铁道内附属之一切煤矿,或为铁道利益起见允许经营之一切煤矿,不受补偿,且以清政府允许者,均移让于日本政府。参见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04—205页。自长春至大连旅顺、纵贯“南满”的南满线部分铁道权益被转让给日本。奉天是日属南满线的中心点,此线路与战争期间修筑而成的安奉线,恰好也构成一个“丁”字,只不过这个丁字是将“南满”和朝鲜串联在一起的丁字,不似从前俄属东清铁道那个要将整个东北地区整合在一起的大丁字。东清铁道南满线开通仅两年,其最有价值的南段部分就落入日本手中,俄国痛恨日本之甚自不待言,而中国眼看日俄在中国领土上如此猖獗殖民,你争我夺,却无能为力,国力曾衰退至此。需要说明的是,安奉线起初只是满铁丁字形结构中的一条虚线,因为它是作为一条临时供给线在战时被修筑的,其轨道是简便式轻轨,本应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拆毁,但在日本人的再三胁迫下,于1905年12月签订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中,②1905年12月22日,日本与中国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迫使中国承认俄国于《朴茨茅斯条约》中转让给日本的全部权益,即中国同意将俄国政府在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领土、领水的租借权和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以及附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政府。这一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得日本成功将东三省南部纳入其独占的势力范围。参见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第222—225页。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日本交涉期间,就满铁经营,日方曾答应中方可适当参与,但这一口头承诺并未形成文字,所以日本在接管满铁后,将此承诺完全抛在了脑后。中国同意日本再继续经营安奉铁道15年;在同一条约里,中国还同意日本在奉天、营口、安东划定租界。而这只是日本拖延安奉线问题的一个手段,在此后的几年里,日本不断给中国施加压力,终于在1909年8月、11月,相继与中国成功签署《安奉铁路节略》以及《安奉铁路购地章程》,根据上述两个文件,日本成功获得了将安奉线改筑为一般常用轨道的权利,并可在安奉沿线购置附属地。且随着改轨工程在1911年3月11日的竣工,在满铁丁字形铁道结构中,安奉线被日本强行推成一条实线。

安奉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其改铺标轨后,安东站客货运量持续增长。根据江沛的调查,1911年,安东站发送旅客86 899人次,运送货物102 913吨;到1928年,发送旅客达166 758人次,运送货物368 577吨,较1911年分别增长约91.9%和258.1%。③江沛、程斯宇:《安奉铁路与近代安东城市兴起(1904—1931)》,《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第149页。安东被日本人开发后,其出口贸易额的91%左右、进口贸易额的几乎百分之百都发生在与日本之间,出口商品中,以东北物产为主;进口商品中,以日本工业制品以及杂货为主。④李少军编译:《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编译》第2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95页。安奉线通过的本溪是辽东重要的煤铁矿区,1909年日本获得了与中国合作开采沿线各种矿产的权利,本溪产的优质主焦煤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安奉线运往日本的。关于安奉线改筑的意义,东三省总督锡良在1909年5月发给外务部的咨文中条陈得分外清晰:“査日人改良安奉路线,厥有两端:一思与京义线相接联,为满韩联络政策见诸施行;一思与南满洲线相接联,将安奉线作为南满洲之支路。”“以上两线,苟与该路互相接联,呵成一气,彼自仁川而奉天,自奉天北至长春,南至大连旅顺,节节灵活,脉络贯通,乃得徐以侵蚀我人民有限之利益,启发我内地无尽之宝藏,且万一变起仓猝,彼电驻于朝鲜之兵队,可以朝发夕至”。锡良的预测不幸言中,随着鸭绿江跨江铁桥在1911年11月的竣工,安奉线与鸭绿江对岸的京义线实现铁道接轨,朝鲜汉城与奉天间的“鲜满”直达列车贯通,1912年6月更延长到釜山,1923年7月连接日本下关与朝鲜釜山的轮渡工程竣工,至此,东京直达奉天的铁道最终连通。有资料表明,1932年,本溪生铁产量的85%通过安奉线被运往日本。①俞彤:《日本强筑安奉铁路始末》,第27、28、26页。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2册,第562页。俄国当初打造旅顺支线是为了开辟另一个出海口,日本人强行改筑安奉线,不仅如愿增加一个铁道线出海口,还为实现利用铁道将东京与奉天连接在一起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总之,在日本打造的这个丁字形殖民铁道网络中,最北端之长春为东辽河平原的重镇,中央枢纽站奉天不仅是中国东北的政治中心,也是该地区最大的消费城市,丁字横线的另一端是已变成日本殖民城市的出海口大连,丁字竖线的末端,即由奉天分出的支线终点安东位于中朝边境,随着安奉线与朝鲜京义线的接轨,朝鲜、甚至日本同“南满”连接在了一起,这为日本进一步在东北推进其殖民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日俄战争进行到1905年5月之际,日军已基本控制了辽东,在辽阳设立“满洲军总兵站监”并“辽东兵站监”,陆续在各占领地设立军政署,以军管占领地。辽东落入日军手中后,纷涌而至的日本人开始只被允许在安东县、营口、大连三地居住经商,随着日本急欲要确保其殖民利益,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盖平、凤凰城、赛马集等地也相继对日本人开放。怀着捞取财富梦想的日本人大量进入上述各开放地,他们或向当地日本驻军贩卖货物,或直接向日本军政机构买断占领地某方面的商业利权。就占领地的商业营业,“辽东兵站监”制定出的方针是,鼓励日本商人尽力将当地中国人以及在华外国人发展成自己商业性产业的消费者,或者与中国人、甚至外国人进行合作,以稳固并有序扩大自己的商业经营。②大山梓『日本外交史研究』、良書普及會、1955年、211-212頁。

