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22-03-04刘源徐振珍公丕沛徐宏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2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工程学院竞赛

刘源,徐振珍,公丕沛,徐宏志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整体成熟度较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培养目标明确、学科建设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开创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的问题。因此,不断探索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出发点,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课堂思辨+实践实训+学科竞赛+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希望以此充实并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为国内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提倡并推进创新创业各项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14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1]。但目前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与考评机制,尤其是各高校内部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导致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1.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实践经验缺乏、人员不固定等问题,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较差、效率较低[2]。一方面,部分高校未设置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不同学期的教师人员变动较大,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容易以课件或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为主,无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述,导致难以给学生带来实际应用层面的指导。

1.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虽然国内已经有多所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但未与学生的就业发展及行业现状相关联[3]。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仅单调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无法为学生迈入社会工作提供帮助。另外,当今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已转变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于创新的创业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4]。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准确把握创新创业的核心与关键问题,空谈创业、营商或经济理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4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不够丰富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向学生简单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用理论知识不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论证、充实理论知识。而我国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在教学环节以外也没有对应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予以支撑,学生缺乏实践锻炼,便难以真正体会到创新创业全过程的要点、难点与关键点[5]。

2 “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出发点,探索形成了“课堂思辨+实践实训+学科竞赛+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中,“课堂思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习惯;“实践实训”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旨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校企联动”旨在拓宽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这一切的核心是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6]。

2.1 课堂思辨,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思辨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为此,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依托大学生学术委员会,通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论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月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2.2 实践实训,培养学用思维

实践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思维。一是突出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修订后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的比例达到25%,其中测绘类专业的实习实训环节及课内实验所占比例近40%。二是强化创新研究训练。出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专业技能训练,并争取形成产品或论文,使得学院SRT、SIEG成为选拔项目的蓄水池。

2.3 学科竞赛,发挥专业优势

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良好契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建立创新创业竞赛工作委员会、专业教师评审小组和指导教师打磨小组。设立学科竞赛工作室、专业导师工作室等,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学院承担报名、参赛费用,根据学生参赛情况与获奖情况给予指导教师相应补贴,加大对获奖学生的奖励力度,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4 校企联动,拓宽思路视野

校企联动旨在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拓宽思路视野,打开社会渠道。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启航科技开发公司等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工作室和创客空间,聘请知名创业校友担任创业导师。设立信息“e+”大学生创业基金,专项资助创业团队。学院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作坊,通过企业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出题”、学院承办赛事“发题”、学生参加比赛“做题”的校企联合竞赛模式,将企业、教师、学生三者连接在一起,在比赛的同时共同进行项目研发,极大地拓宽了创新创业实践路径。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3.1 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管理制度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第一党委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各专业主任、系主任、中心主任、资深的项目指导教师任成员。委员会制定年度创新创业工作计划,明确各赛事的目标、要求,制定各创新创业竞赛的经费预算,落实各项竞赛教师及专业群体,并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制订并不断更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竞赛学分认定办法》等文件,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创新创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2 依托专业社团,丰富实践活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各专业社团为基础,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勇于创新。学院各专业社团覆盖全部专业大类,具体有:数学与建模协会IT俱乐部、ACM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纵横RS协会、测量者协会、大数据协会、智慧物联协会等8个专业社团。各专业社团积极承办校级、院级创新创业赛事,如测绘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IT创意设计大赛、数据挖掘大赛、算法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

3.3 优化课程体系,做好保障工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活动经费、场所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腾出办公场所,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作为大学生大赛集训或实践场所。将大赛相关的部分课程,如《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基础》等,设置为选修课程。深入挖掘专业优势和特色,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训练,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年获准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100项左右。各系结合专业特色启动特色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4 落实奖励机制,激发“双创”热情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激发师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每年年底召开创新创业表彰大会,结合竞赛的级别、影响力、认可度、获奖名次等对指定赛事名单内的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及项目成员给予奖励。其中,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可兑换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指导教师获省级及以上奖项的可在年底教师绩效考核中予以加分,并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时予以政策支持。

4 结语

高校要提高重视程度,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多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工程学院竞赛
福建工程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福建工程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基于文献类型矫正影响因子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实证分析