日俄战争之后,日军在占领地所实施的军政仍在延续,这招致了中国官民的愤恨。在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于1906年末奉命考察东北三省情形后呈递的奏折中如是说道:“自日兵入城(奉天城)以来,事事藉口军政,出以强权。甚至派宪兵至将军署内捕人,而印委各官之由日人喜怒更换者无论矣。”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上),《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第12页。日本人的跋扈,导致日军军政署与中国当地衙署间不断发生小冲突。比如,军政署在战后仍在有计划实施电话线架设等工程,而所需土木工程建设费则通过向当地中国住民征收税金来筹集;为了给在占领区经商的日本商人创造商业机会,不顾奉天将军的极力反对,在奉天城内筹划举办东北大博览会,等等。总之,日军不尊重中国地方官员所应拥有的地方管理权,在警察、土木、卫生、调查、植树、教育、救恤等方面,或直接或间接进行干预,以致中国官民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④大山梓『日本外交史研究』、215-216頁。

在一片质疑声中,同年6月1日,日本奉天总领事馆开馆,并在当天宣布奉天对各国开放,允许外国人在奉天居住经商。6月7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运作资本一半来自日本政府,一般由民间筹集,所谓官商合办,民间持股者必须是日本人,初期运作资本被确定为2亿日元,铁道附属地的管理被委托给该会社。9月1日,以“关东都督府”取代具有军政性质的“关东总督府”。随着“关东都督府”的运转,日本开始陆续裁撤各地军政署,而原属军政署的财产或经营中的事业,一部分转交给了“关东都督府”,一部分转交给了当地的总领事馆或领事馆,战时日本铁道部所属铁道业务以及铁道附属地的土木、教育、卫生等设施则相应转交给了满铁会社。总之,在完全废去设置在各地的军政署之前,日本在东北完成了以下布置:由设在旅顺的“关东都督府”直接管辖“关东州”,州内分大连、旅顺、金州三个区,各设民政署,州外之铁道附属地设“警务署”,以保证铁道沿线之安全;奉天设总领事馆,在辽阳、铁岭、新民屯三地设办事处,安东新设领事馆,营口保留既有领事馆;南满铁道沿线附属地的统辖权由“关东都督府”掌管,但直接管理委托给满铁会社,不过沿线“警务署”的警察配置由保留在各地的守备队长掌握,领事馆不得参与。①大山梓『日本外交史研究』、227-228頁。根据王香的调查,日本接管南满线后,迅速在线路沿线的各附属地设置了警察署,而奉天警察署就是设置在满铁奉天附属地的警察署。②王香:《清末民初日本在奉天省的警察设置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5年第7期,第52页。关于战后日本在“南满”的驻军数量,根据中日双方签署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日本可在南满铁道沿线每一公里距离配置15名士兵,而南满铁道全线长1 100公里,故可配置16 500名士兵,另“关东州”驻有至少5 400名士兵,因此在条约范围内,日本此时期在“南满”的驻军至少在2万人以上,分别驻扎在公主岭、奉天、大石桥、连山关、铁岭等处。③在载振上呈的奏折里也提到,“计通省日兵有两万数千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上),第13页。由此造成:“凡铁路由军队经管者,遇我商旅,率如奴隶,偶失车票,则执缚浇水,尽情凌虐……各商埠旅馆、车站皆高悬日本国旗,俨有反客为主之势。”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上),第13页。至此,日本在东北南部建立起完善的殖民机构,这意味着日本在东北的活动无不带着殖民色彩。

那么,在日俄战争后,日本是如何经营满铁这个丁字铁道网络结构中的中枢——奉天的呢?奉天在日俄战争后成为西方列国又一个争相设置领事馆的开放城市。根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日本可在奉天划定租界,因奉天车站及其附属地已转为日本人所有,日本在划定租界时充分考虑到奉天站的地理位置,最后确定的场所为自奉天外郭之大小西边门土墙一线与满铁附属地即奉天站附属地之间面积约200万坪即10 500余亩的地区,这块地域如此广阔,令人咋舌。当初俄国人为避开奉天城,选定距离城墙45清里处修建停靠车站,力图于此地打造出一个新城。到了满铁成立以后,日本人干脆将两者之间的空白处全部划为自己可任意发展区域,以充分调动老城、新区各自的优势。除了这片区域,奉天日本租界尚包括城内部分,即以日本奉天总领事馆所在地为中心的一块区域。⑤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116、118頁。如此一来,奉天一半的天下都掌控在日本人手中,不折不扣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城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一块地区的治安管理由日属两个机构负责,一是上述提到的设置在满铁奉天附属地的奉天警察署,一是由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设置的奉天领事馆警察署。前者具有军政性质,因为它的人员配置由驻扎在满铁附属地的守备队即日本宪兵队直接负责,而满铁附属地之守备队直隶殖民机构——“关东都督府”;后者等同于租界的警察机构,主要维护租界区内的治安,也就是主要处理租界内的日侨或中日民人间的纠纷抑或诉讼。然而上述警察署或守备队的权力实施范围时时越出日本在奉“专管区域”,甚至不时有日本守备队干预中国奉天警察警务的情况发生,比如1906年间有日本人欲在奉天开设屠宰场,这遭到我奉天地方政府的反对,当辖区中国警察前往阻止时,日方居然出动守备队给予保护,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上),第13页。这显然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

区域划定后,日本又是如何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开发的呢?在日军占领奉天的1905年3月,据说城内在留的日本人仅剩永清文次郎、望月实太郎、三谷末治郎等数人。不过,随着日本宣布自12月1日起可进出奉天城后,大批日本人从新民府方向涌入奉天,以十间房、小西边门、小西门为中心的军备物资交易活跃起来,且以中国人为消费对象的饭店、游乐场等亦相继被开办。为联合日本人之力量,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长井上一男、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奉天支店长远藤次郎等人在协商后于1906年2月再次成立了日本人会,当时的会员有500余名。至当年6月,在奉日本人数已增加到436户1 645人。为有效管理越来越多的在奉日本人,日本奉天总领事馆于7月4日发布“奉天居留民会规则”,并于7月15日宣布成立奉天居留民会,同时解散之前的松散组织——日本人会,而日本人会的所有会产被命令全部移交给居留民会。奉天居留民会虽说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它受到总领事馆的严格管控。比如,会长、副会长以及20名行政委员会委员中的10名必须经由官选产生,也就是共计22名行政委员会委员中的12名委员必须是来自总领事馆的任命;行政委员会处理在奉居留民之教育、卫生、消防等一切公共事务,但经由行政委员会决议的事项最终须获得总领事馆的承认方可生效;行政委员会每月必须向总领事馆提交账本收支明细表,银5圆以上的开支必须要获得总领事馆的认定等等。①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3、9-10頁。

为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在奉天创业,日本总领事馆领导下的奉天居留民会在教育、卫生、消防等各个方面推动租界公共事务的发展。居留民会成立当初,在奉日本人中学龄儿童虽然只有8名,但委员会认为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故当年8月便决议建立小学校,所需费用中的500银元除来自民会的拨款外,其余不足部分均来自捐赠,校址选用了位于城内大西关广全道由军政署保管的房屋,同年10月,以奉天公立小学校为名开校。最初设定为学业四年的寻常高等小学校,当时就读的儿童仅有1年级4名、2年级3名、4年级1名,共计8名学生。其后,随着在留人数的增加,到一年后的1907年末,在读儿童人数增加至49名。民会兴办的这项教育事业受到各方日本人的支持,他们纷纷向学校捐款,由此,校舍得以扩建,到1907年12月,扩建后的学校共拥有教室四间,教员住房三间,并配备接待室、职员事务室、热水房、储物室、厕所等设施,到1908年2月,又被日本文部省认定为在外指定学校,接受文部省的管理,并规定4月为新学期的起始月,修学年限改为寻常科六年,高等科二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日本皇室成员伏见宫贞爱亲王以及梨本宫相继到访该校,并分别捐赠金200圆和金50圆,这两项巨额捐款被作为基金用于学校今后的发展,比如新增设的学务委员就专门负责小学校教育的彻底普及工作,这样的教育目标与日本国内保持了一致。②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125頁。

除了教育,公共卫生也是居留民会特别关注的事务。在1906年10月11日召开的第七次民会大会上即决议创办公立医院。此项决议获得日本外务省的附议,并得到每月200银元的定期资助。公立医院的院址设置在城内妇人协会之健康诊断所的旁边,即原奉天府府尹衙门旧址,且于1907年2月正式开始接待病人。在此之前,其实有个设置于总领事馆内的诊所,主持人为东京大学青山内科的医学士桧垣春山,主要接待一般患者的诊疗以及共济会下从事风俗业的妇女健康诊察。该诊所的两名医生随后被并入新成立的公立医院,桧垣春山当了院长,设内科、儿科、眼科、外科以及健康诊察,病房在原有房屋基础上做了修缮,另外还设置了传染病室。从规模上看,这是一家很小的医院。引人注目的是,妇女的健康诊察受到重视,公立医院建院不久就另外加盖了健康诊察专用诊疗室,并增聘一名医师专司健康诊察,可见在奉天从事风俗业的日本妇女不在少数。随着奉天在留日本人数量的增加,该院医务日趋繁忙,到1909年,不仅加设了产妇人科,还在十间房开设了分院,由院长以下各医师轮流前往坐诊,后又增聘一名医师专司其职。医院的更进一步发展是在奉天总领事荻原的提议下创立红十字会医院,新院址选在江苏会馆一带,于1909年11月开始接待患者,而前奉天公立医院则被并入红十字会医院,新院院长仍然由桧垣担任,患者收治能力扩增为:本院一等室2人,二等室3人,三等室24人,传染病室13人,中国人病室10人,特殊患者收容室30人;十间房分院除医师村田外,尚有药剂师兼书记寺邑弘毅以及护士1名。③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165-166頁。这显然是一家初具规模的现代医院,它的收治对象不再仅局限于在留日本人,而是面对所有奉天人,红十字会医院的开办无疑是日本欲在奉天公共卫生领域推广自我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兴办小学教育只是满足了学龄儿童的需求。发展高等专科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也是体现殖民地环境是否优越的标准之一,而奉天居留民会创建初始就以建立“满洲地区模范租界”为努力目标。针对成人教育,语言学习是在华日本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途径之一。到1909年,奉天有两所教授中国语的学校,一是奉天外国语夜学校,一是清语学堂。起初这两所学校都属于个人经营,后在研究时事问题的朔风会会员佐藤善雄的倡议下,并在取得总领事馆的理解及其主动参与下,学校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一是两校并为一校,学校更名为奉天外国语学校,一是办校方针由从前的单纯中国语教学开始转向中、日语的双重语言教学。新学校利用民会在小西便门外的房产于1910年3月1日开校,根据民会行政委员会的决议,民会每月拨给该校补助金60银元,开设科目除清语科外,还有日语科,校长由奉天总领事兼任,学校评议员由民会行政委员会委员出任,2名学校干事中,一名为总领事馆的书记,一名为奉天公立小学校的校长,会计由民会书记井上初之助兼任,讲师队伍除留任原校教师外,又增聘了教授日语课程方面的教师。由此,该校已被改造成民会组织下的、间接接受总领事馆管理的语言学校。由于该校一直面临经费问题,最后在多方协调下,从1913年4月起,由满铁每月拨给该校补助金120银元,民会不再给予资助。该校真正的腾飞是在大正6年(1917),由满铁、朝鲜银行、正金银行、三井物产等捐助的新校舍落成,另从同年4月起,日本外务省每月拨给该校办学经费100银元,学校也由夜校转变为全天校,即加增昼间部,昼间部设日语本科,修学年限为二年,教学科目有日语、汉文、算术、簿记、商业、法制、经济、珠算、英语、打字、纸币计算、誊写、统计图表等等,教育对象并不仅限于在华日本人,凡初级中等学校毕业者抑或有同等学历者均可申请入学,即符合条件的中国人也可申请入学,而教育目标是培养建设满洲的良民,努力使他们成为沟通、维护日满关系的中坚力量。①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180-182、183、184頁。显然,推广教育是为了日本能更顺畅地殖民东北。

生活环境的营造是为了让日本人在奉天能更加努力地去创业,而商会组织的建立就是直接要为创业者提供商业机会。奉天商业会议所根据奉天总领事馆于明治39年(1906)12月24日发布的第12号令在翌年即1907年2月成立,奉天民会会长杉原泰雄、副会长三谷末治郎、三井物产会社奉天支店长远藤藤次郎等三人是总领事馆指定的发起人,会议所维持经费经总领事指示由普通的居留民提供,仅从上述描述即可知该商会的性质所属。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加,会议所事务于1914年从民会中独立出来,其原因在于会议所涉及奉天租界商业事务与满铁奉天站附属地商业事务有重合之处,为更好发挥会议所作用,将两地事务合二为一是发展趋势,而如果合并,会议所原本隶属民会的身份就无法适应新的局面,所以从民会中独立出来在所难免。②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206頁。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奉天居留民会并不能管理满铁奉天站附属地的民事事务,不过两者之间会就某些事情进行协调,比如满铁附属地的子弟可以去由民会组织的小学就读,但满铁必须每月要向子弟就读的学校交纳补助金,而之前提到的外国语学校,满铁也给予了赞助。但是有一点必须提醒读者注意,无论是民会,还是满铁,他们均要接受总领事馆的管理,即如果说民会是总领事馆领导下的奉天租界地的“临时政府”,那么满铁就是铁道附属地的“临时政府”。

既然民会有租界地“临时政府”之功能,那么其维持费用又从哪里来呢?从民会创办初始就规定了赋课金的征收规则,即奉天及其周边从事商业活动的在留日本人必须向民会交纳赋课金,但无力支付赋课金者可通过申请、经委员会决议后给予免除。赋课金征收种类大致分为两样:营业赋课金和风俗、娱乐业赋课金。具体征收额度如下:营业赋课金分为特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9个等级,特等每月须征收20银元以上,其他等级每月分别征收5银元、3银元、2银元、1.5银元、1银元、70钱、50钱、20钱不等;风俗、娱乐业赋课金又细分为艺妓、酌妇(陪酒女)、演剧、游乐场等等,每月分别征收3银元、2银元、3银元、2银元不等。赋课金每三个月征收一次,即每年的1月10日、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为征收日,逾期不交纳赋课金者将给予相应处罚,且一旦征收,不予退还。这一规则自1906年8月1日起生效。除征收赋课金外,民会出具各种证明时亦相应收费,基本每件须收取20钱,而公立健康诊察所出具的健康证明则每件须收取50钱。①奉天居留民會編『奉天居留民會三十年史』、19-20頁。可以推测,凡无健康证明者,似不得从事风俗业,这也算是日本租界的一大特色了。总之,在此征税制度的保证下,民会得以持续稳定运转。

通过以上观察可知,在奉天总领事馆的指导下,奉天居留民会与满铁合作,在奉天日本租界区与满铁奉天附属地初步营造出一个集商业、教育、卫生、娱乐等于一体的殖民发展区域,将奉天推上南满铁道网络中央枢纽的地位。由于日本这时期在东北的殖民大本营设在旅大,其地理位置决定其无法兼顾辽东腹地,而奉天殖民机构的日见成熟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即奉天殖民机构与位于旅大的“关东都督府”之间遥相呼应,共同掌控日本在“南满”的殖民统治。需要关注的是,在打造这一殖民发展框架的过程中,日本人似汲取了俄国人的殖民经验。

三、日俄战争后、大正时期前的奉天商业状况

日本在奉天租界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更多获取日本在华的商业利益。为了让日货进入中国市场,日俄战争期间以及战后,日本人令“日货无一有税,华货无一不税,且再税三税,是以日货畅销,而华货愈滞”。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上),第13页。无论是俄国,还是日本,他们在中国东北所发起的经济掠夺都是疯狂的。日俄战争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日本在奉天经营的商业状况如何?笔者欲根据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报告以及《奉天商业会议所年报·明治43年》试探其究竟。

如前所述,日俄战争前,在奉天的日本人并不多,其商业活动的规模也非常小,“日本人会”的总办不过是一位照相馆的老板,后来受战争影响,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相继离开了奉天,到日军攻破奉天,留在城内的日本人只剩下几个。这种局面随着日本占领奉天,尤其日本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并与俄国签订修好条约后得到改变。根据《奉天商业会议所年报·明治43年》,明治43年即战后4年的1910年,总领事馆在册的日本人共计有1 651人,这是在奉天的常住日本人口,日本称其为“居留民”。那么这些在奉天的居留民都在从事何种职业呢?根据报告可以得知:官员34人;中国政府顾问(受聘于中国的日本人)9人;中国政府聘用的职员14人;银行业(日银在奉天支行的行长)2人,银行职员10人;教师2人;各公司驻奉天分公司支店长3人;各公司职员21人;报社经营者3人;报社职员12人;新闻通讯员3人;各种组织的事务员14人;僧侣2人;医师4人;医师助手3人;牙医1人;产婆5人;护士8人;药剂师2人;药材商7人;药店经营者5人;经营书籍报纸杂志贩卖者3人;鲜奶经营者1人;经营当铺者14人;古董商7人;经营旅馆者7人;经营饭店者24人;经营饭馆者6人;艺妓36人,陪酒女98人,舞妓2人,餐厅接待员6人;厨师25人;毛皮商6人;理发店经营者6人,女子发辫结发师7人;铁匠2人;经营土木工程建造者16人;经营运输业者1人;经营洗衣店者13人;和服店经营者5人,洋服经营者9人;豆腐制造及贩卖者1人,酱油制造及贩卖4人,日式点心制造及贩卖者8人;裁缝14人;钟表贩卖及修理者5人,人力车贩卖及修理者5人;酒类制造及贩卖者3人;砖制造业者1人;杂货商24人,贸易商1人,陶器商1人,木材商1人,石材商2人,粮商4人,煤商12人,木炭以及油燃料经营商1人,机械买卖经营商1人,印刷业者4人,玻璃制品制造业者1人等,共计551人,1 651人中的另1 100人为家眷,除具有官方性质的人员外,凡衣食住行,均有从业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时期,横滨正金银行、正隆银行均在奉天开设支行;而后来居日本四大财阀之首的三井,以“三井洋行”之名入驻奉天,从事大豆、煤炭的交易,另外加入煤炭交易的尚有“大仓组”“松昌公司”“宾荣公司”“南满炸煤局”等。①奉天商業會議所編『商業會議所年報·明治43年』、非賣品、奉天商業會議所、1911年、91-95、185、189頁。可见,从此时起,日本已经开始有序地将中国东北的煤炭大量输往日本。尤其随着1911年底安奉线改筑竣工以及与朝鲜京义线的成功接轨,由奉天入朝鲜,再由朝鲜入日本,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获知,日本人在具有殖民性质的租界里可以过上一如日本国内的生活:早上可以边喝由日本人鲜奶供应商提供的鲜奶,边读《盛京时报》(中文)或《南满日报》(日文),如果自己做饭,可以去日本人经营的店铺购买各种烹调日食的食材,可以喝到日本酒或吃到日式糕点;有日本工匠可以提供日式房屋的建造,可以购买到日式家具,可以去日本人经营的服装店买到洋服或和服,可以去日本人经营的理发店理发或做发型,单身者有洗衣店提供洗衣服务,可以去日本裁缝铺去订做衣服,闲暇时可以去民会兴办的图书馆读到日文书籍报纸杂志,学龄儿童可以去日本人办的小学就读,生病了可以去民会创建的公立医院或个人诊所接受日本医师的诊治,女眷生孩子可以雇请日本产婆,亡故后可以葬在民会经营的日本人墓地;可以去日式餐厅吃由日本厨师烹调的日餐,喝由日本运来的日本酒,来到奉天的日本人可以住在日本人经营的旅店里,享受日本招待员的日式服务,饭店或旅馆还可以提供艺妓、陪酒女、舞妓等服务,为保证客人的身体健康,这些从事色情业的女子必须持有日本医师开具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等等,安居才可乐业,这些带着家眷生活在奉天的各行从业者对各自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这样的期待是建立在中国人丧失自我主权的痛恨之上。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经营的各类店铺不仅是为在奉日本人服务的,他们也对中国人开放,上述资料中杂货商有24人就是个例证。一般对于殖民地的经营,一是往殖民地倾销自己国家的加工品,一是从殖民地获取原材料,中国东北虽然处于半殖民地状态,但日本在东北的行为方式处处显示出全殖民色彩。比如,东北盛产各种谷类(尤其大豆)、皮毛、木材及矿产,将此类物产从东北输往日本就是在东北各日本殖民机构所一直力行的目标之一;而各种经营日货的日本商行纷纷在奉天安营扎寨,就是为了力争在东北打开日货的销路。

如前所述,不顾中国当地政府的反对,刚刚上任不久的日本驻奉总领事还是促成了奉天商品展览会的举办,来自东京、横滨、大阪、京都、神户、名古屋的商人参加了此次于1906年12月16日至1907年1月25日间开办的展览会。根据当地领事馆发回日本国内的报告可知,就参展商品质量而言,东京货的质量最好,其次是京都货,来自大阪的商品则有些粗制滥造;就销售情况而言,来看展的中国人多喜欢那些坚固精巧的商品,对那些低廉粗糙的商品则不感兴趣,比如东京出品的精巧钟表、珐琅制品,京都出品的丝绸、天鹅绒以及印有山水、花鸟图案的面纱等等均很受欢迎,越是好东西卖得越好,甚至卖断货。展会结束后,商品销售总额为12 335.593日元,门票收入为1 774.4日元,其他收入为62.781日元,办会经费为10 475.371日元。②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10074401400、奉天商品展覧会ニ関スル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因为要买票观展,所以进入展会的中国人不会是普通市民,由此可以判定其体现的消费倾向只能代表某个阶级。日本驻奉领事馆在这之前的1906年8月1日就向其国内发出报告说:奉天是进出北满及蒙古地区东部的货物集散地,作为“南满”首府,每年消费不少外国货物,如美国面粉40万袋,外国棉布40万余匹(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国货,三分之一是日本货),棉纱万余包,土布有被洋布压倒之势。另外日本药品、卷烟、陶瓷等经过日俄战争后在当地的需求大增。外国棉纱中,印度棉纱占去大部分市场,但到了1911年,经过日本的多方努力,日本棉纱的销售最终压倒了印度棉纱。除了外国棉纱,根据奉天领事馆1911年8月14日的报告,奉天市场上日本棉布的销售超过了美国棉布。①李少军编译:《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编译》第2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第21、599页。

对于这一时期日货在奉天的销路情况,在明治43年《奉天商业会议所年报》里有如下记录:日本制棉丝、布匹以及杂货输入本地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大阪地方的商品价格虽相对低廉,但却不坚固耐用,而东京地方的商品价格虽相对较高,但品质却很优越,不过并不能藉此蔑视大阪商品,这是因为中国正处于由中国制的粗糙制品需求时代向文明的现代制品追求时代转换的初期阶段,普通中国人尚未文明开化,缺乏对于现代商品所富含的经济价值的认知,所以现在就对大阪商品抱失望态度为时过早,等中国进一步文明开化后,随着机械交通的发达,根据时代的要求再对大阪商品进行改良也不迟。报告接着说,在交通不发达的乡村地带,文明思潮尚未出现,店铺里陈列的商品虽缺乏艺术品位,但却结实耐用,且价格低廉,不过相信随着中国人对现代新奇商品追求思潮的到来,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的大阪商品一定可以有比较理想的销路。和乡村不同,大都市的民众因为有接触到现代文明的机会,他们中的中产阶级及以上的人群已开始追逐商品的艺术品位,虽然普通人仍然将价廉物美即结实耐用作为选购的标准。就欧美各国商品与日本商品在中国的竞争情状而言,日货因其外观精美且价格相对较低,其销售胜于欧美商品,比如在中国人绸缎铺里,所陈列商品中,日货占到8分,中国货1分,欧美货1分,因为日货销路好,中国商人或通过与京阪商人,或通过在日本京阪地区的中国商人,或直接派人前往日本京阪地区进行采购,以此情形,与其依靠日本商人打开日货在奉天的销路,还不如由着中国商人自己去推销日货。比如销往本地的日本机械商品中的九成都是通过中国商人完成的。②奉天商業會議所編『商業會議所年報·明治43年』、145-147頁。上述资料表明,日货已打开在奉天的销路,其销售比例在某些店铺居然占到八成,而日货主要来自东京地区和大阪地区,在中国人无法精确判断现代工业商品好坏的前提下,价廉却不甚坚固的大阪制品在奉天的销路要比品质优越却价格稍贵的东京制品的销路好,为了促进日货在中国的倾销,撰写调查报告的人主张应借助中国商人的力量。

对于日本杂货输入奉天的状况,日本驻奉领事馆在明治43年也编写过一份总结报告,其内容为:明治40年输入奉天的日本杂货价值总额约70万日元,明治41年约75万日元,明治42年超过100万日元,其中有七成是来自大阪的杂货。报告说,随着东北三省改革官制以来,由关内移民辽东的人逐年增多,民众的消费能力明显上升,衣食住行也流行仿照关内,尤其在奉天上流社会,来自日本东京、阪神地区的室内家具、各种奢侈品受到热捧。就东京杂货在奉天的销售去向而言,文具类商品多流向中国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学校,军队用品以及奢侈品也有一定的消费量,年贸易总额有35 000余日元。神户杂货的销售要好于东京杂货,大宗交易品有火柴,明治42年的输入额多达28万日元,其他如金属制品、室内家具、陶瓷以及各种奢侈品等输入额有38万元。输入奉天的大阪杂货,品种特别繁多,销路好的有化妆用香皂、毛巾、化妆品、室内家具、玩具、金属制品、扇子、洋伞、眼镜、棉布制品、钟表、衣服类鞋帽、学校用品以及军队用品等等,明治42年的输入额高达70万日元。③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11100802300、奉天輸入本邦雑貨ニ関スル取調方ノ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日货在奉天的销售情况着实令人吃惊,要知道三年前由领事馆主办的商品展览会总计才卖出1万多元的商货,而领事并不看好的大阪商品在三年后却是大卖。作为东北的政治中心,奉天毫无疑问是东北的最大消费地,也引领着东北的消费品位,日货在奉天局面的打开对日货向东北其他地区的倾销无疑有推进作用。不过,直到清末,外国商人仍无法进入中国的零售系统是在华外国商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东北物产丰富,重要的农产品中有大豆。不仅中国人视大豆为宝,日本人也同样离不开大豆,又由于开发出以大豆为原材料的工业品,故对大豆的需求量极高。奉天地处辽河平原北部,其周边也是大豆产区。一般来说,东北大豆,每年于农历3月20日左右播种,在4月10日左右发芽,到8月20日左右收获,从事大豆交易的日本商户会去农产区采购大豆,并将其运入像奉天这样的铁道枢纽站城市。通过对日本《官报》的阅读,我们能观察到明治43年奉天大豆的交易状况。也就是,到了12月,进入奉天的大豆开始增多,当月可出售的大豆约在42 400余石,但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且一般商家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价格仍将持续走低,故目前屯货不出的情况比较普遍,大多交易产生在与当地中国人油坊之间,经由日商输往大连的大豆仅百余石。奉天大豆多来自东山一带,即八家子、新兵堡、永陵、兴京、苍什、罕阳、马群丹、清河城等地方。就市价波动而言,一石价格,上旬为8.75元,中旬为8.91元,下旬为8.13元。到月末,仓储尚积存26 723石。①『奉天地方大豆類商況』、在外公館及商務官報告、官報。1911年02月02日、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2951636、2021年6月30日。由此可知,奉天是包括大豆在内的货物的集散地之一,奉天的大豆,可以通过南满旅顺线运抵大连,或在大连被加工成各种大豆制品,或走船运输出日本;可以通过安奉线运抵安东,再转船输往日本,在安奉线改轨并与京义线接通后,还可输出朝鲜,再后来甚至可以直接运抵日本,其间的商业利益不可谓不丰。

而通过奉天商业会议所制作的明治43年即1910年度满铁线奉天主要商品输出入状况表,我们可以观察到奉天在南满丁字铁道网络中所起到的枢纽作用。

从奉天站输入的货物:面粉27.2 501万袋,值76.300 3万银元;砂糖1.298万袋,值19.303 9万银元;茶叶5.360 3万斤,值3.216 2万银元;棉布6 698捆,值93.8万银元;棉丝2 698捆,值63.403 0万银元;火柴6 198箱,值3.574 6万银元;蜡烛4 300箱,值1.935 0万银元;肥皂22.349 6万斤,值6.034 4万银元;杂货价值120万银元;纸价值23万银元;陶瓷器价值5万银元;玻璃及其制品价值3万银元;铜及铁材价值150万银元;药品以及染料价值45万银元;书及文具价值7万银元;日本酒5 000瓶,值12万银元;洋酒4 812箱,值7.218 0万银元;罐头价值1.120 0万银元;味增和酱油价值5.5万银元;烟叶93.875 4万斤,值14万银元;风干食品15.202 3万斤,值1.3万银元;鲜鱼55.842万斤,值13.96万银元;咸鱼42.640 2万斤,值5万银元;高粱3.588 9万石,值100.137 7万银元;粟1 007石,值1.236万银元;小麦3.392 1万石,值43.722 5万银元;米1.481 2万石,值29.031 4万银元;豆油11.065 6万斤,值1.438 6万银元;煤炭6 168吨,值74.04万银元;石油4.104 6万箱,值16.458 2万银元;兽皮价值300万银元;兽毛182.44万斤,值52.732 9万银元等等,输入额共计银1 349.376 9万银元。②奉天商業會議所編『商業會議所年報·明治43年』、77-79頁。

而从奉天站输出的主要货物列举如下:大豆1.757 5万石,值17.575万银元;豆粕16.690 7万块,值20.863 4万银元;米5 350石,值10.7万银元;小豆7 300石,值9.49银元;粟5 750石,值7.475万银元;玉米3 150石,值2.205万银元;杂谷1万石,值10万银元;高粱2 350石,值1.88万银元;豆油5.485万斤,值7 406银元;小麦1 071石,值1.445万银元;烟叶74.811 5万斤,值11.221 7万银元;卷烟价值60万银元;棉花13.16万斤,值6.581 6万银元;面粉5.4万袋,值15.12万银元;砂糖价值3.75万银元;茶34.522 1万斤,值51.783万银元;味增及酱油价值4 622银元;棉布1.08万捆,值151万银元;棉丝500捆,值11.75万银元;生丝9 043斤,值13.564 5万银元;丝绸制品价值88万银元;毛织物价值6万银元;药品及药材价值60万银元;纸价值17.5万银元;陶瓷器价值5万银元;金属原料14.583万斤,值2.187 4万银元;金属制品245.45万斤,值98.5万银元;煤炭2 493吨,值3.227 9万银元;兽皮价值280万银元;兽骨105.930 3万斤,值1.059万银元等等,输出额共计1 381.879 4万银元。③奉天商業會議所編『商業會議所年報·明治43年』、79-81頁。

观察、比较上述数据可知,经满铁输出入奉天的货物价值基本相当,输出额少许高过输入额50万银元,经奉天输出的东北物产,比如各种谷类、皮毛等数量并非天文数字,可见处在满铁网络中心站位置的奉天虽然也起着货物集散地的作用,但相信不及满铁最北端的长春,也就是东辽河平原的丰产决定了长春的性质;煤炭的输出量还很有限,说明这个时期的东北煤矿尚未被大规模挖掘;有意思的是部分中国制品,比如丝绸制品以及棉布、毛织物、陶瓷器等也是这时期的重要输出品,虽然不知道它们最终的消费地,但说明中国制品的销路依然强势,这也是中国与其他具有殖民性质地区的不同之处,清末时期,现代工业品与中国手工制品间存在竞争关系;从上述输出入货物名单中还可看到,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奉天人以及受到奉天影响的周边地区的人,比如对于火柴、肥皂、罐头、卷烟、洋酒等新商品的大量消费,说明以奉天为代表的东北人也开始追求现代时髦商品,而这样对现代生活的追捧则给制造现代工业品的日本企业带来了生产动力,同时日本人在奉天开启的日式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奉天的中国人,相信输入的日本酒、味增等日本食物并不仅仅只有在奉的日本人食用,赶时髦的、与在奉日本人关系紧密的中国人也会尝试这些外来的饮食;输出入货物品种很多是相同的,即并不是单一的某些货物大量流出,某些货物大量流入,这说明奉天作为满铁中心枢纽,它所起的作用是中枢指挥功能,而非简单的货物集散地。奉天有总领事馆,在奉日本官员34人,受聘于中国政府的日本人顾问9人,被中国政府聘用的日本职员14人,日系银行支行的行长2人,各公司驻奉天分公司支店长3人,日本人教师2人等,说明日本政府在奉天培植的势力已能对当地中国地方政府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确保着殖民机构满铁在中国东北的活动,满铁在东北货物吞吐上迅速扩大着其运输份额,最终导致辽河货物吞吐的急剧下跌,在改变东北货物运输结构之余,又展示出满铁在日本殖民中国东北期间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即大量的东北原材料源源不断通过满铁被运抵出海口,再输往日本;同时,日本国内的工业制造品抑或地方杂货又通过满铁被不断送往满铁所经过的每个东北城镇,而奉天恰恰处在这个殖民经济结构中的心脏地,如此,日本大力“经营”奉天的用意不揭自破:只有将“心脏地”殖民成“自己的城市”,才能盘活对东北,尤其“南满”地区的殖民。

1910年,距离日俄战争结束4年,日本在奉天取得的上述“业绩”还是比较可观的。可以肯定地说,日本在奉天的“经营”有效配合了旅大“关东州”之“关东都督府”的殖民步伐,其规模仅次于旅大“关东州”。

结 论

奉天在日俄战争以后发展成为日本殖民东北的重地之一。奉天在满铁丁字形网络中所处的中心点位置以及奉天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政治中心所具有的现实地位,都成为日本要把奉天打造成“日本天下”的缘由。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领导下的“奉天日本居留民会”,携同负责奉天站铁道附属地事务的满铁公司,竭尽所能改造着奉天日本租界及满铁奉天站附属地,试图在短时间内建造起一个奉天中的“日本人城市”,即居住在上述具有殖民性质区域里的日本人可同在日本国内一般,过日式生活,接受日式教育。日本以南满丁字铁道网络为依仗,将它的殖民活动逐步伸向东北的腹地,而奉天在其间的骨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猜你喜欢

满铁奉天银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奉天设计师沙龙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奉天讨罪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